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行业动态 → 正文

洋品牌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六爷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13 19:59:10 本文摘自:雷锋网

美人迟暮,英雄发福,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令人伤感的事。可变化是永恒的,所以没有谁能阻止一个时代覆灭另一个时代。就算前浪曾经打得再高,终究也逃不掉在沙滩上被人遗忘的宿命。

洋品牌在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品牌动作不断,诺基亚倾尽全力,辅助富士康做贴牌平板N1,MOTO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不久,被联想火速召回推出三款新机。而Palm被TCL收购更是刺激了老一辈玩家最深处的记忆。与其感叹道“为什么好白菜总是会被猪拱”,倒不如接受现实,揣测缘由,毕竟活在回忆里的人很难看到瞬息万变的未来。

如 今,中国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这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消费人群高度集中,“难能可贵”的是市场秩序还不太成熟。在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上,除 了Palm因为战略失误错失好局,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都使尽浑身解数来打动消费者。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水土不服的,但其中绝不包括诺基亚和MOTO,甚至 Palm。

停不下的脚步

有人说世俗地将MOTO理解为没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些论调都来源于MOTO在手机市场的表现。而实际上手机业务只是MOTO三大业务之一,并且还不是重点。2011年,MOTO正式分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计划部门,当时前者市值约为后者70%,并且智能手机还只是摩托罗拉移动中的一部分。7个月后,Google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据说当时双方的董事会全票通过。直到2014年1月,联想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业务。MOTO手机这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犹如一场从小得宠,长大后惨遭排挤的王子流浪记。

虽然诺基亚也业务众多,但与MOTO不同的是,诺基亚上演的更像一出太子覆国的戏码,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连续坐了14年,2011年被苹果和三星携手超越,听起来怎么都像“闭关锁国”的下场。其实倒不能粗暴地将诺基亚理解为“成也塞班,败也塞班”,因为塞班本身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固守塞班。当然,这也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诺基亚内部必然知道自己的困境,只是箭已离弦,覆水难收。

如果将MOTO和诺基亚归结于宿命,Palm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灵魂人物去追求现在看起来都很遥远的人工智能,运营者居然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最后再靠上惠普这种始乱终弃的主,想想也真够悲壮的。

为什么是中国?

虽 然现在的消费现象足以毁人三观,但企业级的任性绝不是砸钱这么简单。首先得看这些没落的贵族还有什么?专利,技术,牌坊。说实话,这些都是中国厂商十分紧 缺的。在相对成熟的市场,这都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和积累,同时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触雷。而在那些比中国还混乱的手机市场,基本上也孕育不出那么多像中国厂 商那么大胃口的公司。

如果还要对此追根溯源,除了深谙我国商人的智慧,再去看几天新闻联播也就差不多知道答案了。那么洋品牌的中国梦究竟能 有多大号召力呢?我想应该远不至于风光无限,毕竟国产品牌的崛起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外来的和尚也不一定能念好经了。值得一说的是,无论是诺基 亚,MOTO,还是Palm都还拥有着一定的品牌基础。但品牌是用来消费还是用来复盘始终是要靠产品说话的,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有时候也会是斗败 的凤凰不如鸡。

爆发的市场容易产生偏执的追求,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日趋饱和,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回归理性。山寨机因品牌崛起而消亡,新品 牌因专利障碍而关注技术,这些对行业的推进都是非常有利的。在经历了残酷的洗牌之后,如果洋品牌是以理念的姿态进入中国,它们总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 存在感的。

关键字:洋品牌诺基亚中国厂商

本文摘自:雷锋网

x 洋品牌的中国梦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行业动态 → 正文

洋品牌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六爷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13 19:59:10 本文摘自:雷锋网

美人迟暮,英雄发福,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令人伤感的事。可变化是永恒的,所以没有谁能阻止一个时代覆灭另一个时代。就算前浪曾经打得再高,终究也逃不掉在沙滩上被人遗忘的宿命。

洋品牌在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品牌动作不断,诺基亚倾尽全力,辅助富士康做贴牌平板N1,MOTO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不久,被联想火速召回推出三款新机。而Palm被TCL收购更是刺激了老一辈玩家最深处的记忆。与其感叹道“为什么好白菜总是会被猪拱”,倒不如接受现实,揣测缘由,毕竟活在回忆里的人很难看到瞬息万变的未来。

如 今,中国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这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消费人群高度集中,“难能可贵”的是市场秩序还不太成熟。在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上,除 了Palm因为战略失误错失好局,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都使尽浑身解数来打动消费者。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水土不服的,但其中绝不包括诺基亚和MOTO,甚至 Palm。

停不下的脚步

有人说世俗地将MOTO理解为没落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些论调都来源于MOTO在手机市场的表现。而实际上手机业务只是MOTO三大业务之一,并且还不是重点。2011年,MOTO正式分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计划部门,当时前者市值约为后者70%,并且智能手机还只是摩托罗拉移动中的一部分。7个月后,Google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据说当时双方的董事会全票通过。直到2014年1月,联想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业务。MOTO手机这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犹如一场从小得宠,长大后惨遭排挤的王子流浪记。

虽然诺基亚也业务众多,但与MOTO不同的是,诺基亚上演的更像一出太子覆国的戏码,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连续坐了14年,2011年被苹果和三星携手超越,听起来怎么都像“闭关锁国”的下场。其实倒不能粗暴地将诺基亚理解为“成也塞班,败也塞班”,因为塞班本身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固守塞班。当然,这也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诺基亚内部必然知道自己的困境,只是箭已离弦,覆水难收。

如果将MOTO和诺基亚归结于宿命,Palm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灵魂人物去追求现在看起来都很遥远的人工智能,运营者居然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最后再靠上惠普这种始乱终弃的主,想想也真够悲壮的。

为什么是中国?

虽 然现在的消费现象足以毁人三观,但企业级的任性绝不是砸钱这么简单。首先得看这些没落的贵族还有什么?专利,技术,牌坊。说实话,这些都是中国厂商十分紧 缺的。在相对成熟的市场,这都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和积累,同时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触雷。而在那些比中国还混乱的手机市场,基本上也孕育不出那么多像中国厂 商那么大胃口的公司。

如果还要对此追根溯源,除了深谙我国商人的智慧,再去看几天新闻联播也就差不多知道答案了。那么洋品牌的中国梦究竟能 有多大号召力呢?我想应该远不至于风光无限,毕竟国产品牌的崛起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外来的和尚也不一定能念好经了。值得一说的是,无论是诺基 亚,MOTO,还是Palm都还拥有着一定的品牌基础。但品牌是用来消费还是用来复盘始终是要靠产品说话的,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有时候也会是斗败 的凤凰不如鸡。

爆发的市场容易产生偏执的追求,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日趋饱和,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回归理性。山寨机因品牌崛起而消亡,新品 牌因专利障碍而关注技术,这些对行业的推进都是非常有利的。在经历了残酷的洗牌之后,如果洋品牌是以理念的姿态进入中国,它们总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 存在感的。

关键字:洋品牌诺基亚中国厂商

本文摘自:雷锋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