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企业动态 → 正文

苹果大战FBI:生命面前,什么伦理都该让步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蔡辉29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2-27 20:23:04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最近,科技巨头力挺苹果大战FBI的新闻传得满世界沸沸扬扬,已经远超出科技与商业的范畴,i玩君对此事,也很想发表自己的观点。

首先回顾下这个事情:去年12月,一对巴基斯坦移民夫妇在南加州圣贝纳迪诺向当地聚会的无辜人群开枪,造成14人死亡,23人受伤。由于枪手曾在网上向ISIS宣誓效忠,此案被定性为恐怖袭击,这也是美国近三年来最大的规模的枪击案,也是911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事件结束了,两名嫌犯已在枪战中被警方击毙,但FBI的调查压力无疑更大,而为数不多的线索,就是被击毙的男性枪手留下的一部iPhone5C手机,但无奈iOS8升级后,手机内部闪存数据采用高强度加密,直接暴力破解需要花费数年之久。(好吧,大苹果用FBI证明了其数据安全性了)

所以,直接打开锁屏密码就成为最直接有效的破解方式,(恩,这个我也知道),但连续输错10次之后,手机数据将被彻底删除,所以FBI就请求苹果公司给它提供一个试错接口,(就是说这个手机给我多试几次也没关系)。

然后FBI就告了大苹果,加州中区一家联邦法院法官上周裁令苹果向调查人员提供手机解锁软件。但大苹果就很生气的强硬回应:这是违背宪法精神,我们不从,有媒体最新消息,苹果甚至要升级icloud系统,也就是即使苹果自身,没有用户账号密码也是无法拿到用户资料。

这件事情在业内炸开了锅,Twitter、facebook、google、微软史无前例全站一起,明确表示力挺苹果;但普通民众更支持解锁案犯手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一份调查问卷显示, 51% 的受访者认为苹果应该解锁,38% 的受访者认为苹果不应该这么做,剩余 11% 的受访者不发表意见。

这个事情看上去其实不复杂,当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安全对立起来的时候,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支持苹果这种以客户为本的商业伦理,要知道这个强硬让它丢掉了许多美国政府的订单。

其实FBI大战科技巨头不乏先例,最近期的是微软。2014年,FBI通过国家安全信函(National Security Letter,NSL)向微软索取其企业客户的资料,但微软强烈拒绝,最终也成功让其撤回申请,这也让微软赢得保护客户隐私的美名。

而苹果隐私也在一年前遭过一次秧,icould艳照门。当时苹果的回应是:“这是针对固定用户名、密码和安全问题的特殊攻击不是苹果系统方面的漏洞,包括 iCloud 和查找 iPhone。”换句话说,隐私没有绝对安全,当你放到联网环境,自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苹果这次冒天下之大不韪,从商业伦理角度来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硬气公司。如果这个先河开了,全世界都效仿,天下就乱了。

但换个维度,当人的生命与人的隐私对立起来的时候,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I玩君觉得,人可以分成自然性跟社会性两个维度,自然性的基础是生命体,而社会性的基础就是人际关系,而隐私自然是属于社会性的一种,两者的冲突从来都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伦理讨论。

我们来看看苹果的官方回应:“这种行为没有先例,这样做会威胁到苹果用户的安全。”

第一句,没有先例,这明显不是有说服力的借口。在开放与不开放之间,是可以存在一个底线的,i玩君自己的判断标准就是“人命关天”。在生命面前,一切伦理都必须让步。好莱坞电影从《拯救大兵瑞恩》到《火星救援》,无时不刻不再强调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应该被放弃,这也是美国梦最让人称道的地方之一。那么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生命,是不是可以有足够理由打破这个底线,让社会各界做出一点努力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第二句:“威胁到用户安全”。苹果作为用户的乙方,为用户尽忠尽责是无可厚非。但首先,FBI要的只是一台手机的数据,所以所谓的“威胁”而不是技术上会造成漏洞,而是其“开先河”的示范效应。如果不是技术问题,如上文说的,可以在开放与不开放之间明确一个法律底线与伦理底线;即使是技术问题,用户安全受到威胁也不只是来自这一次“有条件”的开放,比如说icould艳照门,那么随着系统再度更新,你没有能力消除这个技术隐患吗?

I玩君特别讨厌《三体》里的圣母婊程心,所以一直默念不要站在道德高度去批判一个企业行为。用《三体》里,与程心价值观相悖的维德一句话来说:“人失去人性,将失去很多;人失去兽性,将失去一切。”

——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人命都没了,还要毛线隐私?

关键字:FBIISIS苹果用户苹果公司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苹果大战FBI:生命面前,什么伦理都该让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企业动态 → 正文

苹果大战FBI:生命面前,什么伦理都该让步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蔡辉29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2-27 20:23:04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最近,科技巨头力挺苹果大战FBI的新闻传得满世界沸沸扬扬,已经远超出科技与商业的范畴,i玩君对此事,也很想发表自己的观点。

首先回顾下这个事情:去年12月,一对巴基斯坦移民夫妇在南加州圣贝纳迪诺向当地聚会的无辜人群开枪,造成14人死亡,23人受伤。由于枪手曾在网上向ISIS宣誓效忠,此案被定性为恐怖袭击,这也是美国近三年来最大的规模的枪击案,也是911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事件结束了,两名嫌犯已在枪战中被警方击毙,但FBI的调查压力无疑更大,而为数不多的线索,就是被击毙的男性枪手留下的一部iPhone5C手机,但无奈iOS8升级后,手机内部闪存数据采用高强度加密,直接暴力破解需要花费数年之久。(好吧,大苹果用FBI证明了其数据安全性了)

所以,直接打开锁屏密码就成为最直接有效的破解方式,(恩,这个我也知道),但连续输错10次之后,手机数据将被彻底删除,所以FBI就请求苹果公司给它提供一个试错接口,(就是说这个手机给我多试几次也没关系)。

然后FBI就告了大苹果,加州中区一家联邦法院法官上周裁令苹果向调查人员提供手机解锁软件。但大苹果就很生气的强硬回应:这是违背宪法精神,我们不从,有媒体最新消息,苹果甚至要升级icloud系统,也就是即使苹果自身,没有用户账号密码也是无法拿到用户资料。

这件事情在业内炸开了锅,Twitter、facebook、google、微软史无前例全站一起,明确表示力挺苹果;但普通民众更支持解锁案犯手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一份调查问卷显示, 51% 的受访者认为苹果应该解锁,38% 的受访者认为苹果不应该这么做,剩余 11% 的受访者不发表意见。

这个事情看上去其实不复杂,当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安全对立起来的时候,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支持苹果这种以客户为本的商业伦理,要知道这个强硬让它丢掉了许多美国政府的订单。

其实FBI大战科技巨头不乏先例,最近期的是微软。2014年,FBI通过国家安全信函(National Security Letter,NSL)向微软索取其企业客户的资料,但微软强烈拒绝,最终也成功让其撤回申请,这也让微软赢得保护客户隐私的美名。

而苹果隐私也在一年前遭过一次秧,icould艳照门。当时苹果的回应是:“这是针对固定用户名、密码和安全问题的特殊攻击不是苹果系统方面的漏洞,包括 iCloud 和查找 iPhone。”换句话说,隐私没有绝对安全,当你放到联网环境,自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苹果这次冒天下之大不韪,从商业伦理角度来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硬气公司。如果这个先河开了,全世界都效仿,天下就乱了。

但换个维度,当人的生命与人的隐私对立起来的时候,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I玩君觉得,人可以分成自然性跟社会性两个维度,自然性的基础是生命体,而社会性的基础就是人际关系,而隐私自然是属于社会性的一种,两者的冲突从来都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伦理讨论。

我们来看看苹果的官方回应:“这种行为没有先例,这样做会威胁到苹果用户的安全。”

第一句,没有先例,这明显不是有说服力的借口。在开放与不开放之间,是可以存在一个底线的,i玩君自己的判断标准就是“人命关天”。在生命面前,一切伦理都必须让步。好莱坞电影从《拯救大兵瑞恩》到《火星救援》,无时不刻不再强调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应该被放弃,这也是美国梦最让人称道的地方之一。那么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生命,是不是可以有足够理由打破这个底线,让社会各界做出一点努力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第二句:“威胁到用户安全”。苹果作为用户的乙方,为用户尽忠尽责是无可厚非。但首先,FBI要的只是一台手机的数据,所以所谓的“威胁”而不是技术上会造成漏洞,而是其“开先河”的示范效应。如果不是技术问题,如上文说的,可以在开放与不开放之间明确一个法律底线与伦理底线;即使是技术问题,用户安全受到威胁也不只是来自这一次“有条件”的开放,比如说icould艳照门,那么随着系统再度更新,你没有能力消除这个技术隐患吗?

I玩君特别讨厌《三体》里的圣母婊程心,所以一直默念不要站在道德高度去批判一个企业行为。用《三体》里,与程心价值观相悖的维德一句话来说:“人失去人性,将失去很多;人失去兽性,将失去一切。”

——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人命都没了,还要毛线隐私?

关键字:FBIISIS苹果用户苹果公司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