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美媒:中国黑客"离奇传说"漫延 中国专家:想象力丰富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5 17:08:28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围绕中国黑客的“离奇传说”在美国媒体上掀起新一轮炒作浪潮。自从美国5日宣称其400万联邦工作人员数据被黑客盗取后,美国政客和媒体一致将矛头指向中国,并为此绞尽脑汁挖出中国这样做背后隐藏的“阴谋”:有的想象中国黑客如何通过这些数据获取美国的武器系统和工业机密,也有人称中国是借此“招募间谍”。

“黑客可能已经掌握与美国政府有关联的中国人名单”。《纽约时报》10日援引匿名调查人员的话称,美国人事管理局是“遭到了中国黑客的攻击,后者或许已经拿到了美国外交官和其他政府官员的中国亲属、朋友、常用联系人的名单,并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勒索或报复”。报道称,目前美国调查人员正在努力查明,这成千上万的人中有多少遇到了危险。

《纽约时报》称,在400万个人信息被窃的联邦工作人员中,其中有一部分官员和外交官特别受关注,他们负责国家安全信息或负责处理最高机密。这些人每隔几年就要填写各种表格,内容包括配偶信息、婚姻信息、外国远亲、前任和现任男女朋友、财务状况、债务状况,以及自己在国外的熟人或常用联系人的名单。报道称,2010年,《纽约时报》原计划基于维基解密获得的美国国务院25万份机密电报发表文章,但被国务院要求隐去其中提到的与美国官员联系的中国人姓名,以防止他们被中国报复。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议员希夫说:“我不知道这是否比维基解密更加破坏力巨大,其性质完全不同。但这肯定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具破坏力的损失之一。”

对这起“信息失窃事件”,美国和西方媒体上充斥着对“中国黑客”的各种想象。《华盛顿自由灯塔》11日称,熟悉此类袭击的安全分析师表示,两组中国国家资助的黑客应该对此次事件负责,其中一个组织有中国军方背景,被冠以“深渊熊猫”的代号。报道称,联邦调查局网络调查人员声称,这些网络攻击的威胁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他们警告称,被盗的个人资料很有可能被用在协助一些恶意活动例如金融诈骗等。

除了金融诈骗,西方媒体还炮制“中国黑客”袭击的各种情节和目的。路透社引述美国匿名官员的话称,中国黑客“通过盗取联邦雇员的个人信息,来搜索美国的武器系统和工业机密”。

关键字:黑客美媒纽约时报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x 美媒:中国黑客"离奇传说"漫延 中国专家:想象力丰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美媒:中国黑客"离奇传说"漫延 中国专家:想象力丰富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5 17:08:28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围绕中国黑客的“离奇传说”在美国媒体上掀起新一轮炒作浪潮。自从美国5日宣称其400万联邦工作人员数据被黑客盗取后,美国政客和媒体一致将矛头指向中国,并为此绞尽脑汁挖出中国这样做背后隐藏的“阴谋”:有的想象中国黑客如何通过这些数据获取美国的武器系统和工业机密,也有人称中国是借此“招募间谍”。

“黑客可能已经掌握与美国政府有关联的中国人名单”。《纽约时报》10日援引匿名调查人员的话称,美国人事管理局是“遭到了中国黑客的攻击,后者或许已经拿到了美国外交官和其他政府官员的中国亲属、朋友、常用联系人的名单,并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勒索或报复”。报道称,目前美国调查人员正在努力查明,这成千上万的人中有多少遇到了危险。

《纽约时报》称,在400万个人信息被窃的联邦工作人员中,其中有一部分官员和外交官特别受关注,他们负责国家安全信息或负责处理最高机密。这些人每隔几年就要填写各种表格,内容包括配偶信息、婚姻信息、外国远亲、前任和现任男女朋友、财务状况、债务状况,以及自己在国外的熟人或常用联系人的名单。报道称,2010年,《纽约时报》原计划基于维基解密获得的美国国务院25万份机密电报发表文章,但被国务院要求隐去其中提到的与美国官员联系的中国人姓名,以防止他们被中国报复。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议员希夫说:“我不知道这是否比维基解密更加破坏力巨大,其性质完全不同。但这肯定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具破坏力的损失之一。”

对这起“信息失窃事件”,美国和西方媒体上充斥着对“中国黑客”的各种想象。《华盛顿自由灯塔》11日称,熟悉此类袭击的安全分析师表示,两组中国国家资助的黑客应该对此次事件负责,其中一个组织有中国军方背景,被冠以“深渊熊猫”的代号。报道称,联邦调查局网络调查人员声称,这些网络攻击的威胁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他们警告称,被盗的个人资料很有可能被用在协助一些恶意活动例如金融诈骗等。

除了金融诈骗,西方媒体还炮制“中国黑客”袭击的各种情节和目的。路透社引述美国匿名官员的话称,中国黑客“通过盗取联邦雇员的个人信息,来搜索美国的武器系统和工业机密”。

关键字:黑客美媒纽约时报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