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医疗,重点在医疗,不是移动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9 15:17:18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移动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改变整个健康业,各种各样可跟踪你运动情况的可穿戴设备、可帮你找到“私教”和相同运动爱好者的平台都在帮用户改善运动习惯。但它们粘性大多很差,用户用一用就抛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让用户变得更健康。

我今天来讲一讲美国移动医疗方面比较新的一些公司,他们通过新模式、新方法,正尝试让用户达到目标。另外微信后台用户,如果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美国细分领域的最新模式,也可以给硅发布写邮件。

Welltok:每次你快放弃时拉你一把

我本人是很早接触 Jawbone 的用户。一开始觉得这东西新鲜有趣,每天都设法完成目标,尤其在我室友也买了它后。可是一次两次忘记带或没充电后,我就发现其实当天没达标,也没那么重要。

渐渐地,我变心了,Jawbone 也被我打入冷宫。当我思考为什么,我明白了因为 Jawbone 没给我动力和鼓励。而 Welltok 也发现这个问题:当用户一直得不到激励情况下,很难养成一个好的健康习惯。

于是他们与企业、商家和组织合作,为持续完成健康目标的用户提供奖励。每次达到目标,用户会获得不等量奖励。完成任务越困难,维持时间越长,奖励也越大。

经过你几个月坚持,好习惯也就养成。而当你看到自己苗条体型和更红润的脸色,那些奖励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Welltok 就是想在每次你快放弃时拉你一把,它在上月获得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的 2500 万美元融资。

Wellframe:解决病患出院无法即时和医生沟通问题

它主要针对群体是慢性病患者,这群人特点是:除在医院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出院后的恢复和生活作息。但当患者出院后,就跟医生失去有效联系,患者不知自己身体情况,也不知一些生理反应代表什么,同时医生也无法即时了解他们情况。

这个“信息断层”,导致很多患者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因为方法不对,病情出现反复甚至加重。Wellframe 看到需求,专门打造了一款将大数据和移动医疗结合在一起的产品。

这个产品分两端,一端是病患,一端是医生。在医生端,医生可以通过电脑每天给患者发送清单,包括:今天需要做什么、吃什么、注意什么。病患端,患者可以每天在手机上即时看到今天任务以及注意事项。

而除医生制定的任务,平台还会根据病人病情和身体状况为用户做推荐康复计划,比如什么时候需要出去走走,什么时候要多喝水等。同时,病患者还可以即时向医生汇报今天完成情况。

Wellframe 解决了病患出院后无法即时和医生沟通问题,也让医生有了随时了解病人状况的途径。它刚刚宣布获得德丰杰 850 万美元融资,希望用这笔资金推出一个硬件产品,更大程度自动化整个院外康复流程。

Teladoc:提供一个最快获取权威解答的平台

它针对的是偶尔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的用户。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经验,即自己有个头疼脑热或有轻微状况时,要不就是询问自己父母,要不就是去百度搜索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但这些答案经常不一致,你也不知谁说得对。可真让你为轻微症状跑趟医院吧,你又可能打退堂鼓。

如果这是小病就算了,而如果这是更严重病症的征兆,你的犹豫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 Teladoc 的出现,就是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最短时间联系到一名医生。

Teladoc 平台目前平均回复时间是 22 分钟。用户登陆预约一个医生,下一个有空的医生,就能接下你预约并打电话给你,他们有的是专业坐诊医生,有的则是获得 Teladoc 的认证医师。

你可以在电话中告诉他你状况,如果状况无法用语言形容,也可以选择和医生视频资讯。而帮你解决疑惑后,医生会记下你信息,并把信息归入你档案,方便以后查询。之后,你只需按价格支付费用并填写一个满意程度问答(不是必须的)就可以了。

根据数据:目前有 97% 用户用过后愿推荐给其他人使用。Teladoc 本质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最快获取权威解答的平台。

Jiff 和 Keas:帮企业管理员工健康

这是两家致力帮企业管理员工健康的公司。其中 Jiff 成立于 2011 年,今年 9 月刚获得 Venrock 的 183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它的产品分三部分:一是员工身上佩戴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这个设备,Jiff 可以获取用户运动及心跳等数据;二是员工使用的 App。在这个 App,员工可以选择输入自己饮食等数据;三就是公司管理人员使用的管理工具。通过这个管理工具,人力资源部门同事可以看到每个员工健康情况,他们运动量、饮食情况等。

那为什么员工会愿手动输入一些数据呢?这也是 Jiff 巧妙的地方,它让管理人员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员工间可以竞争谁运动得比较多,吃得比较健康,并根据游戏结果设置奖励。

这样一来,公司可以更好关注员工健康,也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改变,比如工作环境或设置一些工作外休闲活动等等。而员工,也可以在和同事小小竞争过程中,不经意有一个更健康的工作方式。

再来看看 Keas,这家公司也不甘示弱,今年 9 月获得 Ignition Partners 的 740 万美元融资后,希望在员工健康领域也分一杯羹。Keas 模式和 Jiff 相似,在这场谁能胜出的角逐中,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Cnoga Medical:无针验血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你会发现:老年人血糖高、高血压和糖尿病几率都比成年人要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时刻观察自己血糖情况。但传统验血工具是个小针管链接着一个仪器,在你手指扎一个小口,采样你血液,这样方式的弊端包括:不卫生、不方便等。

Cnoga Medical 希望通过他们新技术,让你测血过程变得更简单。你只要把 Cnoga,一个只有你手掌四分之一大小的仪器,套在你手上就完事了。它会自动获取你血糖数据,并在仪器显示屏显示。不过,这还不是 Cnoga 全部,他们从化验血糖经验中发现了更多机会。

咱们去医院看病,很多时候会需要化验,而国内医院从来人山人海,为化验,除了排长队不说,还要在各办公室间穿梭。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极不方便。Cnoga 在获得 GoCapital 的 1250 万美元注资后,希望打入整个化验市场。他们正将这笔经费投入科研,希望研发一款可以让用户在家就可以简单完成化验的仪器。这样以后你再去看病,就可以拿着化验结果直接去找医生。

关键字:移动医疗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移动医疗,重点在医疗,不是移动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医疗,重点在医疗,不是移动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9 15:17:18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移动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改变整个健康业,各种各样可跟踪你运动情况的可穿戴设备、可帮你找到“私教”和相同运动爱好者的平台都在帮用户改善运动习惯。但它们粘性大多很差,用户用一用就抛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让用户变得更健康。

我今天来讲一讲美国移动医疗方面比较新的一些公司,他们通过新模式、新方法,正尝试让用户达到目标。另外微信后台用户,如果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美国细分领域的最新模式,也可以给硅发布写邮件。

Welltok:每次你快放弃时拉你一把

我本人是很早接触 Jawbone 的用户。一开始觉得这东西新鲜有趣,每天都设法完成目标,尤其在我室友也买了它后。可是一次两次忘记带或没充电后,我就发现其实当天没达标,也没那么重要。

渐渐地,我变心了,Jawbone 也被我打入冷宫。当我思考为什么,我明白了因为 Jawbone 没给我动力和鼓励。而 Welltok 也发现这个问题:当用户一直得不到激励情况下,很难养成一个好的健康习惯。

于是他们与企业、商家和组织合作,为持续完成健康目标的用户提供奖励。每次达到目标,用户会获得不等量奖励。完成任务越困难,维持时间越长,奖励也越大。

经过你几个月坚持,好习惯也就养成。而当你看到自己苗条体型和更红润的脸色,那些奖励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Welltok 就是想在每次你快放弃时拉你一把,它在上月获得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的 2500 万美元融资。

Wellframe:解决病患出院无法即时和医生沟通问题

它主要针对群体是慢性病患者,这群人特点是:除在医院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出院后的恢复和生活作息。但当患者出院后,就跟医生失去有效联系,患者不知自己身体情况,也不知一些生理反应代表什么,同时医生也无法即时了解他们情况。

这个“信息断层”,导致很多患者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因为方法不对,病情出现反复甚至加重。Wellframe 看到需求,专门打造了一款将大数据和移动医疗结合在一起的产品。

这个产品分两端,一端是病患,一端是医生。在医生端,医生可以通过电脑每天给患者发送清单,包括:今天需要做什么、吃什么、注意什么。病患端,患者可以每天在手机上即时看到今天任务以及注意事项。

而除医生制定的任务,平台还会根据病人病情和身体状况为用户做推荐康复计划,比如什么时候需要出去走走,什么时候要多喝水等。同时,病患者还可以即时向医生汇报今天完成情况。

Wellframe 解决了病患出院后无法即时和医生沟通问题,也让医生有了随时了解病人状况的途径。它刚刚宣布获得德丰杰 850 万美元融资,希望用这笔资金推出一个硬件产品,更大程度自动化整个院外康复流程。

Teladoc:提供一个最快获取权威解答的平台

它针对的是偶尔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的用户。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经验,即自己有个头疼脑热或有轻微状况时,要不就是询问自己父母,要不就是去百度搜索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但这些答案经常不一致,你也不知谁说得对。可真让你为轻微症状跑趟医院吧,你又可能打退堂鼓。

如果这是小病就算了,而如果这是更严重病症的征兆,你的犹豫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 Teladoc 的出现,就是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最短时间联系到一名医生。

Teladoc 平台目前平均回复时间是 22 分钟。用户登陆预约一个医生,下一个有空的医生,就能接下你预约并打电话给你,他们有的是专业坐诊医生,有的则是获得 Teladoc 的认证医师。

你可以在电话中告诉他你状况,如果状况无法用语言形容,也可以选择和医生视频资讯。而帮你解决疑惑后,医生会记下你信息,并把信息归入你档案,方便以后查询。之后,你只需按价格支付费用并填写一个满意程度问答(不是必须的)就可以了。

根据数据:目前有 97% 用户用过后愿推荐给其他人使用。Teladoc 本质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最快获取权威解答的平台。

Jiff 和 Keas:帮企业管理员工健康

这是两家致力帮企业管理员工健康的公司。其中 Jiff 成立于 2011 年,今年 9 月刚获得 Venrock 的 183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它的产品分三部分:一是员工身上佩戴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这个设备,Jiff 可以获取用户运动及心跳等数据;二是员工使用的 App。在这个 App,员工可以选择输入自己饮食等数据;三就是公司管理人员使用的管理工具。通过这个管理工具,人力资源部门同事可以看到每个员工健康情况,他们运动量、饮食情况等。

那为什么员工会愿手动输入一些数据呢?这也是 Jiff 巧妙的地方,它让管理人员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员工间可以竞争谁运动得比较多,吃得比较健康,并根据游戏结果设置奖励。

这样一来,公司可以更好关注员工健康,也可以根据数据做出改变,比如工作环境或设置一些工作外休闲活动等等。而员工,也可以在和同事小小竞争过程中,不经意有一个更健康的工作方式。

再来看看 Keas,这家公司也不甘示弱,今年 9 月获得 Ignition Partners 的 740 万美元融资后,希望在员工健康领域也分一杯羹。Keas 模式和 Jiff 相似,在这场谁能胜出的角逐中,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Cnoga Medical:无针验血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你会发现:老年人血糖高、高血压和糖尿病几率都比成年人要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时刻观察自己血糖情况。但传统验血工具是个小针管链接着一个仪器,在你手指扎一个小口,采样你血液,这样方式的弊端包括:不卫生、不方便等。

Cnoga Medical 希望通过他们新技术,让你测血过程变得更简单。你只要把 Cnoga,一个只有你手掌四分之一大小的仪器,套在你手上就完事了。它会自动获取你血糖数据,并在仪器显示屏显示。不过,这还不是 Cnoga 全部,他们从化验血糖经验中发现了更多机会。

咱们去医院看病,很多时候会需要化验,而国内医院从来人山人海,为化验,除了排长队不说,还要在各办公室间穿梭。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极不方便。Cnoga 在获得 GoCapital 的 1250 万美元注资后,希望打入整个化验市场。他们正将这笔经费投入科研,希望研发一款可以让用户在家就可以简单完成化验的仪器。这样以后你再去看病,就可以拿着化验结果直接去找医生。

关键字:移动医疗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