当前位置:数据中心技术专区 → 正文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框架结构规范及原则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9-26 08:45:48 本文摘自:IT专家网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应在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指导下,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根据目前数据中心的安全状况,遵循安全法规标准,采取安全措施,从管理制度等不同方面构建数据中心安全防范体系框架。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规范及原则: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规划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ISO13335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导。

(3)ISO7498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安全结构。

(4)《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5)《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M公通字[2004]66号精神。

(6)《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GBT22240-2008。

(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

(8)B57799-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9)NSAIATF信息保障技术框架。

安全防范体系设计的原则

数据申心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规范原则。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国家密码管理等相关制度、标准的要求。

(2)可持续性原则。安全体系的设计可满足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持续安全保障。

(3)可扩展性原则。随着技术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开展,数据中心必然面临着不断改进、扩展的需求。在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应用及安全需求的扩展,安全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扩充、升级兼容能力,以满足业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4)适度安全原则。在安全策略制定上,要尽量考虑安全机制的合理性,对重点信息资源,一定要实现重点保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安全机制的规模和复杂性,使之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因过于复杂而导致安全措施难以执行。

(5)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原则。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都包括了产品、过程、人等多方面因素,必须在考虑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和调控作用。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坚持多人负责制,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坚持职责分离,坚持最小权利原则等。

(6)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有统一的规划;同时安全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系统建设的成功,应当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建设那些成熟的、必要的且容易实现的部分。对采用先进技术的部分,采用示范的方式由点到面地逐渐铺开。

(7)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安全体系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考虑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满足业务未来发展的需求,提供可行的方案与规划,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8)等级性原则。等级性原则是指安全层次和安全级别。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统必然是分为不同等级的,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分级,对用户操作权限分级,对网络安全程度分级(安全子网和安全区域),对系统实现结构的分级(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等),从而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对象,提供全面、可选的安全算法和安全体制,以满足数据中心不同层次的各种实际需求。

(9)动态发展原则。要根据数据中心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数据中心环境,满足新的数据中心安全需求。

(10)易操作性原则。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字:数据中心安全防范

本文摘自:IT专家网

x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框架结构规范及原则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技术专区 → 正文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框架结构规范及原则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9-26 08:45:48 本文摘自:IT专家网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应在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指导下,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根据目前数据中心的安全状况,遵循安全法规标准,采取安全措施,从管理制度等不同方面构建数据中心安全防范体系框架。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规范及原则: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规划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ISO13335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导。

(3)ISO7498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安全结构。

(4)《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5)《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M公通字[2004]66号精神。

(6)《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GBT22240-2008。

(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

(8)B57799-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9)NSAIATF信息保障技术框架。

安全防范体系设计的原则

数据申心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规范原则。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国家密码管理等相关制度、标准的要求。

(2)可持续性原则。安全体系的设计可满足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持续安全保障。

(3)可扩展性原则。随着技术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开展,数据中心必然面临着不断改进、扩展的需求。在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应用及安全需求的扩展,安全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扩充、升级兼容能力,以满足业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4)适度安全原则。在安全策略制定上,要尽量考虑安全机制的合理性,对重点信息资源,一定要实现重点保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安全机制的规模和复杂性,使之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因过于复杂而导致安全措施难以执行。

(5)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原则。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都包括了产品、过程、人等多方面因素,必须在考虑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和调控作用。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坚持多人负责制,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坚持职责分离,坚持最小权利原则等。

(6)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有统一的规划;同时安全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系统建设的成功,应当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建设那些成熟的、必要的且容易实现的部分。对采用先进技术的部分,采用示范的方式由点到面地逐渐铺开。

(7)先进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安全体系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考虑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满足业务未来发展的需求,提供可行的方案与规划,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8)等级性原则。等级性原则是指安全层次和安全级别。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统必然是分为不同等级的,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分级,对用户操作权限分级,对网络安全程度分级(安全子网和安全区域),对系统实现结构的分级(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等),从而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对象,提供全面、可选的安全算法和安全体制,以满足数据中心不同层次的各种实际需求。

(9)动态发展原则。要根据数据中心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数据中心环境,满足新的数据中心安全需求。

(10)易操作性原则。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字:数据中心安全防范

本文摘自:IT专家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