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集成是未来 展望机电散热未来出路在哪

责任编辑:Zane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6-20 08:58:19 本文摘自:CBSi中国·ZOL

不知不觉,2011年已经过去了接近半数的日子,而在这半年里边,我们也经历了CeBit以及ComputeX两次大展。当然笔者今天想说的并非这两次大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机电散热这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今后的发展方向会在哪里。

在此篇文章当中,笔者将会以技术为主导,跟大家来探讨一个问题,目前国内的DIY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变革时代,虽然有人喜有人忧,虽然说DIY整个产业的总体价值还在成一个上升阶段,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的是这个行业的数量却在缩减,随着DIY平均价值的提升,厂商们需要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激烈的竞争,而笔者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DIY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个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越走越快的DIY产业

越走越快的DIY产业

好吧,行业开篇我们首先来谈谈整个DIY产业的发展方向。进入2011年以来DIY产业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越走越快”,走的东西有很多,中国人的品味在向上走,市场的保有量在向下走,大家愿意为DIY付出的钱在向上走,产业的利润率在向下走。

两个方向走给国内的DIY产业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变革,其中最典型的现象就是DIY平均价格的上升让过去存在于产业低端的一些品牌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而那些过去处于产业中游的品牌在这种势头下随时有被压缩到下游的可能性,生存之路可谓是岌岌可危。

美中日三国DIY与笔记本平均价格比值

那么过去传统的高端产品就会依旧活的好吗?必须要说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和问题。由于欧美市场的持续疲软以及国内市场消费热情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涌入国内市场,他们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高端,但是在成熟市场的多年打拼显然会比国内的高端品牌更具备吸引消费者的经验,所以说高端品牌的生存之路更加微妙。

也就是说无论是平均价格的上升还是国外品牌的涌入都会给传统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机电散热这块也不会例外。散热器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已经在几年前平缓的度过了那些日子,但是机电行业必须要正视他们已经处于了最为危机的时刻,能否活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决心。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机箱 我缺乏的并非技术

机箱我缺乏的并非技术

首先来说说机箱,相对电源散热来讲,机箱属于一个相对初级的工业产品,钢铁的冷加工工艺相对来讲十分成熟,铝合金则需要一次成型和铆接(很多时候简单螺丝即可)。由于中国长时间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所以金属工艺虽然算不得绝对优秀,但是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制作机箱的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高端产品均为国内制造 给人家做了那么久 自己做出个产品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我们的机箱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可以说很简单,是设计,是理念,是生产者对于机箱的认识。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国内的很多大的机箱厂完全是当做摇钱机器来运作,如果摇不动了,或者摇的累了其拥有者就会给他们扔掉。所以说我们的机箱厂并不缺技术,缺的只是开拓精神以及经营理念,如果有一天他们愿意认真做,一切都还有希望。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电源 PC所用的只在产业末端

电源PC所用的只在产业末端

电源这块可以说是机电散三个行业当中与国际前进水平差距最大的一个,不过我们国内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小型开关电源生产厂,但是真正拥有自主设计实力的也只有航嘉这种国内的龙头企业。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小厂都能够轻松生产出达到80Plus铜牌标准的产品,但是归其根本并不在于他们的设计实力,只是有些方案已经流传的满街都是而已。

航嘉X7-1200代表了国内PC开关电源的最高水平

不过放眼整个产业,PC开关电源其实在整个电源行业属于门槛当中很低的那一类,国际大厂拥有极为成熟的成本控制经验,再加上这种企业的工厂大量位于国内,我们的国内品牌可以说在他们面前拥有很大的劣势。

当然笔者还要说说最重要的一点,其实他依旧和技术无关,那就是产品,我们在很多国内品牌上都可以看到很多过于强悍的错误,尤其以外观、风扇、线缆、接口等方面为主。笔者在这里真的很想说,负责这些项目的产品经理是否应该考虑换个地方吃饭,无论自身技术有多么强大,产品设计上的硬伤会让所有的强势瞬间化为乌有,这就是商品经济时代的真理。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散热 规模扩大已经接近极限

散热 规模扩大已经接近极限

然后来谈谈散热,实际上散热是这3个行业与国际差距最小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营销推广方面都与很多国际品牌十分相似,技术方面由于散热器是个做工至上的产品,而我们目前已经很好的做到形似,下面需要做的只剩下了完整的模仿以及之后的再创新。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 散热器再难通过改变造型和提高体积来实现性能提升 能改进的只剩下工艺

所以说笔者对于国内的散热器厂商还是具备着相当的信心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改进工艺,包括热管的品质,热管与鳍片的连接方式,热管与底座的连接方式,鳍片的生产工艺。至于0.01mm级别的鳍片和非对称热管这些东西很长时间都不会到来,相信届时也会引起改革的浪潮吧!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看似分离的三者 实际却相辅相成

看似分离的三者 实际却相辅相成

当然很多朋友想说,笔者说了那么多,实际上并没有说出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是将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简单的复述了一下。实际上很多人都觉得机电散企业之所以存在实际上是因为这个3样东西往往会一起被人们提起,会在相同的地方销售,事实上的真的只有这么点因素嘛?

相信有一天 这种开放式电源我们会在很多地方见到

实际上机电散这3者是相同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源拥有自己的外壳,拥有自己的散热系统,所以说在电源方面拥有相当技术的厂商必定会在机箱以及散热方面都有一些造诣(电源外壳看着虽然方正,但是也有讲究,电源看似散热系统只有一枚风扇,但是散热片的布局也拥有很大的讲究。)这也是很多电源厂商涉猎更为广泛的原因之一。

不过不知道大家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我们的机箱自己拥有外壳,为何电源还要拥有单独的外壳?我们的机箱内部已经拥有相当量的风扇,为什么还要准备一套单独的散热系统?事实上这种浪费可以说是整个行业进步的一个大门槛,谁能够先拿掉电源的外壳以及风扇,就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机箱 提高空间利用率是重点

机箱提高空间利用率是重点

好吧,赶紧来畅想未来吧!首先说说机箱,我们现在的机箱越做越大,不过很多事情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我们的传统认知当中,越大的机箱就拥有更好的品质,更好的散热,更加坚固耐用,更加这个更加那个总之更加优秀,不过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什么呢?

一台机箱可以安装2块主板也许会正中一些需要两台计算机的高端用户的需求

更大的机箱散热并没有优势,更大的机箱如果没有采用更厚的板材反而更加薄弱,更大的机箱由于不合理的设计变的越来越空。所以说机箱将来的发展在于空间利用率,诸如A05N、SG07这种产品都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容纳了非常大量的配件,而且在散热方面也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秀。

所以说今后机箱发展的方向在于提高空间利用率,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就要求电源以及散热系统要实现一体化设计,电源随着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某些设计的改变的确会大幅度缩小体积,而散热系统则要要求风按照设计的方位行走即可,这样即使没有宽阔的空间,依旧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更加精巧美观。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电源 一体化散热 分离式低压

电源一体化散热 分离式低压

然后我们来说说电源,刚才我们提到了电源要不断的小型化以适应机箱的容纳,那么小型化究竟要往什么方面发展才可以做到呢?相信很多朋友要说这样要换用空间利用率更高的拓扑结构,让电源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使用高规格的小尺寸器件。这么做的确拥有相当的用处,不过这是量变并非质变。

980W风道散热电源也可以如此小巧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把本不应该放置在电源上的设备挪到主板上!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电脑自身并不拥有太多需要12V、5V、3.3V直接使用的设备,我们可以将电源简化为12V以及5Vsb这两路输出,然后在主板的供电原件上稍作调整,仍然可以直接使用,毕竟诸如内存这种使用3.3V供电的芯片实际上电源都远低于3.3V,直接换用12V供电,可以减少由于输出更低电压的所占用的器件,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电源由于输出更低电压的废热,线缆也可以进一步做的更少,何乐而不为呢?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散热 优秀的风流与变革的体积

散热 优秀的风流与变革的体积

最后来谈谈散热,其实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GPU的功耗要比CPU功耗高了甚多,而我们的CPU可以享受超级庞大的散热系统,而GPU只能憋屈在一小块地方。最终结果就是那些追求静音的用户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处理GPU的散热上,我们是否应该换个思路,想想如此憋屈GPU是否正确?

实话实说 华硕这批3槽显卡散热器技术含量实在是不高 不过就是如此简单可以达到好的散热效果

所以说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整个改变显卡所处的位置以及结构,不过目前这么做的确存在着相当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折中的办法来实现,那就是让GPU(以及需要重点散热的其他部件)直接从机箱外进风,同时增加他们的体积(直接将散热器制作为3槽甚至更多)。当然这些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兼容永远会有牺牲。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机电散一体其实早就出现

机电散一体其实早就出现

可能有些朋友会奇怪我在首页放置的那台主机究竟是什么含义,事实上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认了出来,那就是我们传说中的Mac Pro。Mac Pro可以算是一个典型,所有的结构都经过了定制化设计,CPU以及电源完全依靠机箱风道散热,当然Mac Pro的空间利用率可谓是很低的,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他拿空间利用率换来了太多的人性化。

Mac Pro算是一台机电散热一体化的典型产品

实际上很多品牌机都可以做到如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么一群玩家会把很破的SGCC的品牌机机箱视若珍宝。当然你也许会认为那只是另一种追求个性,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品牌机的机箱可以给我们很多上千块兼容机机箱都不能给的东西。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无需技术的出路:开拓下一个中国

无需技术的出路:开拓下一个中国

说点题外话,可能有些厂商认为,我们自己本身就不属于技术型企业,那我们难道就要等死了吗?是不是应该趁着房地产还有钱可赚马上投入其中搞一票然后好好享受50年?其实并非如此,国内的企业还有一条压根与技术无关的出路,那就是寻找下一个中国。

地球那么大 也许哪一天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也会需要大量计算机呢

相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这些企业之所以可以活的很好,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那段飞速增长的日子,这段日子虽然在国内难以见到,不过无论是拉美、东欧、非洲还是什么其他地方总还存在着。既然存在着,勇敢走出去,相信我们现在的很多产品已经足够好。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DIY会发展为厂商显现实力的场所

DIY会发展为厂商显现实力的场所

好吧,说到最后,落在这样一个也许算是悲观的论调上。再过些年,当然要过的稍微多一点,相信DIY会成为很多厂商显示实力的工具,毕竟做DIY出身的厂商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跳出自己过去原有的圈子,并非说原有的圈子不好,我们不喜欢他,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圈子里边的经济价值是无法让一家企业顺利成长为叱咤风云的王者。

步入LED散热并不代表抛弃DIY 只是找到自己更广阔的未来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诸如超频三这种企业已经开始挺进LED散热市场,航嘉也在手机充电器等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就,更有大量厂商为很多品牌产品做各种OEM已经ODM服务。自有品牌固然重要,然而真正重要的绝非品牌,而是那种无论哪个行业都要努力做好的拼搏精神。在此笔者向所有那些奋战在DIY第一线的品牌致敬,希望你们能真正带着国内的DIY品牌走出困局,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关键字:DIYCPU功耗

本文摘自:CBSi中国·ZOL

x 集成是未来 展望机电散热未来出路在哪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集成是未来 展望机电散热未来出路在哪

责任编辑:Zane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6-20 08:58:19 本文摘自:CBSi中国·ZOL

不知不觉,2011年已经过去了接近半数的日子,而在这半年里边,我们也经历了CeBit以及ComputeX两次大展。当然笔者今天想说的并非这两次大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机电散热这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今后的发展方向会在哪里。

在此篇文章当中,笔者将会以技术为主导,跟大家来探讨一个问题,目前国内的DIY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变革时代,虽然有人喜有人忧,虽然说DIY整个产业的总体价值还在成一个上升阶段,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的是这个行业的数量却在缩减,随着DIY平均价值的提升,厂商们需要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激烈的竞争,而笔者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DIY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个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越走越快的DIY产业

越走越快的DIY产业

好吧,行业开篇我们首先来谈谈整个DIY产业的发展方向。进入2011年以来DIY产业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越走越快”,走的东西有很多,中国人的品味在向上走,市场的保有量在向下走,大家愿意为DIY付出的钱在向上走,产业的利润率在向下走。

两个方向走给国内的DIY产业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变革,其中最典型的现象就是DIY平均价格的上升让过去存在于产业低端的一些品牌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而那些过去处于产业中游的品牌在这种势头下随时有被压缩到下游的可能性,生存之路可谓是岌岌可危。

美中日三国DIY与笔记本平均价格比值

那么过去传统的高端产品就会依旧活的好吗?必须要说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和问题。由于欧美市场的持续疲软以及国内市场消费热情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涌入国内市场,他们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高端,但是在成熟市场的多年打拼显然会比国内的高端品牌更具备吸引消费者的经验,所以说高端品牌的生存之路更加微妙。

也就是说无论是平均价格的上升还是国外品牌的涌入都会给传统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机电散热这块也不会例外。散热器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已经在几年前平缓的度过了那些日子,但是机电行业必须要正视他们已经处于了最为危机的时刻,能否活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决心。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机箱 我缺乏的并非技术

机箱我缺乏的并非技术

首先来说说机箱,相对电源散热来讲,机箱属于一个相对初级的工业产品,钢铁的冷加工工艺相对来讲十分成熟,铝合金则需要一次成型和铆接(很多时候简单螺丝即可)。由于中国长时间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所以金属工艺虽然算不得绝对优秀,但是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制作机箱的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高端产品均为国内制造 给人家做了那么久 自己做出个产品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我们的机箱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可以说很简单,是设计,是理念,是生产者对于机箱的认识。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国内的很多大的机箱厂完全是当做摇钱机器来运作,如果摇不动了,或者摇的累了其拥有者就会给他们扔掉。所以说我们的机箱厂并不缺技术,缺的只是开拓精神以及经营理念,如果有一天他们愿意认真做,一切都还有希望。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电源 PC所用的只在产业末端

电源PC所用的只在产业末端

电源这块可以说是机电散三个行业当中与国际前进水平差距最大的一个,不过我们国内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小型开关电源生产厂,但是真正拥有自主设计实力的也只有航嘉这种国内的龙头企业。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小厂都能够轻松生产出达到80Plus铜牌标准的产品,但是归其根本并不在于他们的设计实力,只是有些方案已经流传的满街都是而已。

航嘉X7-1200代表了国内PC开关电源的最高水平

不过放眼整个产业,PC开关电源其实在整个电源行业属于门槛当中很低的那一类,国际大厂拥有极为成熟的成本控制经验,再加上这种企业的工厂大量位于国内,我们的国内品牌可以说在他们面前拥有很大的劣势。

当然笔者还要说说最重要的一点,其实他依旧和技术无关,那就是产品,我们在很多国内品牌上都可以看到很多过于强悍的错误,尤其以外观、风扇、线缆、接口等方面为主。笔者在这里真的很想说,负责这些项目的产品经理是否应该考虑换个地方吃饭,无论自身技术有多么强大,产品设计上的硬伤会让所有的强势瞬间化为乌有,这就是商品经济时代的真理。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散热 规模扩大已经接近极限

散热 规模扩大已经接近极限

然后来谈谈散热,实际上散热是这3个行业与国际差距最小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营销推广方面都与很多国际品牌十分相似,技术方面由于散热器是个做工至上的产品,而我们目前已经很好的做到形似,下面需要做的只剩下了完整的模仿以及之后的再创新。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 散热器再难通过改变造型和提高体积来实现性能提升 能改进的只剩下工艺

所以说笔者对于国内的散热器厂商还是具备着相当的信心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改进工艺,包括热管的品质,热管与鳍片的连接方式,热管与底座的连接方式,鳍片的生产工艺。至于0.01mm级别的鳍片和非对称热管这些东西很长时间都不会到来,相信届时也会引起改革的浪潮吧!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看似分离的三者 实际却相辅相成

看似分离的三者 实际却相辅相成

当然很多朋友想说,笔者说了那么多,实际上并没有说出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是将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简单的复述了一下。实际上很多人都觉得机电散企业之所以存在实际上是因为这个3样东西往往会一起被人们提起,会在相同的地方销售,事实上的真的只有这么点因素嘛?

相信有一天 这种开放式电源我们会在很多地方见到

实际上机电散这3者是相同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源拥有自己的外壳,拥有自己的散热系统,所以说在电源方面拥有相当技术的厂商必定会在机箱以及散热方面都有一些造诣(电源外壳看着虽然方正,但是也有讲究,电源看似散热系统只有一枚风扇,但是散热片的布局也拥有很大的讲究。)这也是很多电源厂商涉猎更为广泛的原因之一。

不过不知道大家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我们的机箱自己拥有外壳,为何电源还要拥有单独的外壳?我们的机箱内部已经拥有相当量的风扇,为什么还要准备一套单独的散热系统?事实上这种浪费可以说是整个行业进步的一个大门槛,谁能够先拿掉电源的外壳以及风扇,就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机箱 提高空间利用率是重点

机箱提高空间利用率是重点

好吧,赶紧来畅想未来吧!首先说说机箱,我们现在的机箱越做越大,不过很多事情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我们的传统认知当中,越大的机箱就拥有更好的品质,更好的散热,更加坚固耐用,更加这个更加那个总之更加优秀,不过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什么呢?

一台机箱可以安装2块主板也许会正中一些需要两台计算机的高端用户的需求

更大的机箱散热并没有优势,更大的机箱如果没有采用更厚的板材反而更加薄弱,更大的机箱由于不合理的设计变的越来越空。所以说机箱将来的发展在于空间利用率,诸如A05N、SG07这种产品都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容纳了非常大量的配件,而且在散热方面也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秀。

所以说今后机箱发展的方向在于提高空间利用率,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就要求电源以及散热系统要实现一体化设计,电源随着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某些设计的改变的确会大幅度缩小体积,而散热系统则要要求风按照设计的方位行走即可,这样即使没有宽阔的空间,依旧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更加精巧美观。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电源 一体化散热 分离式低压

电源一体化散热 分离式低压

然后我们来说说电源,刚才我们提到了电源要不断的小型化以适应机箱的容纳,那么小型化究竟要往什么方面发展才可以做到呢?相信很多朋友要说这样要换用空间利用率更高的拓扑结构,让电源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使用高规格的小尺寸器件。这么做的确拥有相当的用处,不过这是量变并非质变。

980W风道散热电源也可以如此小巧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把本不应该放置在电源上的设备挪到主板上!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电脑自身并不拥有太多需要12V、5V、3.3V直接使用的设备,我们可以将电源简化为12V以及5Vsb这两路输出,然后在主板的供电原件上稍作调整,仍然可以直接使用,毕竟诸如内存这种使用3.3V供电的芯片实际上电源都远低于3.3V,直接换用12V供电,可以减少由于输出更低电压的所占用的器件,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电源由于输出更低电压的废热,线缆也可以进一步做的更少,何乐而不为呢?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散热 优秀的风流与变革的体积

散热 优秀的风流与变革的体积

最后来谈谈散热,其实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GPU的功耗要比CPU功耗高了甚多,而我们的CPU可以享受超级庞大的散热系统,而GPU只能憋屈在一小块地方。最终结果就是那些追求静音的用户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处理GPU的散热上,我们是否应该换个思路,想想如此憋屈GPU是否正确?

实话实说 华硕这批3槽显卡散热器技术含量实在是不高 不过就是如此简单可以达到好的散热效果

所以说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整个改变显卡所处的位置以及结构,不过目前这么做的确存在着相当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折中的办法来实现,那就是让GPU(以及需要重点散热的其他部件)直接从机箱外进风,同时增加他们的体积(直接将散热器制作为3槽甚至更多)。当然这些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兼容永远会有牺牲。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机电散一体其实早就出现

机电散一体其实早就出现

可能有些朋友会奇怪我在首页放置的那台主机究竟是什么含义,事实上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认了出来,那就是我们传说中的Mac Pro。Mac Pro可以算是一个典型,所有的结构都经过了定制化设计,CPU以及电源完全依靠机箱风道散热,当然Mac Pro的空间利用率可谓是很低的,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他拿空间利用率换来了太多的人性化。

Mac Pro算是一台机电散热一体化的典型产品

实际上很多品牌机都可以做到如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么一群玩家会把很破的SGCC的品牌机机箱视若珍宝。当然你也许会认为那只是另一种追求个性,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品牌机的机箱可以给我们很多上千块兼容机机箱都不能给的东西。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无需技术的出路:开拓下一个中国

无需技术的出路:开拓下一个中国

说点题外话,可能有些厂商认为,我们自己本身就不属于技术型企业,那我们难道就要等死了吗?是不是应该趁着房地产还有钱可赚马上投入其中搞一票然后好好享受50年?其实并非如此,国内的企业还有一条压根与技术无关的出路,那就是寻找下一个中国。

地球那么大 也许哪一天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也会需要大量计算机呢

相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这些企业之所以可以活的很好,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那段飞速增长的日子,这段日子虽然在国内难以见到,不过无论是拉美、东欧、非洲还是什么其他地方总还存在着。既然存在着,勇敢走出去,相信我们现在的很多产品已经足够好。

产品:X7-1200W航嘉电源DIY会发展为厂商显现实力的场所

DIY会发展为厂商显现实力的场所

好吧,说到最后,落在这样一个也许算是悲观的论调上。再过些年,当然要过的稍微多一点,相信DIY会成为很多厂商显示实力的工具,毕竟做DIY出身的厂商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跳出自己过去原有的圈子,并非说原有的圈子不好,我们不喜欢他,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圈子里边的经济价值是无法让一家企业顺利成长为叱咤风云的王者。

步入LED散热并不代表抛弃DIY 只是找到自己更广阔的未来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诸如超频三这种企业已经开始挺进LED散热市场,航嘉也在手机充电器等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就,更有大量厂商为很多品牌产品做各种OEM已经ODM服务。自有品牌固然重要,然而真正重要的绝非品牌,而是那种无论哪个行业都要努力做好的拼搏精神。在此笔者向所有那些奋战在DIY第一线的品牌致敬,希望你们能真正带着国内的DIY品牌走出困局,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关键字:DIYCPU功耗

本文摘自:CBSi中国·ZOL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