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双雄争霸 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谁能笑傲江湖?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07 10:56:4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11月7日讯

如今,逆变器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逆变器领域,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是逆变器的两大种类。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核心功率调节器件,占据系统成本比例在10-15%之间,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它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能够直接并入电网、负载的交流能量。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电晶体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等……

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一般分为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动力设备并网逆变器和其他发电设备并网逆变器。

由于建筑的多样性,势必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多样性,为了使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最高同时又兼顾建筑的外形美观,这就要求我们的逆变器的多样化,来实现最佳方式的太阳能转换。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太阳能逆变方式为:集中逆变器、组串逆变器,多组串逆变器和组件逆变。

微型逆变器

太阳能光伏微型逆变器是一种转换直流从单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至交流电的装置。微型逆变器的直流电源转换是从一个单一的太阳能模块交流,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配备逆变器及转换器功能,每块组件可单独进行电流的转化,所以这被称之为“微型逆变器”。

微型逆变器能够在面板级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拥有超越中央逆变器的优势。这样可以通过对各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使得整体的输出功率最大化。

每一块电池板分别接入一台微型逆变器,当电池板中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时,则只有这一块都会受到影响,而其他光伏电池板都将在最佳工作状态运行,使得系统总体效率更高、发电量更大。此外,与通信功能组合,还可用于监视各个模块的状态,检测出出现故障的模块。

光伏逆变器朝高频化、小型化发展,不带隔离变压器已成为主流。未来最具发展前景方向为微型转换器和微型逆变器(组件逆变器),英国Enphase能源公司Microinverter及美国国家半导体的Solarmagic技术为业界关注。

并网逆变器包含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MPPT)及逆变机构(DC-AC)。逆变器工作首先需要始终跟踪最大功率点进行发电,交流输出需要保持跟电网电压、频率、相位一致。

并网逆变器:大型并网光伏逆变器的模块化技术,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大型并网光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结构的优点包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效率和电能质量,并机冗余可靠性高,安装维护便捷,节约占地等。

并网逆变器

A.可靠性:一个甚至多个模块出现故障时,系统仍可继续向电网提供电能,可用性高;可选配多个冗余模块,提高系统可靠性;

B.可维护性:维护方便,模块更换时间<<10分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增加了冗余模决和更多的结构件、大型模块化逆变器在提高可靠性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更高的系统成本,此类产品面向的客户是对运行可性要求较高但对初始投资敏感度较低的光伏电站投资商。

微型逆变器:有效降低局部遮档造成的阴影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是其最大的优势

微型逆变器是指以组件为单位进行电流的直交流转换,即为每块光伏组件配置一枚独立的逆变器,以美国Enphase公司为代表,目前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重新掀起一股研究微型逆变器的热潮。

日照不均、光伏组件多样化、安装条件复杂,如城市BIPV、农村屋顶多树荫等情况下,微型逆变器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即实现模块化、分布式模式发电。

微型逆变器产品及安装

微型逆变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除了安装简易、安全性更高外,有效降低局部遮档造成的阴影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是其最大的优势;但其缺点则是初始投资和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改善抢出电能质量、满足电网的调度需求,是解决接入降碍的关健。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这一障碍的消除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逆变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电能质量、运行At定性、以及电能的可调度性。比如:有功功率降额、无功功率补偿、低电压穿越、根据电网频率调整出力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健技术和功能。

光伏逆变器实现的功能虽然只是简单的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但是它在运行时需要满足来自于电网、电站运行商、投资商等不同层面的要求,这就是光伏逆变器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D1Net评论:

在逆变器领域,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谁能笑傲江湖,只能交给未来的时间来回答。未来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发展方向中,除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外,提高输出电能质量、增强与智能电网的结合能力、改善恶劣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等,也将成为光伏逆变器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

关键字: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双雄争霸 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谁能笑傲江湖?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双雄争霸 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谁能笑傲江湖?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07 10:56:48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11月7日讯

如今,逆变器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逆变器领域,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是逆变器的两大种类。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核心功率调节器件,占据系统成本比例在10-15%之间,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它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能够直接并入电网、负载的交流能量。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电晶体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等……

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一般分为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动力设备并网逆变器和其他发电设备并网逆变器。

由于建筑的多样性,势必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多样性,为了使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最高同时又兼顾建筑的外形美观,这就要求我们的逆变器的多样化,来实现最佳方式的太阳能转换。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太阳能逆变方式为:集中逆变器、组串逆变器,多组串逆变器和组件逆变。

微型逆变器

太阳能光伏微型逆变器是一种转换直流从单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至交流电的装置。微型逆变器的直流电源转换是从一个单一的太阳能模块交流,各个太阳能电池模块配备逆变器及转换器功能,每块组件可单独进行电流的转化,所以这被称之为“微型逆变器”。

微型逆变器能够在面板级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拥有超越中央逆变器的优势。这样可以通过对各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使得整体的输出功率最大化。

每一块电池板分别接入一台微型逆变器,当电池板中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时,则只有这一块都会受到影响,而其他光伏电池板都将在最佳工作状态运行,使得系统总体效率更高、发电量更大。此外,与通信功能组合,还可用于监视各个模块的状态,检测出出现故障的模块。

光伏逆变器朝高频化、小型化发展,不带隔离变压器已成为主流。未来最具发展前景方向为微型转换器和微型逆变器(组件逆变器),英国Enphase能源公司Microinverter及美国国家半导体的Solarmagic技术为业界关注。

并网逆变器包含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MPPT)及逆变机构(DC-AC)。逆变器工作首先需要始终跟踪最大功率点进行发电,交流输出需要保持跟电网电压、频率、相位一致。

并网逆变器:大型并网光伏逆变器的模块化技术,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大型并网光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结构的优点包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效率和电能质量,并机冗余可靠性高,安装维护便捷,节约占地等。

并网逆变器

A.可靠性:一个甚至多个模块出现故障时,系统仍可继续向电网提供电能,可用性高;可选配多个冗余模块,提高系统可靠性;

B.可维护性:维护方便,模块更换时间<<10分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增加了冗余模决和更多的结构件、大型模块化逆变器在提高可靠性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更高的系统成本,此类产品面向的客户是对运行可性要求较高但对初始投资敏感度较低的光伏电站投资商。

微型逆变器:有效降低局部遮档造成的阴影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是其最大的优势

微型逆变器是指以组件为单位进行电流的直交流转换,即为每块光伏组件配置一枚独立的逆变器,以美国Enphase公司为代表,目前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重新掀起一股研究微型逆变器的热潮。

日照不均、光伏组件多样化、安装条件复杂,如城市BIPV、农村屋顶多树荫等情况下,微型逆变器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即实现模块化、分布式模式发电。

微型逆变器产品及安装

微型逆变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除了安装简易、安全性更高外,有效降低局部遮档造成的阴影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是其最大的优势;但其缺点则是初始投资和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改善抢出电能质量、满足电网的调度需求,是解决接入降碍的关健。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这一障碍的消除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逆变器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电能质量、运行At定性、以及电能的可调度性。比如:有功功率降额、无功功率补偿、低电压穿越、根据电网频率调整出力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健技术和功能。

光伏逆变器实现的功能虽然只是简单的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但是它在运行时需要满足来自于电网、电站运行商、投资商等不同层面的要求,这就是光伏逆变器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D1Net评论:

在逆变器领域,微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谁能笑傲江湖,只能交给未来的时间来回答。未来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发展方向中,除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外,提高输出电能质量、增强与智能电网的结合能力、改善恶劣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等,也将成为光伏逆变器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

关键字: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