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报告显示:超七成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魏晞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2 11:09:48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

21日,一份基于百万份问卷调研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发布。报告认为,个人信息安全所遭受的威胁已经引起了公众普遍重视,但由于个人信息保护能力与常识、经验的缺乏,不法之徒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侵害行为难以禁绝,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这一报告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报告在回收分析超过104万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维认为,应建构统一的立法框架、加大司法打击力度、确立顺畅维权渠道。“把关注的焦点从事后惩处转移到事前防范上,从非法数据产业链的源头堵住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治愈这一顽疾。”

在震惊中国的“徐玉玉案”等一系列案件发生后,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

业内专家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社会共治的模式,通过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手段惩戒、共治违法违规者,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可行的举措是改变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将目前的“谁主张谁举证”改为“举证责任倒置”,原告只要提供了被告联系其这一事实即可以被告非法获得身份信息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被告需要承担提供其合法获得原告身份信息的证明。“这样一来,就会对非法获得身份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形成强烈威慑效果。”

蚂蚁金服副总裁、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对记者表示,数据信息如同“淡水”,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个人数据信息的广泛使用,如同“治水”,得让数据信息在合规的渠道里流动,发挥效用;任何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如同洪水泛滥,会给用户、机构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害;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将个人信息保护得如同一潭死水,让用户无法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便利。

关键字:个人信息个人数据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

x 报告显示:超七成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报告显示:超七成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魏晞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2 11:09:48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

21日,一份基于百万份问卷调研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发布。报告认为,个人信息安全所遭受的威胁已经引起了公众普遍重视,但由于个人信息保护能力与常识、经验的缺乏,不法之徒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侵害行为难以禁绝,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这一报告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报告在回收分析超过104万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维认为,应建构统一的立法框架、加大司法打击力度、确立顺畅维权渠道。“把关注的焦点从事后惩处转移到事前防范上,从非法数据产业链的源头堵住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治愈这一顽疾。”

在震惊中国的“徐玉玉案”等一系列案件发生后,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

业内专家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社会共治的模式,通过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手段惩戒、共治违法违规者,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可行的举措是改变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将目前的“谁主张谁举证”改为“举证责任倒置”,原告只要提供了被告联系其这一事实即可以被告非法获得身份信息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被告需要承担提供其合法获得原告身份信息的证明。“这样一来,就会对非法获得身份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形成强烈威慑效果。”

蚂蚁金服副总裁、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对记者表示,数据信息如同“淡水”,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个人数据信息的广泛使用,如同“治水”,得让数据信息在合规的渠道里流动,发挥效用;任何滥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如同洪水泛滥,会给用户、机构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害;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将个人信息保护得如同一潭死水,让用户无法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便利。

关键字:个人信息个人数据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