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每周工作30小时薪资下调25%?亚马逊准备让员工试试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10 20:57:03 本文摘自:猎云网

亚马逊为了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推出了每周工作30小时计划,但对员工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上星期亚马逊宣布,公司正在对技术团队部分员工实验每周工作30小时计划。这些员工依然享有全职员工福利,不过薪酬会是以前的75%。参与实验的员工从周一到周四工作时间为早上10点至下午2点,剩下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他们也可以选择申请退出实验,继续按照正常时间段工作。

据《华盛顿邮报》(现已被亚马逊CEO Jeff Bezos收购)报道,亚马逊此举是为了应对人们对弹性工时的需求。不过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员工,这种方法自然有利有弊。

亚马逊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就像其他正在提升利润的科技公司一样,亚马逊正处在顶级人才争夺的漩涡之中。亚马逊的公司内部也出现了问题。2015年8月,《纽约时报》曾批评亚马逊的企业文化无异于《饥饿游戏》现实版。

但亚马逊坚决不承认。3个月之后,亚马逊推出了非常人性化的育儿假政策,正式加入了Netflix、Adobe等公司的行列。如今的30小时工作计划可以让亚马逊吸引到更多潜在员工。

《华盛顿邮报》称,实验团队人员中有亚马逊内部人员,也有外部人员。但亚马逊到底有没有增加员工总人数来弥补总生产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

据Upwork CEO Stephane Kasriel分析,这个实验的初衷是亚马逊为了挽回作为雇主声誉的缓兵之计,不过也证明了亚马逊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当地人才。

“西雅图已经成为了继硅谷之后人才争夺战的新战场,目前Facebook和不少其他公司已经开始在这里设立分部,与微软、亚马逊和其他现已在西雅图的公司竞争人才资源。亚马逊此举给其他本地公司带来了不少压力,迫使其他公司想出更创新的方式来吸引人才。”

远程办公工具和平台理论上可以让公司在任何地方招聘人才,但Kasriel表示地理位置仍然是一大关键。“或许全球有几百万位相关专家,但如果你把地理范围缩小到本地地区、要求一定能每星期工作40小时以上,那么你能选择的人数范围就非常小了。”亚马逊的新战略就是要平衡地理因素带来的限制。

员工能获得什么好处

技术公司们不仅仅在互相竞争,他们还在与零工经济趋势竞争。据统计,到2020年,40%的美国工作人群都将会是自由职业者;其中Flexjobs列举出了对亚马逊业务相对重要的最热门的5个领域:

1。计算机与IT

2。行政类

3。会计与金融

4。客户服务

5。软件开发

Kasriel指出,根据UpWork去年对自由职业者联盟(Freelancers Union)所做的调查,有75%的全职工作人员和68%的兼职的独立工作者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自由职业是因为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根据劳工部统计,在15100万名2016年8月正在工作的人群中,超过2050万(即13.5%)人表示他们出于“非经济因素”选择了兼职工作。

包括Kasriel自己,不少科技人员都相信Gig-economy(零工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对劳动力而言这是件好事。从数据上来看,不少人都希望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哪怕这意味着他们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会变为暂时或是根本没有。

虽然很多科技人员可能都很想辞掉现在的全职工作投入零工经济,但亚马逊的方针可能并不能满足他们。《Throwing Rocks at the Google Bus》的作者Douglas Rushkoff表示,亚马逊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剥夺劳动力”。在他看来,“30小时工作计划在减少工作时间方面确实做得明智,但根据工作时间比例减少薪酬就不应该了。”

鉴于亚马逊并没有减少实验团队的员工福利,所以看来公司并没有打算通过这个方法来省钱。但理论上实验团队的员工对公司而言成本更高,因为他们的预计产量会低于全职人员。

这也是Rushkoff质疑的地方。他认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近几年流行实验每日6小时工作制的主要原因,因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激励员工提高效率 。

“把5天的工作在4天内完成的员工不该因此被惩罚,而是应该得到奖赏。但这只有在管理层把员工视作公司的一份子时才能实现。你没必要把钱从员工手里省下来再送到股东手里。”Rushkoff说道。

换句话来说,Rushkoff认为:“用按时间比例减少薪酬来换取减少工作时间,这等于是让最高产的员工买下自己的自由时间,然后自行弥补少了的薪酬。”对于某些员工来说,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津贴”,而亚马逊终于实现了。对另外一些员工而言,买下自己自由时间的价格太高,还不如全职。

关键字:亚马逊Facebook

本文摘自:猎云网

x 每周工作30小时薪资下调25%?亚马逊准备让员工试试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每周工作30小时薪资下调25%?亚马逊准备让员工试试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10 20:57:03 本文摘自:猎云网

亚马逊为了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推出了每周工作30小时计划,但对员工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上星期亚马逊宣布,公司正在对技术团队部分员工实验每周工作30小时计划。这些员工依然享有全职员工福利,不过薪酬会是以前的75%。参与实验的员工从周一到周四工作时间为早上10点至下午2点,剩下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他们也可以选择申请退出实验,继续按照正常时间段工作。

据《华盛顿邮报》(现已被亚马逊CEO Jeff Bezos收购)报道,亚马逊此举是为了应对人们对弹性工时的需求。不过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员工,这种方法自然有利有弊。

亚马逊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就像其他正在提升利润的科技公司一样,亚马逊正处在顶级人才争夺的漩涡之中。亚马逊的公司内部也出现了问题。2015年8月,《纽约时报》曾批评亚马逊的企业文化无异于《饥饿游戏》现实版。

但亚马逊坚决不承认。3个月之后,亚马逊推出了非常人性化的育儿假政策,正式加入了Netflix、Adobe等公司的行列。如今的30小时工作计划可以让亚马逊吸引到更多潜在员工。

《华盛顿邮报》称,实验团队人员中有亚马逊内部人员,也有外部人员。但亚马逊到底有没有增加员工总人数来弥补总生产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

据Upwork CEO Stephane Kasriel分析,这个实验的初衷是亚马逊为了挽回作为雇主声誉的缓兵之计,不过也证明了亚马逊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当地人才。

“西雅图已经成为了继硅谷之后人才争夺战的新战场,目前Facebook和不少其他公司已经开始在这里设立分部,与微软、亚马逊和其他现已在西雅图的公司竞争人才资源。亚马逊此举给其他本地公司带来了不少压力,迫使其他公司想出更创新的方式来吸引人才。”

远程办公工具和平台理论上可以让公司在任何地方招聘人才,但Kasriel表示地理位置仍然是一大关键。“或许全球有几百万位相关专家,但如果你把地理范围缩小到本地地区、要求一定能每星期工作40小时以上,那么你能选择的人数范围就非常小了。”亚马逊的新战略就是要平衡地理因素带来的限制。

员工能获得什么好处

技术公司们不仅仅在互相竞争,他们还在与零工经济趋势竞争。据统计,到2020年,40%的美国工作人群都将会是自由职业者;其中Flexjobs列举出了对亚马逊业务相对重要的最热门的5个领域:

1。计算机与IT

2。行政类

3。会计与金融

4。客户服务

5。软件开发

Kasriel指出,根据UpWork去年对自由职业者联盟(Freelancers Union)所做的调查,有75%的全职工作人员和68%的兼职的独立工作者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自由职业是因为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根据劳工部统计,在15100万名2016年8月正在工作的人群中,超过2050万(即13.5%)人表示他们出于“非经济因素”选择了兼职工作。

包括Kasriel自己,不少科技人员都相信Gig-economy(零工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对劳动力而言这是件好事。从数据上来看,不少人都希望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哪怕这意味着他们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会变为暂时或是根本没有。

虽然很多科技人员可能都很想辞掉现在的全职工作投入零工经济,但亚马逊的方针可能并不能满足他们。《Throwing Rocks at the Google Bus》的作者Douglas Rushkoff表示,亚马逊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剥夺劳动力”。在他看来,“30小时工作计划在减少工作时间方面确实做得明智,但根据工作时间比例减少薪酬就不应该了。”

鉴于亚马逊并没有减少实验团队的员工福利,所以看来公司并没有打算通过这个方法来省钱。但理论上实验团队的员工对公司而言成本更高,因为他们的预计产量会低于全职人员。

这也是Rushkoff质疑的地方。他认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近几年流行实验每日6小时工作制的主要原因,因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激励员工提高效率 。

“把5天的工作在4天内完成的员工不该因此被惩罚,而是应该得到奖赏。但这只有在管理层把员工视作公司的一份子时才能实现。你没必要把钱从员工手里省下来再送到股东手里。”Rushkoff说道。

换句话来说,Rushkoff认为:“用按时间比例减少薪酬来换取减少工作时间,这等于是让最高产的员工买下自己的自由时间,然后自行弥补少了的薪酬。”对于某些员工来说,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津贴”,而亚马逊终于实现了。对另外一些员工而言,买下自己自由时间的价格太高,还不如全职。

关键字:亚马逊Facebook

本文摘自:猎云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