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行业动态 → 正文

如何做好大型机的容量规划?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Robert Crawford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06 14:03:10 本文摘自:TechTarget中国

发展大型机与扩展其他的后端IT平台不同。随着分布式计算的发展,如果容量规划人员发现当前服务器已经达到计算瓶颈,他们会往机架上添加更多的服务器作为解决方案。

然而,因为涉及到成本问题,大型机的容量规划更为谨慎和严格。开启新的处理器,甚至增加逻辑分区(LPAR)CPU上限,都能对大型机的硬件和软件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IBM大型机几乎为主机的每个使用周期都提供了诸如System Management Facility和Resource Management Facility这样的工具。同时,IBM借助Central Processing Complexes(CPC)来控制IT组织可以使用的处理器和微代码,从而简化大型机的升级过程。这种配置允许授权的IT部门使用IBM授权的一段微代码来执行“客户启动升级”(Customer Initiated Upgrade,CIU)。Capacity on Demand(CoD)对于永久升级是可行的,而On/Off Capacity on Demand(OOCoD)更适合临时升级。IT组织若需要动态的主机容量规划,则必须与IBM签署合同并具备已经安装的能容量升级记录。

z/OS操作系统容量规划管理的进阶

适用于z/OS 1.9或更高版本的Capacity Provisioning Manager(CPM)更好地实现了动态调整,允许依据工作负载的性能自动增加或删除容量。通过CPM,安装装置可以自行定义策略,如果工作负载的性能不佳,管理软件则根据该策略调用OOCoD以增加容量。当需求恢复至正常水平,CPM则削减容量。

CPM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些决策,要归功于其与z/OS的工作负载管理器(WLM)接口。通过WLM,CPM监视工作负载以及满足性能目标的过程。然而,如果工作负载缺少标记,CPM将查看CPU和其他信息。它将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如果认为额外的容量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它很可能不调用OOCOD,并降低有关工作负载的优先级。

CPM的规则涉及很多方面。随着最大和最小容量的变化,用户可以在每天不同的时间为不同的工作负载定义规则和阈值,以满足对额外容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当高峰时节过去,不再需要的容量会被关闭。

CPM依靠数百万服务单位(MSU)的常规处理器来管理容量。它是如何实现的?这取决于大型机用户的设置和软硬平台的实现。对于专门的处理器容量,CPM会随着zIIPs和zAAPs的上线或离线而发生变化。

z/OS 2.2版本升级

IBM的z/OS 2.2版本操作系统的升级包含了许多惊喜,正逐步地推动着z/OS的发展,这些惊喜包括Capacity Provisioning Manager、单指令多数据流指令以及zIIP处理器同时多线程技术等的拓展。

CPM功能拓展到硬件

依靠额外增加的容量,z/OS 2.2操作系统的发布将Capacity Provisioning功能拓展到硬件层面,按照处理器类型由CPC来监控该类处理器的忙闲。当CPU使用率超过一定的阈值,CPM将在线分配更多的引擎给需要它们的逻辑分区。当工作负载的短缺结束时,Capacity Provisioning Manager则会将多余的引擎移开。

针对这种引擎的辅助功能,CPM规则将CPC的逻辑名称组合在一起,就像定义盒子中的支持构件那样,放入配置域。在该策略中,用户定义使用条件,即为容量设置增减阈值和次数。这些条件不能用于管理定义和组容量。除了CPU使用情况,它们不考虑其他瓶颈。

CPC级别的动态容量不涉及WLM或工作负载是否能满足目标。由于CPM只关注处理器的忙闲,不重要的工作负载,如批处理文件,可能会引发较高的CPC利用率,从而增加容量调用,即使用户并不需要。然而,与过去的大型机技术相比,IBM设计这个方案是为了更积极地满足容量使用的峰值情况。

CPM值得信赖吗?

CPM对于管理具有高度变动性的工作负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如果平台不具备此种平衡能力,要么导致容量过剩,要么尽早按照未来的需求对容量进行规划。

归结起CPM的缺陷,那就是成本,这也似乎是大型机绕不开的话题。大多数软件厂商,包括IBM在内,都基于处理容量进行报价。因此,动态主机容量规划的第一步是确保软件供应商的合同,在CPM增加马力时,成本不会大幅增加。对于某些软件,容量规划人员也必须将此因素考虑在内,深夜5分钟左右的峰值成本可能有整月成本那么多。

一切因素归根结底都要依靠规划。

关键字:容量大型机CPM

本文摘自:TechTarget中国

x 如何做好大型机的容量规划?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行业动态 → 正文

如何做好大型机的容量规划?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Robert Crawford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06 14:03:10 本文摘自:TechTarget中国

发展大型机与扩展其他的后端IT平台不同。随着分布式计算的发展,如果容量规划人员发现当前服务器已经达到计算瓶颈,他们会往机架上添加更多的服务器作为解决方案。

然而,因为涉及到成本问题,大型机的容量规划更为谨慎和严格。开启新的处理器,甚至增加逻辑分区(LPAR)CPU上限,都能对大型机的硬件和软件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IBM大型机几乎为主机的每个使用周期都提供了诸如System Management Facility和Resource Management Facility这样的工具。同时,IBM借助Central Processing Complexes(CPC)来控制IT组织可以使用的处理器和微代码,从而简化大型机的升级过程。这种配置允许授权的IT部门使用IBM授权的一段微代码来执行“客户启动升级”(Customer Initiated Upgrade,CIU)。Capacity on Demand(CoD)对于永久升级是可行的,而On/Off Capacity on Demand(OOCoD)更适合临时升级。IT组织若需要动态的主机容量规划,则必须与IBM签署合同并具备已经安装的能容量升级记录。

z/OS操作系统容量规划管理的进阶

适用于z/OS 1.9或更高版本的Capacity Provisioning Manager(CPM)更好地实现了动态调整,允许依据工作负载的性能自动增加或删除容量。通过CPM,安装装置可以自行定义策略,如果工作负载的性能不佳,管理软件则根据该策略调用OOCoD以增加容量。当需求恢复至正常水平,CPM则削减容量。

CPM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些决策,要归功于其与z/OS的工作负载管理器(WLM)接口。通过WLM,CPM监视工作负载以及满足性能目标的过程。然而,如果工作负载缺少标记,CPM将查看CPU和其他信息。它将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如果认为额外的容量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它很可能不调用OOCOD,并降低有关工作负载的优先级。

CPM的规则涉及很多方面。随着最大和最小容量的变化,用户可以在每天不同的时间为不同的工作负载定义规则和阈值,以满足对额外容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当高峰时节过去,不再需要的容量会被关闭。

CPM依靠数百万服务单位(MSU)的常规处理器来管理容量。它是如何实现的?这取决于大型机用户的设置和软硬平台的实现。对于专门的处理器容量,CPM会随着zIIPs和zAAPs的上线或离线而发生变化。

z/OS 2.2版本升级

IBM的z/OS 2.2版本操作系统的升级包含了许多惊喜,正逐步地推动着z/OS的发展,这些惊喜包括Capacity Provisioning Manager、单指令多数据流指令以及zIIP处理器同时多线程技术等的拓展。

CPM功能拓展到硬件

依靠额外增加的容量,z/OS 2.2操作系统的发布将Capacity Provisioning功能拓展到硬件层面,按照处理器类型由CPC来监控该类处理器的忙闲。当CPU使用率超过一定的阈值,CPM将在线分配更多的引擎给需要它们的逻辑分区。当工作负载的短缺结束时,Capacity Provisioning Manager则会将多余的引擎移开。

针对这种引擎的辅助功能,CPM规则将CPC的逻辑名称组合在一起,就像定义盒子中的支持构件那样,放入配置域。在该策略中,用户定义使用条件,即为容量设置增减阈值和次数。这些条件不能用于管理定义和组容量。除了CPU使用情况,它们不考虑其他瓶颈。

CPC级别的动态容量不涉及WLM或工作负载是否能满足目标。由于CPM只关注处理器的忙闲,不重要的工作负载,如批处理文件,可能会引发较高的CPC利用率,从而增加容量调用,即使用户并不需要。然而,与过去的大型机技术相比,IBM设计这个方案是为了更积极地满足容量使用的峰值情况。

CPM值得信赖吗?

CPM对于管理具有高度变动性的工作负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如果平台不具备此种平衡能力,要么导致容量过剩,要么尽早按照未来的需求对容量进行规划。

归结起CPM的缺陷,那就是成本,这也似乎是大型机绕不开的话题。大多数软件厂商,包括IBM在内,都基于处理容量进行报价。因此,动态主机容量规划的第一步是确保软件供应商的合同,在CPM增加马力时,成本不会大幅增加。对于某些软件,容量规划人员也必须将此因素考虑在内,深夜5分钟左右的峰值成本可能有整月成本那么多。

一切因素归根结底都要依靠规划。

关键字:容量大型机CPM

本文摘自:TechTarget中国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