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由“元”到“角” 逆变器价格锁链战记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王莎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1 16:21:43 本文摘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从2014年至今,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光伏行业成功加身了“行业回暖”的标签,但与此同时,“微利运行”也在紧紧相随。

以光伏电站系统的核心设备逆变器为例,国内逆变器企业牢牢占据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且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开疆拓土,但“庞大的身躯”掩盖不住背后由“元”到“角”的“价格锁链”。

“治病良方”在哪?现在听一线逆变器企业无锡上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上能)副总经理李建飞“把脉诊疗”。

  一季度逆变器价格继续下滑

IHS能源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光伏逆变器价格继续出现下滑。第一季度,我国集中式逆变器每瓦单价在0.20-0.28元之间,而组串式逆变器的每瓦单价在0.40-0.50元不等。

对于逆变器跌跌不休的价格,李建飞认为背后存在两方面原因。他分析道:“第一个原因是低价竞争。目前市场上活跃的逆变器厂家的综合实力,包括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都是很强的,现阶段要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和盈利,很容易出现低价竞争。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大型项目用最低价去招标。这样或主动、或被动,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迫于竞争,齐齐选择降价。”

“价格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品技术创新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到最后只能拼价格,而目前价格也到了盈利的临界点。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价格的持续下滑让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这必然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产品质量,忽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又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销售,进而阻碍企业进一步获取利润。”李建飞表示。

当然,负责高屋建瓴的政府机构同样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逐步抬高逆变器门槛。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要求逆变器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微型逆变器不低于10MWp),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6%,不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8%(微型逆变器相关指标分别不低于94%和95%)。

“在规范条件下,有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因为这个标准也被筛掉了。所以市场竞争虽然更加激烈了,但同时也聚焦了。”李建飞认为。

“治病良方”源归何处?

“价格肉搏”下的逆变器企业长期处于“微利运行”的状态,这样无论对于整个光伏行业持续回暖,还是未来企业的“走出去”之路,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治病良方”在哪里?其实,很简单,一句话——降成本。但降成本的秘诀不是一味的“价格混战”,而是市场上亘古不变所强调的的技术创新。

李建飞也表示:“解决逆变器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情况,首先就是要技术创新。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都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从技术方案上来讲,包括从原来的两电平到三电平技术,甚至到多电平技术,这个其实也是降成本的一个措施。通过技术升级把体积缩小,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成本就降下来了。另外还有一种降成本方案,就是跳出逆变器本身的这个思维框架,不再单纯从逆变器上做文章,而是从整个系统方案的角度上去挖掘,降低整个发电系统的综合成本。”

无锡上能长期坚持的创新之路也为市场上的逆变器企业提供的借鉴。“我们不会打价格战,因为无底线的低价,最终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损害,这条路是无法走长远的。不专注逆变器领域的企业,可以非理性的投资,赚钱就离开。但无锡上能以新能源产业为主,要发展就必须走持续创新之路。”李建飞强调。

据李建飞介绍,无锡上能正在销售的新型集散式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不仅综合了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方案的各自优点,而且光伏电站系统的造价进一步下降,将真正给电站投资者带来实惠。“这种集散式光伏电站解决方案也是我们公司今年重点推广的产品。目前业内很多厂家也都看好这个方案,都在快速跟进。”李建飞说。

迈向智能光伏时代

日前,顶层设计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磅下发,强调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吹响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也让“智能化”讨论再次爆表。

而从去年持续火热的“互联网+”理念,也为传统光伏电站智能变革提供的机遇,“智能光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智能光伏,李建飞分享了他的看法。“我觉得智能光伏电站应该从两头走。顶层设计当然很重要,因为它担负着光伏电站的整体实现职能。但真正的智能化需要从底层做起,要让电站的每个部件都实现智能化。如果说底层的部件或设备不具备智能功能,那后端需要的大量数据从哪里获得?得到的数据又有多少真实性”?

在李建飞看来,“光伏电站中逆变器便是最底层的部件了,也掌握着光伏电站核心的数据出口。基于逆变器的核心数据出口,就具备了实现智能化电站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无锡上能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下,光伏电站的智能化可以做到更多。“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具备支持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每个串联组串支路的数据分析和PV特性参数扫描功能、支路组件故障检测及故障断开等一系列智能功能,为后续的智能电站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接口和充足的数据支持,朝着智能光伏电站迈了一大步。”李建飞补充道。

正是基于不断的技术创新,上能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端,以过硬的实力整合了世界500强艾默生光伏业务。据了解,上能累计出货量超过6GW,市场占有率超过20%,是中国高端发电市场最大逆变器供应商。

关键字:逆变器三电平特性参数

本文摘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x 由“元”到“角” 逆变器价格锁链战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由“元”到“角” 逆变器价格锁链战记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王莎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1 16:21:43 本文摘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从2014年至今,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光伏行业成功加身了“行业回暖”的标签,但与此同时,“微利运行”也在紧紧相随。

以光伏电站系统的核心设备逆变器为例,国内逆变器企业牢牢占据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且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开疆拓土,但“庞大的身躯”掩盖不住背后由“元”到“角”的“价格锁链”。

“治病良方”在哪?现在听一线逆变器企业无锡上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上能)副总经理李建飞“把脉诊疗”。

  一季度逆变器价格继续下滑

IHS能源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光伏逆变器价格继续出现下滑。第一季度,我国集中式逆变器每瓦单价在0.20-0.28元之间,而组串式逆变器的每瓦单价在0.40-0.50元不等。

对于逆变器跌跌不休的价格,李建飞认为背后存在两方面原因。他分析道:“第一个原因是低价竞争。目前市场上活跃的逆变器厂家的综合实力,包括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都是很强的,现阶段要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和盈利,很容易出现低价竞争。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大型项目用最低价去招标。这样或主动、或被动,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迫于竞争,齐齐选择降价。”

“价格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品技术创新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到最后只能拼价格,而目前价格也到了盈利的临界点。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价格的持续下滑让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这必然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产品质量,忽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又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销售,进而阻碍企业进一步获取利润。”李建飞表示。

当然,负责高屋建瓴的政府机构同样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逐步抬高逆变器门槛。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要求逆变器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微型逆变器不低于10MWp),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6%,不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8%(微型逆变器相关指标分别不低于94%和95%)。

“在规范条件下,有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因为这个标准也被筛掉了。所以市场竞争虽然更加激烈了,但同时也聚焦了。”李建飞认为。

“治病良方”源归何处?

“价格肉搏”下的逆变器企业长期处于“微利运行”的状态,这样无论对于整个光伏行业持续回暖,还是未来企业的“走出去”之路,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治病良方”在哪里?其实,很简单,一句话——降成本。但降成本的秘诀不是一味的“价格混战”,而是市场上亘古不变所强调的的技术创新。

李建飞也表示:“解决逆变器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情况,首先就是要技术创新。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都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从技术方案上来讲,包括从原来的两电平到三电平技术,甚至到多电平技术,这个其实也是降成本的一个措施。通过技术升级把体积缩小,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成本就降下来了。另外还有一种降成本方案,就是跳出逆变器本身的这个思维框架,不再单纯从逆变器上做文章,而是从整个系统方案的角度上去挖掘,降低整个发电系统的综合成本。”

无锡上能长期坚持的创新之路也为市场上的逆变器企业提供的借鉴。“我们不会打价格战,因为无底线的低价,最终会导致产品质量的损害,这条路是无法走长远的。不专注逆变器领域的企业,可以非理性的投资,赚钱就离开。但无锡上能以新能源产业为主,要发展就必须走持续创新之路。”李建飞强调。

据李建飞介绍,无锡上能正在销售的新型集散式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不仅综合了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方案的各自优点,而且光伏电站系统的造价进一步下降,将真正给电站投资者带来实惠。“这种集散式光伏电站解决方案也是我们公司今年重点推广的产品。目前业内很多厂家也都看好这个方案,都在快速跟进。”李建飞说。

迈向智能光伏时代

日前,顶层设计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磅下发,强调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吹响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也让“智能化”讨论再次爆表。

而从去年持续火热的“互联网+”理念,也为传统光伏电站智能变革提供的机遇,“智能光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智能光伏,李建飞分享了他的看法。“我觉得智能光伏电站应该从两头走。顶层设计当然很重要,因为它担负着光伏电站的整体实现职能。但真正的智能化需要从底层做起,要让电站的每个部件都实现智能化。如果说底层的部件或设备不具备智能功能,那后端需要的大量数据从哪里获得?得到的数据又有多少真实性”?

在李建飞看来,“光伏电站中逆变器便是最底层的部件了,也掌握着光伏电站核心的数据出口。基于逆变器的核心数据出口,就具备了实现智能化电站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无锡上能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下,光伏电站的智能化可以做到更多。“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具备支持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每个串联组串支路的数据分析和PV特性参数扫描功能、支路组件故障检测及故障断开等一系列智能功能,为后续的智能电站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接口和充足的数据支持,朝着智能光伏电站迈了一大步。”李建飞补充道。

正是基于不断的技术创新,上能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端,以过硬的实力整合了世界500强艾默生光伏业务。据了解,上能累计出货量超过6GW,市场占有率超过20%,是中国高端发电市场最大逆变器供应商。

关键字:逆变器三电平特性参数

本文摘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