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地铁造追尾惨案 不能承受的信号之殇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9-29 09:08:17 本文摘自:慧聪安防网

9月27日下午14时左右,上海地铁10号线上的两辆列车追尾相撞,已造成260位乘客受伤。对于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表示,此次列车出现追尾事故,一定是信号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地铁10号线有ATP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系统。至于具体原因,专家认为仍需要进一步查找。上海地铁10号线这次的信号故障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些时候就有媒体曾报道过,在7月28日晚间的时候10号线就曾出现过“开错方向”的事件,当时10号线这一故障就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在事件发生后上海地铁发表了4条官方微博向公众表示经过调查,列车开错方向是因正在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该列车重复使用了前一列的进路信号。随后地铁运营方表示已责成信号供应商进一步查清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颇具讽刺的是,就在“开错方向”事件地铁运营商表态的两个月后上海地铁十号线就由于信号故障改为人工调度时发生了“追尾惨案”。

不能承受的信号之殇

在“开错方向”事件后上海地铁10号线就被曝出为其提供信号系统的,正是甬温线信号系统供货商之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下称卡斯柯)。卡斯柯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和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近年来在中国承建了多条高铁和地铁线路的信号系统。动车事故在发生后上海铁路局就曾初步分析称甬温线信号系统的设计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同样在地铁运营中出现的信号系统故障,也完全可能像动车追尾事故那样夺人性命。除了此次刚刚发生的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之外国内外还有一些事故是由于信号故障所引起。在2009年6月22日,美国华盛顿地铁就曾因信号故障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九人死亡。在2009年12月22日,上海地铁1号线也出现过追尾事故,当时若不是司机及时制动,后果不堪设想。

从“7.23”动车事故之后,深圳地铁、广州地铁也都曾都多次由于信号故障导致停运等状况的发生。在这些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市民对于出行安全问题的担忧,这次上海地铁十号线追尾的事故显然会进一步加大市民的担忧。而信号故障也成了中国地铁不能承受之殇。

交通事故频发给智能交通建设带来警醒

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业发展的比较迅速,地铁凭借其便利快速的优势逐渐的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出行的选择,正是因此在城市交通越发拥堵的今天许多城市都加大了对地铁建设的投入以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一种手段。同时,“智能交通”从最初的概念化也正在逐渐的走向事实,并且许多城市都把建设“智能交通”划入到了未来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规划。在“2011中国深圳智能交通高峰论坛”得知“十二五”期间,深圳将逐步完善智能交通建设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据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关志超介绍,“十二五”期间,深圳将着力建设“公交都市和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智能交通是该战略的核心支撑。

从动车追尾到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这两起事故发生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信号故障问题。在智能交通的建设中会不会也发生同样的事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智能交通的概念。智能交通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其突出特点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日趋恶化的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其中包括有交通流采集与信息发布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等一系列的系统。

由此看来,智能交通系统这种通过信息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套交通管理系统必定也会涉及到信号传输的问题,如若信号在传输过程之中也出现了故障等问题那么其就会在交通管理上必然能够体现出来。从这次的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以及之前的一系列的交通事故中,我们应该有所警醒,在交通系统的建设中不能够有一丝的错误,毕竟交通安全涉及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字:智能交通视频监控

本文摘自:慧聪安防网

x 上海地铁造追尾惨案 不能承受的信号之殇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地铁造追尾惨案 不能承受的信号之殇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9-29 09:08:17 本文摘自:慧聪安防网

9月27日下午14时左右,上海地铁10号线上的两辆列车追尾相撞,已造成260位乘客受伤。对于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表示,此次列车出现追尾事故,一定是信号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地铁10号线有ATP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系统。至于具体原因,专家认为仍需要进一步查找。上海地铁10号线这次的信号故障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些时候就有媒体曾报道过,在7月28日晚间的时候10号线就曾出现过“开错方向”的事件,当时10号线这一故障就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在事件发生后上海地铁发表了4条官方微博向公众表示经过调查,列车开错方向是因正在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该列车重复使用了前一列的进路信号。随后地铁运营方表示已责成信号供应商进一步查清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颇具讽刺的是,就在“开错方向”事件地铁运营商表态的两个月后上海地铁十号线就由于信号故障改为人工调度时发生了“追尾惨案”。

不能承受的信号之殇

在“开错方向”事件后上海地铁10号线就被曝出为其提供信号系统的,正是甬温线信号系统供货商之一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下称卡斯柯)。卡斯柯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和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近年来在中国承建了多条高铁和地铁线路的信号系统。动车事故在发生后上海铁路局就曾初步分析称甬温线信号系统的设计缺陷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同样在地铁运营中出现的信号系统故障,也完全可能像动车追尾事故那样夺人性命。除了此次刚刚发生的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之外国内外还有一些事故是由于信号故障所引起。在2009年6月22日,美国华盛顿地铁就曾因信号故障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九人死亡。在2009年12月22日,上海地铁1号线也出现过追尾事故,当时若不是司机及时制动,后果不堪设想。

从“7.23”动车事故之后,深圳地铁、广州地铁也都曾都多次由于信号故障导致停运等状况的发生。在这些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市民对于出行安全问题的担忧,这次上海地铁十号线追尾的事故显然会进一步加大市民的担忧。而信号故障也成了中国地铁不能承受之殇。

交通事故频发给智能交通建设带来警醒

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业发展的比较迅速,地铁凭借其便利快速的优势逐渐的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出行的选择,正是因此在城市交通越发拥堵的今天许多城市都加大了对地铁建设的投入以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一种手段。同时,“智能交通”从最初的概念化也正在逐渐的走向事实,并且许多城市都把建设“智能交通”划入到了未来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规划。在“2011中国深圳智能交通高峰论坛”得知“十二五”期间,深圳将逐步完善智能交通建设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据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关志超介绍,“十二五”期间,深圳将着力建设“公交都市和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智能交通是该战略的核心支撑。

从动车追尾到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这两起事故发生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信号故障问题。在智能交通的建设中会不会也发生同样的事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智能交通的概念。智能交通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其突出特点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日趋恶化的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其中包括有交通流采集与信息发布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等一系列的系统。

由此看来,智能交通系统这种通过信息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套交通管理系统必定也会涉及到信号传输的问题,如若信号在传输过程之中也出现了故障等问题那么其就会在交通管理上必然能够体现出来。从这次的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以及之前的一系列的交通事故中,我们应该有所警醒,在交通系统的建设中不能够有一丝的错误,毕竟交通安全涉及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字:智能交通视频监控

本文摘自:慧聪安防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