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T咨询行业动态 → 正文

IT领域叱咤风云 IBM能否继续独霸一方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2-07 11:44:40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企业IT领域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传统IT领袖级厂商IBM,在面对新兴的IT趋势时,所体现出来的应对能力,一直被人诟病。尤其是在代表新一代企业IT模式的公有云领域,IBM似乎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AWS以更高的报价,凭借着自动扩展的基础设施云交付能力,从IBM手中拿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订单,这让人们对IBM能否还有能力适应未来IT环境迁移的竞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而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因为IBM在企业级市场给人的印象就是无所不能,并且所向披靡。

而且,即使是2013年6月,IBM以20亿美元重金,收购了美国前五大IaaS服务商之一的SoftLayer之后,也并没有缓解外界对IBM云策略的担心,因为在那之后,IBM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云计算,或者说就是公有云的战略。与此同时,AWS与微软的Windows Azure以及Google的GCE则风生水起,让IBM收购SoftLayer的新闻效应迅速在业界消失。

也许是被这种质疑刺激到了,也许是真的反思到了自己对云计算领域核心竞争力认知的后知后觉,近日IBM一怒之下终于“发飙”了……

2014年1月17日,IBM宣布计划投入超过12亿美元大规模拓展其全球云的部署。其目标是建立旨在为客户带来更大灵活性和透明度的数据中心网络,并让客户更好地在云端管理自己的数据、运行他们的业务以及在云端部署IT运营。

这一全新规划的云服务,计划从遍布全球五大洲15个国家的40个数据中心提供云服务,包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州。这包括IBM将在世界范围内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已建成的12个数据中心以及SoftLayer的13个数据中心。新建的数据中心将分布在中国、华盛顿特区、香港、伦敦、日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和达拉斯。根据这项最新的发布,IBM公司计划在所有主要地区和金融中心实现数据中心覆盖,并计划在2015年向中东和非洲扩张。

SoftLayer:IBM的“云之翼”

回想到2013年6月,IBM收购SoftLayer之后,外界对于IBM公有云战略的猜测与疑惑,这次的投资计划可以说让IBM的公有云战略不言自明了—它用最实际的行动来亲自对外展示自的野心,让IBM开始急速追赶那些公有云市场的领先者。

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当时IBM宣布关闭自己的SCE(Smart Cloud Enterprise)公有云服务,而向SoftLayer集中整合。这一战略就预示了今天所看到的统一投资计划,它简化了复杂度,并突出了重点,也让我们看到了IBM对于SoftLayer的“器重”。

在和一些IBM的友人交流时,对方基本上认为是IBM帮了SoftLayer大忙,让后者能立刻进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企业级市场,收纳了大量的潜在客户。但是在我看来,从IBM公有云的长远发展以及更为重要的,以此(公有云基础平台)为基石的新IT时代的竞争角度上看,SoftLayer对于IBM显然更为重要。它将能与AWS抗衡的公有云基因迅速融入了IBM,明显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而且是一对“云之翼”。

我们都知道IBM之所以在公有云市场未能迅速响应,的确是与其在云技术堆栈方面(尤其是x86领域)的积累不够有关。虽然近年推出了面向云平台自动化管理的套件SCE(Smart Cloud Entry),但其更关注于私有云市场,其自动化扩展与管理能力与公有云互联网级的需求相差甚远。曾有一段时间,我和朋友聊天时都觉得IBM应该收购思杰(CITRIX),后者有完整的云堆栈CloudStack,而它也正是SoftLayer的技术框架的基础,收购思杰可以让IBM迅速补齐在x86云计算领域的短板。但最终IBM选择了一个现成的云运营商出手,也说明IBM其实已经等不及了,它需要立刻具备公有云的竞争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基础。从这点来说,SoftLayer解了IBM的燃眉之急。

现在SoftLayer已经并入IBM,虽然品牌独立,但我们也必须要从IBM整体的战略中来看其未来的发展,而且它的发展肯定是与IBM公有云战略息息相关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其背后的身影有着浓重的SoftLayer轮廓。我相信,这些面向未来云服务的底层基础架构也主要来自于SoftLayer,IBM现有的12个数据中心,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真正做到40个数据中心云服务交付的融会贯通。

面对AWS与Windows Azure SoftLayer胜算几何?

从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出IBM在公有云市场方面的发力点,主要就是发达与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的相关政策,我们不可能看到在中国本土有SoftLayer/IBM自有的数据中心,但布局香港的数据中心的用意就很明显了,而且我们不要忘了2013年7月,IBM与北京首都在线的签约,当时说是落地的是SCE,现在可以确定就是SoftLayer,首都在线可以算是SoftLayer在中国的第一个东家(笔者注:IBM方面的朋友强调是首都在线用IBM的技术做了一个自己的云,不过这个技术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而从首都在线方面得到的消息则就是SoftLayer,在此仅做参考。但SoftLayer肯定会以合作伙伴的渠道进入中国)。而有了IBM的强力投资(如果仍然是当初的SoftLayer的,我相信没这个实力),SoftLayer也将具备更强的实力,与AWS和Windows Azure展开竞争,包括中国市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AWS,而是Windows Azure。

亚马逊AWS虽然是当前公有云市场的绝对领袖级服务商,但是它有一个严峻的门槛在于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对其的认知与信任。因为亚马逊是以电商起家,在企业级IT市场可谓半路出家,对于很多企业来讲,重新认知的难度要大很多。实际上,对AWS认知度最强的人群是技术人员,而非企业的决策者,再加上其一开始就打出的低价格,就意味着它对于中小企业(SMB)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可是,对于企业级IT能力需求较高,其IT对业务有着直接而关键影响的大中型企业,AWS开拓市场的难度将迅速增大。因为这些企业长期受到传统级IT厂商的影响,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而且这些IT厂商的影响面,已经超出IT范畴,很多是从业务变革的角度入手,从理念、愿景、战略层面就开始的深入的沟通与合作,再配合后期的IT采购、IT实施、服务等一整套流程来包围客户的需求,在这其中IT只是其中的一环并非全部,而全程的服务能力则正是IBM的强项。在IT一环上的输赢,并不代表整体客户服务模式与竞争力的全面溃败。

我认为,当以往的这些企业已经习惯了这种与IT厂商的沟通与商业模式之后,公有云的到来更多的并非模式上的变革,而是一种方案的选择。CIA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有相关的需求,传统的IT解决不了,就请来了IBM与AWS来PK。有IBM的参与就证明了IBM此前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否则不会找它来),而最后失去这一单,则主要在于方案上的优劣。这就像IBM在某一大单中输给HP一样(这种事情并不罕见),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PK的舞台是公有云。我们不能因为IBM输给了HP一单就认为IBM不如HP了,同理,IBM输给AWS,只说明了IBM在公有云方面技不如人,但并不能说IBM就此全面衰败,这是典型的以点概面的分析逻辑。

如今,IBM收了SoftLayer,在公有云的能力方面,已经与AWS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在相关的技能上补齐了短板,但是在其他领域IBM的影响力仍然强过AWS。这就意味着,当传统企业级客户(中大型)按照原有的模式与IBM沟通时,或IBM以原有的全方位流程与客户接触时,即使客户有公有云需求,也更容易的被IBM领向SoftLayer平台,而非其他的公有云平台。而在这些非IT流程方面取得成功并获得客户的信任与认可,对于AWS来讲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甚至认为AWS有必要收购一些业务咨询服务提供商,来扩大对企业级客户的影响力。

所以,在我看来拥有SoftLayer的IBM,如果能迅速做好资源整合(将自身的产品组合与SoftLayer云平台相集成,加强后者的PaaS与SaaS交付能力),至少已经可以稳住其在大中型企业级市场的阵脚,对于SMB则另说,因为这本就是AWS的领地,没有公有云的时候,IBM也没有在SMB市场出过什么风头。但看好大中型企业的后院绝对于IBM来说则是必须的,这将进一步巩固IBM的竞争壁垒。而半路出家的AWS,在占领SMB市场后,也将面临严峻的大中企业市场的开拓问题,可这并非仅靠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竞争开始向大中型企业蔓延,微软的Windows Azure就将是IBM的真正对手,无论从技术还是对企业级市场的影响力,微软都有足够的实力与IBM抗衡,所以SoftLayer的加盟,虽然加强了IBM在公有云垂直领域的基础架构能力,但优势并不明显。不过,我们之前强调过IBM要加速进行资源的整合,来不断完善基于SoftLayer框架的综合云交付能力,这将逐步体现出IBM公有云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并将为IBM公有云的竞争提供重要的优势。

2013年12月18日,与AWS落地中国的同一天,IBM将自己的高端云服务品牌SCE+(Smart Cloud Enterprise plus)通过世纪互联带进了中国。有关SCE+,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过了,我在此不再多说。提到它的用意在于,IBM除了SoftLayer之外,还有另一种层次的公有云服务,与SoftLayer形成了差异化互补,也让IBM整体的公有云服务体现出了差异性。

说白了,首都在线负责IBM SoftLayer公有云业务,主要与AWS和Windows Azure竞争,而世纪互联负责的SCE+业务,主要专门为“高富帅”级别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高端云服务解决方案,要知道这其中很起始客户是从IBM IT外包客户群中转过来的,需求与待遇肯定不同。这很好理解,主要就是因为PowerSystems,它是IBM独有的产品,与通用化的x86有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有着深厚的市场根基,这对于IBM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资产(从业务角度,这些PowerSystems的客户不可能立即抛弃现有的平台,这并非技术上是否可行的问题),它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把POWER带入云的世界,寻找新的立足点与新的商机—这对IBM有着重要意义。

这个思路的最新体现,就在IBM投资12多美元新闻稿的最后,IBM提到了将把其在“人工智能”方面重要的成果—基于PowerSystems平台的Waston(沃森)引入SoftLayer平台,这意味着拥有强大智能分析,有着出众的“上下文”理解能力的Watson将会以云服务的模式交付给用户,这相对于单独购买Watson有着明显的成本吸引力,也因为云服务的即买即用的能力,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有能力来尝试并领略Watson的本领。

这在越来越多客户关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推进商业智能的今天,有着重要意义,对于Waston后续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由此也就不难理解IBM为什么会单独成立Watson事业部的原因。因为它借助云,建立了新的并完全可行的业务模式,同时也为IBM的公有云服务提供了重量级差异化竞争的砝码。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Watson这样的IBM优质资源在SoftLayer上的整合会越来越多。

而由于Watson是基于PowerSystems的,但SoftLayer原本是基于CloudStack架构的,可CloudStack并不支持PowerSystems,因此我们可以判断IBM肯定要对SoftLayer的技术架构进行变革—从CloudStack迁移至OpenStack,这也解答了IBM在成为OpenStack基础会顶级白金会员之后收购SoftLayer,IBM是改还是不改其基础架构的种种疑问(IBM曾有人对外宣布保持SoftLayer的既有投资),再联想到IBM在最近举行的OpenStack香港峰会上的介绍,也就能想像一下IBM公有云的发展愿景。

当SoftLayer改造为OpenStack平台之后,IBM就可以更为统一的开展后续的云发展战略,通过IBM自有的OpenStack发行版,它可以做到IBM硬件平台在云基础设施层面的融合,从而让自己独家的硬件资产成为云服务竞争中的一大差异化的特性,并有机会将其转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毕竟,POWER处理器平台,在性能与虚拟化损耗方面,仍然保持着对x86的领先地位。

今年上半年,POWER 8处理器发布之后,相应的PowerSystems服务器也必将迎来质变,配合IBM在Linux上的投资(想想PowerLinux)它们能对云服务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想像,因为这方面有一个OpenPOWER联盟在帮助业界进行POWER 8架构的定制化。很难想像,IBM自家的云服务基础设施不会用到其研发的成果。而且公有云服务的特点决定了用户并不关心其基础设施的类型,更看重服务的质量,这时处于后台的PowerSystems+Linux的组合,如果能有更好的计算、成本与能耗的表现,肯定也将帮助IBM公有云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届时,我相信SCE+也将没有存在的必要,IBM的公有云服务也将统一在单一的SoftLayer基础框架之下,简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规模与协同效益。

因此,当我们延着收购SoftLayer—统一融合—持续投资—有序改造(技术架构迁移)—借助OpenStack链接PowerSystems与zEnterprise的核心资产(包括Watson)—通过OpenPOWER开拓解决方案与Linux的投资来稳固独有平台市场—进一步整合发挥协同效益—最终实现IT服务模式的转型,将其在传统企业级市场的客户平滑转移至新的IBM服务体系之下— 这一逻辑来分析,就可以看出IBM的确是真的“发飙”了,并且有着很大的野心。

新投资的15个数据中心,连同原来的25个数据中心是在打基础,它们将是未来IBM全面展开云服务转型的阵地,而在这个阵地上也将通过种种目的明确的手段(OpenStack、OpenPOWER、Linux)来吸纳其传统的独特性,从而也将把其在传统IT市场的差异化平滑引入到未来的云平台上,同时尽可能转化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是,愿意美好,路程显然并不会很短。

所以,最终的关键就在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能否会给IBM这么多的时间来实现这一愿景,不管是AWS还是Windows Azure,现在给市场的印象的确更为强大,不过我相信如果真让IBM达成上述的目标,那么其他对手的日子肯定也将不好过了!

关键字:GCESaaSPaaSzEnterprise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x IT领域叱咤风云 IBM能否继续独霸一方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IT咨询行业动态 → 正文

IT领域叱咤风云 IBM能否继续独霸一方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2-07 11:44:40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企业IT领域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传统IT领袖级厂商IBM,在面对新兴的IT趋势时,所体现出来的应对能力,一直被人诟病。尤其是在代表新一代企业IT模式的公有云领域,IBM似乎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AWS以更高的报价,凭借着自动扩展的基础设施云交付能力,从IBM手中拿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订单,这让人们对IBM能否还有能力适应未来IT环境迁移的竞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而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因为IBM在企业级市场给人的印象就是无所不能,并且所向披靡。

而且,即使是2013年6月,IBM以20亿美元重金,收购了美国前五大IaaS服务商之一的SoftLayer之后,也并没有缓解外界对IBM云策略的担心,因为在那之后,IBM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云计算,或者说就是公有云的战略。与此同时,AWS与微软的Windows Azure以及Google的GCE则风生水起,让IBM收购SoftLayer的新闻效应迅速在业界消失。

也许是被这种质疑刺激到了,也许是真的反思到了自己对云计算领域核心竞争力认知的后知后觉,近日IBM一怒之下终于“发飙”了……

2014年1月17日,IBM宣布计划投入超过12亿美元大规模拓展其全球云的部署。其目标是建立旨在为客户带来更大灵活性和透明度的数据中心网络,并让客户更好地在云端管理自己的数据、运行他们的业务以及在云端部署IT运营。

这一全新规划的云服务,计划从遍布全球五大洲15个国家的40个数据中心提供云服务,包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州。这包括IBM将在世界范围内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已建成的12个数据中心以及SoftLayer的13个数据中心。新建的数据中心将分布在中国、华盛顿特区、香港、伦敦、日本、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和达拉斯。根据这项最新的发布,IBM公司计划在所有主要地区和金融中心实现数据中心覆盖,并计划在2015年向中东和非洲扩张。

SoftLayer:IBM的“云之翼”

回想到2013年6月,IBM收购SoftLayer之后,外界对于IBM公有云战略的猜测与疑惑,这次的投资计划可以说让IBM的公有云战略不言自明了—它用最实际的行动来亲自对外展示自的野心,让IBM开始急速追赶那些公有云市场的领先者。

事实上,这一计划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当时IBM宣布关闭自己的SCE(Smart Cloud Enterprise)公有云服务,而向SoftLayer集中整合。这一战略就预示了今天所看到的统一投资计划,它简化了复杂度,并突出了重点,也让我们看到了IBM对于SoftLayer的“器重”。

在和一些IBM的友人交流时,对方基本上认为是IBM帮了SoftLayer大忙,让后者能立刻进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企业级市场,收纳了大量的潜在客户。但是在我看来,从IBM公有云的长远发展以及更为重要的,以此(公有云基础平台)为基石的新IT时代的竞争角度上看,SoftLayer对于IBM显然更为重要。它将能与AWS抗衡的公有云基因迅速融入了IBM,明显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而且是一对“云之翼”。

我们都知道IBM之所以在公有云市场未能迅速响应,的确是与其在云技术堆栈方面(尤其是x86领域)的积累不够有关。虽然近年推出了面向云平台自动化管理的套件SCE(Smart Cloud Entry),但其更关注于私有云市场,其自动化扩展与管理能力与公有云互联网级的需求相差甚远。曾有一段时间,我和朋友聊天时都觉得IBM应该收购思杰(CITRIX),后者有完整的云堆栈CloudStack,而它也正是SoftLayer的技术框架的基础,收购思杰可以让IBM迅速补齐在x86云计算领域的短板。但最终IBM选择了一个现成的云运营商出手,也说明IBM其实已经等不及了,它需要立刻具备公有云的竞争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基础。从这点来说,SoftLayer解了IBM的燃眉之急。

现在SoftLayer已经并入IBM,虽然品牌独立,但我们也必须要从IBM整体的战略中来看其未来的发展,而且它的发展肯定是与IBM公有云战略息息相关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其背后的身影有着浓重的SoftLayer轮廓。我相信,这些面向未来云服务的底层基础架构也主要来自于SoftLayer,IBM现有的12个数据中心,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真正做到40个数据中心云服务交付的融会贯通。

面对AWS与Windows Azure SoftLayer胜算几何?

从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出IBM在公有云市场方面的发力点,主要就是发达与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的相关政策,我们不可能看到在中国本土有SoftLayer/IBM自有的数据中心,但布局香港的数据中心的用意就很明显了,而且我们不要忘了2013年7月,IBM与北京首都在线的签约,当时说是落地的是SCE,现在可以确定就是SoftLayer,首都在线可以算是SoftLayer在中国的第一个东家(笔者注:IBM方面的朋友强调是首都在线用IBM的技术做了一个自己的云,不过这个技术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而从首都在线方面得到的消息则就是SoftLayer,在此仅做参考。但SoftLayer肯定会以合作伙伴的渠道进入中国)。而有了IBM的强力投资(如果仍然是当初的SoftLayer的,我相信没这个实力),SoftLayer也将具备更强的实力,与AWS和Windows Azure展开竞争,包括中国市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AWS,而是Windows Azure。

亚马逊AWS虽然是当前公有云市场的绝对领袖级服务商,但是它有一个严峻的门槛在于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对其的认知与信任。因为亚马逊是以电商起家,在企业级IT市场可谓半路出家,对于很多企业来讲,重新认知的难度要大很多。实际上,对AWS认知度最强的人群是技术人员,而非企业的决策者,再加上其一开始就打出的低价格,就意味着它对于中小企业(SMB)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可是,对于企业级IT能力需求较高,其IT对业务有着直接而关键影响的大中型企业,AWS开拓市场的难度将迅速增大。因为这些企业长期受到传统级IT厂商的影响,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而且这些IT厂商的影响面,已经超出IT范畴,很多是从业务变革的角度入手,从理念、愿景、战略层面就开始的深入的沟通与合作,再配合后期的IT采购、IT实施、服务等一整套流程来包围客户的需求,在这其中IT只是其中的一环并非全部,而全程的服务能力则正是IBM的强项。在IT一环上的输赢,并不代表整体客户服务模式与竞争力的全面溃败。

我认为,当以往的这些企业已经习惯了这种与IT厂商的沟通与商业模式之后,公有云的到来更多的并非模式上的变革,而是一种方案的选择。CIA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有相关的需求,传统的IT解决不了,就请来了IBM与AWS来PK。有IBM的参与就证明了IBM此前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否则不会找它来),而最后失去这一单,则主要在于方案上的优劣。这就像IBM在某一大单中输给HP一样(这种事情并不罕见),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PK的舞台是公有云。我们不能因为IBM输给了HP一单就认为IBM不如HP了,同理,IBM输给AWS,只说明了IBM在公有云方面技不如人,但并不能说IBM就此全面衰败,这是典型的以点概面的分析逻辑。

如今,IBM收了SoftLayer,在公有云的能力方面,已经与AWS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在相关的技能上补齐了短板,但是在其他领域IBM的影响力仍然强过AWS。这就意味着,当传统企业级客户(中大型)按照原有的模式与IBM沟通时,或IBM以原有的全方位流程与客户接触时,即使客户有公有云需求,也更容易的被IBM领向SoftLayer平台,而非其他的公有云平台。而在这些非IT流程方面取得成功并获得客户的信任与认可,对于AWS来讲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甚至认为AWS有必要收购一些业务咨询服务提供商,来扩大对企业级客户的影响力。

所以,在我看来拥有SoftLayer的IBM,如果能迅速做好资源整合(将自身的产品组合与SoftLayer云平台相集成,加强后者的PaaS与SaaS交付能力),至少已经可以稳住其在大中型企业级市场的阵脚,对于SMB则另说,因为这本就是AWS的领地,没有公有云的时候,IBM也没有在SMB市场出过什么风头。但看好大中型企业的后院绝对于IBM来说则是必须的,这将进一步巩固IBM的竞争壁垒。而半路出家的AWS,在占领SMB市场后,也将面临严峻的大中企业市场的开拓问题,可这并非仅靠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竞争开始向大中型企业蔓延,微软的Windows Azure就将是IBM的真正对手,无论从技术还是对企业级市场的影响力,微软都有足够的实力与IBM抗衡,所以SoftLayer的加盟,虽然加强了IBM在公有云垂直领域的基础架构能力,但优势并不明显。不过,我们之前强调过IBM要加速进行资源的整合,来不断完善基于SoftLayer框架的综合云交付能力,这将逐步体现出IBM公有云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并将为IBM公有云的竞争提供重要的优势。

2013年12月18日,与AWS落地中国的同一天,IBM将自己的高端云服务品牌SCE+(Smart Cloud Enterprise plus)通过世纪互联带进了中国。有关SCE+,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过了,我在此不再多说。提到它的用意在于,IBM除了SoftLayer之外,还有另一种层次的公有云服务,与SoftLayer形成了差异化互补,也让IBM整体的公有云服务体现出了差异性。

说白了,首都在线负责IBM SoftLayer公有云业务,主要与AWS和Windows Azure竞争,而世纪互联负责的SCE+业务,主要专门为“高富帅”级别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高端云服务解决方案,要知道这其中很起始客户是从IBM IT外包客户群中转过来的,需求与待遇肯定不同。这很好理解,主要就是因为PowerSystems,它是IBM独有的产品,与通用化的x86有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有着深厚的市场根基,这对于IBM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资产(从业务角度,这些PowerSystems的客户不可能立即抛弃现有的平台,这并非技术上是否可行的问题),它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把POWER带入云的世界,寻找新的立足点与新的商机—这对IBM有着重要意义。

这个思路的最新体现,就在IBM投资12多美元新闻稿的最后,IBM提到了将把其在“人工智能”方面重要的成果—基于PowerSystems平台的Waston(沃森)引入SoftLayer平台,这意味着拥有强大智能分析,有着出众的“上下文”理解能力的Watson将会以云服务的模式交付给用户,这相对于单独购买Watson有着明显的成本吸引力,也因为云服务的即买即用的能力,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有能力来尝试并领略Watson的本领。

这在越来越多客户关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推进商业智能的今天,有着重要意义,对于Waston后续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由此也就不难理解IBM为什么会单独成立Watson事业部的原因。因为它借助云,建立了新的并完全可行的业务模式,同时也为IBM的公有云服务提供了重量级差异化竞争的砝码。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Watson这样的IBM优质资源在SoftLayer上的整合会越来越多。

而由于Watson是基于PowerSystems的,但SoftLayer原本是基于CloudStack架构的,可CloudStack并不支持PowerSystems,因此我们可以判断IBM肯定要对SoftLayer的技术架构进行变革—从CloudStack迁移至OpenStack,这也解答了IBM在成为OpenStack基础会顶级白金会员之后收购SoftLayer,IBM是改还是不改其基础架构的种种疑问(IBM曾有人对外宣布保持SoftLayer的既有投资),再联想到IBM在最近举行的OpenStack香港峰会上的介绍,也就能想像一下IBM公有云的发展愿景。

当SoftLayer改造为OpenStack平台之后,IBM就可以更为统一的开展后续的云发展战略,通过IBM自有的OpenStack发行版,它可以做到IBM硬件平台在云基础设施层面的融合,从而让自己独家的硬件资产成为云服务竞争中的一大差异化的特性,并有机会将其转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毕竟,POWER处理器平台,在性能与虚拟化损耗方面,仍然保持着对x86的领先地位。

今年上半年,POWER 8处理器发布之后,相应的PowerSystems服务器也必将迎来质变,配合IBM在Linux上的投资(想想PowerLinux)它们能对云服务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想像,因为这方面有一个OpenPOWER联盟在帮助业界进行POWER 8架构的定制化。很难想像,IBM自家的云服务基础设施不会用到其研发的成果。而且公有云服务的特点决定了用户并不关心其基础设施的类型,更看重服务的质量,这时处于后台的PowerSystems+Linux的组合,如果能有更好的计算、成本与能耗的表现,肯定也将帮助IBM公有云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届时,我相信SCE+也将没有存在的必要,IBM的公有云服务也将统一在单一的SoftLayer基础框架之下,简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规模与协同效益。

因此,当我们延着收购SoftLayer—统一融合—持续投资—有序改造(技术架构迁移)—借助OpenStack链接PowerSystems与zEnterprise的核心资产(包括Watson)—通过OpenPOWER开拓解决方案与Linux的投资来稳固独有平台市场—进一步整合发挥协同效益—最终实现IT服务模式的转型,将其在传统企业级市场的客户平滑转移至新的IBM服务体系之下— 这一逻辑来分析,就可以看出IBM的确是真的“发飙”了,并且有着很大的野心。

新投资的15个数据中心,连同原来的25个数据中心是在打基础,它们将是未来IBM全面展开云服务转型的阵地,而在这个阵地上也将通过种种目的明确的手段(OpenStack、OpenPOWER、Linux)来吸纳其传统的独特性,从而也将把其在传统IT市场的差异化平滑引入到未来的云平台上,同时尽可能转化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是,愿意美好,路程显然并不会很短。

所以,最终的关键就在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能否会给IBM这么多的时间来实现这一愿景,不管是AWS还是Windows Azure,现在给市场的印象的确更为强大,不过我相信如果真让IBM达成上述的目标,那么其他对手的日子肯定也将不好过了!

关键字:GCESaaSPaaSzEnterprise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