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32城市开通轨道交通 智能视频监控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08 14:01:41 本文摘自: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12月1日举行的公交都市创建暨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目前中国内地已有32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4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

据悉,预计到2020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超过7000公里,开通城市数达到40个,在方便民众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一、系统建设面临问题

作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站外、站内、列车等的视频监控,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不少还处在传统监控的范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线路图像系统各异;线路建设标准及规范不统一;线路硬件设备、应用终端不统一等等。

这些现象带来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管理权限不统一,图像及摄像机控制权受到很大程度制约;视频监控功能单一,缺少面向业务的扩展应用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或管理效率低下等难题。面对这些挑战,目前行业从管理部门到企业等都在努力推进这些困难的解决,如新颁布的《国家反恐法》特别强调了反恐怖主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重要场所视频监控的时间有效性做了要求。毫无疑问,这些将都使更多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出更好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二、用户需求与特点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而且这些需求已经超越了传统安防监控的概念。用户更多希望不局限于视频监控基本功能,而应解决面向业务上的实际问题,如以提升效率的视频图像挖掘,便捷管理的移动端、个性化应用的需求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资源业务的综合管理

轨道交通的综合安防系统除了视频监控外,还包括门禁系统、应急告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等,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有多个业务单位共同管理或应用,但目前联网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系统平台都是单独运行,线路间没有共享资源,处于原始的独立运营状态,给统一管理、整体运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现在需要解决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打破原有线路单线单独监控管理的局限,对相互独立的安防子系统进行深度整合与集成,实现多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与管理;二是链接不同的业务单位,全面实现大联网后多业务单位、多业务的便捷、高效、灵活应用。

为此,视频监控联网需要考虑到新旧系统、设备的兼容问题。目前解决方法有很多,比如系统采用网络化设计,通过TCP/IP即可实现无障碍组网,从而实现兼容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接入;再如已建模拟系统的升级联网等,系统预留建立开放的应用调用接口体系,保障第三方产品的接入,提供大而广的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富盛科技公司的轨道交通视频监控信息、运营平台基于全网络化架构建设,可灵活融合模拟、数字以及数模混合系统,可无缝接入市场绝大部分安防厂家、型号产品,实现不局限于运营和安防的资源全面综合管理与应用。

2. 重视视频清晰化的规划更新

目前行业一直行进在视频不断清晰化的路上,视频清晰化主要体现在分辨率的低照度效果等几个方面:

一是分辨率层面。如从CIF、D1,到720P、1080I、1080P,再到目前已经出现的4K、8K超高清,视频监控对视频图像的清晰度需求是永无止境的,轨道交通行业也如此。视频监控作为安保的重要证据和原始数据,高清视频可实现更精确、更高效的视频应用,同时高清监控也是做好深度智能分析的基础。

二是低照度效果层面。低照度主要取决于摄像机在较差光线环境下仍可以实现较好的成像效果,随着技术的成熟,该类产品将成为主流。

此外,因为视频高清的高码率特点,其数据带宽的增加对平台性能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对交换机、编解码、存储等设备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我们规划设计时需要深度全面的考虑。

3. 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建设需求的日益高涨,轨道交通领域存在人流量大、摄像机多、线路长、范围广等特点,仅靠人力监视很难及时、有效地发现异常或威胁事件,当发生事件时难以快速、准确地在海量存储视频中搜寻相关事件的信息,因此对于监控规模非常大且必须快速高效发现问题的轨道交通而言,智能化视频分析是迫切的需求。通过应用智能视频分析,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大量无效信息,从海量的存储数据中解脱出来,提升效率,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

4. 不受束缚的便捷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希望实现无线、自由、随时随地享受数字化带来的服务。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轨道交通视频建设对无线化移动性也呈现出旺盛需求。

通常情况下监控目标或是摄像机往往是固定的,而无线化可实现视频监控中心的移动。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一般包括两部分:车站内监控和列车内监控。通常站内监控通过在站台、站厅内安装摄像机来实现。而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实现对运行中的列车车厢内的实时监控,使控制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现场情况,并迅速做出总体指令和解决措施。

5.数据资源的安全可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的管理有非常高的要求。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容量等特点,并且需要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维护,并能针对全线路及各车站乃至每个监控点的存储计划、存储策略等进行有效管理。

视频监控中的存储已经成为存储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主要采用的存储方式有前端分布式存储、后端集中存储和云存储。其中云存储技术很火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云存储技术没有统一标准,云存储数据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等。轨道交通视频监控数据在存储时间方面也较高的要求,比如普通存储为30天,事件存储为90天等。

三、今后趋势与方向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在迎接大规模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不再仅满足于“看得见,看得清”,如何解决面向用户的“便捷应用、效率提升”才是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发展的不变真理。而其中涉及的新需求、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局限于如下几个方向。

1.基于视频智能的深度学习

在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建设中基本都提出了对智能视频分析的需求,目前视频监控已经实现的应用主要有逆行检测、周界报警、音视频诊断、入侵报警、滞留检测、物品遗留、人流统计、绊线报警、人脸识别等,但由于监控现场环境因素限制,目前智能分析可靠性还不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智能分析算法的不断发展、成熟,通过检测视频中目标的运动特征属性,并采用行为分析、关联跟踪、视频检索等高级智能分析算法,结合电子地图、传感器等其他技术,实现入侵检测、物体追踪、人流控制、非法滞留以及判断搜查可疑分子等行为事件的智能视频监控,可有效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综合治理的能力。未来视频监控系统将从根本上改变前端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的方式和结构,有效提高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分析可靠性,智能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将向着更加集成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2.面向大数据的有效挖掘

安防行业已经从IT化走到DT化,未来数据在行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伴随着对数据和有效信息利用要求的提高,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也开始同步发展起来。随着轨道交通视频监控范围的扩大、前端监控点数量的增加,也出现多方面问题,比如视频数据爆炸式增长、图像视频数据难以理解和识别等,因此云计算大环境下采用视频结构化存储,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新技术将可以解决该问题。

数据量的巨大使系统面临不断存储扩容问题,但简单添加存储节点只是增加了一个独立系统,各个存储点间都是独立的,存储资源难以有效融合和利用,存储设备无法统一管理,其性能和容量也都不能均衡。而云技术采用虚拟集群的方式,把所有存储节点组成一个虚拟池,可实现各个存储节点自动迁移和负载均衡,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从而提高海量数据的查询和读写。另外,云存储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云计算的这种并发处理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但数据本身不是目的,应用才是。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对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储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大量的结构化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实现视频监控的进步:高效事前预警、事后分析,为轨道交通视频监控业务带来历史性变革。

3.基于“互联网+移动”的便捷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网络、智能分析、云技术、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移动视频监控是这个时代下安防监控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移动应用可实现与轨道交通用户的沟通以改善运输服务,除了提供大众资讯信息外,还有出行引导等功能。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查阅列车时间信息、到站时间、车厢人数信息、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旅游信息、媒体资讯、广告等实时多媒体信息,在火灾及阻塞、恐怖袭击等情况下,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指示。

在轨道交通领域,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只是初级阶段,新兴科技的发展将带动移动监控业务的发展。未来5G时代的来临,结合互联网、可穿戴行业的创新,轨道交通移动视频监控前景将超出想象。

关键字:智能视频监控智能分析

本文摘自: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x 32城市开通轨道交通 智能视频监控大有可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32城市开通轨道交通 智能视频监控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08 14:01:41 本文摘自: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12月1日举行的公交都市创建暨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目前中国内地已有32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4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

据悉,预计到2020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超过7000公里,开通城市数达到40个,在方便民众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一、系统建设面临问题

作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站外、站内、列车等的视频监控,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不少还处在传统监控的范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线路图像系统各异;线路建设标准及规范不统一;线路硬件设备、应用终端不统一等等。

这些现象带来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管理权限不统一,图像及摄像机控制权受到很大程度制约;视频监控功能单一,缺少面向业务的扩展应用等问题,带来安全隐患或管理效率低下等难题。面对这些挑战,目前行业从管理部门到企业等都在努力推进这些困难的解决,如新颁布的《国家反恐法》特别强调了反恐怖主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重要场所视频监控的时间有效性做了要求。毫无疑问,这些将都使更多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出更好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二、用户需求与特点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而且这些需求已经超越了传统安防监控的概念。用户更多希望不局限于视频监控基本功能,而应解决面向业务上的实际问题,如以提升效率的视频图像挖掘,便捷管理的移动端、个性化应用的需求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资源业务的综合管理

轨道交通的综合安防系统除了视频监控外,还包括门禁系统、应急告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等,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有多个业务单位共同管理或应用,但目前联网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系统平台都是单独运行,线路间没有共享资源,处于原始的独立运营状态,给统一管理、整体运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现在需要解决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打破原有线路单线单独监控管理的局限,对相互独立的安防子系统进行深度整合与集成,实现多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与管理;二是链接不同的业务单位,全面实现大联网后多业务单位、多业务的便捷、高效、灵活应用。

为此,视频监控联网需要考虑到新旧系统、设备的兼容问题。目前解决方法有很多,比如系统采用网络化设计,通过TCP/IP即可实现无障碍组网,从而实现兼容数字化、模拟系统的接入;再如已建模拟系统的升级联网等,系统预留建立开放的应用调用接口体系,保障第三方产品的接入,提供大而广的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富盛科技公司的轨道交通视频监控信息、运营平台基于全网络化架构建设,可灵活融合模拟、数字以及数模混合系统,可无缝接入市场绝大部分安防厂家、型号产品,实现不局限于运营和安防的资源全面综合管理与应用。

2. 重视视频清晰化的规划更新

目前行业一直行进在视频不断清晰化的路上,视频清晰化主要体现在分辨率的低照度效果等几个方面:

一是分辨率层面。如从CIF、D1,到720P、1080I、1080P,再到目前已经出现的4K、8K超高清,视频监控对视频图像的清晰度需求是永无止境的,轨道交通行业也如此。视频监控作为安保的重要证据和原始数据,高清视频可实现更精确、更高效的视频应用,同时高清监控也是做好深度智能分析的基础。

二是低照度效果层面。低照度主要取决于摄像机在较差光线环境下仍可以实现较好的成像效果,随着技术的成熟,该类产品将成为主流。

此外,因为视频高清的高码率特点,其数据带宽的增加对平台性能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对交换机、编解码、存储等设备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我们规划设计时需要深度全面的考虑。

3. 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建设需求的日益高涨,轨道交通领域存在人流量大、摄像机多、线路长、范围广等特点,仅靠人力监视很难及时、有效地发现异常或威胁事件,当发生事件时难以快速、准确地在海量存储视频中搜寻相关事件的信息,因此对于监控规模非常大且必须快速高效发现问题的轨道交通而言,智能化视频分析是迫切的需求。通过应用智能视频分析,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大量无效信息,从海量的存储数据中解脱出来,提升效率,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

4. 不受束缚的便捷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希望实现无线、自由、随时随地享受数字化带来的服务。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轨道交通视频建设对无线化移动性也呈现出旺盛需求。

通常情况下监控目标或是摄像机往往是固定的,而无线化可实现视频监控中心的移动。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一般包括两部分:车站内监控和列车内监控。通常站内监控通过在站台、站厅内安装摄像机来实现。而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实现对运行中的列车车厢内的实时监控,使控制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现场情况,并迅速做出总体指令和解决措施。

5.数据资源的安全可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的管理有非常高的要求。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容量等特点,并且需要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支持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维护,并能针对全线路及各车站乃至每个监控点的存储计划、存储策略等进行有效管理。

视频监控中的存储已经成为存储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主要采用的存储方式有前端分布式存储、后端集中存储和云存储。其中云存储技术很火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云存储技术没有统一标准,云存储数据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等。轨道交通视频监控数据在存储时间方面也较高的要求,比如普通存储为30天,事件存储为90天等。

三、今后趋势与方向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正在迎接大规模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不再仅满足于“看得见,看得清”,如何解决面向用户的“便捷应用、效率提升”才是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发展的不变真理。而其中涉及的新需求、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局限于如下几个方向。

1.基于视频智能的深度学习

在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建设中基本都提出了对智能视频分析的需求,目前视频监控已经实现的应用主要有逆行检测、周界报警、音视频诊断、入侵报警、滞留检测、物品遗留、人流统计、绊线报警、人脸识别等,但由于监控现场环境因素限制,目前智能分析可靠性还不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智能分析算法的不断发展、成熟,通过检测视频中目标的运动特征属性,并采用行为分析、关联跟踪、视频检索等高级智能分析算法,结合电子地图、传感器等其他技术,实现入侵检测、物体追踪、人流控制、非法滞留以及判断搜查可疑分子等行为事件的智能视频监控,可有效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综合治理的能力。未来视频监控系统将从根本上改变前端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的方式和结构,有效提高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分析可靠性,智能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将向着更加集成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2.面向大数据的有效挖掘

安防行业已经从IT化走到DT化,未来数据在行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伴随着对数据和有效信息利用要求的提高,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也开始同步发展起来。随着轨道交通视频监控范围的扩大、前端监控点数量的增加,也出现多方面问题,比如视频数据爆炸式增长、图像视频数据难以理解和识别等,因此云计算大环境下采用视频结构化存储,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新技术将可以解决该问题。

数据量的巨大使系统面临不断存储扩容问题,但简单添加存储节点只是增加了一个独立系统,各个存储点间都是独立的,存储资源难以有效融合和利用,存储设备无法统一管理,其性能和容量也都不能均衡。而云技术采用虚拟集群的方式,把所有存储节点组成一个虚拟池,可实现各个存储节点自动迁移和负载均衡,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从而提高海量数据的查询和读写。另外,云存储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云计算的这种并发处理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但数据本身不是目的,应用才是。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对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储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大量的结构化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实现视频监控的进步:高效事前预警、事后分析,为轨道交通视频监控业务带来历史性变革。

3.基于“互联网+移动”的便捷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网络、智能分析、云技术、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移动视频监控是这个时代下安防监控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移动应用可实现与轨道交通用户的沟通以改善运输服务,除了提供大众资讯信息外,还有出行引导等功能。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查阅列车时间信息、到站时间、车厢人数信息、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旅游信息、媒体资讯、广告等实时多媒体信息,在火灾及阻塞、恐怖袭击等情况下,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指示。

在轨道交通领域,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只是初级阶段,新兴科技的发展将带动移动监控业务的发展。未来5G时代的来临,结合互联网、可穿戴行业的创新,轨道交通移动视频监控前景将超出想象。

关键字:智能视频监控智能分析

本文摘自: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