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国际互联网安全日:寄托着人们美好向往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2-13 09:18:4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2月13日讯

昨日,2月11日,是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这是全世界都聚焦的日子 ,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这一起源于欧洲的活动日如今影响力遍及全球,寄托着人们美好向往。

今年的口号——“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好的互联网”,在美国“棱镜门”风波搅得满世界对于网络安全“人人自危”的背景下,尤其显出积极意义。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发酵,“棱镜门”的热潮依然是一波接着一波,最新的进展来自一家媒体的爆料:斯诺登之所以仅凭简单技术就获取大量机密,罪魁祸首竟然是美国国安局“外紧内松”;而经典游戏“愤怒的小鸟”也在日前躺着“中枪”,被怀疑会导致玩家信息泄密,更有外星人借美国控制地球的搞笑段子在坊间流传……这些真真假假的爆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棱镜门”首先引起了人们的警觉。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日前指出,人们可能对网络安全威胁还缺乏足够认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国变得越来越“脆弱”,如今要使一个国家瘫痪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对其武装力量发动攻击,只需通过网络攻击就可实现。

拉美社的评论更加直接:斯诺登让全世界进入“警戒状态”,在所有人心底埋下对贴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不信任的种子。

棱镜门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倒逼各国加强对数字资产的战略国有化和区域化。有媒体分析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和地区自 己的社交网络、云存储系统和搜索引擎将有所增加,以限制外部网络入侵,保护自家用户安全。

而在2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成为各国代表热议的话题。惨遭盟友窃听的德国由内政部长德迈齐埃提出应对监听“三要素”,除了掌握和提升安全技术,公司和个人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首当其冲的就是制订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现如今,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崛起,在手机病毒泛滥、网络诈骗猖獗等日渐凸显的安全问题面前,塑造一个安全的互联网环境已刻不容缓。

D1Net评论:

创造一个美好的网络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国际国际互联网安全日,正式寄托着人类对美好网络世界的向往,为了这个目标,世界已经开始行动了,虽然由“破”到“立”的过程注定缓慢而曲折,但人们对一个“更好的互联网”有了更多希望。

关键字:安全互联网国际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国际互联网安全日:寄托着人们美好向往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国际互联网安全日:寄托着人们美好向往

责任编辑:editor008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2-13 09:18:4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2月13日讯

昨日,2月11日,是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这是全世界都聚焦的日子 ,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这一起源于欧洲的活动日如今影响力遍及全球,寄托着人们美好向往。

今年的口号——“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好的互联网”,在美国“棱镜门”风波搅得满世界对于网络安全“人人自危”的背景下,尤其显出积极意义。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发酵,“棱镜门”的热潮依然是一波接着一波,最新的进展来自一家媒体的爆料:斯诺登之所以仅凭简单技术就获取大量机密,罪魁祸首竟然是美国国安局“外紧内松”;而经典游戏“愤怒的小鸟”也在日前躺着“中枪”,被怀疑会导致玩家信息泄密,更有外星人借美国控制地球的搞笑段子在坊间流传……这些真真假假的爆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棱镜门”首先引起了人们的警觉。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日前指出,人们可能对网络安全威胁还缺乏足够认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国变得越来越“脆弱”,如今要使一个国家瘫痪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对其武装力量发动攻击,只需通过网络攻击就可实现。

拉美社的评论更加直接:斯诺登让全世界进入“警戒状态”,在所有人心底埋下对贴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不信任的种子。

棱镜门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倒逼各国加强对数字资产的战略国有化和区域化。有媒体分析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和地区自 己的社交网络、云存储系统和搜索引擎将有所增加,以限制外部网络入侵,保护自家用户安全。

而在2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成为各国代表热议的话题。惨遭盟友窃听的德国由内政部长德迈齐埃提出应对监听“三要素”,除了掌握和提升安全技术,公司和个人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首当其冲的就是制订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现如今,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崛起,在手机病毒泛滥、网络诈骗猖獗等日渐凸显的安全问题面前,塑造一个安全的互联网环境已刻不容缓。

D1Net评论:

创造一个美好的网络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国际国际互联网安全日,正式寄托着人类对美好网络世界的向往,为了这个目标,世界已经开始行动了,虽然由“破”到“立”的过程注定缓慢而曲折,但人们对一个“更好的互联网”有了更多希望。

关键字:安全互联网国际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