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英特尔展示4大进展 ISSCC论文透露技术秘密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11:28:33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翻开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都在ISSCC 上首次发表,如CMOS 逻辑电路、RISC 处理器、NAND Flash、多核处理器……正因如此,这一源起195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固态电子电路研讨会,逐渐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研究者最关注的论坛之一。


在近期于旧金山举行的ISSCC 2008上,英特尔发表了14篇涵盖处理器、无线通信、存储、万亿次计算等领域的技术论文。这些成果将给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报记者电话连线英特尔院士张晓强,为读者深入解读。


处理器:深度进化中


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看家法宝,此次披露的是此前被广为关注的Silverthorne和Tukwila处理器的技术细节。前者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低功耗IA处理器,后者是面向高端,对抗RISC的下一代安腾处理器。


据张晓强介绍,英特尔3月3日发布的Silverthorne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45nm高K金属栅制造工艺,其系列处理器的功耗控制在2.5W以下。这种处理器专门面向英特尔称之为MID的第一代移动互联网设备开发,当然,也包括UMPC等类似的超便携设备。


英特尔为此设计了全新微架构。该架构与Core 2 Duo指令集完全兼容,基于双码、双发射的按序执行,拥有16级流水线。该微架构还将采用升级的功耗管理技术,如深度节能C6状态、无网格时钟分配、针对功耗优化的寄存器组、时钟门控、CMOS总线模式和分离式 I/O 电源等,通过众多技术改进,有效降低了动态和泄漏功耗。


与英特尔2006年推出的ULV单核处理器相比,Silverthorne处理器的TDP有望降低到它的1/10左右;与此同时,Silverthorne还能提供最高2GHz主频,以获得完整的互联网体验,运行主流应用软件,这就为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Tukwila是一款基于65nm制造工艺、集成20亿晶体管的4核安腾处理器,其第一版产品预计于今年年底面世。安腾面向关键任务领域,在高度集成的情况下,Tukwila将性能提升至双核安腾9100 系列的两倍,RAS性能也更为先进。Tukwila的总体片上缓存达到30MB,比当前产品高出了10%;QuickPath 互连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则带来了9倍的互连带宽和6倍的内存带宽,这些都直观地表现出安腾处理器的深度进化。


无线:集成与降耗


我们也了解到英特尔在低成本数字多无线接入取得的最新成果。目前的无线接入方式处在离散式阶段,如WLAN、WWAN分别设计,不仅成本高,而且体积庞大。张晓强介绍说,英特尔发布的多款放大器,在无线芯片上实现了更高的元件集成度,将离散式推进到集成式无线接入阶段。也就是在各种小型设备上,通过实现WLAN与WWAN的双标准单芯片集成,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


在展示的数款放大器中,一款是面向802.11a/g/n应用的MIMO多波段收发器,它采用90nm CMOS工艺,可实现低功耗、小巧外形和低成本;还有一款是采用65nm CMOS工艺、用于多无线接入的E级CMOS功率放大器,可提供28.6dBm的功率输出。该功放的意义在于,实现远程通信(如WiMAX)需要功率1W左右的高功率放大器的支持,该器件就能为 WWAN提供近 1 W的无线射频输出,提供广阔的覆盖范围,同时还采用新型技术实现了高数据速率必需的精密调制功能。


此外,英特尔还展示了高频采样的模/数转换器,测量整个Wi-Fi波段中的每个波段,感知来自同一波段的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通过自我调节达到最佳功率性能比,并提供优化的信道选择。在信号强时,它可减少耗电量,以高能效方式支持Wi-Fi/WiMAX带宽。这些成果都是为了实现未来采用单芯片处理多种无线标准的愿景,届时,各项性能指标将获得更明显的提升,同时也通过缩减体积促进便携设备小型化。


b>存储:促密度攀升


相变存储器(PCM)是一项极富潜力的新型存储技术,英特尔为此保持着高投入,即将合资成立的Numonyx公司的技术方向之一就是PCM。通过联合开发,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展示了在PCM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首个可展示的采用PCM技术的多层单元(MLC)设备。


PCM原理简单说就是通过改变一种硫属化合物的状态来存储数据,它以比传统闪存更低的功耗实现快速读写,并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保存。过去的单层单元PCM只有两种状态来记录数据,此次采用独特算法,研究人员在硫属化合物的非晶态与晶态间创造了另两种状态,这样就有四种状态来记录数据,从每单元1比特转变为MLC,意义在于以更低的单位字节成本提高存储密度。


基于45nm高K金属栅极制造工艺,英特尔还开发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SRAM。小型SRAM单元有利于在处理器内集成更大容量的缓存,该SRAM就支持比原来大50%的片上L2(6MB)缓存,用于英特尔第二代双核和四核处理器的快速批量生产。SRAM设计与高效的功率管理电路一起,使电路能更好地适应型号变化,并有助于提高生产成品率。

 [NextPage]

万亿次:三层面并进


多核万亿次计算包括计算、存储和通信三个层面。从技术角度看,为支持新兴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万亿次计算的I/O带宽要扩展到100Gbps以上,这意味着每个通道应超过10Gbps。提升I/O通道速度要求精确时钟为传输和接收数据计时,不仅大量耗能,而且需要足够空间容纳滤波元件和复杂电路,以减轻噪音干扰。英特尔这次展示的一款试验芯片实现了每链接高达27Gbps的数据链路。它通过简化电路,省去了部分过滤元件,却能过滤时序噪音。据测算,在20Gbps速率上,该芯片实现了1.6mW/Gbps的高佳能效。


破除万亿次计算的内存带宽限制也十分值得关注。应用分析表明,未来万亿级计算是在多个内核上运行多线程,对内存带宽要求极高。当前情况是,片上SRAM速度高,但代价过于昂贵;DRAM密度虽高,但速度较慢,且受限于制造程序,不能片上集成。尽管通过3D堆叠,DRAM可以与处理器紧密结合,但仍与片上存储速度有一定差距。为此,英特尔设计了新型集成DRAM内存,为获得更快的片上内存并提高应用性能提供了新选择。该内存与其他动态内存一样需要定期刷新,能提供相当于片上SRAM两倍的内存密度和比DRAM快得多的速度,在2GHz频率时,其带宽可达128GB/s。


新知概览


ISSCC 2008是最新集成电路技术的发表平台,以下就是其中重要成果的典型代表。


多频带无线通信


2010年有望达到实用水平


东芝开发出使新一代手机等多频带无线通信产品降低成本、缩小体积的射频器件,力争2010年达到实用水平。未来,同一部手机支持多频带将成为主流,该器件就是为了实现通过一片电路支持多个频带。目前,对MEMS(微机电系统)部分的封装技术已开发完成。


3bit/单元NAND


数据写入速度可达8MB/s


SanDisk和东芝发布采用3bit/单元的NAND。值得注意的是,其写入传输速度为8MB/s。一般来说,将2bit/单元产品的现有电路技术应用于3bit/单元产品时,写入速度会降至3MB/s左右,而该新产品则将写入速度提高到了8MB/s。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突破40Gb/s光通信瓶颈


NEC宣布开发出支持40Gb/s光通信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通过该电路,将有望大幅提高40Gb/s光通信系统的接收性能和传输距离,此前光通信受复杂波形失真限制。另外,通过其自动调整功能,还可减轻装置的调整及维护负担,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


新材料RFID


通信速度较以往提高5倍以上


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和荷兰TNO发表了集成414个有机半导体材料,采用并五苯TFT构成的逻辑电路,使RFID的通信距离达到10cm,能以约780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读取数据,该速度比原来的有机RFID高5倍以上,其性能已接近实用水平。


宽动态范围传感器


明暗对比1000万倍也能拍


松下开发出使MOS图像传感器动态范围达到1000万倍的电路技术,在明暗比(动态范围)达到140dB(1000万倍)的场景下,被摄体也可以被鲜明地拍摄成像。而目前主流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多在60dB(1000倍)左右。该传感器主要用于车载或监控摄像头等。


 

关键字:ISSCC英特尔RFID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英特尔展示4大进展 ISSCC论文透露技术秘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英特尔展示4大进展 ISSCC论文透露技术秘密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11:28:33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翻开集成电路的发展史,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都在ISSCC 上首次发表,如CMOS 逻辑电路、RISC 处理器、NAND Flash、多核处理器……正因如此,这一源起195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固态电子电路研讨会,逐渐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研究者最关注的论坛之一。


在近期于旧金山举行的ISSCC 2008上,英特尔发表了14篇涵盖处理器、无线通信、存储、万亿次计算等领域的技术论文。这些成果将给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本报记者电话连线英特尔院士张晓强,为读者深入解读。


处理器:深度进化中


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看家法宝,此次披露的是此前被广为关注的Silverthorne和Tukwila处理器的技术细节。前者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低功耗IA处理器,后者是面向高端,对抗RISC的下一代安腾处理器。


据张晓强介绍,英特尔3月3日发布的Silverthorne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45nm高K金属栅制造工艺,其系列处理器的功耗控制在2.5W以下。这种处理器专门面向英特尔称之为MID的第一代移动互联网设备开发,当然,也包括UMPC等类似的超便携设备。


英特尔为此设计了全新微架构。该架构与Core 2 Duo指令集完全兼容,基于双码、双发射的按序执行,拥有16级流水线。该微架构还将采用升级的功耗管理技术,如深度节能C6状态、无网格时钟分配、针对功耗优化的寄存器组、时钟门控、CMOS总线模式和分离式 I/O 电源等,通过众多技术改进,有效降低了动态和泄漏功耗。


与英特尔2006年推出的ULV单核处理器相比,Silverthorne处理器的TDP有望降低到它的1/10左右;与此同时,Silverthorne还能提供最高2GHz主频,以获得完整的互联网体验,运行主流应用软件,这就为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Tukwila是一款基于65nm制造工艺、集成20亿晶体管的4核安腾处理器,其第一版产品预计于今年年底面世。安腾面向关键任务领域,在高度集成的情况下,Tukwila将性能提升至双核安腾9100 系列的两倍,RAS性能也更为先进。Tukwila的总体片上缓存达到30MB,比当前产品高出了10%;QuickPath 互连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则带来了9倍的互连带宽和6倍的内存带宽,这些都直观地表现出安腾处理器的深度进化。


无线:集成与降耗


我们也了解到英特尔在低成本数字多无线接入取得的最新成果。目前的无线接入方式处在离散式阶段,如WLAN、WWAN分别设计,不仅成本高,而且体积庞大。张晓强介绍说,英特尔发布的多款放大器,在无线芯片上实现了更高的元件集成度,将离散式推进到集成式无线接入阶段。也就是在各种小型设备上,通过实现WLAN与WWAN的双标准单芯片集成,提升性能,并降低功耗。


在展示的数款放大器中,一款是面向802.11a/g/n应用的MIMO多波段收发器,它采用90nm CMOS工艺,可实现低功耗、小巧外形和低成本;还有一款是采用65nm CMOS工艺、用于多无线接入的E级CMOS功率放大器,可提供28.6dBm的功率输出。该功放的意义在于,实现远程通信(如WiMAX)需要功率1W左右的高功率放大器的支持,该器件就能为 WWAN提供近 1 W的无线射频输出,提供广阔的覆盖范围,同时还采用新型技术实现了高数据速率必需的精密调制功能。


此外,英特尔还展示了高频采样的模/数转换器,测量整个Wi-Fi波段中的每个波段,感知来自同一波段的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通过自我调节达到最佳功率性能比,并提供优化的信道选择。在信号强时,它可减少耗电量,以高能效方式支持Wi-Fi/WiMAX带宽。这些成果都是为了实现未来采用单芯片处理多种无线标准的愿景,届时,各项性能指标将获得更明显的提升,同时也通过缩减体积促进便携设备小型化。


b>存储:促密度攀升


相变存储器(PCM)是一项极富潜力的新型存储技术,英特尔为此保持着高投入,即将合资成立的Numonyx公司的技术方向之一就是PCM。通过联合开发,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展示了在PCM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首个可展示的采用PCM技术的多层单元(MLC)设备。


PCM原理简单说就是通过改变一种硫属化合物的状态来存储数据,它以比传统闪存更低的功耗实现快速读写,并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保存。过去的单层单元PCM只有两种状态来记录数据,此次采用独特算法,研究人员在硫属化合物的非晶态与晶态间创造了另两种状态,这样就有四种状态来记录数据,从每单元1比特转变为MLC,意义在于以更低的单位字节成本提高存储密度。


基于45nm高K金属栅极制造工艺,英特尔还开发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SRAM。小型SRAM单元有利于在处理器内集成更大容量的缓存,该SRAM就支持比原来大50%的片上L2(6MB)缓存,用于英特尔第二代双核和四核处理器的快速批量生产。SRAM设计与高效的功率管理电路一起,使电路能更好地适应型号变化,并有助于提高生产成品率。

 [NextPage]

万亿次:三层面并进


多核万亿次计算包括计算、存储和通信三个层面。从技术角度看,为支持新兴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万亿次计算的I/O带宽要扩展到100Gbps以上,这意味着每个通道应超过10Gbps。提升I/O通道速度要求精确时钟为传输和接收数据计时,不仅大量耗能,而且需要足够空间容纳滤波元件和复杂电路,以减轻噪音干扰。英特尔这次展示的一款试验芯片实现了每链接高达27Gbps的数据链路。它通过简化电路,省去了部分过滤元件,却能过滤时序噪音。据测算,在20Gbps速率上,该芯片实现了1.6mW/Gbps的高佳能效。


破除万亿次计算的内存带宽限制也十分值得关注。应用分析表明,未来万亿级计算是在多个内核上运行多线程,对内存带宽要求极高。当前情况是,片上SRAM速度高,但代价过于昂贵;DRAM密度虽高,但速度较慢,且受限于制造程序,不能片上集成。尽管通过3D堆叠,DRAM可以与处理器紧密结合,但仍与片上存储速度有一定差距。为此,英特尔设计了新型集成DRAM内存,为获得更快的片上内存并提高应用性能提供了新选择。该内存与其他动态内存一样需要定期刷新,能提供相当于片上SRAM两倍的内存密度和比DRAM快得多的速度,在2GHz频率时,其带宽可达128GB/s。


新知概览


ISSCC 2008是最新集成电路技术的发表平台,以下就是其中重要成果的典型代表。


多频带无线通信


2010年有望达到实用水平


东芝开发出使新一代手机等多频带无线通信产品降低成本、缩小体积的射频器件,力争2010年达到实用水平。未来,同一部手机支持多频带将成为主流,该器件就是为了实现通过一片电路支持多个频带。目前,对MEMS(微机电系统)部分的封装技术已开发完成。


3bit/单元NAND


数据写入速度可达8MB/s


SanDisk和东芝发布采用3bit/单元的NAND。值得注意的是,其写入传输速度为8MB/s。一般来说,将2bit/单元产品的现有电路技术应用于3bit/单元产品时,写入速度会降至3MB/s左右,而该新产品则将写入速度提高到了8MB/s。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突破40Gb/s光通信瓶颈


NEC宣布开发出支持40Gb/s光通信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通过该电路,将有望大幅提高40Gb/s光通信系统的接收性能和传输距离,此前光通信受复杂波形失真限制。另外,通过其自动调整功能,还可减轻装置的调整及维护负担,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


新材料RFID


通信速度较以往提高5倍以上


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和荷兰TNO发表了集成414个有机半导体材料,采用并五苯TFT构成的逻辑电路,使RFID的通信距离达到10cm,能以约780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读取数据,该速度比原来的有机RFID高5倍以上,其性能已接近实用水平。


宽动态范围传感器


明暗对比1000万倍也能拍


松下开发出使MOS图像传感器动态范围达到1000万倍的电路技术,在明暗比(动态范围)达到140dB(1000万倍)的场景下,被摄体也可以被鲜明地拍摄成像。而目前主流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多在60dB(1000倍)左右。该传感器主要用于车载或监控摄像头等。


 

关键字:ISSCC英特尔RFID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