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从腾讯封杀“小冰”看信息安全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05 10:51:32 本文摘自:深圳商报

今年“六一”儿童节过得最悲催的无疑是微软的“小冰”了,微软这个新闺女出生不到4天,即被腾讯以“侵犯用户隐私”为由封杀。

“小冰”作为微软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一款重要产品,一个号称智商相当于16岁少女的智能机器人,借道微信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服务,直接抢微信的“生意”,必然会与小企鹅正面冲突,腾讯自然也不会允许巨人的亲闺女在他家后院创业。因此,小企鹅封杀“小冰”是必须的,当然这段江湖恩怨如何了断,巨人们自然会用力量进行博弈,但透过双方是否侵犯用户隐私的口水战,却再一次提醒我们——大数据时代如何保证信息安全?互联网企业的权利与责任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

事实上,抛开企鹅与“小冰”之争不说,信息安全、用户隐私一直是最近的热点话题。从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微软、谷歌在棱镜项目中配合对华窃密,到央视曝光几乎所有手机应用都超限收集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并形成灰色产业链,再到国内互联网大佬,动辄就抡起“隐私大棒”封杀竞争对手。显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了,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每一个人,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了。这也是为什么,本报评论一再呼吁社会要关注信息安全,呼吁行业要尽快明晰企业信息安全责任的原因所在。

或者,大家觉得“棱镜门”离普通百姓还有点远,那是国家管的事情,可如果当你手机的应用软件,将你的通讯录、你的信息与通话记录,甚至是邮件内容、银行账号密码都悄悄地上传到服务器上呢?你还坐得住吗?不要看每个互联网企业说起信息安全,说起用户隐私都是一套一套的,都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他人,但收集起用户隐私来,却都不含糊。

从巨头到草根创业者,为什么都敢肆无忌惮地收集用户隐私?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标准缺失,没有一个法律或行业规范,明确互联网企业的责任与权利边界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再一次呼吁,应该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互联网企业行为规范,明确哪些用户信息是可以收集的,哪些信息是必须征得用户同意才能收集的,哪些是绝对不允许收集的。

如果说,对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规律还需要探索,不宜一下子用过于刚性的法律进行约束,则完全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民间后官方,先制定行业规范,最后立法的步骤。不妨先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用行业标准来约束企业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让政府、用户和企业充分博弈,最后形成共识,作为立法基矗同时,也通过这个平台,给企业之间提供一个公平博弈的机会,防止一些企业借保护用户隐私之名,行扼杀竞争之实。

说到底,我们就一句话,期望能早日划定互联网企业责任边界,让用户隐私能真的隐私起来,不再是某些互联网企业的菜,不再是某些人手中扼杀竞争的大棒。

关键字:腾讯谷歌互联网企业隐私

本文摘自:深圳商报

x 从腾讯封杀“小冰”看信息安全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从腾讯封杀“小冰”看信息安全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05 10:51:32 本文摘自:深圳商报

今年“六一”儿童节过得最悲催的无疑是微软的“小冰”了,微软这个新闺女出生不到4天,即被腾讯以“侵犯用户隐私”为由封杀。

“小冰”作为微软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一款重要产品,一个号称智商相当于16岁少女的智能机器人,借道微信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服务,直接抢微信的“生意”,必然会与小企鹅正面冲突,腾讯自然也不会允许巨人的亲闺女在他家后院创业。因此,小企鹅封杀“小冰”是必须的,当然这段江湖恩怨如何了断,巨人们自然会用力量进行博弈,但透过双方是否侵犯用户隐私的口水战,却再一次提醒我们——大数据时代如何保证信息安全?互联网企业的权利与责任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

事实上,抛开企鹅与“小冰”之争不说,信息安全、用户隐私一直是最近的热点话题。从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微软、谷歌在棱镜项目中配合对华窃密,到央视曝光几乎所有手机应用都超限收集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并形成灰色产业链,再到国内互联网大佬,动辄就抡起“隐私大棒”封杀竞争对手。显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了,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每一个人,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了。这也是为什么,本报评论一再呼吁社会要关注信息安全,呼吁行业要尽快明晰企业信息安全责任的原因所在。

或者,大家觉得“棱镜门”离普通百姓还有点远,那是国家管的事情,可如果当你手机的应用软件,将你的通讯录、你的信息与通话记录,甚至是邮件内容、银行账号密码都悄悄地上传到服务器上呢?你还坐得住吗?不要看每个互联网企业说起信息安全,说起用户隐私都是一套一套的,都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他人,但收集起用户隐私来,却都不含糊。

从巨头到草根创业者,为什么都敢肆无忌惮地收集用户隐私?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标准缺失,没有一个法律或行业规范,明确互联网企业的责任与权利边界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再一次呼吁,应该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互联网企业行为规范,明确哪些用户信息是可以收集的,哪些信息是必须征得用户同意才能收集的,哪些是绝对不允许收集的。

如果说,对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规律还需要探索,不宜一下子用过于刚性的法律进行约束,则完全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民间后官方,先制定行业规范,最后立法的步骤。不妨先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用行业标准来约束企业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让政府、用户和企业充分博弈,最后形成共识,作为立法基矗同时,也通过这个平台,给企业之间提供一个公平博弈的机会,防止一些企业借保护用户隐私之名,行扼杀竞争之实。

说到底,我们就一句话,期望能早日划定互联网企业责任边界,让用户隐私能真的隐私起来,不再是某些互联网企业的菜,不再是某些人手中扼杀竞争的大棒。

关键字:腾讯谷歌互联网企业隐私

本文摘自:深圳商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