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光伏多重利好:你所不知的风险与机遇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0-15 17:22:21 本文摘自:电池中国网

9月28日,国家能源局宣布上调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5.3GW,比此前下达的年度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增加了30%。对此,业内如何看待此项政策的影响,光伏市场和相关企业怎样借势启动,未来光伏电站建设发展的潜力何在?电池中国网带您纵观此次光伏电站再扩容的始末。

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机容量的加码有助于经济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利润相比7月降幅扩大,经济仍处于下滑态势。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初略估算1GW建设将带来100亿元投资,此次能源局上调电站规模5.3GW,将带来逾500亿元的投资,为经济增长起到助力效果。

多重因素催生出的“政策红利”

业界分析认为,此次能源局上调的光伏电站装机目标,在规划上更具科学性,是基于上半年的装机量完成情况和对下半年的预期。增调主要用于支持光伏电站建设条件优越、已下达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好,及积极创新发展方式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等地区建设光伏电站,拥有资源优势和执行力强的地区,将获得更多光伏电站建设指标。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7.73GW,相比去年同期3.3GW增长134%,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三五”规划光伏装机目标有望从原来的100GW,上调至200GW。

业内专家指出,节能减排的倒逼,使得光伏发展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近日,中美元首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双方重申坚定推进落实国内气候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会议期间也表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度,争取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要完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15%的目标,必须提高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但事实上核电尚未重启,水电装机容量提升的速度很慢,所以在光伏电站规划上适当加码是很必要的。也正是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光伏电站扩容得以顺利实现。

对策之举是否瞄准了“靶子”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整并未明确所有地区新增容量的电站类型,即是集中式地面电站,还是分布式项目。其次,从地域分布上看,西北等集中式地面电站的“传统势力范围”,依然占据了较大份额。

根据国家能源局具体安排,河北、内蒙古、新疆各获70万千瓦的额度,为各省市区之首;另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获得30万千瓦的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南疆四地州光伏电站建设。对此有专家表示,如果这次调整依然以集中式地面电站为主,无疑与我国光伏发展现状与潮流存在相悖之处。

首先,虽然当前装机容量保持上涨,但“弃光”现象依旧严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19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弃光率近10%。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开发布局不合理、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导致区域光伏电站消纳矛盾突出。

经过大小企业数年的“跑马圈地”,西部集中式电站的空间已近饱和,但此次新增的530万千瓦中,有250万千瓦位于西部省份,占据将近一半。而真正的“用电大户”东南沿海地区,只有江浙受到“恩惠”,其余省份都未被纳入调增范围。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能源行业的整体趋势逐步转向更加符合能源发展潮流的“分布式”上。东部地区虽没有大面积土地资源可以建设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但是屋顶资源丰富,是建设分布式发电极好的地区。

目前,受投融资、风险等因素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虽得到各界认可,但大规模上马仍待破局。今年1-6月,全国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69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04万千瓦,分布式发电还不到集中式发电的1/6。

如果我国要实现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仍需从根源上解决一些问题。中游制造方面,应树立严苛的技术门槛和技术标准,同时加大对优质产能的扶持力度;而在下游电站开发方面,融资成本、补贴发放、土地政策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驱动介入企业业绩增长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加强、国内市场不断启动的情况下,我国光伏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光伏产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光伏电站获得市场扩容机遇。

上市公司林洋电子在多地快速布局,积极发展光伏电站,相关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光伏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其中,电站运营预计实现收入1.1亿元左右。

阳光电源主营光伏逆变器,年产能为5GW,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光伏电站业务,上半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较去年同期激增愈两倍。公司目前已完成并网项目124.6MW,并计划进行290MW项目运营。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晶科会加大在全国各省的开发力度,特别是调增省份,包括西部地面电站和中东部、西南、东北等地区的分布式项目。同时,将所有已建成并网的电站数据接入晶科的远程运维控制中心,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电站管理。

业内分析认为,光伏电站运营公司在电站并网后,毛利率较高,且每年均有稳定的利润,光伏电站运营类公司面临重大机遇。相关公司还包括东方能源、京运通、旷达科技等。

扎堆开发尚需警惕运营风险

尽管市场一片火热,但市场分析人士提醒,在光伏行业尤其是终端发电利用环节未充分疏通的大背景下,众多电站项目建成后运行业绩仍受制约,直接影响电站运营商的投资回报。对于电站开发商来说,电站建成后能否找到愿意接盘的运营商,兑现投资收益并非易事。

晖保智能总经理徐天分析指出,对光伏生产企业而言,这预示着今年第四季度将出现一轮新的订单潮;其次,这意味着项目的立项、建设以及收益期的提前,原本今年没有机会立项的项目很可能将获得审批并投入开发建设;再次,上调装机规模或许将引发新一轮的光伏项目投资热潮。

有业内人士对这一热潮袭来表示担忧,认为在全新的机遇面前,光伏行业反倒更应对电站项目投资持审慎的态度。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处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修复期。上世纪末至2004年是中国光伏的产业化阶段,2004至2008年是理性高速发展阶段,2009至2011年中期是非理性高速发展阶段,严重的供求失衡即在这一段形成,2011年中期至今,中国光伏产业是整合阶段。

当前供求比例仍旧失衡。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实际需求是27.5GW,供给是70GW,供需严重失衡。经过三年的调整,到2014年底,这一关系应为需求40GW,供给60GW,其中主要供给来源于中国。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严重的失衡关系,极大损害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13年,前20大光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平均毛利率虽然已从一季度的10%提高至三季度的15%,但其主要构成者,中国有竞争力光伏企业的经营结果仍不乐观。部分企业实现盈利,部分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个别企业还在亏损之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大量无竞争力企业所代表的多余产能,严重影响着产品价格实现合理的利润空间。

光伏电站未来市场潜力十足

随着国家强化光伏电站建设,领先的光伏企业更是一马当先。可以预见,紧跟政策扶持逐步落实,光伏电站将成为光伏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前景光明。

华澳信托产业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润川表示,未来数年光伏电站每年投资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假设每年电站装机成本以5%左右的速度下降,未来分布式将以快于地面大型电站的速度增长。

由于市场前景看好,资金需求巨大,各路资本正伺机以各种方式进入光伏电站市场。例如,由民生银行和史玉柱等发起的“中民投”发起100亿光伏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光伏电站和中游的并购整合;航天机电和建银国际合作,成立光伏产业基金;工商联旗下的新能源商会目前也在筹集一个做电站投资和收购的光伏基金;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正在牵头成立国灵光伏应用产业投资基金,定位为分布式光伏启动基金。综合来看,相关企业正纷纷涉足光伏电站项目,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字:光伏电站光伏产业

本文摘自:电池中国网

x 光伏多重利好:你所不知的风险与机遇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光伏多重利好:你所不知的风险与机遇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0-15 17:22:21 本文摘自:电池中国网

9月28日,国家能源局宣布上调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5.3GW,比此前下达的年度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增加了30%。对此,业内如何看待此项政策的影响,光伏市场和相关企业怎样借势启动,未来光伏电站建设发展的潜力何在?电池中国网带您纵观此次光伏电站再扩容的始末。

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机容量的加码有助于经济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利润相比7月降幅扩大,经济仍处于下滑态势。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初略估算1GW建设将带来100亿元投资,此次能源局上调电站规模5.3GW,将带来逾500亿元的投资,为经济增长起到助力效果。

多重因素催生出的“政策红利”

业界分析认为,此次能源局上调的光伏电站装机目标,在规划上更具科学性,是基于上半年的装机量完成情况和对下半年的预期。增调主要用于支持光伏电站建设条件优越、已下达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好,及积极创新发展方式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等地区建设光伏电站,拥有资源优势和执行力强的地区,将获得更多光伏电站建设指标。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7.73GW,相比去年同期3.3GW增长134%,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三五”规划光伏装机目标有望从原来的100GW,上调至200GW。

业内专家指出,节能减排的倒逼,使得光伏发展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近日,中美元首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双方重申坚定推进落实国内气候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会议期间也表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度,争取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要完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15%的目标,必须提高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但事实上核电尚未重启,水电装机容量提升的速度很慢,所以在光伏电站规划上适当加码是很必要的。也正是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光伏电站扩容得以顺利实现。

对策之举是否瞄准了“靶子”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整并未明确所有地区新增容量的电站类型,即是集中式地面电站,还是分布式项目。其次,从地域分布上看,西北等集中式地面电站的“传统势力范围”,依然占据了较大份额。

根据国家能源局具体安排,河北、内蒙古、新疆各获70万千瓦的额度,为各省市区之首;另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获得30万千瓦的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南疆四地州光伏电站建设。对此有专家表示,如果这次调整依然以集中式地面电站为主,无疑与我国光伏发展现状与潮流存在相悖之处。

首先,虽然当前装机容量保持上涨,但“弃光”现象依旧严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19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弃光率近10%。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开发布局不合理、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导致区域光伏电站消纳矛盾突出。

经过大小企业数年的“跑马圈地”,西部集中式电站的空间已近饱和,但此次新增的530万千瓦中,有250万千瓦位于西部省份,占据将近一半。而真正的“用电大户”东南沿海地区,只有江浙受到“恩惠”,其余省份都未被纳入调增范围。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能源行业的整体趋势逐步转向更加符合能源发展潮流的“分布式”上。东部地区虽没有大面积土地资源可以建设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但是屋顶资源丰富,是建设分布式发电极好的地区。

目前,受投融资、风险等因素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虽得到各界认可,但大规模上马仍待破局。今年1-6月,全国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69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04万千瓦,分布式发电还不到集中式发电的1/6。

如果我国要实现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仍需从根源上解决一些问题。中游制造方面,应树立严苛的技术门槛和技术标准,同时加大对优质产能的扶持力度;而在下游电站开发方面,融资成本、补贴发放、土地政策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驱动介入企业业绩增长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加强、国内市场不断启动的情况下,我国光伏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光伏产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光伏电站获得市场扩容机遇。

上市公司林洋电子在多地快速布局,积极发展光伏电站,相关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光伏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其中,电站运营预计实现收入1.1亿元左右。

阳光电源主营光伏逆变器,年产能为5GW,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光伏电站业务,上半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较去年同期激增愈两倍。公司目前已完成并网项目124.6MW,并计划进行290MW项目运营。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晶科会加大在全国各省的开发力度,特别是调增省份,包括西部地面电站和中东部、西南、东北等地区的分布式项目。同时,将所有已建成并网的电站数据接入晶科的远程运维控制中心,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电站管理。

业内分析认为,光伏电站运营公司在电站并网后,毛利率较高,且每年均有稳定的利润,光伏电站运营类公司面临重大机遇。相关公司还包括东方能源、京运通、旷达科技等。

扎堆开发尚需警惕运营风险

尽管市场一片火热,但市场分析人士提醒,在光伏行业尤其是终端发电利用环节未充分疏通的大背景下,众多电站项目建成后运行业绩仍受制约,直接影响电站运营商的投资回报。对于电站开发商来说,电站建成后能否找到愿意接盘的运营商,兑现投资收益并非易事。

晖保智能总经理徐天分析指出,对光伏生产企业而言,这预示着今年第四季度将出现一轮新的订单潮;其次,这意味着项目的立项、建设以及收益期的提前,原本今年没有机会立项的项目很可能将获得审批并投入开发建设;再次,上调装机规模或许将引发新一轮的光伏项目投资热潮。

有业内人士对这一热潮袭来表示担忧,认为在全新的机遇面前,光伏行业反倒更应对电站项目投资持审慎的态度。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处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修复期。上世纪末至2004年是中国光伏的产业化阶段,2004至2008年是理性高速发展阶段,2009至2011年中期是非理性高速发展阶段,严重的供求失衡即在这一段形成,2011年中期至今,中国光伏产业是整合阶段。

当前供求比例仍旧失衡。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实际需求是27.5GW,供给是70GW,供需严重失衡。经过三年的调整,到2014年底,这一关系应为需求40GW,供给60GW,其中主要供给来源于中国。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严重的失衡关系,极大损害中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13年,前20大光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平均毛利率虽然已从一季度的10%提高至三季度的15%,但其主要构成者,中国有竞争力光伏企业的经营结果仍不乐观。部分企业实现盈利,部分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个别企业还在亏损之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大量无竞争力企业所代表的多余产能,严重影响着产品价格实现合理的利润空间。

光伏电站未来市场潜力十足

随着国家强化光伏电站建设,领先的光伏企业更是一马当先。可以预见,紧跟政策扶持逐步落实,光伏电站将成为光伏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前景光明。

华澳信托产业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润川表示,未来数年光伏电站每年投资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假设每年电站装机成本以5%左右的速度下降,未来分布式将以快于地面大型电站的速度增长。

由于市场前景看好,资金需求巨大,各路资本正伺机以各种方式进入光伏电站市场。例如,由民生银行和史玉柱等发起的“中民投”发起100亿光伏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光伏电站和中游的并购整合;航天机电和建银国际合作,成立光伏产业基金;工商联旗下的新能源商会目前也在筹集一个做电站投资和收购的光伏基金;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正在牵头成立国灵光伏应用产业投资基金,定位为分布式光伏启动基金。综合来看,相关企业正纷纷涉足光伏电站项目,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字:光伏电站光伏产业

本文摘自:电池中国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