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少年如何不被欺 创业如何不被坑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04 14:44:40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前不久网络上一篇《少年不可欺》的文章火遍了整个互联网,其剧情的跌宕起伏两者间的尔虞我诈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再加上国人对阴谋论的热衷,一时间故事双方也火遍了整个互联网。

在事件不断升级发酵到现在,我们除了帮弱势方叫好声援之外,或许更需要的是反思!在当下互联网日益发达,小团体和大组织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但在利益的博弈中小组织往往处于弱势,很少有被侵权后很少有沉冤得雪的案例。像《少年不可欺》一文中的主人公NIKO,懂得运用新媒体得到社会支持的则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小团体则是投诉无门最后忍气吞声。

正如此前,小米假借合作的由头进入智能家居行业,使得一心合作的智能家居创业团队BroadLink泄露了快连等关键技术,最后BroadLink方面赔了夫人又折兵,BroadLink方面一提起这件事就难以掩饰满腔的愤慨和无奈。如此类似的事件在行业内多不胜数,这一次次的警钟不断地在提示我们,是该考虑下在当下如何保全自己。

总结一系列的问题之后,个人认为创业过程中小团队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1、不要盲目的迷信大组织。

很多不错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成功后比较懵懂,没有和过多的企业交流过,在初期与认可自己的大组织交往时,往往会被大组织的权威所迷惑,形成盲目的信任对其不抱有有任何保留。在其核心机密或技术被其知晓后,小团队往往被弃之如履。

正是如此,小团队和大组织接触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义气用事,大组织其实就是台冰冷的利益机器没有人情可言,在接触时时不要急于暴露自己的底牌,交流时更应该保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机密。因为大组织和你接触就是为此而来,一旦被其知晓小团队也就没有接触的价值了,所以小团队在和大组织接触时应该目标明确,和对方的任何涉及机密的交流都要通过正规的流程。

2、不要着急站队

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对于资金比较敏感,只要是投资人有给到一定的资金就急忙同意,往往忽略了投资人的背景,不自觉的陷入到选边站队的困境。之后就会发现团队在之后的道路上,往往不如之前顺利。就是因为团队在最早的初生期选择了某一阵营,平添了发展道路上的外界阻力,而这一阵营中自身比较孤立,无法得到更多的帮助,往往便得不偿失。

创业团队在选择资金时,更应该涉身处地的考虑,在早期尽量选择单纯的投资机构,这样就会弱化自生的阵营标签,从而减小自身在发展期的阻力。如果在单纯投资机构没有意向的情况下,也不要盲目选择金额大但不适合自己的资本,真是那句俗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选择合适的平台

在NIKO和优酷、BroadLink和小米的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见双方都不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NIKO选择的是优酷的拍摄团队,优酷的拍摄团队有着成熟的模式,只要给一点线索便可以从容的做出不错的伪原创,从而导致最后NIKO的创意被抄袭;BroadLink和小米更是如此,小米有技术成熟的硬件团队,BroadLink的产品和对方本来就有一定的竞争,在最后合作无门的情况下,被其剽窃抄袭也不出意外。

那么,NIKO当初如果选择将自己的视频,选择包装团队包装,跳过优酷的拍摄团队,直接上线到优酷的视屏平台,就会省去其中众多的麻烦;BroadLink如果选择和一些智能硬件销售平台合作,而不去迷信小米的流量,直接登陆专业的智能硬件销售平台,就不会经历被抄袭的事件。

总体来说,在国内创业风险与机遇并存,创业者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开那些看似美丽的陷阱。

关键字:创业团队BroadLink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少年如何不被欺 创业如何不被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少年如何不被欺 创业如何不被坑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04 14:44:40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前不久网络上一篇《少年不可欺》的文章火遍了整个互联网,其剧情的跌宕起伏两者间的尔虞我诈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再加上国人对阴谋论的热衷,一时间故事双方也火遍了整个互联网。

在事件不断升级发酵到现在,我们除了帮弱势方叫好声援之外,或许更需要的是反思!在当下互联网日益发达,小团体和大组织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但在利益的博弈中小组织往往处于弱势,很少有被侵权后很少有沉冤得雪的案例。像《少年不可欺》一文中的主人公NIKO,懂得运用新媒体得到社会支持的则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小团体则是投诉无门最后忍气吞声。

正如此前,小米假借合作的由头进入智能家居行业,使得一心合作的智能家居创业团队BroadLink泄露了快连等关键技术,最后BroadLink方面赔了夫人又折兵,BroadLink方面一提起这件事就难以掩饰满腔的愤慨和无奈。如此类似的事件在行业内多不胜数,这一次次的警钟不断地在提示我们,是该考虑下在当下如何保全自己。

总结一系列的问题之后,个人认为创业过程中小团队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1、不要盲目的迷信大组织。

很多不错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成功后比较懵懂,没有和过多的企业交流过,在初期与认可自己的大组织交往时,往往会被大组织的权威所迷惑,形成盲目的信任对其不抱有有任何保留。在其核心机密或技术被其知晓后,小团队往往被弃之如履。

正是如此,小团队和大组织接触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义气用事,大组织其实就是台冰冷的利益机器没有人情可言,在接触时时不要急于暴露自己的底牌,交流时更应该保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机密。因为大组织和你接触就是为此而来,一旦被其知晓小团队也就没有接触的价值了,所以小团队在和大组织接触时应该目标明确,和对方的任何涉及机密的交流都要通过正规的流程。

2、不要着急站队

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对于资金比较敏感,只要是投资人有给到一定的资金就急忙同意,往往忽略了投资人的背景,不自觉的陷入到选边站队的困境。之后就会发现团队在之后的道路上,往往不如之前顺利。就是因为团队在最早的初生期选择了某一阵营,平添了发展道路上的外界阻力,而这一阵营中自身比较孤立,无法得到更多的帮助,往往便得不偿失。

创业团队在选择资金时,更应该涉身处地的考虑,在早期尽量选择单纯的投资机构,这样就会弱化自生的阵营标签,从而减小自身在发展期的阻力。如果在单纯投资机构没有意向的情况下,也不要盲目选择金额大但不适合自己的资本,真是那句俗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选择合适的平台

在NIKO和优酷、BroadLink和小米的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见双方都不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NIKO选择的是优酷的拍摄团队,优酷的拍摄团队有着成熟的模式,只要给一点线索便可以从容的做出不错的伪原创,从而导致最后NIKO的创意被抄袭;BroadLink和小米更是如此,小米有技术成熟的硬件团队,BroadLink的产品和对方本来就有一定的竞争,在最后合作无门的情况下,被其剽窃抄袭也不出意外。

那么,NIKO当初如果选择将自己的视频,选择包装团队包装,跳过优酷的拍摄团队,直接上线到优酷的视屏平台,就会省去其中众多的麻烦;BroadLink如果选择和一些智能硬件销售平台合作,而不去迷信小米的流量,直接登陆专业的智能硬件销售平台,就不会经历被抄袭的事件。

总体来说,在国内创业风险与机遇并存,创业者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开那些看似美丽的陷阱。

关键字:创业团队BroadLink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