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态度漏洞”比“技术漏洞”更可怕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舒圣祥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04 16:56:48 本文摘自:正义网-检察日报

关于个人信息泄露,公众早已不陌生:买辆车,没上牌就有人打电话来,刚上牌,退税的诈骗电话就到;买套房,已经住了两年多,天天还有装修公司的电话打来;注册个公司,刚离开工商部门,代账公司就打电话来问需不需要服务……

但是,像社保系统、户籍系统、卫生系统等政府性平台竟然也有如此多的高危漏洞,还是让人感到震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信息诈骗带来的损失数以亿元计,有单个受害者的损失甚至高达数千万元,且损失数据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连政府性的个人信息数据平台都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后果必然十分可怕。

更可怕的是,如果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便再有防范难度,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怕只怕相关部门根本不够重视,即使出现了信息安全漏洞,也仅仅是“捂盖子”,而不会进行太多的补救———比如,事后几乎所有被曝光的平台都回应称没有发生信息泄露,却对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只字不提。

其实,类似地方平台之所以安全漏洞百出,很可能在平台建设招标之初就不乏腐败乱象,就像12306花了巨款却搞不出好东西。另一方面,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更是重建设轻维护,反正就算泄露信息也无需担责;更有甚者,充当信息泄露的“内鬼”,与骗子里应外合借机捞一笔,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信息泄露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管理问题、态度问题。当务之急,必须要有严苛的立法,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只要泄露个人信息就应为此担责。类似地方政府性平台在信息安全方面投入不足、监管不力的短板,需要通过立法方式去补齐,首先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泄露问责机制,并且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因为,技术上的安全漏洞可以通过改进技术的方式去应对,态度上的重视不够却唯有通过健全制度的方式去倒逼。

关键字:技术漏洞信息泄露安全漏洞

本文摘自:正义网-检察日报

x “态度漏洞”比“技术漏洞”更可怕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态度漏洞”比“技术漏洞”更可怕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舒圣祥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04 16:56:48 本文摘自:正义网-检察日报

关于个人信息泄露,公众早已不陌生:买辆车,没上牌就有人打电话来,刚上牌,退税的诈骗电话就到;买套房,已经住了两年多,天天还有装修公司的电话打来;注册个公司,刚离开工商部门,代账公司就打电话来问需不需要服务……

但是,像社保系统、户籍系统、卫生系统等政府性平台竟然也有如此多的高危漏洞,还是让人感到震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信息诈骗带来的损失数以亿元计,有单个受害者的损失甚至高达数千万元,且损失数据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连政府性的个人信息数据平台都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后果必然十分可怕。

更可怕的是,如果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便再有防范难度,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怕只怕相关部门根本不够重视,即使出现了信息安全漏洞,也仅仅是“捂盖子”,而不会进行太多的补救———比如,事后几乎所有被曝光的平台都回应称没有发生信息泄露,却对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只字不提。

其实,类似地方平台之所以安全漏洞百出,很可能在平台建设招标之初就不乏腐败乱象,就像12306花了巨款却搞不出好东西。另一方面,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更是重建设轻维护,反正就算泄露信息也无需担责;更有甚者,充当信息泄露的“内鬼”,与骗子里应外合借机捞一笔,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信息泄露主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管理问题、态度问题。当务之急,必须要有严苛的立法,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只要泄露个人信息就应为此担责。类似地方政府性平台在信息安全方面投入不足、监管不力的短板,需要通过立法方式去补齐,首先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泄露问责机制,并且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因为,技术上的安全漏洞可以通过改进技术的方式去应对,态度上的重视不够却唯有通过健全制度的方式去倒逼。

关键字:技术漏洞信息泄露安全漏洞

本文摘自:正义网-检察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