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企业动态 → 正文

福布斯封面:戴尔不会输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07 18:03:59 本文摘自:新浪财经

导读:戴尔萌生私有化同名公司之意到最终完成历时一年多,其间经历了伊坎搅局等种种波折。《福布斯》最新一期封面文章称私有化后的新戴尔蓄势待发,能否华丽转身尚不可知。不过戴尔再也不用看华尔街的脸色了,他现在只关注现金流和增长率。

缄默八个月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对科技奇才和全球富豪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来说尤其如此——与此同时还要忍受卡尔-伊坎(Carl Icahn)对自己领导方式连篇累牍的攻击。

并不是说在此期间戴尔一言不发。今年2月戴尔宣布利用自己的财富和私募公司银湖资本(Silver Lake Partners)数十亿美元资金私有化同名公司的计划,之后他游历全球(其中三次来华),向愿意听他讲话的每一个人私下保证戴尔公司照常运营。不过在顾问的建议下,戴尔对私有化收购三缄其口。

如今这家戴尔在大学宿舍创办的公司以250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交易,保持沉默的束缚终于解脱。他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戴尔原本持有公司16%的股权(价值30多亿美元),加上投入的7.5亿美元现金和银湖资本与财团的194亿美元,戴尔目前控制着戴尔公司75%的股权。戴尔说唯一一位必须对话的投资人便是“自己”。

那戴尔现在对他自己,对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们要说什么呢?

最关键的是,尽管个人电脑(PC)行业日益疲弱,这家全球第三大的PC制造商尚无放弃PC的计划。事实上戴尔还打算加大PC销量,而且近期迹象表明他可能准备亏本出售。通过低价销售已成为日用品的PC,戴尔可让公司有机会进一步销售利润丰厚的软件和服务。之前戴尔就多次压低PC价格。但是一家PC制造商为了招揽生意而亏本出售PC?你把一家公司私有化后就得这么做。“我们始终认为PC就像公司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增长点出现在新领域,PC则是一门必须在成本结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的生意,它仍是接近新客户的好方式,”戴尔如是说。

上个季度是戴尔作为上市公司的最后一个季度,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它攻城略地的节奏。上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跌72%,但PC所占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最大增幅。公司要实现业务的再平衡尚需时日。经过四年的努力,在服务、软件和并购方面投入130亿美元之后,公司60%以上的营收仍来自PC,服务和软件所占市场份额不到1%,但却是公司盈利和不断增长的唯一业务。上季度企业解决方案、软件和服务营收增长9%,运营利润全都来自服务业务。除了要和惠普、IBM等传统对手竞争,戴尔还得担心大力发展云计算服务的亚马逊、Rackspace等IT业新秀。

然而包括伊坎在内的部分华尔街最精明投资者坚信,戴尔和银湖资本250亿美元的收购价太便宜。“我赞同股东们的意见,他们认为戴尔支付的收购价格不公平,自己则遭到洗劫,”伊坎说。

说是“洗劫”可能有点过。不过除了戴尔没有人那么想得到戴尔公司,甚至获得“双赢”结果的伊坎也不想买它。在为股东多争取5亿美元后,作秀八个月的伊坎套现22亿美元退场。在一个不断下滑的行业,增长困难的戴尔公司将被近200亿美元的债务压垮。

不过伊坎清楚戴尔的所为:由于不用派发股息和回顾股票,戴尔应有足够现金流还本付息。再加上不用担心股市的表现,戴尔具备成功引导公司转型的灵活性。银湖资本也有自己的算盘,报道称它最近对科技领域的三项投资——Skype、磁盘驱动器制造商希捷(Seagate Technology)和芯片制造商安华(Avago Technologies)——回报率分别达213%、730%和430%。即使按照戴尔退市前最后一个季度的不良业绩保守估计,银湖资本这项杠杆收购交易年投资回报率可达11%。

Salesforce公司CEO贝尼奥夫(Marc Benioff)说:“戴尔拥有令人极其振奋的软件资产,其价值未得到华尔街的重视,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戴尔PC业务的昔日辉煌中。戴尔要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就得私有化并重组公司。”

在深入探讨戴尔公司面临的挑战之前,需要提出一个很多人想过的问题:为什么是戴尔来做?戴尔领导了公司五年多的转型但无果。自他重任CEO以来,股东总回报为-43%。他为何不带着160亿美元的净财富(120亿为戴尔公司以外的资产)出走开创新事业呢?戴尔说:“我死了也会关心这家公司,我热爱它。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最令人兴奋的,戴尔公司没有退市前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在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Instragram创始人西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Dropbox创始人豪斯顿(Drew Houston)、Tumblr创始人卡普(David Karp)等IT新秀崛起之前,戴尔定义了美国科技奇才的神话,只有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可与之相提并论。在1998年公司IPO时戴尔只有23岁,比Facebook上市时的扎克伯格小五岁。戴尔29岁时公司年营收达到10亿美元,31岁时达到50亿。

2001年戴尔超越康柏成为全球PC领头羊,两年后又从合并后的惠普-康柏手中重新夺回行业老大的位置。戴尔公司很快向服务器、存储、打印机、手机、MP3播放器等领域扩张。公司业务进展顺利,戴尔准备放手。2004年他亲自挑选贝恩公司前顾问罗林斯(Kevin Rollins)担任CEO,自己只留任董事长一职。

然而盛名之下戴尔公司在客户服务、产品质量、战略、愿景等多方面开始下滑。由于未能预见PC业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的大转移,2006年戴尔公司失去PC市场老大的地位。2007年戴尔重任CEO,准备反思PC业务和IT行业的未来。只卖电脑无济于事。公司得扩大软件、网络、安全和服务产品。“以戴尔的规模,当时较快提高业绩的唯一办法就是收购,”戴尔如今这样总结道。

于是戴尔斥资130亿美元大举收购了20多家公司,最大的一笔收购是2009年39亿美元收购IT服务提供商佩罗系统公司(Perot Systems),溢价68%。

这还不够。戴尔在不断转变的IT潮流中反应迟缓。包括惠普、IBM、思科和甲骨文在内的其他科技巨头已开始多元化发展彼此抢占市场。在消费市场戴尔与苹果正好相反,它没有手机、不零售、出彩的产品屈指可数。

雪上加霜的是,投资者对戴尔公司取得的进展并不认可,媒体关注焦点在公司不断萎缩的PC销售和市场份额,而非公司开创的PC之外的业务——五年内营收从100亿美元增至“相当可观”的210亿。去年6月戴尔公司股价跌破12美元,而在2005年股价曾超过40美元。

“我想让公司私有化”

过去一年的连锁反应始于2012年6月的一场会谈。戴尔公司第二大股东东南资产管理公司(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看到股价跌破买入价且预计无多大起色,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它愿意把所持1.46亿股戴尔股票的大部分售予一个管理层控制的实体。戴尔说他曾考虑过公司私有化,但从未向董事会提及。不过他现在来了兴趣。去年7月戴尔在Aspen参加一场科技会议时偶遇银湖资本合伙人德班(Egon Durban),相约8月在夏威夷的度假别墅会面。

8月会面前德班让自己的投资团队深入调研了戴尔公司,在夏威夷和戴尔散步时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德班回忆道:“我告诉迈克尔,如果我处于你的位置,我会设法让戴尔公司私有化,而且我认为你并不需要银湖资本的帮助。”

戴尔对私募公司也有所了解。他旗下的MSD资本资产达120亿美元,比银湖资本最近募集的超级基金还要大。戴尔接触另一位夏威夷邻居——私募公司KKR联合创始人罗伯茨(George Roberts)听听他的想法。罗伯茨认为私有化是可能的,希望谈一谈合作事宜。戴尔很快告诉董事会首席独立董事曼德尔(Alex Mandl)自己正考虑买下公司,当时他不知道要花一年多才能完成私有化,而且过程也更艰辛。

戴尔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详细进度显示,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考虑私有化和其它选择,后者包括分拆PC和企业服务业务、分拆PC部门与战略合作伙伴合并、增强“变革型”收购、更换管理层、进行杠杆化资本重组、增加股票回购和股息发放、向战略买家出售公司。曼德尔让戴尔打电话给银湖资本和KKR,告诉它们董事会愿意考虑私有化交易。

特别委员会在摸底戴尔公司面临挑战的同时律师和顾问加入。公司的挑战不少,包括PC市场乏力(预计今年PC出货量下降8.4%)、在曾大力推动公司盈利和业绩增长的关键新兴市场占有率下降。与此同时戴尔发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激增,而前者戴尔供应有限,后者完全没有涉足;另外收购项目的投资回报也不及管理层预期。

去年10月,银湖资本和KKR联合提出约合每股12美元的收购报价。戴尔本人承诺将与愿意出最高价者共同参与私有化。去年11月公司公布的财报令人失望,业绩连续七个季度不及管理层预期,与此同时股价跌破9美元。

随着董事会设定的12月4日截止日期临近,担忧PC市场需求的KKR退出,只留下银湖资本参与。12月6日,戴尔公司CFO格拉登报告了最新业务情况和至2016财年的业绩预期,称“全面落实”从PC转向企业解决方案业务的计划须三五年时间。转型还需更多资金,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有人质疑不断萎缩的PC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持公司的扩张。董事会邀请私募公司Texas Pacific Group投标,但它在圣诞节前夕予以拒绝。

到今年2月,媒体报道已暗示戴尔公司将私有化,特别委员会相信不会再有其他竞标者,于是戴尔和银湖资本获得首肯。除了戴尔的个人投资,银湖资本提供14亿美元,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多家银行提供160亿美元融资,微软则为这家最大的合作伙伴提供20亿美元贷款。戴尔公司称,债务偿还成本将低于五年来在发放股息和股票回购方面的开支。

私有化提案还有45天的“询价”程序规定,在此期间第三方可受邀竞购。这时经验丰富的机会主义者伊坎加入。伊坎说在一些大股东请求他的帮助之后,对这项收购交易产生了兴趣。3月5日伊坎致信戴尔公司董事会,称自己拥有价值10亿美元的股份,认为银湖资本的报价太低。

在私有化的漫长过程中,戴尔公司并未失去一位大客户,但这并不是说它们不紧张。到今年6月,只剩下戴尔和伊坎对垒。伊坎用近10亿美元收购了东南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所有股份,他利用社交网络、公开信和媒体访谈连篇累牍地向股东灌输自己的想法:收购估值过低、应解雇戴尔和撤换董事会。他力推实施杠杆化资本重组,要求公司贷款几十亿美元回购股票以便溢价收购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发行认股权证,以便投资者在公司将来转型后增购股份。

到了9月,显然伊坎不再是破坏私有化交易的严重威胁。银湖资本和戴尔提高收购价格主要发生在初期阶段,戴尔说伊坎在6月份的竞购案后从未提交正式报价。

戴尔说:“对伊坎来说这就是一场大筹码的牌局。整个过程他关心的不是客户、不是公司员工,也不是改变世界。他对此毫不关心。他不知道我们是建造核电厂还是炸薯条,他不关心。”

卡蒂(Donald Carty)是董事会除戴尔之外任期最长的成员,他说此处私有化交易是照章进行的,优先保障股东的利益;有朝一日各商学院将把它当成运作得当的经典案例来学习。

新戴尔

不少人认为,在戴尔公司私有化之后,身为创始人的迈克尔-戴尔可成为公司的颠覆者。与戴尔结识20年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索南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说:“戴尔很了解戴尔公司,而且他并没有以天真的眼光来看待过去。”

新戴尔具备一些良好的起步基础。以直销闻名的戴尔公司如今拥有14多万渠道合作伙伴,从2008年的毫无贡献开始,2012年近600亿美元的年营收中大约160亿来自这些渠道。四年来经过技术培训的销售专员人数翻倍至7000人。2/3的企业客户首次体验戴尔是购买一台PC,其中大约90%会继续购买其它产品和服务。

这将有助于戴尔公司销售新技术产品。戴尔的研发投入历来吝啬,10亿美元的年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按绝对数额计,惠普的研发开支是戴尔的三倍,思科是它的五倍。不过戴尔的新产品正在热销:今年6月推出的为小型企业设计的PowerEdge VRTX一体式服务器,将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和管理技术整合到一个机箱内。

科技价值正在从PC向云端转移。戴尔刚刚从印度IT咨询与外包服务巨头威普罗公司(Wipro)挖来一位重要高管,让他负责拥有1万名员工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部门。新戴尔的典型客户就像巴克莱银行这样的公司,它采用戴尔的“私有云”运行自己的手机银行服务。

戴尔公司的上层结构从一个围绕客户(消费者、小型企业、公众和大型企业)的有组织模式转变为由同一个销售组织提供支持、围绕四个经营部门(PC、服务、软件、服务器和存储)建立的模式,这是尚未引起外界注意的公司的一项更大变化。新戴尔摆脱了华尔街只关注季度业绩的束缚,迈克尔-戴尔把优先考虑的事项归结为现金流和增长率两个指标。

关键字:戴尔福布斯

本文摘自:新浪财经

x 福布斯封面:戴尔不会输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企业动态 → 正文

福布斯封面:戴尔不会输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07 18:03:59 本文摘自:新浪财经

导读:戴尔萌生私有化同名公司之意到最终完成历时一年多,其间经历了伊坎搅局等种种波折。《福布斯》最新一期封面文章称私有化后的新戴尔蓄势待发,能否华丽转身尚不可知。不过戴尔再也不用看华尔街的脸色了,他现在只关注现金流和增长率。

缄默八个月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对科技奇才和全球富豪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来说尤其如此——与此同时还要忍受卡尔-伊坎(Carl Icahn)对自己领导方式连篇累牍的攻击。

并不是说在此期间戴尔一言不发。今年2月戴尔宣布利用自己的财富和私募公司银湖资本(Silver Lake Partners)数十亿美元资金私有化同名公司的计划,之后他游历全球(其中三次来华),向愿意听他讲话的每一个人私下保证戴尔公司照常运营。不过在顾问的建议下,戴尔对私有化收购三缄其口。

如今这家戴尔在大学宿舍创办的公司以250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交易,保持沉默的束缚终于解脱。他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戴尔原本持有公司16%的股权(价值30多亿美元),加上投入的7.5亿美元现金和银湖资本与财团的194亿美元,戴尔目前控制着戴尔公司75%的股权。戴尔说唯一一位必须对话的投资人便是“自己”。

那戴尔现在对他自己,对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们要说什么呢?

最关键的是,尽管个人电脑(PC)行业日益疲弱,这家全球第三大的PC制造商尚无放弃PC的计划。事实上戴尔还打算加大PC销量,而且近期迹象表明他可能准备亏本出售。通过低价销售已成为日用品的PC,戴尔可让公司有机会进一步销售利润丰厚的软件和服务。之前戴尔就多次压低PC价格。但是一家PC制造商为了招揽生意而亏本出售PC?你把一家公司私有化后就得这么做。“我们始终认为PC就像公司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增长点出现在新领域,PC则是一门必须在成本结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的生意,它仍是接近新客户的好方式,”戴尔如是说。

上个季度是戴尔作为上市公司的最后一个季度,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它攻城略地的节奏。上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跌72%,但PC所占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最大增幅。公司要实现业务的再平衡尚需时日。经过四年的努力,在服务、软件和并购方面投入130亿美元之后,公司60%以上的营收仍来自PC,服务和软件所占市场份额不到1%,但却是公司盈利和不断增长的唯一业务。上季度企业解决方案、软件和服务营收增长9%,运营利润全都来自服务业务。除了要和惠普、IBM等传统对手竞争,戴尔还得担心大力发展云计算服务的亚马逊、Rackspace等IT业新秀。

然而包括伊坎在内的部分华尔街最精明投资者坚信,戴尔和银湖资本250亿美元的收购价太便宜。“我赞同股东们的意见,他们认为戴尔支付的收购价格不公平,自己则遭到洗劫,”伊坎说。

说是“洗劫”可能有点过。不过除了戴尔没有人那么想得到戴尔公司,甚至获得“双赢”结果的伊坎也不想买它。在为股东多争取5亿美元后,作秀八个月的伊坎套现22亿美元退场。在一个不断下滑的行业,增长困难的戴尔公司将被近200亿美元的债务压垮。

不过伊坎清楚戴尔的所为:由于不用派发股息和回顾股票,戴尔应有足够现金流还本付息。再加上不用担心股市的表现,戴尔具备成功引导公司转型的灵活性。银湖资本也有自己的算盘,报道称它最近对科技领域的三项投资——Skype、磁盘驱动器制造商希捷(Seagate Technology)和芯片制造商安华(Avago Technologies)——回报率分别达213%、730%和430%。即使按照戴尔退市前最后一个季度的不良业绩保守估计,银湖资本这项杠杆收购交易年投资回报率可达11%。

Salesforce公司CEO贝尼奥夫(Marc Benioff)说:“戴尔拥有令人极其振奋的软件资产,其价值未得到华尔街的重视,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戴尔PC业务的昔日辉煌中。戴尔要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就得私有化并重组公司。”

在深入探讨戴尔公司面临的挑战之前,需要提出一个很多人想过的问题:为什么是戴尔来做?戴尔领导了公司五年多的转型但无果。自他重任CEO以来,股东总回报为-43%。他为何不带着160亿美元的净财富(120亿为戴尔公司以外的资产)出走开创新事业呢?戴尔说:“我死了也会关心这家公司,我热爱它。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最令人兴奋的,戴尔公司没有退市前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在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Instragram创始人西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Dropbox创始人豪斯顿(Drew Houston)、Tumblr创始人卡普(David Karp)等IT新秀崛起之前,戴尔定义了美国科技奇才的神话,只有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可与之相提并论。在1998年公司IPO时戴尔只有23岁,比Facebook上市时的扎克伯格小五岁。戴尔29岁时公司年营收达到10亿美元,31岁时达到50亿。

2001年戴尔超越康柏成为全球PC领头羊,两年后又从合并后的惠普-康柏手中重新夺回行业老大的位置。戴尔公司很快向服务器、存储、打印机、手机、MP3播放器等领域扩张。公司业务进展顺利,戴尔准备放手。2004年他亲自挑选贝恩公司前顾问罗林斯(Kevin Rollins)担任CEO,自己只留任董事长一职。

然而盛名之下戴尔公司在客户服务、产品质量、战略、愿景等多方面开始下滑。由于未能预见PC业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的大转移,2006年戴尔公司失去PC市场老大的地位。2007年戴尔重任CEO,准备反思PC业务和IT行业的未来。只卖电脑无济于事。公司得扩大软件、网络、安全和服务产品。“以戴尔的规模,当时较快提高业绩的唯一办法就是收购,”戴尔如今这样总结道。

于是戴尔斥资130亿美元大举收购了20多家公司,最大的一笔收购是2009年39亿美元收购IT服务提供商佩罗系统公司(Perot Systems),溢价68%。

这还不够。戴尔在不断转变的IT潮流中反应迟缓。包括惠普、IBM、思科和甲骨文在内的其他科技巨头已开始多元化发展彼此抢占市场。在消费市场戴尔与苹果正好相反,它没有手机、不零售、出彩的产品屈指可数。

雪上加霜的是,投资者对戴尔公司取得的进展并不认可,媒体关注焦点在公司不断萎缩的PC销售和市场份额,而非公司开创的PC之外的业务——五年内营收从100亿美元增至“相当可观”的210亿。去年6月戴尔公司股价跌破12美元,而在2005年股价曾超过40美元。

“我想让公司私有化”

过去一年的连锁反应始于2012年6月的一场会谈。戴尔公司第二大股东东南资产管理公司(Southeastern Asset Management)看到股价跌破买入价且预计无多大起色,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它愿意把所持1.46亿股戴尔股票的大部分售予一个管理层控制的实体。戴尔说他曾考虑过公司私有化,但从未向董事会提及。不过他现在来了兴趣。去年7月戴尔在Aspen参加一场科技会议时偶遇银湖资本合伙人德班(Egon Durban),相约8月在夏威夷的度假别墅会面。

8月会面前德班让自己的投资团队深入调研了戴尔公司,在夏威夷和戴尔散步时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德班回忆道:“我告诉迈克尔,如果我处于你的位置,我会设法让戴尔公司私有化,而且我认为你并不需要银湖资本的帮助。”

戴尔对私募公司也有所了解。他旗下的MSD资本资产达120亿美元,比银湖资本最近募集的超级基金还要大。戴尔接触另一位夏威夷邻居——私募公司KKR联合创始人罗伯茨(George Roberts)听听他的想法。罗伯茨认为私有化是可能的,希望谈一谈合作事宜。戴尔很快告诉董事会首席独立董事曼德尔(Alex Mandl)自己正考虑买下公司,当时他不知道要花一年多才能完成私有化,而且过程也更艰辛。

戴尔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详细进度显示,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考虑私有化和其它选择,后者包括分拆PC和企业服务业务、分拆PC部门与战略合作伙伴合并、增强“变革型”收购、更换管理层、进行杠杆化资本重组、增加股票回购和股息发放、向战略买家出售公司。曼德尔让戴尔打电话给银湖资本和KKR,告诉它们董事会愿意考虑私有化交易。

特别委员会在摸底戴尔公司面临挑战的同时律师和顾问加入。公司的挑战不少,包括PC市场乏力(预计今年PC出货量下降8.4%)、在曾大力推动公司盈利和业绩增长的关键新兴市场占有率下降。与此同时戴尔发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激增,而前者戴尔供应有限,后者完全没有涉足;另外收购项目的投资回报也不及管理层预期。

去年10月,银湖资本和KKR联合提出约合每股12美元的收购报价。戴尔本人承诺将与愿意出最高价者共同参与私有化。去年11月公司公布的财报令人失望,业绩连续七个季度不及管理层预期,与此同时股价跌破9美元。

随着董事会设定的12月4日截止日期临近,担忧PC市场需求的KKR退出,只留下银湖资本参与。12月6日,戴尔公司CFO格拉登报告了最新业务情况和至2016财年的业绩预期,称“全面落实”从PC转向企业解决方案业务的计划须三五年时间。转型还需更多资金,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有人质疑不断萎缩的PC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持公司的扩张。董事会邀请私募公司Texas Pacific Group投标,但它在圣诞节前夕予以拒绝。

到今年2月,媒体报道已暗示戴尔公司将私有化,特别委员会相信不会再有其他竞标者,于是戴尔和银湖资本获得首肯。除了戴尔的个人投资,银湖资本提供14亿美元,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多家银行提供160亿美元融资,微软则为这家最大的合作伙伴提供20亿美元贷款。戴尔公司称,债务偿还成本将低于五年来在发放股息和股票回购方面的开支。

私有化提案还有45天的“询价”程序规定,在此期间第三方可受邀竞购。这时经验丰富的机会主义者伊坎加入。伊坎说在一些大股东请求他的帮助之后,对这项收购交易产生了兴趣。3月5日伊坎致信戴尔公司董事会,称自己拥有价值10亿美元的股份,认为银湖资本的报价太低。

在私有化的漫长过程中,戴尔公司并未失去一位大客户,但这并不是说它们不紧张。到今年6月,只剩下戴尔和伊坎对垒。伊坎用近10亿美元收购了东南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所有股份,他利用社交网络、公开信和媒体访谈连篇累牍地向股东灌输自己的想法:收购估值过低、应解雇戴尔和撤换董事会。他力推实施杠杆化资本重组,要求公司贷款几十亿美元回购股票以便溢价收购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发行认股权证,以便投资者在公司将来转型后增购股份。

到了9月,显然伊坎不再是破坏私有化交易的严重威胁。银湖资本和戴尔提高收购价格主要发生在初期阶段,戴尔说伊坎在6月份的竞购案后从未提交正式报价。

戴尔说:“对伊坎来说这就是一场大筹码的牌局。整个过程他关心的不是客户、不是公司员工,也不是改变世界。他对此毫不关心。他不知道我们是建造核电厂还是炸薯条,他不关心。”

卡蒂(Donald Carty)是董事会除戴尔之外任期最长的成员,他说此处私有化交易是照章进行的,优先保障股东的利益;有朝一日各商学院将把它当成运作得当的经典案例来学习。

新戴尔

不少人认为,在戴尔公司私有化之后,身为创始人的迈克尔-戴尔可成为公司的颠覆者。与戴尔结识20年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索南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说:“戴尔很了解戴尔公司,而且他并没有以天真的眼光来看待过去。”

新戴尔具备一些良好的起步基础。以直销闻名的戴尔公司如今拥有14多万渠道合作伙伴,从2008年的毫无贡献开始,2012年近600亿美元的年营收中大约160亿来自这些渠道。四年来经过技术培训的销售专员人数翻倍至7000人。2/3的企业客户首次体验戴尔是购买一台PC,其中大约90%会继续购买其它产品和服务。

这将有助于戴尔公司销售新技术产品。戴尔的研发投入历来吝啬,10亿美元的年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按绝对数额计,惠普的研发开支是戴尔的三倍,思科是它的五倍。不过戴尔的新产品正在热销:今年6月推出的为小型企业设计的PowerEdge VRTX一体式服务器,将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和管理技术整合到一个机箱内。

科技价值正在从PC向云端转移。戴尔刚刚从印度IT咨询与外包服务巨头威普罗公司(Wipro)挖来一位重要高管,让他负责拥有1万名员工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部门。新戴尔的典型客户就像巴克莱银行这样的公司,它采用戴尔的“私有云”运行自己的手机银行服务。

戴尔公司的上层结构从一个围绕客户(消费者、小型企业、公众和大型企业)的有组织模式转变为由同一个销售组织提供支持、围绕四个经营部门(PC、服务、软件、服务器和存储)建立的模式,这是尚未引起外界注意的公司的一项更大变化。新戴尔摆脱了华尔街只关注季度业绩的束缚,迈克尔-戴尔把优先考虑的事项归结为现金流和增长率两个指标。

关键字:戴尔福布斯

本文摘自:新浪财经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