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人才为何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姜洪军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08 20:17:51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吸引人才如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的原因,人们给出了很多,这里归纳一下,有:斯坦福大学和它构建的生态系统,惠普之道的积极影响,自由主义和嬉皮士文化,风险投资的繁荣,华尔街资本的介入,政府的大举投资政策......

“我们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在宇宙中留下不朽的印记。”

这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多次说过的话,后来它被概括为“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他还说过:“我踏进这个星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会那些耀眼的星辰。”

那些“耀眼的星辰”也多有和乔布斯一样的抱负,譬如可以称为其门生的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也说过:“我知道这个世界看起来已支离破碎,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你的一生中可以疯狂些,跟随你的好奇心,积极进取。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世界需要你们。”

乔布斯一生的朋友加对手、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称:“也许,人的生命就是一场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是努力从火场中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不断地用生命去冒险,只为了确定自己仍旧活着”。乔布斯的铁哥们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这样说:“敢作敢为者宁愿选择自我了断,也不愿被囿于人为设计和制造的囚笼之内。”

在这片璀璨的星空中,还有一些闪烁天宇的小星星甚至流星,也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被甲骨文并购的Siebel公司的创始人汤姆·赛伯说过的一段话也掷地有声:“这是一片尚需开发的处女地,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直到完全可以看清前方的风景为止。期间,我们会遭遇到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痛苦,我们必须要风雨兼程,快马加鞭。”

借用传记作家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语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来的IT领域就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空。围绕着这些夺目星辰的是硅谷庞大的星云团,“我们这些硅谷人都有自己的瘾,我们是些为了梦想而执著的疯子。”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这样解释自己不断创新和创业的动力。

当然不是所有的创新和创业都会成功,这个比例甚至很低。硅谷风险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曾说那些创新的公司像蚊子,“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数量多,作为种族可以生存下来,作为个体九死一生。”

吸引人才如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的原因,人们给出了很多,这里归纳一下,有:斯坦福大学和它构建的生态系统,惠普之道的积极影响,自由主义和嬉皮士文化,风险投资的繁荣,华尔街资本的介入,政府的大举投资政策。

其中最后一条目前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所努力模仿,这就是政府资助的孵化器,遍地开花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对硅谷最好的恭维。曾有人说过“模仿可能是最坦率的恭维”。

但就全球范围内而言,这些开发区无一能够和硅谷比肩。2012年7月,电子前沿基金会总监布拉德·坦普尔顿在《福布斯》上撰文分析为什么硅谷不可复制,他认为宽松的移民政策在其间居功甚伟。他举例说,在一次IT和互联网产业的高管峰会上,一位演讲者提议:“如果你不是在美国出生的,请起立。”结果整个房间内超过一半的人站了起来。

布拉德在文中提出一个让人振聋发聩的问题:“如果你都不能为自己人创造一个‘硅谷’,如何能为别人创造‘硅谷’?”

“移动比特,而不是原子。”这句互联网格言来自《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以这句话来看,漂亮的科技园区还是原子层面的事,而思维的活跃与创新则属于比特范畴。

我们对硅谷的人和其创新的动力做惊鸿一瞥后,再看看他们带给这个世界的技术与产品。

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曾出现这样一个镜头:原始人把一块用作击打工具的长骨扔向天空,骨头飞向天宇,然后旋转下降,并幻化成现代人类驶向太空的飞船。在历史老人的弹指一挥间,60多年前诞生的、当时有一间屋子那么大的爱尼亚克计算机进化成你今天手中的平板电脑,与那个镜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意境。

“未来(技术)其实已经在这儿,只不过它的分布不那么均匀罢了。”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廉 吉布森曾这样说。

这说的是未来与现在的关系,而据媒体报道硅谷计算机博物馆的门口印着的这样一句话则阐明了今天和昨天的连结:“Today is so yesterday”。这句话简约但韵味深远,可以尝试译为:“今天是如此深深地带着昨日的烙印”。

“人们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去探寻自身的缺陷和弱点所在,他们同时也希冀着能够对隐匿于纷繁复杂的竞争背后的客观规律和事实真相有所发现和领悟,因为,这可以证明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拉里·埃里森这样说过。

好了,让我们从60多年前的传奇开始,踏上探寻硅谷创新力量源泉之路。

关键字:硅谷极客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人才为何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人才为何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姜洪军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08 20:17:51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吸引人才如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的原因,人们给出了很多,这里归纳一下,有:斯坦福大学和它构建的生态系统,惠普之道的积极影响,自由主义和嬉皮士文化,风险投资的繁荣,华尔街资本的介入,政府的大举投资政策......

“我们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在宇宙中留下不朽的印记。”

这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多次说过的话,后来它被概括为“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他还说过:“我踏进这个星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会那些耀眼的星辰。”

那些“耀眼的星辰”也多有和乔布斯一样的抱负,譬如可以称为其门生的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也说过:“我知道这个世界看起来已支离破碎,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你的一生中可以疯狂些,跟随你的好奇心,积极进取。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世界需要你们。”

乔布斯一生的朋友加对手、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称:“也许,人的生命就是一场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是努力从火场中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不断地用生命去冒险,只为了确定自己仍旧活着”。乔布斯的铁哥们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这样说:“敢作敢为者宁愿选择自我了断,也不愿被囿于人为设计和制造的囚笼之内。”

在这片璀璨的星空中,还有一些闪烁天宇的小星星甚至流星,也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被甲骨文并购的Siebel公司的创始人汤姆·赛伯说过的一段话也掷地有声:“这是一片尚需开发的处女地,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直到完全可以看清前方的风景为止。期间,我们会遭遇到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痛苦,我们必须要风雨兼程,快马加鞭。”

借用传记作家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语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来的IT领域就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空。围绕着这些夺目星辰的是硅谷庞大的星云团,“我们这些硅谷人都有自己的瘾,我们是些为了梦想而执著的疯子。”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这样解释自己不断创新和创业的动力。

当然不是所有的创新和创业都会成功,这个比例甚至很低。硅谷风险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曾说那些创新的公司像蚊子,“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数量多,作为种族可以生存下来,作为个体九死一生。”

吸引人才如飞蛾扑火般地涌向硅谷的原因,人们给出了很多,这里归纳一下,有:斯坦福大学和它构建的生态系统,惠普之道的积极影响,自由主义和嬉皮士文化,风险投资的繁荣,华尔街资本的介入,政府的大举投资政策。

其中最后一条目前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所努力模仿,这就是政府资助的孵化器,遍地开花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对硅谷最好的恭维。曾有人说过“模仿可能是最坦率的恭维”。

但就全球范围内而言,这些开发区无一能够和硅谷比肩。2012年7月,电子前沿基金会总监布拉德·坦普尔顿在《福布斯》上撰文分析为什么硅谷不可复制,他认为宽松的移民政策在其间居功甚伟。他举例说,在一次IT和互联网产业的高管峰会上,一位演讲者提议:“如果你不是在美国出生的,请起立。”结果整个房间内超过一半的人站了起来。

布拉德在文中提出一个让人振聋发聩的问题:“如果你都不能为自己人创造一个‘硅谷’,如何能为别人创造‘硅谷’?”

“移动比特,而不是原子。”这句互联网格言来自《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以这句话来看,漂亮的科技园区还是原子层面的事,而思维的活跃与创新则属于比特范畴。

我们对硅谷的人和其创新的动力做惊鸿一瞥后,再看看他们带给这个世界的技术与产品。

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曾出现这样一个镜头:原始人把一块用作击打工具的长骨扔向天空,骨头飞向天宇,然后旋转下降,并幻化成现代人类驶向太空的飞船。在历史老人的弹指一挥间,60多年前诞生的、当时有一间屋子那么大的爱尼亚克计算机进化成你今天手中的平板电脑,与那个镜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意境。

“未来(技术)其实已经在这儿,只不过它的分布不那么均匀罢了。”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廉 吉布森曾这样说。

这说的是未来与现在的关系,而据媒体报道硅谷计算机博物馆的门口印着的这样一句话则阐明了今天和昨天的连结:“Today is so yesterday”。这句话简约但韵味深远,可以尝试译为:“今天是如此深深地带着昨日的烙印”。

“人们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去探寻自身的缺陷和弱点所在,他们同时也希冀着能够对隐匿于纷繁复杂的竞争背后的客观规律和事实真相有所发现和领悟,因为,这可以证明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拉里·埃里森这样说过。

好了,让我们从60多年前的传奇开始,踏上探寻硅谷创新力量源泉之路。

关键字:硅谷极客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