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企业动态 → 正文

“新华三”在数据中心市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责任编辑:贾世华 作者:harbor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29 09:05:1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最近一个企业收购案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惠普达成合作,携手打造中国信息的领导企业。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的紫光股份以不低于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惠普子公司华三通信51%的股权,自此紫光集团不仅在芯片领域,在网络、服务器、存储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方面也完成布局。从事企业网工作的人都知道华三通信,这是一家依靠网络设备起家的企业,虽然出身名门,但命运波折。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整整十二年,都是在资本市场被转来转去,从来没有自己当家作主。令人惊奇的是每次转手,华三的价值都提升数倍,在这十二年间,算上这次的股权变更,一共四次,很多企业这样折腾早就关门大吉了,而华三却是个例外。从中外合资的民企到外资企业,再到国资企业,每次的股权变更都使得华三身价倍增,如今更是整体估值达到了50亿美元,真可谓是一只“烧不死的凤凰”。这次紫光不仅得到了华三的控制权,还得到了惠普在中国区的服务器、存储、软件服务业务,所以叫做新华三。

再来看看新华三的成绩单,在中国的企业网市场上,华三在中国交换机市场连续四年第一,在无线网络市场份额第一,路由器市场份额第三的领先地位,而新整合进来的惠普中国区业务也不错。在中国服务器市场惠普排名第四,存储份额也是第四,将这些优秀的产品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超强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企业网市场,尤其是数据中心市场,新华三的产品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市场需求,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网络、服务器、存储是数据中心最基本的三大组成部分,新华三将这些都整合到一起,可以提供整体的数据中心方案,而不是用别人的设备,再进行系统集成。虽然这个行业不是互联网那么火热,但数据中心依然和互联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将数据中心建设好了,互联网才能得到大力发展,数据中心是基础,一定要建设好。虽然很多煤体都看到这次收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新华三变为国有控制的企业,取得了获取进入政府、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的更多机会;紫光通过收购华三,成为数据中心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清华可以为华三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技术人才方面也有积累。这是一次双赢的机会。

新华三目前还不能称得为巨头企业,按照年销售30亿美元,与华为、联想相比,体量还比较小。谈不上是巨头企业,不过如果能够解决好下面三个问题,未来或许会有很多惊喜。成为真正的巨头企业。首先,华三目前缺少像华为任正非、联想柳传志那样的精神领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当然华三自成立以来,都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资本牢牢被别人所持有,即便是有这样的领袖,也很难发挥领袖的作用。董事会更喜欢听话的人来执掌华三,或者是专业经理人来专门管理公司。其次,华三要融合民企、外资、国企的员工,涉及不同企业文化,每个企业的员工新酬体系都有所差异,要进行深度的整合。这个整合必然会动到一些人的奶酪。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让每个人都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心,要全员持股,激发所有人工作的积极性,现在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人,只要有人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所以在团结一起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奋斗。再次,还有产品研发的延续性问题。作为惠普投资但并不控股的中国公司,如何传承和发展惠普全球的产品研发和技术,相信惠普和紫光将会有进一步的计划。在继承惠普产品的设计和面向中国的特色定制之间,将是未来令人关注的重点之一。最后是新华三与惠普全球的销售、服务策略一致性问题。惠普的客户中有大量跨国公司在华的分支机构,这些企业需要供应商的全球服务支撑能力。如果不能解决全球策略一致性的问题,惠普不但可能面临国内用户的流失,甚至可能会导致这些跨国公司转向那些能够覆盖全球的其他供应商。

除了以上列的问题,还有更多的琐碎事情,也需要投入人力处理好。新华三在未来是真巨头还是伪巨头,以上说的要做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技术积累和人才的积累。在目前的数据中心市场中,除了华为(网络、服务器、存储),也只有新华三掌握全系列数据中心产品,未来的市场新华三与华为在各个项目上都可能直接竞争,新华三要想成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企业,就必须要摒弃老的传统思想,与华为、联想(主要是服务器)进行全面竞争。市场不相信眼泪。根据目前IDC的统计数据,华为和华三的市场份额比较相近,接近的是IBM、戴尔、浪潮、思科、联想等等,虽然这里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超越它们的。在前七名的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占了四个,可见中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并和外资企业展开正面竞争。还有华为和华三有很深的历史源源,新华三最开始就是华为数通的一部分,所以新华三的工作流程,和华为很像,如今两家早已分道扬镳,各干各的。在很多的项目中,两者是完全的竞争伙伴关系,新华三不仅有网络业务,还有服务器和存储,在数据中心领域向华为全面的进攻。在目前的数据中心市场上,还没有谁说自己是巨头,或者没有别人推荐成为巨头,在这个领域依然还有太多的活动变数,许多新的技术还没有得到应用;新华三将扬帆起航,向巨头迈进。

关键字:数据中心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新华三”在数据中心市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企业动态 → 正文

“新华三”在数据中心市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责任编辑:贾世华 作者:harbor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29 09:05:1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最近一个企业收购案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与惠普达成合作,携手打造中国信息的领导企业。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的紫光股份以不低于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惠普子公司华三通信51%的股权,自此紫光集团不仅在芯片领域,在网络、服务器、存储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方面也完成布局。从事企业网工作的人都知道华三通信,这是一家依靠网络设备起家的企业,虽然出身名门,但命运波折。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整整十二年,都是在资本市场被转来转去,从来没有自己当家作主。令人惊奇的是每次转手,华三的价值都提升数倍,在这十二年间,算上这次的股权变更,一共四次,很多企业这样折腾早就关门大吉了,而华三却是个例外。从中外合资的民企到外资企业,再到国资企业,每次的股权变更都使得华三身价倍增,如今更是整体估值达到了50亿美元,真可谓是一只“烧不死的凤凰”。这次紫光不仅得到了华三的控制权,还得到了惠普在中国区的服务器、存储、软件服务业务,所以叫做新华三。

再来看看新华三的成绩单,在中国的企业网市场上,华三在中国交换机市场连续四年第一,在无线网络市场份额第一,路由器市场份额第三的领先地位,而新整合进来的惠普中国区业务也不错。在中国服务器市场惠普排名第四,存储份额也是第四,将这些优秀的产品组合起来,就是一个超强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企业网市场,尤其是数据中心市场,新华三的产品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市场需求,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网络、服务器、存储是数据中心最基本的三大组成部分,新华三将这些都整合到一起,可以提供整体的数据中心方案,而不是用别人的设备,再进行系统集成。虽然这个行业不是互联网那么火热,但数据中心依然和互联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将数据中心建设好了,互联网才能得到大力发展,数据中心是基础,一定要建设好。虽然很多煤体都看到这次收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新华三变为国有控制的企业,取得了获取进入政府、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的更多机会;紫光通过收购华三,成为数据中心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清华可以为华三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技术人才方面也有积累。这是一次双赢的机会。

新华三目前还不能称得为巨头企业,按照年销售30亿美元,与华为、联想相比,体量还比较小。谈不上是巨头企业,不过如果能够解决好下面三个问题,未来或许会有很多惊喜。成为真正的巨头企业。首先,华三目前缺少像华为任正非、联想柳传志那样的精神领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当然华三自成立以来,都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资本牢牢被别人所持有,即便是有这样的领袖,也很难发挥领袖的作用。董事会更喜欢听话的人来执掌华三,或者是专业经理人来专门管理公司。其次,华三要融合民企、外资、国企的员工,涉及不同企业文化,每个企业的员工新酬体系都有所差异,要进行深度的整合。这个整合必然会动到一些人的奶酪。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让每个人都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心,要全员持股,激发所有人工作的积极性,现在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人,只要有人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所以在团结一起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奋斗。再次,还有产品研发的延续性问题。作为惠普投资但并不控股的中国公司,如何传承和发展惠普全球的产品研发和技术,相信惠普和紫光将会有进一步的计划。在继承惠普产品的设计和面向中国的特色定制之间,将是未来令人关注的重点之一。最后是新华三与惠普全球的销售、服务策略一致性问题。惠普的客户中有大量跨国公司在华的分支机构,这些企业需要供应商的全球服务支撑能力。如果不能解决全球策略一致性的问题,惠普不但可能面临国内用户的流失,甚至可能会导致这些跨国公司转向那些能够覆盖全球的其他供应商。

除了以上列的问题,还有更多的琐碎事情,也需要投入人力处理好。新华三在未来是真巨头还是伪巨头,以上说的要做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技术积累和人才的积累。在目前的数据中心市场中,除了华为(网络、服务器、存储),也只有新华三掌握全系列数据中心产品,未来的市场新华三与华为在各个项目上都可能直接竞争,新华三要想成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企业,就必须要摒弃老的传统思想,与华为、联想(主要是服务器)进行全面竞争。市场不相信眼泪。根据目前IDC的统计数据,华为和华三的市场份额比较相近,接近的是IBM、戴尔、浪潮、思科、联想等等,虽然这里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超越它们的。在前七名的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占了四个,可见中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并和外资企业展开正面竞争。还有华为和华三有很深的历史源源,新华三最开始就是华为数通的一部分,所以新华三的工作流程,和华为很像,如今两家早已分道扬镳,各干各的。在很多的项目中,两者是完全的竞争伙伴关系,新华三不仅有网络业务,还有服务器和存储,在数据中心领域向华为全面的进攻。在目前的数据中心市场上,还没有谁说自己是巨头,或者没有别人推荐成为巨头,在这个领域依然还有太多的活动变数,许多新的技术还没有得到应用;新华三将扬帆起航,向巨头迈进。

关键字:数据中心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