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安防两大产业聚集地观察:杭州任性发展 深圳面临洗牌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3-11 17:15:15 本文摘自:华强安防网

安防行业快速发展,在近年中取得不错的成绩。2014年12月15日,科技部发布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其中,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建设的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进入试点。力争到2015年,全区数字安防产业实现总收入750亿元,形成安防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2家、超50亿元的企业4家。杭州作为安防产业聚集地之一,占据了安防行业的巨大市场,在国家政策与外部环境的大力促进下,未来市场十分被看好,而相较来看另一安防产业聚集地深圳却不太乐观,中小安防企业的聚集面临行业洗牌。

  2015中国安防行业将会“很任性”?

据大华股份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大华股份总资产达66.85亿元,预计年底将破70亿元,其中营业总收入达16.05亿元。而据海康威视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海康威视总资产达173.75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达106.70亿元。而第三大巨头宇视科技,在其上披露称,2013年销售额达15.8亿元。

三大巨头集聚杭州,占据了安防行业的巨大市场。然而要达到试点目标,2015年将是关键的一年,压力不小。另外,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2015年将会是安防向好,任性发展的一年。

政策红利驱动 杭州安防巨鳄发展

据悉,科技部2011年启动国家高新区“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提出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工程。2013年2月,科技部制定发布《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2013年遴选出10家产业集群为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14年12月15日发布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据介绍,入选试点后,科技部将通过国家火炬计划、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等政策资源,支持试点的建设发展。经过3—5年的试点建设,力争形成年销售超过千亿元和带动大批年销售超过200亿元并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和国内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各地方政府也将加强对辖区内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进一步完善集群试点工作的协调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强化集群创新能力建设,提升集群创新驱动潜力。

对于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进入试点,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市场部总监蔡昶阳表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被列入试点,是国家对当地政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鼓励与支持。后续国家针对集群试点的政策支持也将是以推动我国安防产业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的,因此,集群的建设必将对中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入选试点后,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完善集群试点工作的协调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提升集群创新驱动潜力,对杭州集群内本地安防企业发展和创新无疑是利好。”浙江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利军表示。

“安防产业集群试点对中国安防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不仅体现于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上,还会加速安防新格局的出现——行业急剧收敛,这也是安防行业成熟的表现。”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姚华表示。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进入试点,是政府支持安防产业发展强有力的信号,其利好显而易见。这将会促进安防行业巨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调整。

深圳市国祥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安礼尧表示:“在当前安防行业格局中,杭州企业在品牌、规模、资本、渠道方面占尽了优势,现在又多了个政府支持。未来安防行业的发展将会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可以预见,在这一试点的驱使下,杭州安防巨头将会如虎添翼。而对于中国安防行业整体格局,将会“强者恒强”。未来,杭州将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且锻造出大的集团性的巨鳄企业。

2015年安防中小企业加剧洗牌

试点无疑将带动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而中国安防行业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市场开发空间愈来愈小。传统的粗放式模式阻滞了行业的发展,精细化愈发受到欢迎。

“安防产业集群试点对中国安防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会加速安防新格局的出现”,姚华认为,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从分散到集中的洗牌过程。

姚华表示,“一个规模较大的行业,在竞争前期,往往可容纳较多的主要领先者,随着市场的成熟、发展的平稳,可能会出现双寡头或者三足鼎立等局面”。而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市场开始细化,如同IT行业一样,横向的高度收敛和整合及纵向成熟的分工将共存,中型企业或小企业调整位置,在纵深领域精工细作,将给整个安防带来新的局面。

关键字:产业集群洗牌大产业

本文摘自:华强安防网

x 安防两大产业聚集地观察:杭州任性发展 深圳面临洗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安防两大产业聚集地观察:杭州任性发展 深圳面临洗牌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3-11 17:15:15 本文摘自:华强安防网

安防行业快速发展,在近年中取得不错的成绩。2014年12月15日,科技部发布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其中,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建设的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进入试点。力争到2015年,全区数字安防产业实现总收入750亿元,形成安防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2家、超50亿元的企业4家。杭州作为安防产业聚集地之一,占据了安防行业的巨大市场,在国家政策与外部环境的大力促进下,未来市场十分被看好,而相较来看另一安防产业聚集地深圳却不太乐观,中小安防企业的聚集面临行业洗牌。

  2015中国安防行业将会“很任性”?

据大华股份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大华股份总资产达66.85亿元,预计年底将破70亿元,其中营业总收入达16.05亿元。而据海康威视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海康威视总资产达173.75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达106.70亿元。而第三大巨头宇视科技,在其上披露称,2013年销售额达15.8亿元。

三大巨头集聚杭州,占据了安防行业的巨大市场。然而要达到试点目标,2015年将是关键的一年,压力不小。另外,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2015年将会是安防向好,任性发展的一年。

政策红利驱动 杭州安防巨鳄发展

据悉,科技部2011年启动国家高新区“一个行动、两项工程”,提出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工程。2013年2月,科技部制定发布《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认定管理办法》,2013年遴选出10家产业集群为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14年12月15日发布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据介绍,入选试点后,科技部将通过国家火炬计划、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等政策资源,支持试点的建设发展。经过3—5年的试点建设,力争形成年销售超过千亿元和带动大批年销售超过200亿元并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和国内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各地方政府也将加强对辖区内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进一步完善集群试点工作的协调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强化集群创新能力建设,提升集群创新驱动潜力。

对于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进入试点,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市场部总监蔡昶阳表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被列入试点,是国家对当地政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鼓励与支持。后续国家针对集群试点的政策支持也将是以推动我国安防产业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的,因此,集群的建设必将对中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入选试点后,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完善集群试点工作的协调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提升集群创新驱动潜力,对杭州集群内本地安防企业发展和创新无疑是利好。”浙江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利军表示。

“安防产业集群试点对中国安防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不仅体现于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上,还会加速安防新格局的出现——行业急剧收敛,这也是安防行业成熟的表现。”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姚华表示。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进入试点,是政府支持安防产业发展强有力的信号,其利好显而易见。这将会促进安防行业巨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调整。

深圳市国祥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安礼尧表示:“在当前安防行业格局中,杭州企业在品牌、规模、资本、渠道方面占尽了优势,现在又多了个政府支持。未来安防行业的发展将会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可以预见,在这一试点的驱使下,杭州安防巨头将会如虎添翼。而对于中国安防行业整体格局,将会“强者恒强”。未来,杭州将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且锻造出大的集团性的巨鳄企业。

2015年安防中小企业加剧洗牌

试点无疑将带动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而中国安防行业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市场开发空间愈来愈小。传统的粗放式模式阻滞了行业的发展,精细化愈发受到欢迎。

“安防产业集群试点对中国安防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会加速安防新格局的出现”,姚华认为,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从分散到集中的洗牌过程。

姚华表示,“一个规模较大的行业,在竞争前期,往往可容纳较多的主要领先者,随着市场的成熟、发展的平稳,可能会出现双寡头或者三足鼎立等局面”。而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市场开始细化,如同IT行业一样,横向的高度收敛和整合及纵向成熟的分工将共存,中型企业或小企业调整位置,在纵深领域精工细作,将给整个安防带来新的局面。

关键字:产业集群洗牌大产业

本文摘自:华强安防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