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华为系”创业者:走出去仍是一支“军团”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杜艳 胡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6 17:27:38 本文摘自:南方网

因为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一款名为“盯盯拍M5”的行车记录仪为人所熟知。这款行车记录仪就出自“为有视讯”团队。

周六上午十点半,夏日的阳光照进楼群,投射在灰白而空寂的背景墙上,上面写着“为有视讯”。CEO罗勇说,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来自华为,有所作为”。

罗勇团队是近年来“出走”华为的一支颇具代表性的创业团队,背景墙之外,一个百平方米大小的开放空间内,团队里十几个年轻人埋头在一堆电线、零部件和方便面之间,认真地写着程序,时而进行一番技术上的讨论。

“我们没有周六、周日,大家都是自愿来加班。”罗勇说,尽管离开“老东家”,但这里依旧延续着华为的“土狼”精神:集团作战、不屈不挠、奋不顾身、争取市场先机。

他们并非独行者。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华为在职员工16万人,离职员工12万人。早在本世纪初,已有不少离职华为的员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创业,创业领域遍布各行各业,一批优秀的企业犹如一支支华为“编外”军团,正在业界崛起,引人注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已成为冀望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之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记者走近这群“华为”创业者,记录这些“裂变”尝试的前世今生,并观察这些出走者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 杜艳 胡明

“我们的时代来了”

如果继续在华为,罗勇可以安安稳稳地工作下去,享受不错的生活,但他却没这样做。“在很大、很完备的一个公司内,无论你的岗位是管理层还是员工,每个人都只是公司很小的一部分。30多岁了,我想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2004年,罗勇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时,扎根深圳、进入华为是那时大学生不错的就业选择。

“高大上”是他对华为的第一印象。随后几年,伴随华为全球业务规模不断扩张,罗勇也学习到很多国际化运营知识,这些工作经历让他充满感激。

“华为做的项目都跟全球各地同步,意味着你研发某个项目时,跟你一起讨论的可能是美国分部的人,而这些都是国内公司没有的。”罗勇回忆。

作为华为培养出来的“嫡系”员工,9年间,罗勇先后在华为经历了基层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产品经理再到市场领域,最后还做到了不错的职位。在一般人看来,罗勇可以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工作下去,享受不错的生活,但他却没这样做。

“在很大、很完备的一个公司内,无论你的岗位是管理层还是员工,每个人都只是公司很小的一部分。30多岁了,我想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罗勇说。

事实上,除了上述原因,促使罗勇离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正在涌现出的无限机会,VC(风险投资)和各种创业平台出现,创业门槛不断降低,已经没有家庭经济压力的他在2013年作出了创业选择。“一切信号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的时代来了”。

隔着时空,很多事情变了,但有些东西似乎又没有变。尽管罗勇的这次“离开”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突破,但对华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这几年,华为已有很多高管和员工选择离职创业,放弃大公司的保障和稳定的生活,选择未知但有无限可能的创业之路。

这其中,“华友会”创始人俞渭华,以及O2O分发平台“葡萄生活”CEO杨维全就是颇具代表性的实践者。

21年前,已在陕西省计算机公司工作了一年的俞渭华,不安于一成不变的现状,只身来到深圳,加入了刚创立不久的华为。当时,华为才1000多名员工,俞渭华的工号为680。那时,在位于南山的深意工业大厦里,俞渭华还会经常遇到工号为单位数的初创大佬们。

尽管这家企业后来发展成中国的通讯巨头,但俞渭华依旧在2002年时选择了离开。用他的话说,“那时的深圳和现在很像,满世界都在谈创业,除了些许忐忑外,闻到的味道更多是兴奋和机会”。

在俞渭华看来,离开大公司,也许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想创业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是因为有个梦想而去创业的。“他们不畏权威、挑战权威、颠覆权威,就想做一点更牛的事”。

也正因此,俞渭华认为草根创业者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由自主创业而自然发生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推手。

这些观点,也多少鼓励了后来进行创业的杨维全。在杨维全看来,华为人很多,十几万人,规模很大,导致每个人的视角、眼光、接触的东西偏窄,有很多人不满足于当一颗“螺丝钉”。

“当时,和俞渭华他们一批出来的还有华为常务副总裁李一男,他出来做的‘港湾网络’引起很大关注,那时我们就觉得,自己出去也可以再造一个‘港湾’,我们也行,应该出来试一试。”杨维全说。

走出去仍是一支“军团”

罗勇招聘员工只认“华为系”人马。在杨维全看来,华为的人有一个思维,就是总会想“不具备条件下怎么突破”。“军令只有一条,目标就是攻下城池,自己想办法。”杨维全说,这是创业者必备的重要素养。”

然而,这些人并非创业路上的独行者。相关数据显示,华为目前在职员工16万人,离职员工有12万人。自本世纪初,不少离职华为员工就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创业,创业领域遍布各行各业,并逐步引起业界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出走者,尽管离开了“老东家”,但他们身上的华为精神并未褪色。他们甚至认为,深植于骨子里的华为基因是他们打拼的法宝,而“华为”这块招牌也给他们带来很多便利。

“行业内有这样一种印象:百度的技术牛,淘宝的电商牛……在巨头公司的经历对于创业者有很多帮助。”俞渭华毫不讳言。

罗勇也承认,在创业初期,很多投资方看重的是创始人的出身背景,相信从好的平台上出来的人素质会高,如果几个创业者做的是同业务的项目,“华为”背景自然会加分。

这甚至还体现在员工招聘上。在罗勇的“为有视讯”,他们招聘员工也只认华为系人马。在他看来,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已将十几万员工打造成一支所向披靡的“军团”,从这里出来的人,不仅做事有条理、有方法、有视野,在流程管控方面也更加有经验。

“我们的团队,就是要延续华为精神,也打造成一支能战斗、会战斗的‘军团’。”罗勇说。采访之余,记者在“为有视讯”面积不大的办公区内看到,虽是周六上午,但基本全员到齐,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下,年轻人埋头在一堆电线、零部件和方便面之间,认真地写着程序,华为的精气神扑面而来。

除了罗勇,离开华为多年的杨维全也觉得,自己的血液里依旧跃动着华为基因。

“华为内部每次开会都讲‘狼性’,变成现在的行业用语,就是突破能力和执行力。”在杨维全看来,华为的人有一个思维,就是总会想“不具备条件下怎么突破”。“很多时候大家说华为是半军事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执行一个任务时,军令只有一条,目标就是攻下城池,自己想办法。”杨维全说,这是创业者必备的重要素养。

如今,“葡萄生活”的发展战略也很像华为——“农村包围城市”。“华为当时做交换机,核心城市不让上,就去县里,后来大厂商开始觉得你可以,就卖到省会城市,再后来卖到欧洲、全球。我们也遭遇过类似境遇,也是在这种思维下实现了一步步艰难突破。”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如今,中兴、酷派等都已成为“葡萄生活”的合作伙伴,华为、三星、摩托罗拉等厂商也都在接触。

这些企业高歌猛进之时,近年来从华为出来的其他创业者也表现相当活跃,一批批优秀的企业犹如一支支华为“编外”军团,日益崛起。

一篇名为《中国互联网11个创业派系》的文章指出,2013年创办或新推出产品的华为系公司12家,涉及协同办公、移动应用、工具软件、生活服务O2O、电子商务、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等领域,和之前集中于IT技术、通讯电子领域不同,近几年华为创业大军分布非常多元。

对此,俞渭华表示:“中国企业巨头会成为创业公司的孵化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英特尔培养了很多做芯片的人才,雅虎培养了很多互联网的人才,中国也是一样,大公司出来的人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未来这个群体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正在发力的前员工创业圈

“华友会”成立于6年前,最初是由俞渭华牵头成立的一个QQ群,方便华为的前员工们交流和聚会。然而,他没想到,一下子聚集了5000多人,在全国还成立了20个分会和6个海外分会。这些会员中,超过75%的都是创业者。

与此同时,一个由创业者自发形成的“圈子”,逐渐浮出水面,并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还有没有人上来?”人群中挤出一个人跳上台,“我是某某机构,主要投某某领域……”主持人凑过来指着他脖子上的胸卡,“有项目的同学们看这里,这是投资人,代表钱……”

这一幕,发生在2015年华为离职员工组织的“华友会”年度聚会。为了给“华友”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借助年会平台,“华友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会组织一场项目路演。

“华友会”成立于6年前,最初是由俞渭华牵头成立的一个QQ群,方便从华为离职的前员工们交流和聚会,然而从朋友拉朋友开始,俞渭华没想到,到现在已经聚集了5000多人,在全国还成立了20个分会,此外,英国、德国、“两牙”(葡萄牙和西班牙)、迪拜、拉美、中东也有6个分会,而这些会员中,超过75%的都是创业者。

这种典型的“圈子”文化,如今在创业者中颇为盛行,腾讯有“南极圈”、“单飞企鹅俱乐部”,阿里巴巴有“前橙会”,网易有“离易”,金山有“旧金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圈子还颇受投资人追捧。腾讯离职员工群“南极圈”则直接商业化发展,定位为“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依托该平台,如今已是深圳易华知识产权有限公司CEO的“华友”朴宁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伙伴,还收获两个投资项目——“幻实科技”和“智能语意引擎”。目前,两个项目都已找到合作伙伴,其中“智能语意引擎”还和TCL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语控”电视。

朴宁如今很享受“华友会”的聚会。在他看来,“华友会”有点兄弟社团的感觉。这些离职员工在大平台工作过,对行业的理解透,操作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强,相当受投资圈青睐。“‘华友会’搞活动,请来的投资人除‘华友’外,也有很多如IDG、深创投等重量级嘉宾。”

不仅如此,依托“华友会”自身平台,俞渭华还开始尝试运作更多线下“华友”活动,目前已形成多个品牌。比如每年一次的大型年会,每年两次的“华友”创业论坛,每个季度一次的寻找“华友”合伙人专场,每两个月一次的“华友”精益创业投资对接会,每月一次的“华友”创业项目路演等。

接下来,俞渭华他们还将依托“华友会”品牌,打造一个专门为“华友”服务的“华路演”品牌,给“华友”们竭尽所能,提供最优质的帮助和服务。

如何进一步激活深圳创新动力

从华为出走的创业团队,成功率和知晓率并不是特别高,远低于“BAT”(百度、阿里、腾讯)出身的互联网创业者。但一位业内人士对“华为系”前景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两至三年内,华为系创业者群体将会整体崛起。”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已成为高层冀望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之一。伴随着这些前华为创业者们不断的探索、总结,以及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华为系的“创新圈”越来越大。

“两至三年内,华为系创业者群体将会整体崛起。”对于前景,一位业内人士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

然而,如何深度激发这些创业者的创新活力,让这些创新发展形成更广泛的带动作用,给年轻人更多的鼓励和启发,最终形成社会创新能力和进步机制的良性循环,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出来的创业团队,成功率和知晓率并不是特别高,远低于“BAT”(百度、阿里、腾讯)出身的互联网创业者。

对此,杨维全将其一部分归因于华为长期以来锻造的企业文化。“在通讯领域乃至中国企业中,华为的大名无人不晓。但面对传媒,华为的低调同样无人不知,华为人这种低调、务实的企业文化,也导致其只会踏实做事,忽视品牌营销。也因此,出来创业的前华为人并不如互联网创业者那么被人所熟悉。”

“当时有几个华为出来创业的兄弟将产品做出来了,但在推向市场时遇到了困难,找到我帮忙。这让我意识到华友们在‘做’和‘卖’之间,还存在很多问题。”俞渭华建议,政府助力应搭建一些信息平台,不仅仅提供前期的投资,更要关注创业者的产品如何走上市场,帮助他们补上在渠道、营销上的短板。

对于这些,罗勇可谓深有体会。不久前,北京一家创业公司推出了一款和罗勇研发的“盯盯拍M5”设计创意高度类似的产品,该产品2014年6月才立项,今年4月推出工程机,尽管远落后于“盯盯拍M5”诞生一年有余,但因其背靠业内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在营销和渠道上少走了许多弯路,所以产品4月28日登录京东众筹后,上线24小时便收获众筹目标的80多倍款项。

“深圳企业的风格一般是先把东西做出来,北京的创业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找到钱再做产品。盯盯拍团队超过一半是研发人员,而北京那家企业超过一半是市场营销人员。”尽管罗勇理解,在“全民创业”浪潮下,有跟进者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但依旧倒吸一口冷气。

然而,在罗勇看来,这种“撞车”并不是最可怕的。作为初创公司,他们最怕的其实是互联网大公司所采取的硬件补贴策略,这种低价倾销的方式对缺乏资本的创业公司很不公平。

除此之外,创业者还期待深圳政府能有更多积极的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储备问题。在杨维全看来,硅谷背靠斯坦福,而北京创业圈中有清华圈、北大圈,相比之下,深圳本土大学还没有形成实际上的影响,深圳企业的很多人才都要去外地招聘,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人才成本。

“深圳的创业基础建设还比较弱。”在杨维全看来,现在他们不仅要经常飞北京参加行业会议,连寻找资金有时也要跑过去,“北京不仅有红杉、IDG、君联、老虎基金等,还有徐小平、雷军、李开复等一些著名投资人,深圳要想在这些软环境上迎头赶上北京,还需要很多时日”。

■记者手记

名企“溢出效应”下的创新军团

经过30多年的城市发展,深圳诞生和培育了一批以华为、腾讯、中兴等在内的知名企业,其麾下员工人数众多,这些人才既支撑起企业发展,又深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后来的人才流动中,逐渐聚集成新的生态创新创业圈,被坊间称为“腾讯系”、“华为系”等,成为深圳大众创新创业中的独特军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业系”出现?“华为、腾讯一直做行业第一,它们引领市场、发掘战略机会,会把你的视野带到一定高度。”这是“华为系”创业者杨维全的分析,“很多大产品最开始就是一个小团队在做,比如微信。你会相信几个人也可以做出很厉害的事情。”外部创业环境的“刺激”则促使一部分人从庞大机构中“出走”,自立门户。

没有简单复制老东家,这些创业者涉足领域广泛,他们在各种细分领域寻找机会。但这些成派别的创业者大都体现了老东家的特质,在团队建设、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其创办的公司多多少少会有老东家的烙印——华为系创业者的“狼性”和“低调”、搜狐系创业者的媒体敏感性强,百度系创业者更注重技术……

大企业成了创业者“孵化器”,带着大企业基因的创业者创造出更多企业,这种创新的“溢出效应”正催生越来越多创新发生。除了“华友会”不断在扩张,各“创业系”创业者组织人数也在增加。腾讯系创业者组织——单飞企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俱乐部在全球包括硅谷在内的11个城市都有设立分点。创业的“圈子文化”正悄然形成并辐射和影响更多人,甚至改变着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资源的配置。

关键字:华为军团生态创新

本文摘自:南方网

x “华为系”创业者:走出去仍是一支“军团”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华为系”创业者:走出去仍是一支“军团”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杜艳 胡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6 17:27:38 本文摘自:南方网

因为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一款名为“盯盯拍M5”的行车记录仪为人所熟知。这款行车记录仪就出自“为有视讯”团队。

周六上午十点半,夏日的阳光照进楼群,投射在灰白而空寂的背景墙上,上面写着“为有视讯”。CEO罗勇说,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来自华为,有所作为”。

罗勇团队是近年来“出走”华为的一支颇具代表性的创业团队,背景墙之外,一个百平方米大小的开放空间内,团队里十几个年轻人埋头在一堆电线、零部件和方便面之间,认真地写着程序,时而进行一番技术上的讨论。

“我们没有周六、周日,大家都是自愿来加班。”罗勇说,尽管离开“老东家”,但这里依旧延续着华为的“土狼”精神:集团作战、不屈不挠、奋不顾身、争取市场先机。

他们并非独行者。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华为在职员工16万人,离职员工12万人。早在本世纪初,已有不少离职华为的员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创业,创业领域遍布各行各业,一批优秀的企业犹如一支支华为“编外”军团,正在业界崛起,引人注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已成为冀望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之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记者走近这群“华为”创业者,记录这些“裂变”尝试的前世今生,并观察这些出走者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 杜艳 胡明

“我们的时代来了”

如果继续在华为,罗勇可以安安稳稳地工作下去,享受不错的生活,但他却没这样做。“在很大、很完备的一个公司内,无论你的岗位是管理层还是员工,每个人都只是公司很小的一部分。30多岁了,我想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2004年,罗勇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时,扎根深圳、进入华为是那时大学生不错的就业选择。

“高大上”是他对华为的第一印象。随后几年,伴随华为全球业务规模不断扩张,罗勇也学习到很多国际化运营知识,这些工作经历让他充满感激。

“华为做的项目都跟全球各地同步,意味着你研发某个项目时,跟你一起讨论的可能是美国分部的人,而这些都是国内公司没有的。”罗勇回忆。

作为华为培养出来的“嫡系”员工,9年间,罗勇先后在华为经历了基层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产品经理再到市场领域,最后还做到了不错的职位。在一般人看来,罗勇可以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工作下去,享受不错的生活,但他却没这样做。

“在很大、很完备的一个公司内,无论你的岗位是管理层还是员工,每个人都只是公司很小的一部分。30多岁了,我想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罗勇说。

事实上,除了上述原因,促使罗勇离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正在涌现出的无限机会,VC(风险投资)和各种创业平台出现,创业门槛不断降低,已经没有家庭经济压力的他在2013年作出了创业选择。“一切信号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的时代来了”。

隔着时空,很多事情变了,但有些东西似乎又没有变。尽管罗勇的这次“离开”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突破,但对华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这几年,华为已有很多高管和员工选择离职创业,放弃大公司的保障和稳定的生活,选择未知但有无限可能的创业之路。

这其中,“华友会”创始人俞渭华,以及O2O分发平台“葡萄生活”CEO杨维全就是颇具代表性的实践者。

21年前,已在陕西省计算机公司工作了一年的俞渭华,不安于一成不变的现状,只身来到深圳,加入了刚创立不久的华为。当时,华为才1000多名员工,俞渭华的工号为680。那时,在位于南山的深意工业大厦里,俞渭华还会经常遇到工号为单位数的初创大佬们。

尽管这家企业后来发展成中国的通讯巨头,但俞渭华依旧在2002年时选择了离开。用他的话说,“那时的深圳和现在很像,满世界都在谈创业,除了些许忐忑外,闻到的味道更多是兴奋和机会”。

在俞渭华看来,离开大公司,也许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想创业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是因为有个梦想而去创业的。“他们不畏权威、挑战权威、颠覆权威,就想做一点更牛的事”。

也正因此,俞渭华认为草根创业者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由自主创业而自然发生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推手。

这些观点,也多少鼓励了后来进行创业的杨维全。在杨维全看来,华为人很多,十几万人,规模很大,导致每个人的视角、眼光、接触的东西偏窄,有很多人不满足于当一颗“螺丝钉”。

“当时,和俞渭华他们一批出来的还有华为常务副总裁李一男,他出来做的‘港湾网络’引起很大关注,那时我们就觉得,自己出去也可以再造一个‘港湾’,我们也行,应该出来试一试。”杨维全说。

走出去仍是一支“军团”

罗勇招聘员工只认“华为系”人马。在杨维全看来,华为的人有一个思维,就是总会想“不具备条件下怎么突破”。“军令只有一条,目标就是攻下城池,自己想办法。”杨维全说,这是创业者必备的重要素养。”

然而,这些人并非创业路上的独行者。相关数据显示,华为目前在职员工16万人,离职员工有12万人。自本世纪初,不少离职华为员工就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创业,创业领域遍布各行各业,并逐步引起业界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出走者,尽管离开了“老东家”,但他们身上的华为精神并未褪色。他们甚至认为,深植于骨子里的华为基因是他们打拼的法宝,而“华为”这块招牌也给他们带来很多便利。

“行业内有这样一种印象:百度的技术牛,淘宝的电商牛……在巨头公司的经历对于创业者有很多帮助。”俞渭华毫不讳言。

罗勇也承认,在创业初期,很多投资方看重的是创始人的出身背景,相信从好的平台上出来的人素质会高,如果几个创业者做的是同业务的项目,“华为”背景自然会加分。

这甚至还体现在员工招聘上。在罗勇的“为有视讯”,他们招聘员工也只认华为系人马。在他看来,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已将十几万员工打造成一支所向披靡的“军团”,从这里出来的人,不仅做事有条理、有方法、有视野,在流程管控方面也更加有经验。

“我们的团队,就是要延续华为精神,也打造成一支能战斗、会战斗的‘军团’。”罗勇说。采访之余,记者在“为有视讯”面积不大的办公区内看到,虽是周六上午,但基本全员到齐,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下,年轻人埋头在一堆电线、零部件和方便面之间,认真地写着程序,华为的精气神扑面而来。

除了罗勇,离开华为多年的杨维全也觉得,自己的血液里依旧跃动着华为基因。

“华为内部每次开会都讲‘狼性’,变成现在的行业用语,就是突破能力和执行力。”在杨维全看来,华为的人有一个思维,就是总会想“不具备条件下怎么突破”。“很多时候大家说华为是半军事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执行一个任务时,军令只有一条,目标就是攻下城池,自己想办法。”杨维全说,这是创业者必备的重要素养。

如今,“葡萄生活”的发展战略也很像华为——“农村包围城市”。“华为当时做交换机,核心城市不让上,就去县里,后来大厂商开始觉得你可以,就卖到省会城市,再后来卖到欧洲、全球。我们也遭遇过类似境遇,也是在这种思维下实现了一步步艰难突破。”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如今,中兴、酷派等都已成为“葡萄生活”的合作伙伴,华为、三星、摩托罗拉等厂商也都在接触。

这些企业高歌猛进之时,近年来从华为出来的其他创业者也表现相当活跃,一批批优秀的企业犹如一支支华为“编外”军团,日益崛起。

一篇名为《中国互联网11个创业派系》的文章指出,2013年创办或新推出产品的华为系公司12家,涉及协同办公、移动应用、工具软件、生活服务O2O、电子商务、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等领域,和之前集中于IT技术、通讯电子领域不同,近几年华为创业大军分布非常多元。

对此,俞渭华表示:“中国企业巨头会成为创业公司的孵化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英特尔培养了很多做芯片的人才,雅虎培养了很多互联网的人才,中国也是一样,大公司出来的人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未来这个群体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正在发力的前员工创业圈

“华友会”成立于6年前,最初是由俞渭华牵头成立的一个QQ群,方便华为的前员工们交流和聚会。然而,他没想到,一下子聚集了5000多人,在全国还成立了20个分会和6个海外分会。这些会员中,超过75%的都是创业者。

与此同时,一个由创业者自发形成的“圈子”,逐渐浮出水面,并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还有没有人上来?”人群中挤出一个人跳上台,“我是某某机构,主要投某某领域……”主持人凑过来指着他脖子上的胸卡,“有项目的同学们看这里,这是投资人,代表钱……”

这一幕,发生在2015年华为离职员工组织的“华友会”年度聚会。为了给“华友”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借助年会平台,“华友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会组织一场项目路演。

“华友会”成立于6年前,最初是由俞渭华牵头成立的一个QQ群,方便从华为离职的前员工们交流和聚会,然而从朋友拉朋友开始,俞渭华没想到,到现在已经聚集了5000多人,在全国还成立了20个分会,此外,英国、德国、“两牙”(葡萄牙和西班牙)、迪拜、拉美、中东也有6个分会,而这些会员中,超过75%的都是创业者。

这种典型的“圈子”文化,如今在创业者中颇为盛行,腾讯有“南极圈”、“单飞企鹅俱乐部”,阿里巴巴有“前橙会”,网易有“离易”,金山有“旧金山”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圈子还颇受投资人追捧。腾讯离职员工群“南极圈”则直接商业化发展,定位为“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依托该平台,如今已是深圳易华知识产权有限公司CEO的“华友”朴宁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伙伴,还收获两个投资项目——“幻实科技”和“智能语意引擎”。目前,两个项目都已找到合作伙伴,其中“智能语意引擎”还和TCL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语控”电视。

朴宁如今很享受“华友会”的聚会。在他看来,“华友会”有点兄弟社团的感觉。这些离职员工在大平台工作过,对行业的理解透,操作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强,相当受投资圈青睐。“‘华友会’搞活动,请来的投资人除‘华友’外,也有很多如IDG、深创投等重量级嘉宾。”

不仅如此,依托“华友会”自身平台,俞渭华还开始尝试运作更多线下“华友”活动,目前已形成多个品牌。比如每年一次的大型年会,每年两次的“华友”创业论坛,每个季度一次的寻找“华友”合伙人专场,每两个月一次的“华友”精益创业投资对接会,每月一次的“华友”创业项目路演等。

接下来,俞渭华他们还将依托“华友会”品牌,打造一个专门为“华友”服务的“华路演”品牌,给“华友”们竭尽所能,提供最优质的帮助和服务。

如何进一步激活深圳创新动力

从华为出走的创业团队,成功率和知晓率并不是特别高,远低于“BAT”(百度、阿里、腾讯)出身的互联网创业者。但一位业内人士对“华为系”前景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两至三年内,华为系创业者群体将会整体崛起。”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已成为高层冀望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之一。伴随着这些前华为创业者们不断的探索、总结,以及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华为系的“创新圈”越来越大。

“两至三年内,华为系创业者群体将会整体崛起。”对于前景,一位业内人士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

然而,如何深度激发这些创业者的创新活力,让这些创新发展形成更广泛的带动作用,给年轻人更多的鼓励和启发,最终形成社会创新能力和进步机制的良性循环,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出来的创业团队,成功率和知晓率并不是特别高,远低于“BAT”(百度、阿里、腾讯)出身的互联网创业者。

对此,杨维全将其一部分归因于华为长期以来锻造的企业文化。“在通讯领域乃至中国企业中,华为的大名无人不晓。但面对传媒,华为的低调同样无人不知,华为人这种低调、务实的企业文化,也导致其只会踏实做事,忽视品牌营销。也因此,出来创业的前华为人并不如互联网创业者那么被人所熟悉。”

“当时有几个华为出来创业的兄弟将产品做出来了,但在推向市场时遇到了困难,找到我帮忙。这让我意识到华友们在‘做’和‘卖’之间,还存在很多问题。”俞渭华建议,政府助力应搭建一些信息平台,不仅仅提供前期的投资,更要关注创业者的产品如何走上市场,帮助他们补上在渠道、营销上的短板。

对于这些,罗勇可谓深有体会。不久前,北京一家创业公司推出了一款和罗勇研发的“盯盯拍M5”设计创意高度类似的产品,该产品2014年6月才立项,今年4月推出工程机,尽管远落后于“盯盯拍M5”诞生一年有余,但因其背靠业内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在营销和渠道上少走了许多弯路,所以产品4月28日登录京东众筹后,上线24小时便收获众筹目标的80多倍款项。

“深圳企业的风格一般是先把东西做出来,北京的创业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找到钱再做产品。盯盯拍团队超过一半是研发人员,而北京那家企业超过一半是市场营销人员。”尽管罗勇理解,在“全民创业”浪潮下,有跟进者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但依旧倒吸一口冷气。

然而,在罗勇看来,这种“撞车”并不是最可怕的。作为初创公司,他们最怕的其实是互联网大公司所采取的硬件补贴策略,这种低价倾销的方式对缺乏资本的创业公司很不公平。

除此之外,创业者还期待深圳政府能有更多积极的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储备问题。在杨维全看来,硅谷背靠斯坦福,而北京创业圈中有清华圈、北大圈,相比之下,深圳本土大学还没有形成实际上的影响,深圳企业的很多人才都要去外地招聘,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人才成本。

“深圳的创业基础建设还比较弱。”在杨维全看来,现在他们不仅要经常飞北京参加行业会议,连寻找资金有时也要跑过去,“北京不仅有红杉、IDG、君联、老虎基金等,还有徐小平、雷军、李开复等一些著名投资人,深圳要想在这些软环境上迎头赶上北京,还需要很多时日”。

■记者手记

名企“溢出效应”下的创新军团

经过30多年的城市发展,深圳诞生和培育了一批以华为、腾讯、中兴等在内的知名企业,其麾下员工人数众多,这些人才既支撑起企业发展,又深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后来的人才流动中,逐渐聚集成新的生态创新创业圈,被坊间称为“腾讯系”、“华为系”等,成为深圳大众创新创业中的独特军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业系”出现?“华为、腾讯一直做行业第一,它们引领市场、发掘战略机会,会把你的视野带到一定高度。”这是“华为系”创业者杨维全的分析,“很多大产品最开始就是一个小团队在做,比如微信。你会相信几个人也可以做出很厉害的事情。”外部创业环境的“刺激”则促使一部分人从庞大机构中“出走”,自立门户。

没有简单复制老东家,这些创业者涉足领域广泛,他们在各种细分领域寻找机会。但这些成派别的创业者大都体现了老东家的特质,在团队建设、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其创办的公司多多少少会有老东家的烙印——华为系创业者的“狼性”和“低调”、搜狐系创业者的媒体敏感性强,百度系创业者更注重技术……

大企业成了创业者“孵化器”,带着大企业基因的创业者创造出更多企业,这种创新的“溢出效应”正催生越来越多创新发生。除了“华友会”不断在扩张,各“创业系”创业者组织人数也在增加。腾讯系创业者组织——单飞企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俱乐部在全球包括硅谷在内的11个城市都有设立分点。创业的“圈子文化”正悄然形成并辐射和影响更多人,甚至改变着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资源的配置。

关键字:华为军团生态创新

本文摘自:南方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