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打击网络犯罪缺国际法律框架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仇飞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16 11:37:24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9月13日,以“互联网+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广西南宁启幕。

“面对网络空间的共同挑战,中国和东盟越来越成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携手应对。”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表示,中方将与东盟各国紧密合作,使中国—东盟信息港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枢纽,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共享网络治理经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割完一茬又长一茬”

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举报中心共接到举报105件,有80%涉及到网络安全,有的甚至是网络犯罪,包括隐私窃取、流氓行为、诱骗欺诈等。

“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隐蔽性、欺骗性也越来越强,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态势。”9月14日下午,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打击网络犯罪”分论坛上坦言,“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行为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多年来,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多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和专项行动,打击网络犯罪和不法行为。在8月底刚刚收官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关闭违法违规网站近300家,清理删除相关违法和不良信息900余万条。

专项整治和专项行动使网络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善。有社会调查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0%的网民对网络治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但是滋生犯罪的土壤仍存在,如一些互联网服务单位管理责任措施不到位,一些网民的守法意识薄弱以及互联网自身技术特点等客观因素,增大了网络犯罪的防控和打击的难度。”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长钟忠在分论坛上指出,当前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借助互联网实施的侵财犯罪已经成为发案率最高的网络犯罪种类。

近三成诈骗电话来自东南亚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诈骗电话案件数是50万起,其中国际诈骗电话占了诈骗电话的80%以上。而据今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我国的跨境电话诈骗29%来自东南亚。

今年4月,广东警方与印尼警方合作,在印尼破获特大的跨境电话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

“由于国际号码没有统一规范且部分国际号码的识别存在困难,导致大量从境外进来的诈骗电话无法进行拦截。”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中心副总经理赵刚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移动在诈骗电话的治理过程中,总结了两大比较典型的诈骗手法,一是利用手机用户隐私诈骗,二是利用普通大众熟悉的号码通过虚拟改号进行诈骗。

据悉,中国移动将全面落实电话实名登记,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和创新NFC手机+APP的实名制模式,打击网络犯罪。

赵刚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联动合作打击机制,加强国际间号码传送的规范和管理。

谈及合作机制,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与东盟地区已建立多个打击犯罪执法机制,包括加入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东盟国家警察首长会议,签署《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湄公河次区域反对拐卖人口区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等。

须制定全球性法律文书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可以通过哪些路径来实施呢?

中国公安大学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提出,跨国网络犯罪是各国执法部门面对的共同挑战,让互联网上没有法外之地,就必须各国携起手来,进一步密切执法合作关系。

“建立中国和东盟打击网络犯罪的专项工作组,这个工作组依据个案的需求,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专家和执法人员,组成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打击特定的案件,侦查、交换案件。”梅建明建议,在东盟国家警察首长会议机制下增加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组,实现各国公安部门资源共享,加强情报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合作。

中国外交部条法司网络犯罪领域专家徐峰则认为,打击网络犯罪领域全球性法律文书的缺失与当前网络犯罪日益严峻的形势,及国际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不相适应。

“国际社会对于网络犯罪的刑事定罪、管辖、司法协助、电子证据的获取和采信等问题缺乏法律框架,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建设。”徐峰在论坛上指出,为更好应对网络犯罪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有必要制定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律文书。

据悉,东盟地区论坛2006年外长会通过的《打击网络攻击和恐怖分子滥用网络空间声明》以及外长会通过的《东盟地区论坛网络安全计划》,均将网络安全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徐峰强调,网络犯罪的国际立法将是国际社会和本地区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课题,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探讨加强该领域的交流与务实合作,有利于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及信息海上丝路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字:打击网络网络犯罪国际社会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x 打击网络犯罪缺国际法律框架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打击网络犯罪缺国际法律框架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仇飞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16 11:37:24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9月13日,以“互联网+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广西南宁启幕。

“面对网络空间的共同挑战,中国和东盟越来越成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携手应对。”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表示,中方将与东盟各国紧密合作,使中国—东盟信息港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枢纽,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共享网络治理经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割完一茬又长一茬”

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举报中心共接到举报105件,有80%涉及到网络安全,有的甚至是网络犯罪,包括隐私窃取、流氓行为、诱骗欺诈等。

“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隐蔽性、欺骗性也越来越强,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态势。”9月14日下午,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打击网络犯罪”分论坛上坦言,“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行为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多年来,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多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和专项行动,打击网络犯罪和不法行为。在8月底刚刚收官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关闭违法违规网站近300家,清理删除相关违法和不良信息900余万条。

专项整治和专项行动使网络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善。有社会调查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0%的网民对网络治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但是滋生犯罪的土壤仍存在,如一些互联网服务单位管理责任措施不到位,一些网民的守法意识薄弱以及互联网自身技术特点等客观因素,增大了网络犯罪的防控和打击的难度。”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长钟忠在分论坛上指出,当前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借助互联网实施的侵财犯罪已经成为发案率最高的网络犯罪种类。

近三成诈骗电话来自东南亚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诈骗电话案件数是50万起,其中国际诈骗电话占了诈骗电话的80%以上。而据今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我国的跨境电话诈骗29%来自东南亚。

今年4月,广东警方与印尼警方合作,在印尼破获特大的跨境电话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

“由于国际号码没有统一规范且部分国际号码的识别存在困难,导致大量从境外进来的诈骗电话无法进行拦截。”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中心副总经理赵刚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移动在诈骗电话的治理过程中,总结了两大比较典型的诈骗手法,一是利用手机用户隐私诈骗,二是利用普通大众熟悉的号码通过虚拟改号进行诈骗。

据悉,中国移动将全面落实电话实名登记,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和创新NFC手机+APP的实名制模式,打击网络犯罪。

赵刚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联动合作打击机制,加强国际间号码传送的规范和管理。

谈及合作机制,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与东盟地区已建立多个打击犯罪执法机制,包括加入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东盟国家警察首长会议,签署《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湄公河次区域反对拐卖人口区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等。

须制定全球性法律文书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可以通过哪些路径来实施呢?

中国公安大学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提出,跨国网络犯罪是各国执法部门面对的共同挑战,让互联网上没有法外之地,就必须各国携起手来,进一步密切执法合作关系。

“建立中国和东盟打击网络犯罪的专项工作组,这个工作组依据个案的需求,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专家和执法人员,组成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打击特定的案件,侦查、交换案件。”梅建明建议,在东盟国家警察首长会议机制下增加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组,实现各国公安部门资源共享,加强情报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合作。

中国外交部条法司网络犯罪领域专家徐峰则认为,打击网络犯罪领域全球性法律文书的缺失与当前网络犯罪日益严峻的形势,及国际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不相适应。

“国际社会对于网络犯罪的刑事定罪、管辖、司法协助、电子证据的获取和采信等问题缺乏法律框架,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建设。”徐峰在论坛上指出,为更好应对网络犯罪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有必要制定打击网络犯罪国际法律文书。

据悉,东盟地区论坛2006年外长会通过的《打击网络攻击和恐怖分子滥用网络空间声明》以及外长会通过的《东盟地区论坛网络安全计划》,均将网络安全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徐峰强调,网络犯罪的国际立法将是国际社会和本地区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课题,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探讨加强该领域的交流与务实合作,有利于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及信息海上丝路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字:打击网络网络犯罪国际社会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