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网络实名制还有多少路要走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吴学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12 20:49:46 本文摘自:大众日报

近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第二十条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即网络实名制,以保障网络信息的可追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日前,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5日。(2015年7月9日《京华时报》)

备受关注的网络实名制度,终于被提上实施日程。实名制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网民的自律、责任和风险意识,对网络上的造谣、侮辱、诽谤、恶意人身攻击、欺诈等行为,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网络实名制也是一柄双刃剑,推进网络治理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相应的副作用,比如,网民身份信息的泄露、网民遭受打击报复等等。对此,韩国就有过深刻的教训。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从2007年便为网络实名立法。此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部分恶性网络事件的发生,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实名制的要求催生出伪造身份验证软件,为网络黑手反而大开方便之门,最终韩国网络实名制寿终正寝。

应该说,真正的网络实名制应是对自由的保护,其限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者的自由,非但不会成为交流障碍,反而可以提升人们的责任感和坦诚度,让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真正接轨。虽说,实行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已成社会共识,但有质疑者认为,网络实名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对公民言论自由、个人隐私等权利的直接或变相剥夺。事实上,其最大益处就是使网络世界也能像现实生活一样,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一方面,网络实名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网民的虚拟心理、无序心理、侥幸心理和随意心理,能够把网民的心态拉向现实和理性,能够提升网民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另一方面,网络实名制能够减少网络上的造谣、侮辱、诽谤、恶意人身攻击、欺诈等行为,能够压制网络戾气,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文明,增进网络健康。

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其实是公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仅仅以实名制的限制想达到净化网络环境,本身有其现实困难,在网络实名信息屡遭泄露的背景下,要想安全推行网络实名制,还是先做好网络安全才好。

一方面,应该筑好网络实名制下的公民信息防火墙,保护好公民的身份信息,维护好公民在网上批评、举报、监督的权利,避免公民因此受到打击报复,同时,努力屏蔽遏制虚假身份信息注册,仿照驾驶积分管理对网民进行积分管理,并建立网络信用机制;另一方面,要让网络实名制,真正转化为网民“实利制”,即在制度上确保网民的权利,尤其是自由言说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使之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做好制度设计,加快配套措施的跟进。比如,定期开展网络大检查,清理整治影响较大的微博、贴吧和网站等,及时清除和严厉打击涉及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的视频、图片、文字、链接、广告等,可以借鉴社区警务理念,布设虚拟警察,创建网上警务室,积极扩大重点网站的布警面,探索建立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当这些体制机制条件日臻完善时,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就容易成功,才能更安全,更让人放心和满意。

关键字:网络实名制网络环境

本文摘自:大众日报

x 网络实名制还有多少路要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网络实名制还有多少路要走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吴学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12 20:49:46 本文摘自:大众日报

近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第二十条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即网络实名制,以保障网络信息的可追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日前,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5日。(2015年7月9日《京华时报》)

备受关注的网络实名制度,终于被提上实施日程。实名制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网民的自律、责任和风险意识,对网络上的造谣、侮辱、诽谤、恶意人身攻击、欺诈等行为,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网络实名制也是一柄双刃剑,推进网络治理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相应的副作用,比如,网民身份信息的泄露、网民遭受打击报复等等。对此,韩国就有过深刻的教训。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从2007年便为网络实名立法。此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部分恶性网络事件的发生,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实名制的要求催生出伪造身份验证软件,为网络黑手反而大开方便之门,最终韩国网络实名制寿终正寝。

应该说,真正的网络实名制应是对自由的保护,其限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者的自由,非但不会成为交流障碍,反而可以提升人们的责任感和坦诚度,让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真正接轨。虽说,实行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已成社会共识,但有质疑者认为,网络实名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对公民言论自由、个人隐私等权利的直接或变相剥夺。事实上,其最大益处就是使网络世界也能像现实生活一样,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一方面,网络实名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网民的虚拟心理、无序心理、侥幸心理和随意心理,能够把网民的心态拉向现实和理性,能够提升网民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另一方面,网络实名制能够减少网络上的造谣、侮辱、诽谤、恶意人身攻击、欺诈等行为,能够压制网络戾气,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文明,增进网络健康。

网络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其实是公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仅仅以实名制的限制想达到净化网络环境,本身有其现实困难,在网络实名信息屡遭泄露的背景下,要想安全推行网络实名制,还是先做好网络安全才好。

一方面,应该筑好网络实名制下的公民信息防火墙,保护好公民的身份信息,维护好公民在网上批评、举报、监督的权利,避免公民因此受到打击报复,同时,努力屏蔽遏制虚假身份信息注册,仿照驾驶积分管理对网民进行积分管理,并建立网络信用机制;另一方面,要让网络实名制,真正转化为网民“实利制”,即在制度上确保网民的权利,尤其是自由言说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使之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做好制度设计,加快配套措施的跟进。比如,定期开展网络大检查,清理整治影响较大的微博、贴吧和网站等,及时清除和严厉打击涉及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的视频、图片、文字、链接、广告等,可以借鉴社区警务理念,布设虚拟警察,创建网上警务室,积极扩大重点网站的布警面,探索建立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当这些体制机制条件日臻完善时,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就容易成功,才能更安全,更让人放心和满意。

关键字:网络实名制网络环境

本文摘自:大众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