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韦乐平:电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08:59:3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被誉为通信信息业界“财富论坛”的中国信息港论坛7月29—30日在哈尔滨举行。论坛以“推进电信大转型,全面支撑信息化”为主题,开设“网络融合与IPTV”、“电信增值与互联网应用”、“移动网络演进与应用创新”、“电信转型与产品创新”、“信息化应用大调查专题报告”等分论坛,对当前电信业关注的电信转型和推进信息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韦乐平总工为论坛作电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报告,全文如下:

我选了一个题目叫融合,因为这个词是在我们电信业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可能覆盖面、交集都是最大的。这么一个大题目,这么短的时间肯定是讲不清楚,只能是蜻蜓点水,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热点给大家讲一下,大概八个内容,一个是电信业的过去和未来,一个是P2P的冲击和网络中立的争论,还有三网融合的内涵和切入点,电信网自身的全方位、多层面融合,IMS与软交换,IMS与FMC的关系。最后三个内容,内容为王还是连接为王?融合与转型,融合与电信改革。今天讲的内容多数是热点或者是争议极大的领域,所以我只代表个人的观点,在这个场合下跟大家讨论讨论。

第一是传统电信业的特征,这个不需要详细讲,因为我们大家都是身处在电信业,100多年以来电信业长期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环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一种业务,一个系统,一种政策,电话是一切的中心,干了一百年都是这样,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电话输入在中国电信来说仍然占了70%多,所以还是举足轻重,所以我们整个网络的容量与话务量是高度一致,现在看起来有很大的变化,业务和网络呈现低速稳定增长,高资费,这是历史上的状况,不同业务由不同网络支撑,技术等于业务,需要一个业务就建一个网,再需要一个业务再建一个网,中国电信起码有32类网,每以不同的信息业务分割不同市场,行业和监管,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小,是高利润低风险行业。

再看看未来电信业的特征。我感到经过从90年代末开始的电信过渡期,一直持续到整个这十年的末期,一二十年的时间是过渡期,最后电信业是什么特征,我相信这个过渡期主要是经历了动荡、重组、兼并、大浪淘沙后的电信业,话音业务变为一种互联网的应用,移动和宽带成为两大重心,全业务+全IP化是方向。网络将走向融合,网络的核心、边缘、控制、业务平台、移动和固定、窄带和宽带走向融合,三业趋向融合,包括市场、监管、商务模式,最终都有可能趋向融合。

规模经济和静正压力将迫使部分回归寡头垄断,现在的寡头垄断跟我们十年前的寡头垄断是不一样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更高层次的寡头垄断,从最近几年大家都看得出来,美国电信业是最明显的,从一家营业分解为16家公司,到了今天变成3家了,很可能明年就变成两家了,所以又回去了,折腾了20多年又回去了。这是我刚才讲的螺旋式上升,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回归。

业务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电信将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微利服务行业,这是我的判断,不知道对不对,像2002年大规模的,不计成本的,全社会的投资都投向电信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为什么要回归?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有说的更极端,将来传统意义上的电信业将不复存在,将成立一个新的行业上的电信业,或者说得更广泛一点就是信息业。内容运营商将崛起,内容将成为这个产业链很重要的、主流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现在的这种边缘因素。

下面是P2P的冲击和对策,P2P我就不介绍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家都有体会,目前正成为宽带应用的主要驱动力,其影响力开始从纯技术层面专项经济、文化及社会层面。P2P下载歌曲是商店购买的10倍,美国去年有65万部电影被无偿下载,影响极大。前一段时间我们搞了一个P2P的研讨会,请国外的专家参与研讨,他们说了一个观点,他们说P2P已经成为多方位的颠覆性技术,各个方方面面,从技术颠覆上,体现在智能从网络核心向网络边缘和终端转移,网络架构从集中向分布转变,市场颠覆方面,peer间直接交互,旁路和颠覆了传统电信的管理、控制和收费模式,没有一个主服务器,上哪儿收费,怎么控制,这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整个对我们经营了100多年的市场模式是一个重大的颠覆。

主要的挑战和问题,第一个是大量快速消耗带宽,无收入,却造成性能劣化乃至拥塞,前一段时间我到地方上调研,发现163主干网上的流量40%,现在可能已经到50%了,已经变成了P2P,城域网,我不讲哪个省了,某些东部省份的城域网白天的流量已经60%—70%,晚上的流量80%—90%都是P2P,我跟那个网络的老总说照这么下去你所有的投资90%多都在为P2P服务,影响是很大的。

而且很重要的是基于P2P的VoIP开始明显分流如PSTN,Skype,对于我们每年分流的量是大于10个亿,10—20个亿之间,业务没有保障,可用性、版权、安全、隐私,也没有商业模式,管控和支撑都没有,流量分布是不均匀的,都是全城乱跑,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基本上P2P绝大部分的流量80%都在干线上,本地只占20%,非常不合理。监管困难,因为它去中心化,有信息安全、版权纠纷等一大批问题,到底怎么办,我琢磨了八个字,疏堵结合,为我所用,一方面对非法的能够想办法疏堵的还是要堵一堵,否则电信的投资都白投了,另一方面争取化害为利,为我们所用。

所以我想研究这么三个策略,一个是总带宽要限制一下,否则从经济学上考虑没法证明我们还需要继续投资的必要,流量是不是想办法本地化,不要再都跑到干线上,能够就地取材,减轻骨干压力。第二个是利用P2P技术改造现网,提高性能,降低成本。还有一个正面的使用,就是利用P2P技术开发新业务,增加新收入。我想半天就这么三条对策,怎么做还需要讨论。

跟这个相关的就是网络中立的争论。所谓网络中立,它指这个网络运营商,包括电信、有线、ISP,必须平等的对待所有传输内容,不得对任何数据比特设限制,也不能额外收费,也就是非歧视性的互联互通。2005年,Google为代表的这些内容提供商的利润增幅是三位数,而辛辛苦苦建网的,又要建交换网、传输网、路由器网的运营商却降两位数,两者差了五个量级,所以投资者的利益被边缘化,所以造成我们这些大型运营商的头头们非常烦恼。

2005年TIA与AT&T、Verizen等发起提案,试图推翻网络中立,希望这些收利多的内容提供商能多付钱,这就是网络中立修正案,很遗憾,这个并没有得到通过,这里面复杂得很,我就不详细讲了,已经成了党派之争了,最终的结论是大概明年下半年才能决定。有人称它是一次通信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事关信息产业利益大格局的拼搏,引起全球的关注。还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怎样有效地传送高质量实时新业务,二是怎样筹措资金建设NGI支持。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是在现有普通互联网基础上的Double dipping,即再收费,难接受。第二是新建一个分离的优质互联网,即双网运行。

下面从三网的现状和特征讲一下。这张片子是简单的比较一下三个网的特点,第一个是PSTN网,它的带宽特点属于中低带宽,相对有线电视应该说是高带宽,而因特网的带宽不定,因为它寄托在有线上,所以从带宽的角度肯定是有线电视最好,到目前为止,它差不多2.5个G。PSTN网的起点是语音,有线电视起点是视频,因特网的起点是数据,但是三个的目标都是全业务,PSTN是高质量高成本,互联网是中质量中成本,因特网是低质量低成本。电信网是低智能用户,有线电视是中智能用户,因特网是高智能用户,电信网是严格标准,有线电视是松散标准,因特网是松散标准,电信网是中等监管,有线电视是高度监管,因特网基本上是无监管的,电信网是市场化的,有线电视在中国是非市场化的,美国已经市场化了,因特网已经市场化了。

融合和综合的涵义。融合是converge,按照牛津高级英汉辞典的解释是,是指移动的物体向一点靠近,最终变成一种融合,综合是integrate,将一事物与另一事无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现在综合用的是Comprehensive,就是融合,这是很聪明的,所有新技术,现在的IMS、FMC统统强调的是converge,而不强调integrate。实际上融合是对综合的反思,是现实的演进,所谓三网融合目前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都趋向全业务,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最终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组织架构上的融合。各自网络设施由于历史原因和竞争需要将长期共存,竞争,但都会向全业务网方向转变。这就说明条条道路通罗马,遵循语音—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视频,实现Triple Play,因而IPTV和移动视频是实现其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一个是监管体制上的障碍,目前我们国家还在分业经营和监管,部门本身的职责交叉不清,运营体制上的障碍,包括政企不分和网台不分,搅合在一块,也很难说得清。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诉求的冲突,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冲突,不同领域之间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不同行业标准之间的不兼容,甚至缺乏共同的技术语言,之间的隔阂还是很深的。

前面讲了大的方面,下面回过头讲讲我们电信网本身的融合,因为毕竟我们在座多数还是搞电信的,为了说得方便一点,我先把电信网的结构,无论是移动、固网,结构都是一样的,几个大块,从用户开始,CPN,然后是接入网,再往后就是城域网,接着是干线网,然后是核心网。这是水平角度。垂直角度,从底层看,最底层是传送网,包括物理网、包括通道网,传送网上面是一个业务承载网,承载各种各样的业务,这个网也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这个概念,这上面真正呈现各个业务的网,包括电话网、非IP数据网、其他业务网、IP网等等。上面是应用网,总右边是支撑网。

目前的网络现状,技术等于业务,建立许多烟筒式业务平台,我刚才讲了,中国电信大概32类网,业务平台相对的也是30多个,非常复杂。这么下去电信行业肯定要被拖垮了,来一种业务来一个网,还有业务平台

关键字:通信信息电信IPTV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韦乐平:电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韦乐平:电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08:59:35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被誉为通信信息业界“财富论坛”的中国信息港论坛7月29—30日在哈尔滨举行。论坛以“推进电信大转型,全面支撑信息化”为主题,开设“网络融合与IPTV”、“电信增值与互联网应用”、“移动网络演进与应用创新”、“电信转型与产品创新”、“信息化应用大调查专题报告”等分论坛,对当前电信业关注的电信转型和推进信息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韦乐平总工为论坛作电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报告,全文如下:

我选了一个题目叫融合,因为这个词是在我们电信业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可能覆盖面、交集都是最大的。这么一个大题目,这么短的时间肯定是讲不清楚,只能是蜻蜓点水,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热点给大家讲一下,大概八个内容,一个是电信业的过去和未来,一个是P2P的冲击和网络中立的争论,还有三网融合的内涵和切入点,电信网自身的全方位、多层面融合,IMS与软交换,IMS与FMC的关系。最后三个内容,内容为王还是连接为王?融合与转型,融合与电信改革。今天讲的内容多数是热点或者是争议极大的领域,所以我只代表个人的观点,在这个场合下跟大家讨论讨论。

第一是传统电信业的特征,这个不需要详细讲,因为我们大家都是身处在电信业,100多年以来电信业长期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环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一种业务,一个系统,一种政策,电话是一切的中心,干了一百年都是这样,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电话输入在中国电信来说仍然占了70%多,所以还是举足轻重,所以我们整个网络的容量与话务量是高度一致,现在看起来有很大的变化,业务和网络呈现低速稳定增长,高资费,这是历史上的状况,不同业务由不同网络支撑,技术等于业务,需要一个业务就建一个网,再需要一个业务再建一个网,中国电信起码有32类网,每以不同的信息业务分割不同市场,行业和监管,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小,是高利润低风险行业。

再看看未来电信业的特征。我感到经过从90年代末开始的电信过渡期,一直持续到整个这十年的末期,一二十年的时间是过渡期,最后电信业是什么特征,我相信这个过渡期主要是经历了动荡、重组、兼并、大浪淘沙后的电信业,话音业务变为一种互联网的应用,移动和宽带成为两大重心,全业务+全IP化是方向。网络将走向融合,网络的核心、边缘、控制、业务平台、移动和固定、窄带和宽带走向融合,三业趋向融合,包括市场、监管、商务模式,最终都有可能趋向融合。

规模经济和静正压力将迫使部分回归寡头垄断,现在的寡头垄断跟我们十年前的寡头垄断是不一样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更高层次的寡头垄断,从最近几年大家都看得出来,美国电信业是最明显的,从一家营业分解为16家公司,到了今天变成3家了,很可能明年就变成两家了,所以又回去了,折腾了20多年又回去了。这是我刚才讲的螺旋式上升,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回归。

业务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电信将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微利服务行业,这是我的判断,不知道对不对,像2002年大规模的,不计成本的,全社会的投资都投向电信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为什么要回归?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有说的更极端,将来传统意义上的电信业将不复存在,将成立一个新的行业上的电信业,或者说得更广泛一点就是信息业。内容运营商将崛起,内容将成为这个产业链很重要的、主流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现在的这种边缘因素。

下面是P2P的冲击和对策,P2P我就不介绍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家都有体会,目前正成为宽带应用的主要驱动力,其影响力开始从纯技术层面专项经济、文化及社会层面。P2P下载歌曲是商店购买的10倍,美国去年有65万部电影被无偿下载,影响极大。前一段时间我们搞了一个P2P的研讨会,请国外的专家参与研讨,他们说了一个观点,他们说P2P已经成为多方位的颠覆性技术,各个方方面面,从技术颠覆上,体现在智能从网络核心向网络边缘和终端转移,网络架构从集中向分布转变,市场颠覆方面,peer间直接交互,旁路和颠覆了传统电信的管理、控制和收费模式,没有一个主服务器,上哪儿收费,怎么控制,这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整个对我们经营了100多年的市场模式是一个重大的颠覆。

主要的挑战和问题,第一个是大量快速消耗带宽,无收入,却造成性能劣化乃至拥塞,前一段时间我到地方上调研,发现163主干网上的流量40%,现在可能已经到50%了,已经变成了P2P,城域网,我不讲哪个省了,某些东部省份的城域网白天的流量已经60%—70%,晚上的流量80%—90%都是P2P,我跟那个网络的老总说照这么下去你所有的投资90%多都在为P2P服务,影响是很大的。

而且很重要的是基于P2P的VoIP开始明显分流如PSTN,Skype,对于我们每年分流的量是大于10个亿,10—20个亿之间,业务没有保障,可用性、版权、安全、隐私,也没有商业模式,管控和支撑都没有,流量分布是不均匀的,都是全城乱跑,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基本上P2P绝大部分的流量80%都在干线上,本地只占20%,非常不合理。监管困难,因为它去中心化,有信息安全、版权纠纷等一大批问题,到底怎么办,我琢磨了八个字,疏堵结合,为我所用,一方面对非法的能够想办法疏堵的还是要堵一堵,否则电信的投资都白投了,另一方面争取化害为利,为我们所用。

所以我想研究这么三个策略,一个是总带宽要限制一下,否则从经济学上考虑没法证明我们还需要继续投资的必要,流量是不是想办法本地化,不要再都跑到干线上,能够就地取材,减轻骨干压力。第二个是利用P2P技术改造现网,提高性能,降低成本。还有一个正面的使用,就是利用P2P技术开发新业务,增加新收入。我想半天就这么三条对策,怎么做还需要讨论。

跟这个相关的就是网络中立的争论。所谓网络中立,它指这个网络运营商,包括电信、有线、ISP,必须平等的对待所有传输内容,不得对任何数据比特设限制,也不能额外收费,也就是非歧视性的互联互通。2005年,Google为代表的这些内容提供商的利润增幅是三位数,而辛辛苦苦建网的,又要建交换网、传输网、路由器网的运营商却降两位数,两者差了五个量级,所以投资者的利益被边缘化,所以造成我们这些大型运营商的头头们非常烦恼。

2005年TIA与AT&T、Verizen等发起提案,试图推翻网络中立,希望这些收利多的内容提供商能多付钱,这就是网络中立修正案,很遗憾,这个并没有得到通过,这里面复杂得很,我就不详细讲了,已经成了党派之争了,最终的结论是大概明年下半年才能决定。有人称它是一次通信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事关信息产业利益大格局的拼搏,引起全球的关注。还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怎样有效地传送高质量实时新业务,二是怎样筹措资金建设NGI支持。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是在现有普通互联网基础上的Double dipping,即再收费,难接受。第二是新建一个分离的优质互联网,即双网运行。

下面从三网的现状和特征讲一下。这张片子是简单的比较一下三个网的特点,第一个是PSTN网,它的带宽特点属于中低带宽,相对有线电视应该说是高带宽,而因特网的带宽不定,因为它寄托在有线上,所以从带宽的角度肯定是有线电视最好,到目前为止,它差不多2.5个G。PSTN网的起点是语音,有线电视起点是视频,因特网的起点是数据,但是三个的目标都是全业务,PSTN是高质量高成本,互联网是中质量中成本,因特网是低质量低成本。电信网是低智能用户,有线电视是中智能用户,因特网是高智能用户,电信网是严格标准,有线电视是松散标准,因特网是松散标准,电信网是中等监管,有线电视是高度监管,因特网基本上是无监管的,电信网是市场化的,有线电视在中国是非市场化的,美国已经市场化了,因特网已经市场化了。

融合和综合的涵义。融合是converge,按照牛津高级英汉辞典的解释是,是指移动的物体向一点靠近,最终变成一种融合,综合是integrate,将一事物与另一事无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现在综合用的是Comprehensive,就是融合,这是很聪明的,所有新技术,现在的IMS、FMC统统强调的是converge,而不强调integrate。实际上融合是对综合的反思,是现实的演进,所谓三网融合目前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都趋向全业务,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最终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组织架构上的融合。各自网络设施由于历史原因和竞争需要将长期共存,竞争,但都会向全业务网方向转变。这就说明条条道路通罗马,遵循语音—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视频,实现Triple Play,因而IPTV和移动视频是实现其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一个是监管体制上的障碍,目前我们国家还在分业经营和监管,部门本身的职责交叉不清,运营体制上的障碍,包括政企不分和网台不分,搅合在一块,也很难说得清。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诉求的冲突,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冲突,不同领域之间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不同行业标准之间的不兼容,甚至缺乏共同的技术语言,之间的隔阂还是很深的。

前面讲了大的方面,下面回过头讲讲我们电信网本身的融合,因为毕竟我们在座多数还是搞电信的,为了说得方便一点,我先把电信网的结构,无论是移动、固网,结构都是一样的,几个大块,从用户开始,CPN,然后是接入网,再往后就是城域网,接着是干线网,然后是核心网。这是水平角度。垂直角度,从底层看,最底层是传送网,包括物理网、包括通道网,传送网上面是一个业务承载网,承载各种各样的业务,这个网也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这个概念,这上面真正呈现各个业务的网,包括电话网、非IP数据网、其他业务网、IP网等等。上面是应用网,总右边是支撑网。

目前的网络现状,技术等于业务,建立许多烟筒式业务平台,我刚才讲了,中国电信大概32类网,业务平台相对的也是30多个,非常复杂。这么下去电信行业肯定要被拖垮了,来一种业务来一个网,还有业务平台

关键字:通信信息电信IPTV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