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2013发力国内市场 访华为服务器高层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6-05 10:39:16 本文摘自:eNet硅谷动力

据Gartner报告,华为服务器2013年Q1出货量稳居国产x86服务器榜首,且在国内服务器出货量首次超越HP,进入中国市场三甲之列,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进入前三的国产服务器品牌,也是唯一一个进入Gartner四象限的国产品厂商.

2013年Q1全球服务器市场销量数据出炉,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而戴尔和国产品牌(华为、曙光等)无疑是本季度最大赢家。据Gartner报告,华为服务器2013年Q1出货量稳居国产x86服务器榜首,且在国内服务器出货量首次超越HP,进入中国市场三甲之列,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进入前三的国产服务器品牌,也是唯一一个进入Gartner四象限的国产品厂商。

华为服务器2013年Q1销量为5.2万台,复合增长率达68.3%,无疑为华为海外和国内市场的开拓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本季度开门红的表现愈加肯定了华为在服务器战略上的正确性。服务器作为华为在云计算、网络通信等行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应用加速卡(PCIe SSD、智能网卡及压缩卡)硬件支持下,推出E9000融合架构一体机、面向企业关键应用的高端多路服务器和Web2.0时代海量数据处理的X6000/X8000等多款产品及“云·管·端”的IT市场战略布局,来应对行业挑战和满足客户愈加苛刻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借助中国城镇化发展大潮,华为将全面发力国内市场,助力政府加速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

2012年5月28日,华为在京举办媒体沟通会,以邱隆为首的多位华为服务器高层莅临会场,并针对华为服务器产品未来战略及发展方向做了详细解说,同时接受记者采访。以下为华为高层精彩观点和采访实记。

受访人:华为IT产品线服务器领域总经理邱隆;IT产品线品牌总监薛云;IT产品线服务器全球销售总监王震;IT产品线服务器营销总监陈驷辉。

精彩观点:

■邱隆:中国政府“走出去”策略的落地,对海外项目的援建,肯定找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家,而华为不仅拥有这样的技术,还拥有全球的交互平台。

■邱隆:这个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融合架构推出定位在数据中心和网络项目。融合的好处是把原来分散的东西全部放在一个系统里,产品厂家就已经做好集成,客户买的时候只需要把我的软件往上一装,简单设置就可投入使用。

■王震:目前,华为海外市场最大的阻碍就是要解决供货供应链的问题。在中国制造,紧急订单空运,大部分是海运,未来我们会考虑在海外建设新的生产点。华为短期最大困难的地方是供应链加速运作,但我们对海外充满信心。

■薛云:服务器产品为什么要采用融合架构?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解决客户所需。未来是不是还要像现在存储、网络、计算设备单独购买?未必。用户可以根据一个应用,买个数据库,且都不用管,或者买个应用,产品提供商都已准备好。

采访实记:

记者:之前邱总提到华为服务器销量渠道走不是很多,我想了解华为下一步渠道上有什么举措来吸引更多渠道商加入?

邱隆:今年的方向,一个是IT渠道非常专业化的走,培养一些IT的专业化渠道。第二个,除了专业化渠道之外,华为也积极与业界渠道深入交流,制订与渠道共赢的政策,吸引业界的优质渠道代理商。第三个是整个资源的支撑下,华为现在支撑渠道有两个部门,一是渠道管理部,是负责华为政策制定的,还有一些渠道人员经受渠道的培训,二是支持渠道逻辑的商业销售部,他们今年会做非常多的活动帮助我们渠道去宣传,跟渠道商一起召开华为服务器、存储、IT的宣传会,他们可以把客户找来,帮助他们去打响这个品牌。

记者:华为说在海外的服务器市场表现现在一般,也没有推进,未来会怎么推进?怎么把海外市场占领?

王震:我们今年一个季度卖了去年海外全年的量,海外的增长不是翻倍了,是更大将近十倍的增长,这个势头会延续2-3年的时间。海外我们重点区域主要是在欧洲、中亚、东南亚、中东、拉美北,包括非洲也会有。海外跟国内很相像,一开始主要面向重点行业,如政府类、金融类、能源、电力等,还包括一些制造企业,这些行业的特点跟国内一样。比如在中国,国家电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网,国内我们有农行和工行,工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所以中国这些案例在海外是很好的可以直接进行推广。工行客户承载数据、交易笔数、对业务连续上的要求已经是世界上最苛刻的。

海外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供货供应链的问题,在中国制造,紧急订单空运,大部分是海运,未来我们会考虑在海外建立新的生产点,短期解决方案是供应链加速运作,我们对海外充满信心。

邱隆:海外目前对华为有利的因素:主要是现在中国实力在上升,很多中资企业走上国际化。中国对海外的援建项目,华为有全球的交互平台,中国政府“走出去”策略的落地肯定找华为这样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家。这两个因素对海外拓展有很大的便利。

记者:E9000是华为融合基础架构的利器,但是融合基础架构有很多厂家也在做,融合基础架构这个融合它是什么原因发展起来的?它融合基础架构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样需求的变化?

邱隆:这个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融合架构推出定位在数据中心和网络项目。网络、存储、计算这三个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复杂,客户一定要三种同时买,本身我只关心应用,但是现在你为了把握这个应用要把下面全套的东西买回来,这就变成一种浪费。融合的好处是把原来分散的东西全部放在一个系统里,产品厂家就已经做好集成,客户买的时候只需要把我的软件往上一装,简单设置就可投入使用。原来传统的买一套系统仅上线就要花费长达几周时间来做基础架构的实施,现在就非常简单了,厂家已经做好,尤其针对发达国家人的成本非常高的时候有非常非常明显的改善。

记者:像思科、IBM、HP等这几家都在做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华为真正的优势是什么?

邱隆:几家不太一样,思科是在传统路由器上面挂了一个设备。IBM咨询服务比较强,把整个都装到一个系统里面,即“一体化专家系统”。华为用“均匀”形容更贴切,首先网络方面是华为的强项,把网络完全融合在里面,技术细节上来讲华为的刀片服务器后面交换机跟现在华为最强的交换机12800是一样的,把它集成在一块,这是华为做得比较强的。同时,华为还有业界没有的,比如虚拟化软件华为也有。再往上就是华为还有一个存储,思科没存储,IBM则很难真正做到存储一体,只是将存储拼凑在一起。而华为现在两种方式都可以支持,一是把传统的存储集成在里面,二是有真正架构的存储,华为全分布式方案就解决了存储接口带宽的瓶颈。华为把其他几家没有的优势都集成在这个系统,对客户来说存储、计算、网络是全面最优的。

薛云:第一是华为融合是基于硬件全融合的,第二是配合华为整个理念我们在这之上,包括我们的操作系统是完全融合在里面。回到你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要融合,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解决你需要的,未来是不是还要像今天这样子说存储、网络、计算单独考虑来买?未必。你可以根据一个应用,买个数据库,都不用管,或者买个应用,这块都会经过深度融合。深度融合有两个好处,一是服务降低成本,二是性能也可以达到系统最优。

林俊:从技术上优势,华为有自己的软件,可以把分布式的存储盘、虚拟成一个块级的存储资源池,而这个软件实际可以让所有系统内把所有的存储变成一个资源池来看,然后大家所有的节点都可以用。另外,技术上我们还有一些优势,比如系统上的电源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电源是95%的效率,业界很多连金牌电源都做不出来,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电源可以达到95%,超过白金电源。再加上华为一直有自己的管理芯片和管理软件,真正意义上提供一整套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架构、自己的部件,实现更稳定、更高效、更安全。

记者:因为我们知道x86服务器去年全球整体在下滑,直到Q4才恢复2011年同期出货量。而IDC数据显示,华为去年Q3增长率是47.8%,全球第二,国内第一,我想了解一下华为服务器2012年整个的表现?

邱隆:2012年华为服务器整体表现不是很理想,2012年华为服务器增长率确实是下滑的,一个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全球服务器市场呈下滑趋势),但其实最主要的是内因,2012年上半年华为内部对服务器定义存在争议,服务器毛利率低,但在去年大概4月底5月初的时候公司把服务器定位成云计算战略的基石。有了决策和定位,我们用去年大概半年的时间服务器出货量就做到2011年全年的水平。

陈驷辉:去年上半年下滑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为收购华赛,在组织整合调整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销售。

记者:华为对云计算和大数据这块有没有整体战略部署?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方面。

邱隆:我这个团队是服务器,我上面一个团队是云计算,云计算分两块,一个是我这的服务器,一个是弹性云计算,云计算就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他们那个团队是大数据的软件应用,云计算的软件应用,针对大数据我们也有自己对应的产品,这一块华为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华为做云计算是比较早的,并且现在华为对云计算的定位是云计算作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一个仓储。

薛云:年中左右会发布华为的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的全软件产品。云计算不仅是说云计算本身,是包含了服务器、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应用包括桌面的应用,像大数据都是在其中的,只不过有一些像大数据还没有明确产品化的时间点,但现在我们在跟一些大客户以及项目在合作,准确的来说现在属于产品孵化期,包括存储我们也在做这种大数据。

记者:华为推的一个“云·管·端”战略,这很特别,因为包括微软也在提两端,就是云跟端,我们也有听端到端,但华为中间有一个“管”,管就是数据传输,请问华为的“管”跟其他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和具体怎么实施的?

邱隆:最大的管是来源于运营商,华为跟运营商深度协同是其他比不了的,比如HP、Dell不可能跟运营商做网络路由的优化、传输的优化。再往下说就是具体到数据中心,单数据中心的交换网络华为一方面是把以前的技术集成过来,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数据中心逐步向分布式的方向走,现在能承载的服务器所有的应用数量是有限的,比如我同时建5个或者10个数据中心在城市不同的地方。原来很大的问题是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之间的协同、传输以及应用的保证是没有办法做到的。现在华为通过自主的网络技术、传输技术把这两个不同的数据中心做成一个大的,这是华为非常独特的优势。

薛云:说一个真实的情况,现在数据中心都讲多地多中心,一个是地域的概念,第二个包括备份的概念。华为能做到什么?比如存储的备份可以做到160公里还是200公里,中间不需要任何光纤可以存储,这样的解决方案业界只有华为可以做到,不仅靠存储的实力,也靠光网络的实力,可以把中心做到城市之外,我们已经给国内的客户实际部署这种情况,这就是用华为多年的光网、光存储。

记者:我想具体了解一下在未来华为在服务器这块大概占的一个比例是多少,就是华为服务器产品线占到华为全线销售额的多少?

邱隆:现在还不到1%。未来对整个IT产业,我们希望做到近百亿美元的规模。目前,华为服务器投资比大概占IT的比例硬件和虚拟化这块会上升到30%-40%。在服务器、存储、云、数据中心四部分,我期望服务器挑大梁,销售额最少也得占全部的四分之一。

关键字:华为PCIE智能网卡访华

本文摘自:eNet硅谷动力

x 2013发力国内市场 访华为服务器高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2013发力国内市场 访华为服务器高层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6-05 10:39:16 本文摘自:eNet硅谷动力

据Gartner报告,华为服务器2013年Q1出货量稳居国产x86服务器榜首,且在国内服务器出货量首次超越HP,进入中国市场三甲之列,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进入前三的国产服务器品牌,也是唯一一个进入Gartner四象限的国产品厂商.

2013年Q1全球服务器市场销量数据出炉,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而戴尔和国产品牌(华为、曙光等)无疑是本季度最大赢家。据Gartner报告,华为服务器2013年Q1出货量稳居国产x86服务器榜首,且在国内服务器出货量首次超越HP,进入中国市场三甲之列,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进入前三的国产服务器品牌,也是唯一一个进入Gartner四象限的国产品厂商。

华为服务器2013年Q1销量为5.2万台,复合增长率达68.3%,无疑为华为海外和国内市场的开拓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本季度开门红的表现愈加肯定了华为在服务器战略上的正确性。服务器作为华为在云计算、网络通信等行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应用加速卡(PCIe SSD、智能网卡及压缩卡)硬件支持下,推出E9000融合架构一体机、面向企业关键应用的高端多路服务器和Web2.0时代海量数据处理的X6000/X8000等多款产品及“云·管·端”的IT市场战略布局,来应对行业挑战和满足客户愈加苛刻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借助中国城镇化发展大潮,华为将全面发力国内市场,助力政府加速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

2012年5月28日,华为在京举办媒体沟通会,以邱隆为首的多位华为服务器高层莅临会场,并针对华为服务器产品未来战略及发展方向做了详细解说,同时接受记者采访。以下为华为高层精彩观点和采访实记。

受访人:华为IT产品线服务器领域总经理邱隆;IT产品线品牌总监薛云;IT产品线服务器全球销售总监王震;IT产品线服务器营销总监陈驷辉。

精彩观点:

■邱隆:中国政府“走出去”策略的落地,对海外项目的援建,肯定找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家,而华为不仅拥有这样的技术,还拥有全球的交互平台。

■邱隆:这个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融合架构推出定位在数据中心和网络项目。融合的好处是把原来分散的东西全部放在一个系统里,产品厂家就已经做好集成,客户买的时候只需要把我的软件往上一装,简单设置就可投入使用。

■王震:目前,华为海外市场最大的阻碍就是要解决供货供应链的问题。在中国制造,紧急订单空运,大部分是海运,未来我们会考虑在海外建设新的生产点。华为短期最大困难的地方是供应链加速运作,但我们对海外充满信心。

■薛云:服务器产品为什么要采用融合架构?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解决客户所需。未来是不是还要像现在存储、网络、计算设备单独购买?未必。用户可以根据一个应用,买个数据库,且都不用管,或者买个应用,产品提供商都已准备好。

采访实记:

记者:之前邱总提到华为服务器销量渠道走不是很多,我想了解华为下一步渠道上有什么举措来吸引更多渠道商加入?

邱隆:今年的方向,一个是IT渠道非常专业化的走,培养一些IT的专业化渠道。第二个,除了专业化渠道之外,华为也积极与业界渠道深入交流,制订与渠道共赢的政策,吸引业界的优质渠道代理商。第三个是整个资源的支撑下,华为现在支撑渠道有两个部门,一是渠道管理部,是负责华为政策制定的,还有一些渠道人员经受渠道的培训,二是支持渠道逻辑的商业销售部,他们今年会做非常多的活动帮助我们渠道去宣传,跟渠道商一起召开华为服务器、存储、IT的宣传会,他们可以把客户找来,帮助他们去打响这个品牌。

记者:华为说在海外的服务器市场表现现在一般,也没有推进,未来会怎么推进?怎么把海外市场占领?

王震:我们今年一个季度卖了去年海外全年的量,海外的增长不是翻倍了,是更大将近十倍的增长,这个势头会延续2-3年的时间。海外我们重点区域主要是在欧洲、中亚、东南亚、中东、拉美北,包括非洲也会有。海外跟国内很相像,一开始主要面向重点行业,如政府类、金融类、能源、电力等,还包括一些制造企业,这些行业的特点跟国内一样。比如在中国,国家电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网,国内我们有农行和工行,工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所以中国这些案例在海外是很好的可以直接进行推广。工行客户承载数据、交易笔数、对业务连续上的要求已经是世界上最苛刻的。

海外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供货供应链的问题,在中国制造,紧急订单空运,大部分是海运,未来我们会考虑在海外建立新的生产点,短期解决方案是供应链加速运作,我们对海外充满信心。

邱隆:海外目前对华为有利的因素:主要是现在中国实力在上升,很多中资企业走上国际化。中国对海外的援建项目,华为有全球的交互平台,中国政府“走出去”策略的落地肯定找华为这样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家。这两个因素对海外拓展有很大的便利。

记者:E9000是华为融合基础架构的利器,但是融合基础架构有很多厂家也在做,融合基础架构这个融合它是什么原因发展起来的?它融合基础架构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样需求的变化?

邱隆:这个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融合架构推出定位在数据中心和网络项目。网络、存储、计算这三个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复杂,客户一定要三种同时买,本身我只关心应用,但是现在你为了把握这个应用要把下面全套的东西买回来,这就变成一种浪费。融合的好处是把原来分散的东西全部放在一个系统里,产品厂家就已经做好集成,客户买的时候只需要把我的软件往上一装,简单设置就可投入使用。原来传统的买一套系统仅上线就要花费长达几周时间来做基础架构的实施,现在就非常简单了,厂家已经做好,尤其针对发达国家人的成本非常高的时候有非常非常明显的改善。

记者:像思科、IBM、HP等这几家都在做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华为真正的优势是什么?

邱隆:几家不太一样,思科是在传统路由器上面挂了一个设备。IBM咨询服务比较强,把整个都装到一个系统里面,即“一体化专家系统”。华为用“均匀”形容更贴切,首先网络方面是华为的强项,把网络完全融合在里面,技术细节上来讲华为的刀片服务器后面交换机跟现在华为最强的交换机12800是一样的,把它集成在一块,这是华为做得比较强的。同时,华为还有业界没有的,比如虚拟化软件华为也有。再往上就是华为还有一个存储,思科没存储,IBM则很难真正做到存储一体,只是将存储拼凑在一起。而华为现在两种方式都可以支持,一是把传统的存储集成在里面,二是有真正架构的存储,华为全分布式方案就解决了存储接口带宽的瓶颈。华为把其他几家没有的优势都集成在这个系统,对客户来说存储、计算、网络是全面最优的。

薛云:第一是华为融合是基于硬件全融合的,第二是配合华为整个理念我们在这之上,包括我们的操作系统是完全融合在里面。回到你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要融合,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解决你需要的,未来是不是还要像今天这样子说存储、网络、计算单独考虑来买?未必。你可以根据一个应用,买个数据库,都不用管,或者买个应用,这块都会经过深度融合。深度融合有两个好处,一是服务降低成本,二是性能也可以达到系统最优。

林俊:从技术上优势,华为有自己的软件,可以把分布式的存储盘、虚拟成一个块级的存储资源池,而这个软件实际可以让所有系统内把所有的存储变成一个资源池来看,然后大家所有的节点都可以用。另外,技术上我们还有一些优势,比如系统上的电源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电源是95%的效率,业界很多连金牌电源都做不出来,我们自己设计出来的电源可以达到95%,超过白金电源。再加上华为一直有自己的管理芯片和管理软件,真正意义上提供一整套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架构、自己的部件,实现更稳定、更高效、更安全。

记者:因为我们知道x86服务器去年全球整体在下滑,直到Q4才恢复2011年同期出货量。而IDC数据显示,华为去年Q3增长率是47.8%,全球第二,国内第一,我想了解一下华为服务器2012年整个的表现?

邱隆:2012年华为服务器整体表现不是很理想,2012年华为服务器增长率确实是下滑的,一个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全球服务器市场呈下滑趋势),但其实最主要的是内因,2012年上半年华为内部对服务器定义存在争议,服务器毛利率低,但在去年大概4月底5月初的时候公司把服务器定位成云计算战略的基石。有了决策和定位,我们用去年大概半年的时间服务器出货量就做到2011年全年的水平。

陈驷辉:去年上半年下滑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为收购华赛,在组织整合调整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销售。

记者:华为对云计算和大数据这块有没有整体战略部署?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方面。

邱隆:我这个团队是服务器,我上面一个团队是云计算,云计算分两块,一个是我这的服务器,一个是弹性云计算,云计算就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他们那个团队是大数据的软件应用,云计算的软件应用,针对大数据我们也有自己对应的产品,这一块华为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华为做云计算是比较早的,并且现在华为对云计算的定位是云计算作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一个仓储。

薛云:年中左右会发布华为的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的全软件产品。云计算不仅是说云计算本身,是包含了服务器、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应用包括桌面的应用,像大数据都是在其中的,只不过有一些像大数据还没有明确产品化的时间点,但现在我们在跟一些大客户以及项目在合作,准确的来说现在属于产品孵化期,包括存储我们也在做这种大数据。

记者:华为推的一个“云·管·端”战略,这很特别,因为包括微软也在提两端,就是云跟端,我们也有听端到端,但华为中间有一个“管”,管就是数据传输,请问华为的“管”跟其他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和具体怎么实施的?

邱隆:最大的管是来源于运营商,华为跟运营商深度协同是其他比不了的,比如HP、Dell不可能跟运营商做网络路由的优化、传输的优化。再往下说就是具体到数据中心,单数据中心的交换网络华为一方面是把以前的技术集成过来,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数据中心逐步向分布式的方向走,现在能承载的服务器所有的应用数量是有限的,比如我同时建5个或者10个数据中心在城市不同的地方。原来很大的问题是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之间的协同、传输以及应用的保证是没有办法做到的。现在华为通过自主的网络技术、传输技术把这两个不同的数据中心做成一个大的,这是华为非常独特的优势。

薛云:说一个真实的情况,现在数据中心都讲多地多中心,一个是地域的概念,第二个包括备份的概念。华为能做到什么?比如存储的备份可以做到160公里还是200公里,中间不需要任何光纤可以存储,这样的解决方案业界只有华为可以做到,不仅靠存储的实力,也靠光网络的实力,可以把中心做到城市之外,我们已经给国内的客户实际部署这种情况,这就是用华为多年的光网、光存储。

记者:我想具体了解一下在未来华为在服务器这块大概占的一个比例是多少,就是华为服务器产品线占到华为全线销售额的多少?

邱隆:现在还不到1%。未来对整个IT产业,我们希望做到近百亿美元的规模。目前,华为服务器投资比大概占IT的比例硬件和虚拟化这块会上升到30%-40%。在服务器、存储、云、数据中心四部分,我期望服务器挑大梁,销售额最少也得占全部的四分之一。

关键字:华为PCIE智能网卡访华

本文摘自:eNet硅谷动力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