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信息消费2.0时代: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26 10:57:57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同时也强调了要大力发展信息、旅游、绿色、住房消费、养老家政等六大消费领域,将其做为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保障之一。这其中,信息消费在政府和社会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背景下,有望再次获得飞跃式发展。

我国的信息消费最初基本上是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发展起来的,说起信息消费,人们往往马上想到的是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接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等。其实,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也属于信息消费范畴,实际上,信息消费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5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这一意见被解读为新常态下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措施之一,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信息消费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已经达到2.2万亿,同比增长超过28%,信息产品消费规模达到1.2万亿,同比增长超过35%,信息服务消费规模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则持续高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消费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拉动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销量增幅超过25%,网购交易规模增长33%;另一方面,政府则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加,2014年,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投资规模接近2000亿元。从供给角度看,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创新如火如荼,电子商务、即时通讯、互联网金融等引领信息消费潮流的代表性服务已经连续几年呈现出近乎于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的发展迅速,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支撑下,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十分迅速,但仍然有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企业级的信息消费需求相对疲软、信息安全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公众信息消费意识存在局限性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公众的信息消费意识在公共性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局限性特别明显,普通消费者在个人消费领域使用信息消费产品已经非常普遍,大量的电子商务、O2O厂商也在这一领域扎堆竞争,各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都层出不穷。但在公共性信息消费领域,如民生服务、社会公共服务上,由于此类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使得很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还停留在前信息化时代,当然消费者对这类信息消费的参与度也会不足,反过来也使得这类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缺乏模式创新的动力。

随着信息消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全方位的渗透了社会生活之中,可以说信息消费已经进入了崭新的“2.0时代”。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公共服务、民生服务领域的信息消费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由于信息消费大多基于信息网络,并且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双向交流非常便捷,消费者往往可通过信息网络加入到生产者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去,参与商品的设计、制作甚至是质量监督,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可以说,信息消费的创新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进行的,也使得创新成为信息消费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一些消费者与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之间需要较多互动交流的公共性服务领域,如医疗、教育、养老家政等等,技术创新在个人消费领域中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借鉴,并不存在太多困难,但服务模式创新仍存在不足之处。随着包括政府、厂商以及普通消费者在内的各界对上述领域的关注,以及此类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加,服务模式创新正在成为突破的重点。

5月初,笔者所在的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设的“48小时手术直通车”业务正式推出,这可以看作是在医疗行业的信息消费模式的一种创新。这一业务帮助患者通过互联网向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发送病历资料和住院请求,中心的医生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做出住院评估。患者再不用自己跑医院排队、就诊、检查,只要将在国内其他三甲医院完成的CT、核磁共振等诊断资料通过官网或者用快递提交给中心,中心收到资料后48小时内,就可以给予患者是否可以安排入院手术的回复。这一业务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但其服务模式的创新则完全打破了原有的诊疗模式,对患者特别是外地患者来说,可以大大减少术前奔波,节约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对医院本身来说,同样也可以节约下大量的医疗资源为更有需要的患者服务。

在诸如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在技术创新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模式创新往往更能带来服务质量的提高。在上海市宝山区,由政府出资的孤寡老人助老服务早前一直存在助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现在,近400名孤寡老人家里的墙上都贴了一张二维码,每一个来为老人服务的助老员进门后,都要用手机扫描一下签到,服务完走的时候再扫一下签退,而获得助老服务的老人则可以通过IPTV平台为这名助老员进行打分评价。通过签到加评价的方式,这个在服务模式上的小小改变,大幅提高了助老服务的服务质量,使得老人得到的服务更有保障,反过来也使得这种服务的接受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样的,笔者在为一些学校规划设计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在技术上,视频教学、在线考试等已经基本成熟,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如果与客户一起挖掘新的服务模式,将诸如微信教学、在线考试评分和教师点评、在线虚拟实验室等学生自主学习功能放到云平台上去。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服务模式创新,被整合到云平台之中,从而大大加强的整个平台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成为一个贴合教学实践的有用工具。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经济下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等诸多挑战,寻求经济增长动力与突破点是各地政府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核心任务。信息已经成长为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信息生产力与工业生产能力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然而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生产,相比之下,信息生产力以其低成本、低消耗和低污染的特点,成为一种最具活力、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并呈现出超越工业生产力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信息产业在面向消费市场时,其本身对创造和培育消费需求有巨大的拉动力,信息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甚至超过铁路、公路、房地产、环保等投资领域,因此,信息消费将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信息消费市场的发展,信息消费进入2.0时代,将带动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并促进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基础领域的面貌改变,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提振地方经济的新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创新也必将是信息消费2.0时代的最核心特征。

关于作者:“电子政府创新体验中心”由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创建,是一个集技术研发、理论实证研究、技术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研发服务平台。中心以创新的技术理念,搭建一个开放、互助的“智慧城市”研发服务平台,通过全面解读“智慧城市”全景图,努力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字:信息消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新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x 信息消费2.0时代: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信息消费2.0时代: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26 10:57:57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同时也强调了要大力发展信息、旅游、绿色、住房消费、养老家政等六大消费领域,将其做为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保障之一。这其中,信息消费在政府和社会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背景下,有望再次获得飞跃式发展。

我国的信息消费最初基本上是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发展起来的,说起信息消费,人们往往马上想到的是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接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等。其实,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也属于信息消费范畴,实际上,信息消费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5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这一意见被解读为新常态下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措施之一,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信息消费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已经达到2.2万亿,同比增长超过28%,信息产品消费规模达到1.2万亿,同比增长超过35%,信息服务消费规模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则持续高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消费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拉动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销量增幅超过25%,网购交易规模增长33%;另一方面,政府则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加,2014年,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投资规模接近2000亿元。从供给角度看,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创新如火如荼,电子商务、即时通讯、互联网金融等引领信息消费潮流的代表性服务已经连续几年呈现出近乎于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的发展迅速,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支撑下,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十分迅速,但仍然有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企业级的信息消费需求相对疲软、信息安全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公众信息消费意识存在局限性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公众的信息消费意识在公共性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局限性特别明显,普通消费者在个人消费领域使用信息消费产品已经非常普遍,大量的电子商务、O2O厂商也在这一领域扎堆竞争,各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都层出不穷。但在公共性信息消费领域,如民生服务、社会公共服务上,由于此类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存在着创新不足的问题,使得很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还停留在前信息化时代,当然消费者对这类信息消费的参与度也会不足,反过来也使得这类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缺乏模式创新的动力。

随着信息消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全方位的渗透了社会生活之中,可以说信息消费已经进入了崭新的“2.0时代”。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公共服务、民生服务领域的信息消费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由于信息消费大多基于信息网络,并且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双向交流非常便捷,消费者往往可通过信息网络加入到生产者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去,参与商品的设计、制作甚至是质量监督,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可以说,信息消费的创新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进行的,也使得创新成为信息消费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一些消费者与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之间需要较多互动交流的公共性服务领域,如医疗、教育、养老家政等等,技术创新在个人消费领域中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借鉴,并不存在太多困难,但服务模式创新仍存在不足之处。随着包括政府、厂商以及普通消费者在内的各界对上述领域的关注,以及此类消费需求的逐渐增加,服务模式创新正在成为突破的重点。

5月初,笔者所在的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设的“48小时手术直通车”业务正式推出,这可以看作是在医疗行业的信息消费模式的一种创新。这一业务帮助患者通过互联网向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发送病历资料和住院请求,中心的医生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做出住院评估。患者再不用自己跑医院排队、就诊、检查,只要将在国内其他三甲医院完成的CT、核磁共振等诊断资料通过官网或者用快递提交给中心,中心收到资料后48小时内,就可以给予患者是否可以安排入院手术的回复。这一业务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但其服务模式的创新则完全打破了原有的诊疗模式,对患者特别是外地患者来说,可以大大减少术前奔波,节约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对医院本身来说,同样也可以节约下大量的医疗资源为更有需要的患者服务。

在诸如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在技术创新日趋成熟的背景下,模式创新往往更能带来服务质量的提高。在上海市宝山区,由政府出资的孤寡老人助老服务早前一直存在助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现在,近400名孤寡老人家里的墙上都贴了一张二维码,每一个来为老人服务的助老员进门后,都要用手机扫描一下签到,服务完走的时候再扫一下签退,而获得助老服务的老人则可以通过IPTV平台为这名助老员进行打分评价。通过签到加评价的方式,这个在服务模式上的小小改变,大幅提高了助老服务的服务质量,使得老人得到的服务更有保障,反过来也使得这种服务的接受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样的,笔者在为一些学校规划设计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在技术上,视频教学、在线考试等已经基本成熟,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如果与客户一起挖掘新的服务模式,将诸如微信教学、在线考试评分和教师点评、在线虚拟实验室等学生自主学习功能放到云平台上去。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服务模式创新,被整合到云平台之中,从而大大加强的整个平台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成为一个贴合教学实践的有用工具。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经济下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等诸多挑战,寻求经济增长动力与突破点是各地政府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核心任务。信息已经成长为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信息生产力与工业生产能力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然而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生产,相比之下,信息生产力以其低成本、低消耗和低污染的特点,成为一种最具活力、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并呈现出超越工业生产力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信息产业在面向消费市场时,其本身对创造和培育消费需求有巨大的拉动力,信息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甚至超过铁路、公路、房地产、环保等投资领域,因此,信息消费将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信息消费市场的发展,信息消费进入2.0时代,将带动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并促进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基础领域的面貌改变,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提振地方经济的新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创新也必将是信息消费2.0时代的最核心特征。

关于作者:“电子政府创新体验中心”由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创建,是一个集技术研发、理论实证研究、技术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研发服务平台。中心以创新的技术理念,搭建一个开放、互助的“智慧城市”研发服务平台,通过全面解读“智慧城市”全景图,努力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字:信息消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新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