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双11 苏宁直击京东四大软肋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5 17:29:45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每年的双11都不是拼节操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电商都把老命拼上了。2009年的双11是阿里的独角戏,2010年以后的双11则是混战的“群殴剧”,5年后的双11呢?这次主动出击的是老牌家电大鳄苏宁的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与以往双11的纯价格战不同,这次苏宁拿出的都是招招致命的“杀手锏”,目标也很直接——京东,蛰伏了数年的苏宁,亮剑了。

肥猫从苏宁内部得到的消息,2014年双11,针对老对手京东的种种促销,苏宁发出了“正品保障;快速物流;价格不要一个人的五折狂欢,而是两个人分享的买二付一;六天六夜不扎堆”四道金牌。不难看出,此次双11,苏宁要背水一战,重新证明自己在业界的位置,双11,不仅仅是天猫和京东的战场,也是苏宁的,“三国杀”既然在所难免,我们先来看看苏宁的底气在哪里。

2009年9月,苏宁易购试运行,1个月后,就见证了当时尚未更名的“淘宝商城”创下了双11单日销量破亿的神话。2010年2月,苏宁易购正式上线,两年后的2012年,苏宁当年销售额完成了980亿,而当年京东的数据则是600亿。在业界,大家都知道,能做到千亿规模以上的电商基本只有家电行业,当年,苏宁与京东的第一次直面交锋的“815价格大战”,苏宁易购首次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在电商领域的实力。从苏宁多年的发展来看,进攻一直是苏宁的常态,从来没有一次选择防守。京东首次挑战苏宁就得到了更猛烈的回应,这一回合,应该说双方打成了平手,苏宁易购也首次向市场展现了自己的线上实力,也从一个角度印证了苏宁在转型过程中所确定的战略定位是正确的。此后,苏宁一边收购新的垂直类行业类公司(比如:红孩子)积累行业人才和经验,一边悄然扩展海外市场,在美国建立实验室,尝试“海淘”,为接下来的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10月30日,苏宁云商集团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苏宁三季度销售收入285.22亿元,同比增长15.90%,其中线上平台三季度实体商品交易规模达84.64亿元,同比增长52.26%,在总体销售中,线上占比已接近1/3,成为苏宁三季报最大的亮点。在肥猫看来,这也是苏宁的o2o执行进入到由点到面,由个案到全局的体系化、批量化展示成果的阶段,线下在引流、体验、支付、配送等方面的体系化支撑成为线上发力的基石,另一方面,线上的大幅增长也是苏宁全品类战略成果的进一步凸显,今年8月的百日会战,应该说是,苏宁在全品类战场的第一次全面亮相,4000万卷纸、100集装箱牛奶、300万片面膜,苏宁依靠自身的大数据延展,吸引了一大批忠实女性用户。根据财报显示,三季度,苏宁会员规模达到1.55亿元,单季度增长18%。 应该说,这次百日会战全方位考验了苏宁的供应链和物流链,为苏宁的下一次出击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未开战已是硝烟弥漫的“双11”战场,苏宁也首次亮出了自己的“必杀技”。通过整合,在今年7月亮相的苏宁易购乐购仕旗舰店将首次出击双11,免费直邮、低价正品,苏宁凭借以日本乐购仕强大的海外资源参与到“海淘”族的pk中;同时,伴随Vitamin Shoppe在苏宁易购开始销售,11月1日,苏宁美国海外旗舰店正式开启线上销售,除Vitamin Shoppe的商品以外,还与Green Toys等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并持有小蜜蜂,Weleda,Avalon, Revlon等多达150多种商品的销售授权。国内消费者可以在苏宁易购上直接购买苏宁自采团队自采的美国商品。其中,Vitamin Shoppe已将苏宁美国海外旗舰店作为目前唯一有授权的大陆销售渠道进行商品供应,其大部分商品价格保持与美国市场同步,要知道,在美国,Vitamin Shoppe在GNC门店方圆5英里之内,其中80%的门店不过1英里之遥。11月11日,苏宁香港自营旗舰店也将正式上线,为苏宁的跨境电商再落一枚重要棋子。这都为苏宁在本年度的最大的一场电商实力比拼中加大了筹码。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以往一直低调进攻的苏宁易购为何在今年双11高调出击,一方面,通过4年的探索和积累,苏宁从pc互联网电商入门,再到o2o市场的布局,逐步进入全价值链的互联网阶段,开始深入零售业的内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开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全方位提升,重新构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苏宁在传统零售业积淀多年的核心优势也在逐步凸显。4年的电商历练,也让苏宁深刻认识到,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也不是单纯的电商,而是随时随地都能满足的购物需求。苏宁在今年双11提出了预期实现双线100亿的销售目标,是大考也是历练,毕竟对手们也卯足了劲儿准备战斗。

对于市场而言,早期的电商竞争,由于缺乏产业链体系的支撑,电商企业拼抢市场只能停留在简单的价格拼杀阶段,价格战在行业扩张时期的确也是非常有效的武器,单如果价格战是以长期牺牲行业合理利润乃至亏损为代价的话,则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最初网上消费群体是85后,当年网购时,他们中大多数人还没有独立收入,因此,价格成为吸引他们的有力手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85后逐渐成家立业,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购物不再是单纯的只看价格,而是加入了品质、品牌以及服务,随着电商的深入,70后、80后、90后都逐步成为电商购物的主流人群,服务以及品质,相信也会成为这部分人群的线上购物首选。

因此,在今年的双11开幕之前,不管时老牌电商(天猫)还是海外新贵(亚马逊)都开始重推“海外直供”和“快速物流”、“正品直达”的概念,弱化了双11最初时期的价格战,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对于未来的电商而言,价格“真正低”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砝码,而是基本操守,电商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长久发展。今年的双11,会给我们带来验证。

关键字:苏宁京东双线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双11 苏宁直击京东四大软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双11 苏宁直击京东四大软肋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5 17:29:45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每年的双11都不是拼节操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电商都把老命拼上了。2009年的双11是阿里的独角戏,2010年以后的双11则是混战的“群殴剧”,5年后的双11呢?这次主动出击的是老牌家电大鳄苏宁的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与以往双11的纯价格战不同,这次苏宁拿出的都是招招致命的“杀手锏”,目标也很直接——京东,蛰伏了数年的苏宁,亮剑了。

肥猫从苏宁内部得到的消息,2014年双11,针对老对手京东的种种促销,苏宁发出了“正品保障;快速物流;价格不要一个人的五折狂欢,而是两个人分享的买二付一;六天六夜不扎堆”四道金牌。不难看出,此次双11,苏宁要背水一战,重新证明自己在业界的位置,双11,不仅仅是天猫和京东的战场,也是苏宁的,“三国杀”既然在所难免,我们先来看看苏宁的底气在哪里。

2009年9月,苏宁易购试运行,1个月后,就见证了当时尚未更名的“淘宝商城”创下了双11单日销量破亿的神话。2010年2月,苏宁易购正式上线,两年后的2012年,苏宁当年销售额完成了980亿,而当年京东的数据则是600亿。在业界,大家都知道,能做到千亿规模以上的电商基本只有家电行业,当年,苏宁与京东的第一次直面交锋的“815价格大战”,苏宁易购首次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在电商领域的实力。从苏宁多年的发展来看,进攻一直是苏宁的常态,从来没有一次选择防守。京东首次挑战苏宁就得到了更猛烈的回应,这一回合,应该说双方打成了平手,苏宁易购也首次向市场展现了自己的线上实力,也从一个角度印证了苏宁在转型过程中所确定的战略定位是正确的。此后,苏宁一边收购新的垂直类行业类公司(比如:红孩子)积累行业人才和经验,一边悄然扩展海外市场,在美国建立实验室,尝试“海淘”,为接下来的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10月30日,苏宁云商集团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苏宁三季度销售收入285.22亿元,同比增长15.90%,其中线上平台三季度实体商品交易规模达84.64亿元,同比增长52.26%,在总体销售中,线上占比已接近1/3,成为苏宁三季报最大的亮点。在肥猫看来,这也是苏宁的o2o执行进入到由点到面,由个案到全局的体系化、批量化展示成果的阶段,线下在引流、体验、支付、配送等方面的体系化支撑成为线上发力的基石,另一方面,线上的大幅增长也是苏宁全品类战略成果的进一步凸显,今年8月的百日会战,应该说是,苏宁在全品类战场的第一次全面亮相,4000万卷纸、100集装箱牛奶、300万片面膜,苏宁依靠自身的大数据延展,吸引了一大批忠实女性用户。根据财报显示,三季度,苏宁会员规模达到1.55亿元,单季度增长18%。 应该说,这次百日会战全方位考验了苏宁的供应链和物流链,为苏宁的下一次出击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未开战已是硝烟弥漫的“双11”战场,苏宁也首次亮出了自己的“必杀技”。通过整合,在今年7月亮相的苏宁易购乐购仕旗舰店将首次出击双11,免费直邮、低价正品,苏宁凭借以日本乐购仕强大的海外资源参与到“海淘”族的pk中;同时,伴随Vitamin Shoppe在苏宁易购开始销售,11月1日,苏宁美国海外旗舰店正式开启线上销售,除Vitamin Shoppe的商品以外,还与Green Toys等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并持有小蜜蜂,Weleda,Avalon, Revlon等多达150多种商品的销售授权。国内消费者可以在苏宁易购上直接购买苏宁自采团队自采的美国商品。其中,Vitamin Shoppe已将苏宁美国海外旗舰店作为目前唯一有授权的大陆销售渠道进行商品供应,其大部分商品价格保持与美国市场同步,要知道,在美国,Vitamin Shoppe在GNC门店方圆5英里之内,其中80%的门店不过1英里之遥。11月11日,苏宁香港自营旗舰店也将正式上线,为苏宁的跨境电商再落一枚重要棋子。这都为苏宁在本年度的最大的一场电商实力比拼中加大了筹码。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以往一直低调进攻的苏宁易购为何在今年双11高调出击,一方面,通过4年的探索和积累,苏宁从pc互联网电商入门,再到o2o市场的布局,逐步进入全价值链的互联网阶段,开始深入零售业的内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开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全方位提升,重新构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苏宁在传统零售业积淀多年的核心优势也在逐步凸显。4年的电商历练,也让苏宁深刻认识到,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也不是单纯的电商,而是随时随地都能满足的购物需求。苏宁在今年双11提出了预期实现双线100亿的销售目标,是大考也是历练,毕竟对手们也卯足了劲儿准备战斗。

对于市场而言,早期的电商竞争,由于缺乏产业链体系的支撑,电商企业拼抢市场只能停留在简单的价格拼杀阶段,价格战在行业扩张时期的确也是非常有效的武器,单如果价格战是以长期牺牲行业合理利润乃至亏损为代价的话,则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最初网上消费群体是85后,当年网购时,他们中大多数人还没有独立收入,因此,价格成为吸引他们的有力手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85后逐渐成家立业,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购物不再是单纯的只看价格,而是加入了品质、品牌以及服务,随着电商的深入,70后、80后、90后都逐步成为电商购物的主流人群,服务以及品质,相信也会成为这部分人群的线上购物首选。

因此,在今年的双11开幕之前,不管时老牌电商(天猫)还是海外新贵(亚马逊)都开始重推“海外直供”和“快速物流”、“正品直达”的概念,弱化了双11最初时期的价格战,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对于未来的电商而言,价格“真正低”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砝码,而是基本操守,电商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长久发展。今年的双11,会给我们带来验证。

关键字:苏宁京东双线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