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填补信息安全漏洞需从源头“打补丁”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毛小北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06 17:16:54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

虽然我国对于电信诈骗一直是零容忍态度,但电信诈骗却仍旧呈现多发态势。法律只是事后追责和起到震慑作用,避免电信诈骗的再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

虽然我国对于电信诈骗一直是零容忍态度,但电信诈骗却仍旧呈现多发态势。法律只是事后追责和起到震慑作用,避免电信诈骗的再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

近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电信诈骗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在不断地提高,其主要症结还是在于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的不断失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现在有些电信诈骗,不仅能够在群众手机上显示电信、银行、公安等部门机构的正式号码,还能准确了解群众与这些部门联系的信息。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他明确要求相关部门、机构,要切实加强人员管理,坚决杜绝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上,通州尚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一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信息的泄露包括两种:一种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小心自己泄露的,比如,刷卡消费、各种信息登记等。另一种是利用各种非法手段从各个企业信息库调取的,信息获取后主要的目的就是非法买卖。当然还可能是内部人员为了利益所泄露,不过相对于前两种发生概率相对较少。

黄一凡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特征,各种标签拼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大概地判断出这个人是谁,是做什么的,甚至可以扩展知道亲属的信息,可见个人信息的隐私性和重要性。而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并利用,对于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或者年龄大的老人来讲可能是致命的。”

尤为注意的是,我国对于电信诈骗一直是零容忍态度且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虽然破获了不少大案,但电信诈骗却仍旧呈现多发态势,并且花样在持续翻新。

根据《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接用户标记超4.6亿条诈骗电话,收到诈骗短信人数3亿人次,骗子们一个季度拨出电话18.8亿次,可以说是非常高频。

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造成电信诈骗如此高发的原因无外乎不法分子对于利益的贪婪和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

“如果有人想要花钱买你手上的信息并且价格可观,你卖不卖?一本满是个人信息的书在黑市可能卖到288元甚至更高,为了利润许多人选择铤而走险。”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泄露信息的源头是很难被查到的,也很少有人去查,“个人信息的泄露就如同吃饭一样容易”。

个人信息泄露在我国是否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呢?

对此,黄一凡给出了肯定答案。他告诉记者,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但是他同时也表示,相关法律就在那里,但具体在哪里泄露的却很难追查。很显然,科普和企业自律很重要,但似乎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想要彻底根治,还需要下重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变许多存在漏洞的经营模式。比如,掌握个人信息的企业对于那些不需要看到个人全部信息的部门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屏蔽,避免信息获取的完整性。

黄一凡告诉记者,法律只是事后追责和起到震慑作用,如果想避免电信诈骗再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比如那些在网上发布的个人信息求购等内容以及打着银行信息出售的各种QQ群、YY群都是相关企业和部门可以监察得到并且可以直接屏蔽掉的。不能说因为怕维护成本高或者怕麻烦就弃之不管,听之任之。

关键字:打补丁个人信息信息获取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

x 填补信息安全漏洞需从源头“打补丁”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填补信息安全漏洞需从源头“打补丁”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毛小北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06 17:16:54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

虽然我国对于电信诈骗一直是零容忍态度,但电信诈骗却仍旧呈现多发态势。法律只是事后追责和起到震慑作用,避免电信诈骗的再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

虽然我国对于电信诈骗一直是零容忍态度,但电信诈骗却仍旧呈现多发态势。法律只是事后追责和起到震慑作用,避免电信诈骗的再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

近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电信诈骗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在不断地提高,其主要症结还是在于个人信息的安全防线的不断失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现在有些电信诈骗,不仅能够在群众手机上显示电信、银行、公安等部门机构的正式号码,还能准确了解群众与这些部门联系的信息。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他明确要求相关部门、机构,要切实加强人员管理,坚决杜绝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上,通州尚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一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信息的泄露包括两种:一种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小心自己泄露的,比如,刷卡消费、各种信息登记等。另一种是利用各种非法手段从各个企业信息库调取的,信息获取后主要的目的就是非法买卖。当然还可能是内部人员为了利益所泄露,不过相对于前两种发生概率相对较少。

黄一凡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特征,各种标签拼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大概地判断出这个人是谁,是做什么的,甚至可以扩展知道亲属的信息,可见个人信息的隐私性和重要性。而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并利用,对于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或者年龄大的老人来讲可能是致命的。”

尤为注意的是,我国对于电信诈骗一直是零容忍态度且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虽然破获了不少大案,但电信诈骗却仍旧呈现多发态势,并且花样在持续翻新。

根据《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接用户标记超4.6亿条诈骗电话,收到诈骗短信人数3亿人次,骗子们一个季度拨出电话18.8亿次,可以说是非常高频。

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造成电信诈骗如此高发的原因无外乎不法分子对于利益的贪婪和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

“如果有人想要花钱买你手上的信息并且价格可观,你卖不卖?一本满是个人信息的书在黑市可能卖到288元甚至更高,为了利润许多人选择铤而走险。”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泄露信息的源头是很难被查到的,也很少有人去查,“个人信息的泄露就如同吃饭一样容易”。

个人信息泄露在我国是否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呢?

对此,黄一凡给出了肯定答案。他告诉记者,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但是他同时也表示,相关法律就在那里,但具体在哪里泄露的却很难追查。很显然,科普和企业自律很重要,但似乎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想要彻底根治,还需要下重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变许多存在漏洞的经营模式。比如,掌握个人信息的企业对于那些不需要看到个人全部信息的部门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屏蔽,避免信息获取的完整性。

黄一凡告诉记者,法律只是事后追责和起到震慑作用,如果想避免电信诈骗再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比如那些在网上发布的个人信息求购等内容以及打着银行信息出售的各种QQ群、YY群都是相关企业和部门可以监察得到并且可以直接屏蔽掉的。不能说因为怕维护成本高或者怕麻烦就弃之不管,听之任之。

关键字:打补丁个人信息信息获取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