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端和智能机成为信息泄露重灾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16 10:55:01 本文摘自:08:06比特论坛佚名

对于人来说,最不应该丢掉东西应该是宝贵的生命。但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和文明来说,重要的东西往往会根据时代不同而改变。

石器时代,人们如果没有火就不能生存,所以火是最不能丢的。工业时代,蒸汽等机械动力是生产力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生产,时代就不会进步,社会就不会发展,所以那是最不能丢的东西。而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快速信息交流和处理的平台,很多人都以为这两者是不能丢的东西,但恰恰这个时代最不能丢的却是这两者所承载的东西——数据和信息本身。

信息时代,数据和信息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这使得信息链中一个数据遭遇了危机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信息链,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包括人类生命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和平等方面。所以信息时代的数据不仅是最不能丢的东西,也是最应该被保护的东西。

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催生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发生

2013年可以说是信息安全行业的多事之秋,从多家酒店开房信息泄露,再到QQ群资料大规泄露,信息安全似乎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国信息安全产业针对各类网络威胁行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护、监管、控制能力,甚至众多企业及机构都有着完备的数据防护体系,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利益驱使之下,越来越多的攻击和窃取行为,正瞄准了有着强大防护机制的大型企业和机构。

近些年来,全球网络威胁持续增长,各类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并呈现出攻击工具趋于专业化、目的趋于商业化、行为趋于组织化、手段趋于多样化等特点。许多漏洞和攻击工具被网络犯罪组织商品化,使网络威胁的范围加速扩散。而针对特定公司或政府窃取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的攻击正在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这时,公司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就必须上升到新的高度。

而这么多的泄露事件和这么多种类的威胁,其背后隐藏的是信息技术和设备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或者可以这么说,信息技术和设备是快速发展了,但是相对应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却没有跟上脚步。

报告也表明 移动端和智能机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日前,某安全中心发布的《2013手机防盗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表明手机和移动丢失成为数据泄漏的源头和重灾区。

据《报告》调查研究,手机丢失或成为QQ微信等社交账号被盗的途径之一,随之而来的针对熟人诈骗更让人防不胜防。而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手机被盗相当于将移动支付的全部信息提供给不法分子,让受害者的财产面临极大风险。

《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手机盗窃案件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超过70%的网民表示曾丢失(含被盗)手机。遭遇手机被盗本已是不小的损失,但经调查研究表明,在发生手机盗窃案件后,不法分子还可能利用手机中的信息对失主的社交好友、网银账户等进行诈骗和偷窃,对失主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手机失窃案件中,一旦不法之徒掌握失主大量手机信息,很容易就可以利用微信、网购支付账号等手机软件进行诈骗,并且此类诈骗成功率更高,对失主造成的损失更大。对此安全专家建议,在平时使用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重要账号不要设置为记住密码和自动登录状态;一旦手机丢失要第一时间修改QQ、微信和网络支付密码,以免遭受更大损失。

利用“丢了也能防护”的加密技术才是治理数据丢失问题的最好手段

面对这种由于丢失或者被窃造成的数据泄漏问题,采用能对于数据和信息达到即使意外丢失也能继续“防护”的加密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数据加密技术不同于其他安全防护技术,它是直接作用于数据本身。现代的电子信息加密技术是通过高等数学的公式来演算出不同的算法,从而达到加密数据本源的效果。而这种加密效果,即使数据丢失了、被窃了、甚至是被监听了依然有效。而随着算法的不断精进,加密防护必然成为日后保护数据最好的手段。同时为了应对现代数据多格式、多环境的加密需求,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无疑是最好的。

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了数据加密防护质量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应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威胁的灵活性。而技术采用的基于系统内核的透明加密,又确保了数据加密的格式无关性和加密的便利性。可以这么说,多模加密技术是集灵活、自主、全面、便利于一身的当今最先进的加密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和信息与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将结合的更紧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将可能是毁灭性的。所以在其他正面对抗的安全技术还没有被研发出来的过渡时期,甚至是想要守护数据防护的底线,采用灵活且本源的加密软件进行防护总是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防护加密软件报告

本文摘自:08:06比特论坛佚名

x 移动端和智能机成为信息泄露重灾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端和智能机成为信息泄露重灾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16 10:55:01 本文摘自:08:06比特论坛佚名

对于人来说,最不应该丢掉东西应该是宝贵的生命。但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和文明来说,重要的东西往往会根据时代不同而改变。

石器时代,人们如果没有火就不能生存,所以火是最不能丢的。工业时代,蒸汽等机械动力是生产力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生产,时代就不会进步,社会就不会发展,所以那是最不能丢的东西。而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快速信息交流和处理的平台,很多人都以为这两者是不能丢的东西,但恰恰这个时代最不能丢的却是这两者所承载的东西——数据和信息本身。

信息时代,数据和信息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这使得信息链中一个数据遭遇了危机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信息链,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包括人类生命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和平等方面。所以信息时代的数据不仅是最不能丢的东西,也是最应该被保护的东西。

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催生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发生

2013年可以说是信息安全行业的多事之秋,从多家酒店开房信息泄露,再到QQ群资料大规泄露,信息安全似乎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国信息安全产业针对各类网络威胁行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护、监管、控制能力,甚至众多企业及机构都有着完备的数据防护体系,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利益驱使之下,越来越多的攻击和窃取行为,正瞄准了有着强大防护机制的大型企业和机构。

近些年来,全球网络威胁持续增长,各类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并呈现出攻击工具趋于专业化、目的趋于商业化、行为趋于组织化、手段趋于多样化等特点。许多漏洞和攻击工具被网络犯罪组织商品化,使网络威胁的范围加速扩散。而针对特定公司或政府窃取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的攻击正在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这时,公司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就必须上升到新的高度。

而这么多的泄露事件和这么多种类的威胁,其背后隐藏的是信息技术和设备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或者可以这么说,信息技术和设备是快速发展了,但是相对应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却没有跟上脚步。

报告也表明 移动端和智能机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日前,某安全中心发布的《2013手机防盗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表明手机和移动丢失成为数据泄漏的源头和重灾区。

据《报告》调查研究,手机丢失或成为QQ微信等社交账号被盗的途径之一,随之而来的针对熟人诈骗更让人防不胜防。而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手机被盗相当于将移动支付的全部信息提供给不法分子,让受害者的财产面临极大风险。

《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手机盗窃案件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超过70%的网民表示曾丢失(含被盗)手机。遭遇手机被盗本已是不小的损失,但经调查研究表明,在发生手机盗窃案件后,不法分子还可能利用手机中的信息对失主的社交好友、网银账户等进行诈骗和偷窃,对失主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手机失窃案件中,一旦不法之徒掌握失主大量手机信息,很容易就可以利用微信、网购支付账号等手机软件进行诈骗,并且此类诈骗成功率更高,对失主造成的损失更大。对此安全专家建议,在平时使用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重要账号不要设置为记住密码和自动登录状态;一旦手机丢失要第一时间修改QQ、微信和网络支付密码,以免遭受更大损失。

利用“丢了也能防护”的加密技术才是治理数据丢失问题的最好手段

面对这种由于丢失或者被窃造成的数据泄漏问题,采用能对于数据和信息达到即使意外丢失也能继续“防护”的加密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数据加密技术不同于其他安全防护技术,它是直接作用于数据本身。现代的电子信息加密技术是通过高等数学的公式来演算出不同的算法,从而达到加密数据本源的效果。而这种加密效果,即使数据丢失了、被窃了、甚至是被监听了依然有效。而随着算法的不断精进,加密防护必然成为日后保护数据最好的手段。同时为了应对现代数据多格式、多环境的加密需求,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无疑是最好的。

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了数据加密防护质量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应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威胁的灵活性。而技术采用的基于系统内核的透明加密,又确保了数据加密的格式无关性和加密的便利性。可以这么说,多模加密技术是集灵活、自主、全面、便利于一身的当今最先进的加密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和信息与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将结合的更紧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将可能是毁灭性的。所以在其他正面对抗的安全技术还没有被研发出来的过渡时期,甚至是想要守护数据防护的底线,采用灵活且本源的加密软件进行防护总是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防护加密软件报告

本文摘自:08:06比特论坛佚名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