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科技公司与用户隐私的“拔河”战争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文庚淼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4 22:21:17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曾有媒体报道Uber高管提议挖掘记者丑闻,Uber员工追踪记者行踪记录,这暴露了为了科技公司对于用户隐私的窥探和侵犯。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在智能手机中集聚,手机丢失而丧失隐私的恐惧越来越让位于网络科技公司或者黑客,以及美国政府对于隐私的收集和侵犯。

每个人手中的智能手机上装满了各种Apps,随着移动互联网各种社交网络Apps的繁荣,个人隐私比PC时代受到更大暴露的可能,每个帐号背后的主人的生活都被窥视着,在发出“状态”或照片的时候,帐号主人的隐私就被拱手交出,更何况还有各种Apps记录着你的WIFI密码、位置信息、信用卡记录、看电影或吃饭或酒店住宿等各种消费信息,在智能手机面前,个体的隐私几乎为零。斯诺登事件和明星私人照片曝光事件后,美国人对于政府和黑客侵犯个人隐私的恐慌始终未消散,正是出于这种担忧,有年轻人表示为了保护隐私将退出移动社交网络。

曾有媒体报道Uber高管提议挖掘记者丑闻,Uber员工追踪记者行踪记录,这暴露了为了科技公司对于用户隐私的窥探和侵犯。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在智能手机中集聚,手机丢失而丧失隐私的恐惧越来越让位于网络科技公司或者黑客,以及美国政府对于隐私的收集和侵犯。

随着移动设备的增多,美国的云端服务越来越多,而年轻人感觉隐私被侵犯的也越发严重,故而引发反弹。USANetwork的报告显示,55%被调查的年轻人表示后悔使用社交网络,75%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可能停用其社交网络帐号。目前更多人觉得将个人数据存储在实体设备里比存储在云端更安全,这对提供云端服务的公司来说可不是个好的趋势。

注意力本身已经是一种商品,数据收集者通过各种途径采集账户主人的检索信息,包括出行、消费与购物等各个能想到方面,这些数据是用户分类的依据,商家则通过这些数据在PC或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上向用户推送定向广告,这就是现在热门的数据分析的简单应用。有个朋友说,他知道有公司购买了银行数个PB的数据,因为觉得可以挖掘出有用的东西,就是进程比较慢,听着不寒而栗,就不再使用那家银行的信用卡了,虽然其他银行可能也这么做。

但是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年轻人群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所以Facebook公司高管们的担忧还没有那么严重,否则投资人看到报告直接裸空Facebook的股票就好了。现实是年轻人还愿意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抱怨美国政府对电话和网络无所不在的监控,一方面将个人隐私的泄露当作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付出的代价。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81%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社交网络分享私人信息不安全;6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线聊天透露私人信息不安全;59%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短信包含私人信息不安全;57%的被调查者认为发电子邮件时携带私人信息不安全;46%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移动电话里通话提及个人的信息不安全;而比例最低的是固定电话,只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固定电话说起个人信息不安全。但现在固定电话的保有量在持续下降,甚至美国家庭收入最低的部分家庭都使用手机而放弃了固定电话,数据显示人们就是如此矛盾,一方面害怕监控一方面又享受着新技术的便利。

从社交网络公司的角度来说,对于用户的顾虑是不可以不重视的,苹果公司一再保证第三方无法获取用户的信息就是对这种大面积担忧的反应。此前,奥巴马在加州硅谷附近召开会议,但当时正值民众对于政府监控担忧的高峰期,包括扎克伯克在内的多名硅谷大佬拒绝出席,就是不想被用户认为是配合政府监控的公司,惹上麻烦。

不过因为对网络的依赖,用户不是说保护隐私就能保护的,并且为了享受免费服务,也有用户愿意放弃部分隐私。5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与网络公司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以便获取免费服务;36%的被调查者称喜欢共享经济这种更有效率的服务。在愿意放弃的隐私方面,被调查者对于商品购买习惯、社交媒体使用、宗教观点,以及朋友的身份不在意。不过对于社会保险号、健康信息、电子邮件、电话内容和自己的位置信息比较关注,不愿意被泄漏。

虽然有用让渡部分隐私换取免费或低价服务的潜在认知,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希望网络公司能采取更多行动来保护网上个人信息等隐私。硅谷科技公司的隐私政策问题从来没有被如此关注过,包括苹果,Facebook等在发布新产品时都反复强调,自己和第三方都无法获得用户的信息,但从目前的趋势看,用户行为数据被收集和分析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民众通过施压迫使通过相应的联邦法律保护这部分权利之前,用户只有保持警觉,卸载最可能泄漏隐私的Apps。

关键字:用户行为科技公司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科技公司与用户隐私的“拔河”战争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科技公司与用户隐私的“拔河”战争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文庚淼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4 22:21:17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曾有媒体报道Uber高管提议挖掘记者丑闻,Uber员工追踪记者行踪记录,这暴露了为了科技公司对于用户隐私的窥探和侵犯。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在智能手机中集聚,手机丢失而丧失隐私的恐惧越来越让位于网络科技公司或者黑客,以及美国政府对于隐私的收集和侵犯。

每个人手中的智能手机上装满了各种Apps,随着移动互联网各种社交网络Apps的繁荣,个人隐私比PC时代受到更大暴露的可能,每个帐号背后的主人的生活都被窥视着,在发出“状态”或照片的时候,帐号主人的隐私就被拱手交出,更何况还有各种Apps记录着你的WIFI密码、位置信息、信用卡记录、看电影或吃饭或酒店住宿等各种消费信息,在智能手机面前,个体的隐私几乎为零。斯诺登事件和明星私人照片曝光事件后,美国人对于政府和黑客侵犯个人隐私的恐慌始终未消散,正是出于这种担忧,有年轻人表示为了保护隐私将退出移动社交网络。

曾有媒体报道Uber高管提议挖掘记者丑闻,Uber员工追踪记者行踪记录,这暴露了为了科技公司对于用户隐私的窥探和侵犯。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在智能手机中集聚,手机丢失而丧失隐私的恐惧越来越让位于网络科技公司或者黑客,以及美国政府对于隐私的收集和侵犯。

随着移动设备的增多,美国的云端服务越来越多,而年轻人感觉隐私被侵犯的也越发严重,故而引发反弹。USANetwork的报告显示,55%被调查的年轻人表示后悔使用社交网络,75%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可能停用其社交网络帐号。目前更多人觉得将个人数据存储在实体设备里比存储在云端更安全,这对提供云端服务的公司来说可不是个好的趋势。

注意力本身已经是一种商品,数据收集者通过各种途径采集账户主人的检索信息,包括出行、消费与购物等各个能想到方面,这些数据是用户分类的依据,商家则通过这些数据在PC或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上向用户推送定向广告,这就是现在热门的数据分析的简单应用。有个朋友说,他知道有公司购买了银行数个PB的数据,因为觉得可以挖掘出有用的东西,就是进程比较慢,听着不寒而栗,就不再使用那家银行的信用卡了,虽然其他银行可能也这么做。

但是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年轻人群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所以Facebook公司高管们的担忧还没有那么严重,否则投资人看到报告直接裸空Facebook的股票就好了。现实是年轻人还愿意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抱怨美国政府对电话和网络无所不在的监控,一方面将个人隐私的泄露当作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付出的代价。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81%的被调查者认为使用社交网络分享私人信息不安全;6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线聊天透露私人信息不安全;59%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短信包含私人信息不安全;57%的被调查者认为发电子邮件时携带私人信息不安全;46%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移动电话里通话提及个人的信息不安全;而比例最低的是固定电话,只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固定电话说起个人信息不安全。但现在固定电话的保有量在持续下降,甚至美国家庭收入最低的部分家庭都使用手机而放弃了固定电话,数据显示人们就是如此矛盾,一方面害怕监控一方面又享受着新技术的便利。

从社交网络公司的角度来说,对于用户的顾虑是不可以不重视的,苹果公司一再保证第三方无法获取用户的信息就是对这种大面积担忧的反应。此前,奥巴马在加州硅谷附近召开会议,但当时正值民众对于政府监控担忧的高峰期,包括扎克伯克在内的多名硅谷大佬拒绝出席,就是不想被用户认为是配合政府监控的公司,惹上麻烦。

不过因为对网络的依赖,用户不是说保护隐私就能保护的,并且为了享受免费服务,也有用户愿意放弃部分隐私。5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与网络公司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以便获取免费服务;36%的被调查者称喜欢共享经济这种更有效率的服务。在愿意放弃的隐私方面,被调查者对于商品购买习惯、社交媒体使用、宗教观点,以及朋友的身份不在意。不过对于社会保险号、健康信息、电子邮件、电话内容和自己的位置信息比较关注,不愿意被泄漏。

虽然有用让渡部分隐私换取免费或低价服务的潜在认知,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希望网络公司能采取更多行动来保护网上个人信息等隐私。硅谷科技公司的隐私政策问题从来没有被如此关注过,包括苹果,Facebook等在发布新产品时都反复强调,自己和第三方都无法获得用户的信息,但从目前的趋势看,用户行为数据被收集和分析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民众通过施压迫使通过相应的联邦法律保护这部分权利之前,用户只有保持警觉,卸载最可能泄漏隐私的Apps。

关键字:用户行为科技公司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