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黑客门”:特朗普的政治泥沼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刘婷婷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01 17:03:10 本文摘自:《民主与法制》杂志

2017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举行的就职典礼上,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然而,特朗普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对他的指责和怀疑就此“烟消云散”。在华盛顿等城市,民众示威游行此起彼伏,“黑客门”的阴霾,依然笼罩着“大亨总统”的前行道路。

“邮件门”里隐藏的“黑客门”  

说到现在仍让特朗普头痛的“黑客门”,必须将视线拉回到之前的美国总统选战,拉回到作为失败者的希拉里·克林顿身上,拉回到峰回路转的“邮件门”上。

2015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率先披露,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的4年间,从未使用域名为“@state.gov”的政府电子邮箱,而是使用域名为“@clintonemail.com”的私人电子邮箱收发公务邮件。她的助手则将其电子邮件保存到国务院的服务器上。

如此做法,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身为国务卿,希拉里“具有极高的情报价值”,与总统和中情局长属于同一级别,掌握着最敏感的机密。美国《外交事务手册》(Foreign Affairs Manual 544.3)中规定,使用官方邮件系统进行日常操作,是国务院的总方针。从2005年年底开始到2011年,国务院修订了《外交事务手册》,还发出多个备忘录,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官方系统是雇员责任,以及拒绝这样做存在的风险。

按照美国《联邦档案法》等法规,除一些极为敏感的机密文件,所有由政府官员收发的邮件都必须记录在案;私人账号只能在非常紧急的时候方可使用,事后也必须将通信内容及时上传国务院服务器。换言之,就是“所有机密属于美国政府,决不能脱离政府控制”。如此看,希拉里及其助手的做法,显然极不合适,已有违法之嫌。

尽管希拉里坚称,私人服务器“很安全”,但专家认为,“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国情报人员,一个简单的家庭服务器并不足以抗衡”。在8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100多名记者,希拉里轻描淡写地说,使用私人邮箱只是“图个方便”。之后,她应国务院要求,将3万多封涉及公务的电子邮件提交审查,但删除了另外3万多封所谓私人邮件,理由是“没有人希望公开自己的私生活”。

这般处理,已然让希拉里背上了民众质疑的“包袱”,不过很快她就收到了“礼物”。2016年7月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向司法部建议不起诉希拉里,因为未发现她有意违反法律的证据。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这份“赦免令”终于使得希拉里可以轻装上阵、直奔白宫了。然而,到了7月22日,维基解密突然甩出近两万封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邮件,又让希拉里陷入了“四面楚歌”。

这批邮件,来自民主党全国委员会7个大佬,包括了有关党内预选的种种暗黑真相:基金会洗钱、党魁操控媒体、抹黑特朗普、挤兑桑德斯 在这个升级版的“邮件门”丑闻中,剧情之狗血,手段之下三滥,堪比美剧《纸牌屋》。有媒体称,这是自“水门事件”以来,情节最恶劣卑鄙的总统大选。面对丑闻,民主党主席黛比·舒尔茨等不及大会召开,便匆匆辞职。

“邮件门”到此结束了吗?还没有。2016年10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重启“邮件门”调查,原因是在调查前国会议员、希拉里助手胡玛·阿伯丁的丈夫安东尼·韦纳涉嫌向未成年女孩儿发送色情信息一案时,联邦调查人员发现一些与希拉里“邮件门”调查相关的新邮件。2016年11月6日,联邦调查局称维持其7月首次调查后的结论不变,即没有证据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及其助手有意违反法律,不向美国司法部建议就“邮件门”起诉希拉里。

几番波折之后,作为丑闻的核心人物,志在入主白宫的希拉里被“邮件门”折腾得“有气无力”,眼瞅着民调支持率被特朗普追平、赶超。最终,在决定性的选战中,以非常悬殊的比分落败。之后,希拉里阵营复盘,把自己败北的部分原因,归咎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认为正是后者宣布重启“邮件门”调查,打击了她的选战势头。

然而,情报界反馈的信息显示,“黑手”另有其人。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表联合声明称,俄罗斯政府授意并帮助黑客入侵美国网络,意在影响美国大选、帮助特朗普获胜。2016年12月29日,在大选尘埃落定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涉嫌通过网络干预美国选举为由,决定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2017年1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就俄罗斯黑客入侵举行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国家安全局局长迈克尔·罗杰斯和国防部负责情报的高级官员马塞尔·莱特雷在联合签署的证词中称,只有俄罗斯最高级别的官员才能批准最近针对美国大选的数据盗窃和泄露行动,认为俄罗斯的网络攻击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其严重性是史上最强的,是对美国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干预。

2017年1月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国家安全局三大情报部门公布了一份解密版调查报告,指认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发动这场网络攻击,以削弱民众对美式民主的信心,破坏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获胜前景。报告称,俄罗斯政府对特朗普有明显偏好,期望通过诋毁希拉里的方式来提高特朗普获胜的几率。

如果这份报告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就意味着,特朗普的当选,实际上是普京“帮忙”的结果。而调查报告的一些细节,也似乎说明了,“邮件门”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爆发”,一些信息为什么会被“翻”出来。

波谲云诡的政治纠葛  

“黑客门”的发生,是美国的一场政治地震。“水门事件”发生后,在美国还没有一起类似政治事件,如此影响国家政治生态和政治格局。

而今,特朗普虽已当选并就任总统,希拉里也已承认选举结果,但为什么会出现“黑客门”,仍然值得认真反思。总的来看,这起政治事件的发生,与三个方面的因素不可分割。

一是美俄地缘政治对抗的因素。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不复存在,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者,虽然身居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往日的辉煌已然不再。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政治角斗,仍然是国际政治的主旋律之一。

2016年12月29日,离下台仅剩三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涉嫌干预美国大选为由,宣布对俄安全、外交、军事部门实施制裁,并驱逐35名俄外交人员,关闭两处俄外交资产,裁制三个俄公司和组织,包括4名俄总参情报总局的正副主管。

奥巴马还签署了一个新的行政命令,将制裁扩大到干涉美国同盟国和合作伙伴国家的选举。这是在对俄罗斯发出警告信号,震慑它不得操纵未来德国和法国等国的大选。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这一激烈举动,主要目的是给有意改善美俄关系的当选总统特朗普制造障碍。

实际上,奥巴马任期内,美俄在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叙利亚内战上发生了短兵交接式的博弈,但是奥巴马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如今奥巴马下台,民主党的希拉里也意外败阵,然而普京总统还在执掌权力。这对奥巴马而言,或许是难以承受的权力之痛。

尽管有关信息还需进一步核实和披露,但从美国总统和情报巨头的“反应”以及两国的舆论情况看,美国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斗争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驴象政党斗争的因素。奥巴马下台前对俄罗斯的制裁,同样也被解读为是对共和党的“警告”及对特朗普的“隔空喊话”。

媒体认为,这种“报复性告别”是为了给特朗普制造难题。英国《卫报》质疑,奥巴马持续“炒作”黑客事件,是“想在特朗普和共和党之间制造分裂,同时把特朗普和普京推入死胡同”。

无论这是不是奥巴马的本意,“黑客门”是政党斗争的衍生品,这点倒是毋庸置疑。2017年1月16日,即将卸任的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也讲到“分裂”一词,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指出,“俄罗斯黑客门”表明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出现分裂,忘了“彼此是队友”,“我担心的是,有关普京比美国政府更值得信任的想法在一些地区蔓延到了何种程度”。

历届美国大选,也是两党之间的“曝光大战”,后果决定了谁能最后入主白宫。从历次选举看,哪一个竞选人没有被从里到外扒一层皮?哪一个当选者不是“先置于死地而后生”?眼下的这两位,一个被称为“骗子”,一个被称为“疯子”。而在参选前,他俩一个是“精英”,一个是“偶像”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邮件门”还是“黑客门”,都会被民主党和共和党抓住不放,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丑闻”事件,而是事关权力在手的关键战役。也因为如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很难辨别清楚,是否没有对方“加工”“操作”的因素。

三是政治运行与民众监督的因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就“黑客门”本身来看,就算俄罗斯“黑客”攻击网络,公布了不利于希拉里的材料,也只不过是把事实告诉美国民众而已。

如果党内预选没有种种暗黑真相、如果希拉里不用私人电脑处理国家机密问题,就算俄罗斯想曝光,“黑材料”从何而来?

如此,其实也是应了英国阿克顿勋爵的那句话,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失去监督的权力,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尽管美国是老牌民主国家,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比较健全,但这并不代表着,权力就已经完全受到约束。

事实上,从希拉里的一些行为不难看出,对于这样的资深政治家,民众监督仍有不够到位的地方。作为美国民众,也只能通过“各种因素”披露的“黑客门”,看到一些“不法运作”的蛛丝马迹。

一枚危险的定时炸弹  

特朗普终于上任了。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铁王座”。作为大选的胜利者、“黑客门”客观上的“受益者”,走进白宫的最后一段路上,这扇“门”总归难以轻易绕过。如今,事件的幕布尚未拉上,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导火索仍在嗤嗤作响。

从之前的态度看,特朗普并不想承认俄罗斯的“介入”。2016年7月,维基解密爆料“邮件门”后,奥巴马和美国民主党就指责俄罗斯黑客入侵美国民主党服务器,窃取邮件,干预大选。

特朗普一面极力为俄罗斯辩护,称奥巴马是胡说八道,一面又戏谑地说普京干得好,公开鼓励俄罗斯对希拉里的电子邮件进行黑客攻击。2016年12月,奥巴马下令对俄罗斯黑客攻击进行调查,特朗普不断用“荒谬可笑”这类词语,质疑和贬损正在调查黑客事件的美国情报机构。

2016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因网络袭击事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特朗普虽表示将会晤美国情报高层部门,针对此次事件展开询问和调查,但同时与普京一唱一和,说“普京很聪明”。他还想方设法淡化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大选事件,称“电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复杂,人们根本无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美国情报部门公布“普京为特朗普助选”报告1天后,2017年1月7日,特朗普连发6条推特回应,称“反对与俄罗斯发展良好关系是愚蠢的”,表示没有证据显示黑客事件影响了大选结果。

直到1月11日,特朗普对此事态度发生转变,他在纽约举行大选获胜后首个记者会,终于公开接受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判断,也就是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俄罗斯对美国民主党方面实施了网络攻击。

另一方面,他也批评民主党未做好防范。如此大的转弯,的确不容易。在公开“认账”之前,特朗普团队已“消毒”数日,安排了他的发言人幕僚凯莉安妮·康韦透露口风。说到底,黑客闹事之说可以认,但俄罗斯干扰大选结果不能认,也就是说,自己的总统宝座是通过选举得来的,与普京和俄罗斯没有多大关系。

但是,特朗普的反对者,并不希望这些故事就此结束。“黑客门”的悬而未决,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并不仅有特朗普和他的共和党。外有美俄之争,内有党派之斗。如果国会和情报机构坚持进一步追查这些故事,追查俄罗斯对美发动黑客攻击的问题,在政党的斗争中,在国际地缘政治的角斗中,特朗普执掌的白宫难免被掣肘。

况且,一个国家通过网络干预另一个国家的选举进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战略威胁。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强烈谴责称,战争有诸多面貌,并非只有武器攻击一途,攻击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也可称为战争行为,认为“俄罗斯的干预等同于战争行为”。如果“黑客门”就此湮没,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在面会情报三巨头的第二天,特朗普宣布将任命资深国会议员丹·考茨为国家情报总监,取代克拉珀。他告诉美联社:“不久后我将宣誓就职,美国的安全和安保将是我的首要任务,美国需要打击和制止网络攻击。”此外,他还宣布,将在上任的90天内任命一个团队,出台全面防止黑客攻击的方案,“不管是我们的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必须顽强对抗和阻止网袭”。

不过,在《纽约时报》看来,这更像他在“朦胧的对俄关系”与党内压力之间的平衡之举。值得一提的是,1月7日晚,特朗普在推特网发文称,不会改变同莫斯科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并表示只有“蠢人或傻子”才会有不同意见。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好感,当选后也多次表示,将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

而这似乎预示着,在政治斗争的旋流中,“黑客门”还将继续发酵。

关键字:黑客门特朗普邮件门

本文摘自:《民主与法制》杂志

x “黑客门”:特朗普的政治泥沼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黑客门”:特朗普的政治泥沼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刘婷婷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01 17:03:10 本文摘自:《民主与法制》杂志

2017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举行的就职典礼上,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然而,特朗普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对他的指责和怀疑就此“烟消云散”。在华盛顿等城市,民众示威游行此起彼伏,“黑客门”的阴霾,依然笼罩着“大亨总统”的前行道路。

“邮件门”里隐藏的“黑客门”  

说到现在仍让特朗普头痛的“黑客门”,必须将视线拉回到之前的美国总统选战,拉回到作为失败者的希拉里·克林顿身上,拉回到峰回路转的“邮件门”上。

2015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率先披露,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的4年间,从未使用域名为“@state.gov”的政府电子邮箱,而是使用域名为“@clintonemail.com”的私人电子邮箱收发公务邮件。她的助手则将其电子邮件保存到国务院的服务器上。

如此做法,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身为国务卿,希拉里“具有极高的情报价值”,与总统和中情局长属于同一级别,掌握着最敏感的机密。美国《外交事务手册》(Foreign Affairs Manual 544.3)中规定,使用官方邮件系统进行日常操作,是国务院的总方针。从2005年年底开始到2011年,国务院修订了《外交事务手册》,还发出多个备忘录,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官方系统是雇员责任,以及拒绝这样做存在的风险。

按照美国《联邦档案法》等法规,除一些极为敏感的机密文件,所有由政府官员收发的邮件都必须记录在案;私人账号只能在非常紧急的时候方可使用,事后也必须将通信内容及时上传国务院服务器。换言之,就是“所有机密属于美国政府,决不能脱离政府控制”。如此看,希拉里及其助手的做法,显然极不合适,已有违法之嫌。

尽管希拉里坚称,私人服务器“很安全”,但专家认为,“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国情报人员,一个简单的家庭服务器并不足以抗衡”。在8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100多名记者,希拉里轻描淡写地说,使用私人邮箱只是“图个方便”。之后,她应国务院要求,将3万多封涉及公务的电子邮件提交审查,但删除了另外3万多封所谓私人邮件,理由是“没有人希望公开自己的私生活”。

这般处理,已然让希拉里背上了民众质疑的“包袱”,不过很快她就收到了“礼物”。2016年7月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向司法部建议不起诉希拉里,因为未发现她有意违反法律的证据。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这份“赦免令”终于使得希拉里可以轻装上阵、直奔白宫了。然而,到了7月22日,维基解密突然甩出近两万封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邮件,又让希拉里陷入了“四面楚歌”。

这批邮件,来自民主党全国委员会7个大佬,包括了有关党内预选的种种暗黑真相:基金会洗钱、党魁操控媒体、抹黑特朗普、挤兑桑德斯 在这个升级版的“邮件门”丑闻中,剧情之狗血,手段之下三滥,堪比美剧《纸牌屋》。有媒体称,这是自“水门事件”以来,情节最恶劣卑鄙的总统大选。面对丑闻,民主党主席黛比·舒尔茨等不及大会召开,便匆匆辞职。

“邮件门”到此结束了吗?还没有。2016年10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重启“邮件门”调查,原因是在调查前国会议员、希拉里助手胡玛·阿伯丁的丈夫安东尼·韦纳涉嫌向未成年女孩儿发送色情信息一案时,联邦调查人员发现一些与希拉里“邮件门”调查相关的新邮件。2016年11月6日,联邦调查局称维持其7月首次调查后的结论不变,即没有证据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及其助手有意违反法律,不向美国司法部建议就“邮件门”起诉希拉里。

几番波折之后,作为丑闻的核心人物,志在入主白宫的希拉里被“邮件门”折腾得“有气无力”,眼瞅着民调支持率被特朗普追平、赶超。最终,在决定性的选战中,以非常悬殊的比分落败。之后,希拉里阵营复盘,把自己败北的部分原因,归咎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认为正是后者宣布重启“邮件门”调查,打击了她的选战势头。

然而,情报界反馈的信息显示,“黑手”另有其人。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表联合声明称,俄罗斯政府授意并帮助黑客入侵美国网络,意在影响美国大选、帮助特朗普获胜。2016年12月29日,在大选尘埃落定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涉嫌通过网络干预美国选举为由,决定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2017年1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就俄罗斯黑客入侵举行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国家安全局局长迈克尔·罗杰斯和国防部负责情报的高级官员马塞尔·莱特雷在联合签署的证词中称,只有俄罗斯最高级别的官员才能批准最近针对美国大选的数据盗窃和泄露行动,认为俄罗斯的网络攻击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其严重性是史上最强的,是对美国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干预。

2017年1月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国家安全局三大情报部门公布了一份解密版调查报告,指认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发动这场网络攻击,以削弱民众对美式民主的信心,破坏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获胜前景。报告称,俄罗斯政府对特朗普有明显偏好,期望通过诋毁希拉里的方式来提高特朗普获胜的几率。

如果这份报告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就意味着,特朗普的当选,实际上是普京“帮忙”的结果。而调查报告的一些细节,也似乎说明了,“邮件门”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爆发”,一些信息为什么会被“翻”出来。

波谲云诡的政治纠葛  

“黑客门”的发生,是美国的一场政治地震。“水门事件”发生后,在美国还没有一起类似政治事件,如此影响国家政治生态和政治格局。

而今,特朗普虽已当选并就任总统,希拉里也已承认选举结果,但为什么会出现“黑客门”,仍然值得认真反思。总的来看,这起政治事件的发生,与三个方面的因素不可分割。

一是美俄地缘政治对抗的因素。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不复存在,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者,虽然身居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往日的辉煌已然不再。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政治角斗,仍然是国际政治的主旋律之一。

2016年12月29日,离下台仅剩三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俄罗斯涉嫌干预美国大选为由,宣布对俄安全、外交、军事部门实施制裁,并驱逐35名俄外交人员,关闭两处俄外交资产,裁制三个俄公司和组织,包括4名俄总参情报总局的正副主管。

奥巴马还签署了一个新的行政命令,将制裁扩大到干涉美国同盟国和合作伙伴国家的选举。这是在对俄罗斯发出警告信号,震慑它不得操纵未来德国和法国等国的大选。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这一激烈举动,主要目的是给有意改善美俄关系的当选总统特朗普制造障碍。

实际上,奥巴马任期内,美俄在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叙利亚内战上发生了短兵交接式的博弈,但是奥巴马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如今奥巴马下台,民主党的希拉里也意外败阵,然而普京总统还在执掌权力。这对奥巴马而言,或许是难以承受的权力之痛。

尽管有关信息还需进一步核实和披露,但从美国总统和情报巨头的“反应”以及两国的舆论情况看,美国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斗争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驴象政党斗争的因素。奥巴马下台前对俄罗斯的制裁,同样也被解读为是对共和党的“警告”及对特朗普的“隔空喊话”。

媒体认为,这种“报复性告别”是为了给特朗普制造难题。英国《卫报》质疑,奥巴马持续“炒作”黑客事件,是“想在特朗普和共和党之间制造分裂,同时把特朗普和普京推入死胡同”。

无论这是不是奥巴马的本意,“黑客门”是政党斗争的衍生品,这点倒是毋庸置疑。2017年1月16日,即将卸任的奥巴马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也讲到“分裂”一词,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指出,“俄罗斯黑客门”表明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出现分裂,忘了“彼此是队友”,“我担心的是,有关普京比美国政府更值得信任的想法在一些地区蔓延到了何种程度”。

历届美国大选,也是两党之间的“曝光大战”,后果决定了谁能最后入主白宫。从历次选举看,哪一个竞选人没有被从里到外扒一层皮?哪一个当选者不是“先置于死地而后生”?眼下的这两位,一个被称为“骗子”,一个被称为“疯子”。而在参选前,他俩一个是“精英”,一个是“偶像”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邮件门”还是“黑客门”,都会被民主党和共和党抓住不放,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丑闻”事件,而是事关权力在手的关键战役。也因为如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很难辨别清楚,是否没有对方“加工”“操作”的因素。

三是政治运行与民众监督的因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就“黑客门”本身来看,就算俄罗斯“黑客”攻击网络,公布了不利于希拉里的材料,也只不过是把事实告诉美国民众而已。

如果党内预选没有种种暗黑真相、如果希拉里不用私人电脑处理国家机密问题,就算俄罗斯想曝光,“黑材料”从何而来?

如此,其实也是应了英国阿克顿勋爵的那句话,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失去监督的权力,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尽管美国是老牌民主国家,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比较健全,但这并不代表着,权力就已经完全受到约束。

事实上,从希拉里的一些行为不难看出,对于这样的资深政治家,民众监督仍有不够到位的地方。作为美国民众,也只能通过“各种因素”披露的“黑客门”,看到一些“不法运作”的蛛丝马迹。

一枚危险的定时炸弹  

特朗普终于上任了。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铁王座”。作为大选的胜利者、“黑客门”客观上的“受益者”,走进白宫的最后一段路上,这扇“门”总归难以轻易绕过。如今,事件的幕布尚未拉上,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导火索仍在嗤嗤作响。

从之前的态度看,特朗普并不想承认俄罗斯的“介入”。2016年7月,维基解密爆料“邮件门”后,奥巴马和美国民主党就指责俄罗斯黑客入侵美国民主党服务器,窃取邮件,干预大选。

特朗普一面极力为俄罗斯辩护,称奥巴马是胡说八道,一面又戏谑地说普京干得好,公开鼓励俄罗斯对希拉里的电子邮件进行黑客攻击。2016年12月,奥巴马下令对俄罗斯黑客攻击进行调查,特朗普不断用“荒谬可笑”这类词语,质疑和贬损正在调查黑客事件的美国情报机构。

2016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因网络袭击事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特朗普虽表示将会晤美国情报高层部门,针对此次事件展开询问和调查,但同时与普京一唱一和,说“普京很聪明”。他还想方设法淡化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大选事件,称“电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复杂,人们根本无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美国情报部门公布“普京为特朗普助选”报告1天后,2017年1月7日,特朗普连发6条推特回应,称“反对与俄罗斯发展良好关系是愚蠢的”,表示没有证据显示黑客事件影响了大选结果。

直到1月11日,特朗普对此事态度发生转变,他在纽约举行大选获胜后首个记者会,终于公开接受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判断,也就是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俄罗斯对美国民主党方面实施了网络攻击。

另一方面,他也批评民主党未做好防范。如此大的转弯,的确不容易。在公开“认账”之前,特朗普团队已“消毒”数日,安排了他的发言人幕僚凯莉安妮·康韦透露口风。说到底,黑客闹事之说可以认,但俄罗斯干扰大选结果不能认,也就是说,自己的总统宝座是通过选举得来的,与普京和俄罗斯没有多大关系。

但是,特朗普的反对者,并不希望这些故事就此结束。“黑客门”的悬而未决,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并不仅有特朗普和他的共和党。外有美俄之争,内有党派之斗。如果国会和情报机构坚持进一步追查这些故事,追查俄罗斯对美发动黑客攻击的问题,在政党的斗争中,在国际地缘政治的角斗中,特朗普执掌的白宫难免被掣肘。

况且,一个国家通过网络干预另一个国家的选举进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战略威胁。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强烈谴责称,战争有诸多面貌,并非只有武器攻击一途,攻击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也可称为战争行为,认为“俄罗斯的干预等同于战争行为”。如果“黑客门”就此湮没,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在面会情报三巨头的第二天,特朗普宣布将任命资深国会议员丹·考茨为国家情报总监,取代克拉珀。他告诉美联社:“不久后我将宣誓就职,美国的安全和安保将是我的首要任务,美国需要打击和制止网络攻击。”此外,他还宣布,将在上任的90天内任命一个团队,出台全面防止黑客攻击的方案,“不管是我们的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必须顽强对抗和阻止网袭”。

不过,在《纽约时报》看来,这更像他在“朦胧的对俄关系”与党内压力之间的平衡之举。值得一提的是,1月7日晚,特朗普在推特网发文称,不会改变同莫斯科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并表示只有“蠢人或傻子”才会有不同意见。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好感,当选后也多次表示,将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

而这似乎预示着,在政治斗争的旋流中,“黑客门”还将继续发酵。

关键字:黑客门特朗普邮件门

本文摘自:《民主与法制》杂志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