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斯诺登赢了?美国国安局结束电话监听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01 20:50:36 本文摘自:pingwest

两周多前的11月11日,在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的奈特演播室(Knight Studio),当主持人视频通话的屏幕上终于出现斯诺登那瘦削的面孔时,没有人喊“英雄”,也没有人喊“叛徒”,观众只是猛烈的鼓掌。

在我看来,这股掌声一直持续到昨天,才达至高潮。

美国政府近日宣布,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将遵循国会法律,从11月29日开始(美东时间28日晚间11点59分)停止大规模的电话监控项目。究其原因,当然绕不过2013年由NSA前雇员斯诺登揭发的“棱镜门”事件。

审视《卫报》最初的报道可知,如果没有斯诺登的揭发,一切都将在“政治正确”的情况下安之若素:

法院秘密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对电话公司Verizon的百万客户进行通讯记录收集,其行动授权是来自《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该法案是在9·11事件后通过,常规情况下,它给予政府更大的权力对嫌疑人进行信息收集,但并没有允许一个政府扫荡式地收集整个国家的信息。

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都怀疑遭到美国窃听,此次揭密事件引发世界的一片哗然,也激起人们对国家安全需求与网络隐私保护的讨论。

对此,美国参议院于今年6月2日通过《美国自由法案》(The USA Freedom Act),限制NSA自9·11以来大规模监控民众的做法,并要求其在一百八十天内将侦查系统转换,而11月29日正是最后限期。

根据该项新法,国安局不得为侦查可疑行为而大规模地监控电话元数据(metadata),包括拨打的号码、时间与地点。如果要取得这些资料,得先向法院申请执行令,才能向电信公司要求监控特定嫌疑犯及团体的资料,且监控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

也有外界质疑,对于斯诺登的另一项重要指控——通过美国科技公司窃取大量外国网站的数据,新法案几乎没有碰触。

只要有需要,NSA仍可从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上搜集数据。2014年9月12日,雅虎官方发布声明称,曾受到过美国政府的威胁:如不按照NSA的棱镜计划要求,向其缴交网站的使用者资料,那么将受到政府每日25万美元的罚款处罚。

同时法案也没有触及美国政府部门对外国情报的收集。无论如何,美国政府还是走出了限制公权侵犯私权的第一步。从这一点看,斯诺登是胜利的。

然而,当时修订新法的人恐怕没料到,世界“下沉”的速度超乎所有人想象。2015年11月14日凌晨,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130人遇难,368人受伤,逾80人重伤。

巴格达、开罗、新疆、安卡拉、贝鲁特、巴黎……自2015年年初的《查理周刊》袭击案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恐怖袭击此起彼伏,愈发频繁也愈发猛烈,人们也愈发要求政府加强国家安全与情报收集的力度。

我的同事lianzi与光谱分别从科技公司的立场以及网络中立亟需变革的角度,探讨暴恐当道之下,自由与安全的边界。

在我看来,自由没有错,人们会从天然上爱惜羽翼,捍卫私权;安全也没有错,毕竟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是出于人们自愿让渡部分权力而形成的,同理,为了维护国家与公民的安全,人们也需要付出相应代价。

这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决然对立,那些把隐私保护当作妨碍国家安全的人绝对是别有用心。

斯诺登就表示,在2013年时美国政府或许还可以说他曝光的材料会影响国家安全,可能会让恐怖分子得逞,“但现在是2015年,CIA和FBI的局长已经在听证时说,没有任何证据和事件显示有任何人因为这些曝光材料受到伤害。”

对恶的宣战,不能忘却对善的回应,The USA Freedom Act便是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字:斯诺登美国政府

本文摘自:pingwest

x 斯诺登赢了?美国国安局结束电话监听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斯诺登赢了?美国国安局结束电话监听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01 20:50:36 本文摘自:pingwest

两周多前的11月11日,在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的奈特演播室(Knight Studio),当主持人视频通话的屏幕上终于出现斯诺登那瘦削的面孔时,没有人喊“英雄”,也没有人喊“叛徒”,观众只是猛烈的鼓掌。

在我看来,这股掌声一直持续到昨天,才达至高潮。

美国政府近日宣布,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将遵循国会法律,从11月29日开始(美东时间28日晚间11点59分)停止大规模的电话监控项目。究其原因,当然绕不过2013年由NSA前雇员斯诺登揭发的“棱镜门”事件。

审视《卫报》最初的报道可知,如果没有斯诺登的揭发,一切都将在“政治正确”的情况下安之若素:

法院秘密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对电话公司Verizon的百万客户进行通讯记录收集,其行动授权是来自《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该法案是在9·11事件后通过,常规情况下,它给予政府更大的权力对嫌疑人进行信息收集,但并没有允许一个政府扫荡式地收集整个国家的信息。

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都怀疑遭到美国窃听,此次揭密事件引发世界的一片哗然,也激起人们对国家安全需求与网络隐私保护的讨论。

对此,美国参议院于今年6月2日通过《美国自由法案》(The USA Freedom Act),限制NSA自9·11以来大规模监控民众的做法,并要求其在一百八十天内将侦查系统转换,而11月29日正是最后限期。

根据该项新法,国安局不得为侦查可疑行为而大规模地监控电话元数据(metadata),包括拨打的号码、时间与地点。如果要取得这些资料,得先向法院申请执行令,才能向电信公司要求监控特定嫌疑犯及团体的资料,且监控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

也有外界质疑,对于斯诺登的另一项重要指控——通过美国科技公司窃取大量外国网站的数据,新法案几乎没有碰触。

只要有需要,NSA仍可从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上搜集数据。2014年9月12日,雅虎官方发布声明称,曾受到过美国政府的威胁:如不按照NSA的棱镜计划要求,向其缴交网站的使用者资料,那么将受到政府每日25万美元的罚款处罚。

同时法案也没有触及美国政府部门对外国情报的收集。无论如何,美国政府还是走出了限制公权侵犯私权的第一步。从这一点看,斯诺登是胜利的。

然而,当时修订新法的人恐怕没料到,世界“下沉”的速度超乎所有人想象。2015年11月14日凌晨,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130人遇难,368人受伤,逾80人重伤。

巴格达、开罗、新疆、安卡拉、贝鲁特、巴黎……自2015年年初的《查理周刊》袭击案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恐怖袭击此起彼伏,愈发频繁也愈发猛烈,人们也愈发要求政府加强国家安全与情报收集的力度。

我的同事lianzi与光谱分别从科技公司的立场以及网络中立亟需变革的角度,探讨暴恐当道之下,自由与安全的边界。

在我看来,自由没有错,人们会从天然上爱惜羽翼,捍卫私权;安全也没有错,毕竟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是出于人们自愿让渡部分权力而形成的,同理,为了维护国家与公民的安全,人们也需要付出相应代价。

这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决然对立,那些把隐私保护当作妨碍国家安全的人绝对是别有用心。

斯诺登就表示,在2013年时美国政府或许还可以说他曝光的材料会影响国家安全,可能会让恐怖分子得逞,“但现在是2015年,CIA和FBI的局长已经在听证时说,没有任何证据和事件显示有任何人因为这些曝光材料受到伤害。”

对恶的宣战,不能忘却对善的回应,The USA Freedom Act便是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字:斯诺登美国政府

本文摘自:pingwes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