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浪潮:向巅峰又迈出了一步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10 10:38:36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浪潮之巅?

去IOE的行业趋势为浪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但跨国巨头积累起来的技术壁垒和国内用户的固有转移难题,让浪潮的替代计划似乎并不容易。

那是贾俊彦做过最冒险的一个决定,直到现在,每次想起那一刻,贾俊彦依然能够感觉到当时的忐忑与紧张。

一年前,作为洛阳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在为银行选择主机系统和服务器提供商的时候,贾俊彦放弃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国外品牌,而选择了国产品牌浪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小银行。

让贾俊彦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并没有多么复杂,“主要还是因为钱”,当时国外品牌主机系统和服务器对于洛阳银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后期运维成本,使用浪潮主机都要比国外品牌主机成本低不少。

贾俊彦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虽然洛阳银行是一家中小银行,但彼时的浪潮仅仅是一个刚刚突破主机技术、发布第一款产品的国内公司。不过让他欣慰的是,随后的应用事实证明,国产技术并没有让他失望,这个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国产主机没有给他带来预想中的麻烦。

经历过类似忐忑和紧张的并非只有贾俊彦一个人。建设银行、胜利油田……这些浪潮主机的首批用户,都曾经有过国产的主机到底能不能用的顾虑。

当然,这种顾虑并不是只针对浪潮一家。虽然中国推进设备国产化的声浪不断壮大,但真的到做出选择的时候,顾虑和怀疑依旧不可避免。选择刚刚起步的国产产品,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场赌局。

众多国内公司中,无疑浪潮是最成功的。在第一季度的中国服务器市场,浪潮卖出了80929台服务器,首次超越IBM、HP和戴尔,第一次登上了行业的巅峰。

迈出第一步

浪潮向着巅峰迈出的第一步,是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备32路处理器的主机——天梭K1。

虽然研发过中国第一台服务器,但天梭K1的研发显然与普通的服务器不同。当时的浪潮面临的是主机相关技术的严格控制和全面封锁。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到的。这种关键的主机技术一直是西方国家技术禁运名单的主要条目。在浪潮副总裁王恩东决定接手主机研发的项目之前,全球只有美国、日本两国能够生产这种高端容错的主机系统。

虽然知道最基础的原理,但既没有相应的人才,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将原理转化为现实的设备,这给刚接手项目的王恩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立项之初,浪潮的技术总监、天梭K1的研发负责人胡雷钧,就决定用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乔戈里峰的代号K2,作为整个主机项目的研发代号。

产品研发完成后,胡雷钧本想继续沿用K2作为产品名称,但王恩东觉得K2作为第一款主机产品的名称并不合适,把2改成了1,就有了现在的天梭K1。

天梭K1主机的既定用户是国内一些关键性的领域,比如银行、金融、证券交易所、电信以及航空航天等。这些领域有一个共性,“系统要容忍出错,容错率达到五个9,即99.999%不能停顿。就算某个部件坏掉了,系统也要保证不能断掉,业务不能停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钱德沛告诉记者。

“五个9的高容错要求,对于尺寸、层数、信号的传输距离、散热的要求,都比普通服务器多十倍甚至几十倍。”钱德沛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这就要求必须以高性能的处理器作为主机的“大脑”,互联多个处理器的协同芯片组作为“躯干和灵魂”,还有软硬合一的高可靠容错技术,能够自动检查、修复和报警。

研发攻关的那段时间,胡雷钧成了北京郊区的常客。作为主机领域的新人,胡雷钧带着浪潮项目组的460名工程师,根据设想的逻辑模型,不断地尝试和修改,终于在2010年成功点亮了天梭K1的原型机。

原型机的点亮,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下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依然不能松懈。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王恩东亲自出马,说服了建设银行参与K1的研制,“让建设银行跟我们讲,他们需要什么产品,我们的产品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和提高”。

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向王恩东提出了大量改进的要求。在建设银行的帮助下,天梭K1才逐渐完善起来,通过在建设银行的不停顿使用,证实了天梭K1的强大性能和可靠性。

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对于浪潮而言,这却是整整4年的技术攻关。2013年1月,王恩东带着天梭K1亮相发布会,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上3个掌握最新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

谋划“I2I”

有了产品,接下来就是推广,王恩东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在国内市场全面推广浪潮的主机系列,推进国产化的发展。

天梭K1的发布会没多久,“棱镜”门事件爆发,这让王恩东看到了服务器领域国产化的春天。为了尽快突破销售,在做新财年的规划时,他为浪潮定下了50%的增长目标。

在与合作伙伴讨论如何推进国产化时,一个合作伙伴拍案而起,“这不就是I2I(IBM to Inspur)吗?什么是国产化,就是国产厂商取代国外厂商啊。”

从这一天开始,王恩东把“I2I”定为浪潮的一项内部营销计划,计划的目的是推动国产化,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2014年1月,看到了联想要收购IBM X系列服务器的消息,王恩东意识到这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信心满满地重新将增长目标定为100%,并发起了大规模的“K迁工程”。

由于天梭K1面向的是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的数据库系统,他们对不可停顿的IT 系统要求很高,只有具备极高的可靠性、极高的可用性和极高的可服务性才能打动他们。

为了代替国外厂商,王恩东做出了一整套应用系统从国外小型机向国产主机移植的技术体系,并主动找到每一个潜在客户,说服客户搭建一个备用的系统,提供测试,用测试的事实说话,使对方在考虑换硬件的时候,给浪潮一个机会。

王恩东选择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用户的业务是比较新的业务,或者它的业务比较方便地可以移植到浪潮采用的安腾系统上去,它可能会考虑浪潮。”钱德沛告诉记者。

每个人都在怀疑,国产的主机到底能不能代替国外的主机。而公开测试的方式,是浪潮打消客户疑虑的秘诀。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曾公开表示,他们对采用浪潮的技术风险一直非常顾虑,但“现在回头看,这些担心仅是担心而已。”

通过测试,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大连银行、洛阳银行……被浪潮一个一个的纳入客户名单。

浪潮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自开展“K迁工程”以来,浪潮为天梭K1又专门布了一条生产线。而现在生产线和测试线上的天梭主机,都已经被预定,“生产任务排得很满”。

看起来,巅峰离浪潮来说已经不远了。“现在浪潮在地方政府所有企业和央企中,已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两类企业已经占据了企业市场的80%以上。”浪潮副总裁张海涛告诉记者。

在浪潮全国巡展的济南站上,“I2I计划”公布,正是这个计划将浪潮推向了舆论的巅峰。虽然浪潮渠道推进部总监王峰对外公布时解释,这项计划是针对IBM放弃的X业务,但每个看到这项计划名称的人,都感受到了浪潮的野心。

巅峰之下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野心并不能完全和实力划等号。对于浪潮而言,尤其如此。

虽然在可靠性、扩展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天梭K1与国际厂商的小型机相比,差距很小,但关键应用主机的市场一向是被国外品牌所垄断。

要想在这个被垄断的市场分一杯羹,并非易事。主机领域刚刚起步的浪潮,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产品的生态系统环境和用户的不信任。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告诉记者:“硬件本身是不能完全锁住用户的。像IBM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产生用户黏性,并不是依靠主机产品这一点,最大的原因是它的软件和语言。”

在银行、股票交易、金融和保险(放心保)的系统上,有大量的遗产代码,这是一种化石级的语言。这些语言经过了几十年业务的检验,被奉为赚钱的利器。新的机器可能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种化石级语言。而且把老的语言移植到一个全新的小型机上去,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浪潮向客户推广自身主机的一大障碍。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敢于做出决定,使用浪潮这种新的主机系统、新的机器的银行一般都是新的银行、没有业务负担的银行。而对于那些相对业务成熟的大型银行,“他们不敢承担业务系统瘫痪的风险”。

浪潮的天梭K1产品正是以银行、金融等领域为核心目标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竭尽全力地阻碍其他厂商的进入。当然也包括浪潮。

“也许IBM的小型机硬件指标不是很高,但由于软硬件的配合比较好,它能达到最优的效果。这一点,浪潮目前还做不到。”钱德沛告诉记者。硬件好去,软件难移。软件和服务成为浪潮站在巅峰之前最大的阻碍。

这也就决定了浪潮的“I2I”战略甚至整个“K迁计划”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在去“IOE”大背景下,以浪潮为代表的国内主机企业的兴起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距离真正的取代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关键字:浪潮主机天梭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x 浪潮:向巅峰又迈出了一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浪潮:向巅峰又迈出了一步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10 10:38:36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浪潮之巅?

去IOE的行业趋势为浪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但跨国巨头积累起来的技术壁垒和国内用户的固有转移难题,让浪潮的替代计划似乎并不容易。

那是贾俊彦做过最冒险的一个决定,直到现在,每次想起那一刻,贾俊彦依然能够感觉到当时的忐忑与紧张。

一年前,作为洛阳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在为银行选择主机系统和服务器提供商的时候,贾俊彦放弃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国外品牌,而选择了国产品牌浪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小银行。

让贾俊彦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并没有多么复杂,“主要还是因为钱”,当时国外品牌主机系统和服务器对于洛阳银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后期运维成本,使用浪潮主机都要比国外品牌主机成本低不少。

贾俊彦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虽然洛阳银行是一家中小银行,但彼时的浪潮仅仅是一个刚刚突破主机技术、发布第一款产品的国内公司。不过让他欣慰的是,随后的应用事实证明,国产技术并没有让他失望,这个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国产主机没有给他带来预想中的麻烦。

经历过类似忐忑和紧张的并非只有贾俊彦一个人。建设银行、胜利油田……这些浪潮主机的首批用户,都曾经有过国产的主机到底能不能用的顾虑。

当然,这种顾虑并不是只针对浪潮一家。虽然中国推进设备国产化的声浪不断壮大,但真的到做出选择的时候,顾虑和怀疑依旧不可避免。选择刚刚起步的国产产品,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场赌局。

众多国内公司中,无疑浪潮是最成功的。在第一季度的中国服务器市场,浪潮卖出了80929台服务器,首次超越IBM、HP和戴尔,第一次登上了行业的巅峰。

迈出第一步

浪潮向着巅峰迈出的第一步,是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备32路处理器的主机——天梭K1。

虽然研发过中国第一台服务器,但天梭K1的研发显然与普通的服务器不同。当时的浪潮面临的是主机相关技术的严格控制和全面封锁。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到的。这种关键的主机技术一直是西方国家技术禁运名单的主要条目。在浪潮副总裁王恩东决定接手主机研发的项目之前,全球只有美国、日本两国能够生产这种高端容错的主机系统。

虽然知道最基础的原理,但既没有相应的人才,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将原理转化为现实的设备,这给刚接手项目的王恩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立项之初,浪潮的技术总监、天梭K1的研发负责人胡雷钧,就决定用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乔戈里峰的代号K2,作为整个主机项目的研发代号。

产品研发完成后,胡雷钧本想继续沿用K2作为产品名称,但王恩东觉得K2作为第一款主机产品的名称并不合适,把2改成了1,就有了现在的天梭K1。

天梭K1主机的既定用户是国内一些关键性的领域,比如银行、金融、证券交易所、电信以及航空航天等。这些领域有一个共性,“系统要容忍出错,容错率达到五个9,即99.999%不能停顿。就算某个部件坏掉了,系统也要保证不能断掉,业务不能停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钱德沛告诉记者。

“五个9的高容错要求,对于尺寸、层数、信号的传输距离、散热的要求,都比普通服务器多十倍甚至几十倍。”钱德沛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这就要求必须以高性能的处理器作为主机的“大脑”,互联多个处理器的协同芯片组作为“躯干和灵魂”,还有软硬合一的高可靠容错技术,能够自动检查、修复和报警。

研发攻关的那段时间,胡雷钧成了北京郊区的常客。作为主机领域的新人,胡雷钧带着浪潮项目组的460名工程师,根据设想的逻辑模型,不断地尝试和修改,终于在2010年成功点亮了天梭K1的原型机。

原型机的点亮,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下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依然不能松懈。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王恩东亲自出马,说服了建设银行参与K1的研制,“让建设银行跟我们讲,他们需要什么产品,我们的产品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和提高”。

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向王恩东提出了大量改进的要求。在建设银行的帮助下,天梭K1才逐渐完善起来,通过在建设银行的不停顿使用,证实了天梭K1的强大性能和可靠性。

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对于浪潮而言,这却是整整4年的技术攻关。2013年1月,王恩东带着天梭K1亮相发布会,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上3个掌握最新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

谋划“I2I”

有了产品,接下来就是推广,王恩东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在国内市场全面推广浪潮的主机系列,推进国产化的发展。

天梭K1的发布会没多久,“棱镜”门事件爆发,这让王恩东看到了服务器领域国产化的春天。为了尽快突破销售,在做新财年的规划时,他为浪潮定下了50%的增长目标。

在与合作伙伴讨论如何推进国产化时,一个合作伙伴拍案而起,“这不就是I2I(IBM to Inspur)吗?什么是国产化,就是国产厂商取代国外厂商啊。”

从这一天开始,王恩东把“I2I”定为浪潮的一项内部营销计划,计划的目的是推动国产化,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2014年1月,看到了联想要收购IBM X系列服务器的消息,王恩东意识到这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信心满满地重新将增长目标定为100%,并发起了大规模的“K迁工程”。

由于天梭K1面向的是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的数据库系统,他们对不可停顿的IT 系统要求很高,只有具备极高的可靠性、极高的可用性和极高的可服务性才能打动他们。

为了代替国外厂商,王恩东做出了一整套应用系统从国外小型机向国产主机移植的技术体系,并主动找到每一个潜在客户,说服客户搭建一个备用的系统,提供测试,用测试的事实说话,使对方在考虑换硬件的时候,给浪潮一个机会。

王恩东选择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用户的业务是比较新的业务,或者它的业务比较方便地可以移植到浪潮采用的安腾系统上去,它可能会考虑浪潮。”钱德沛告诉记者。

每个人都在怀疑,国产的主机到底能不能代替国外的主机。而公开测试的方式,是浪潮打消客户疑虑的秘诀。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曾公开表示,他们对采用浪潮的技术风险一直非常顾虑,但“现在回头看,这些担心仅是担心而已。”

通过测试,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大连银行、洛阳银行……被浪潮一个一个的纳入客户名单。

浪潮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自开展“K迁工程”以来,浪潮为天梭K1又专门布了一条生产线。而现在生产线和测试线上的天梭主机,都已经被预定,“生产任务排得很满”。

看起来,巅峰离浪潮来说已经不远了。“现在浪潮在地方政府所有企业和央企中,已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两类企业已经占据了企业市场的80%以上。”浪潮副总裁张海涛告诉记者。

在浪潮全国巡展的济南站上,“I2I计划”公布,正是这个计划将浪潮推向了舆论的巅峰。虽然浪潮渠道推进部总监王峰对外公布时解释,这项计划是针对IBM放弃的X业务,但每个看到这项计划名称的人,都感受到了浪潮的野心。

巅峰之下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野心并不能完全和实力划等号。对于浪潮而言,尤其如此。

虽然在可靠性、扩展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天梭K1与国际厂商的小型机相比,差距很小,但关键应用主机的市场一向是被国外品牌所垄断。

要想在这个被垄断的市场分一杯羹,并非易事。主机领域刚刚起步的浪潮,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产品的生态系统环境和用户的不信任。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告诉记者:“硬件本身是不能完全锁住用户的。像IBM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产生用户黏性,并不是依靠主机产品这一点,最大的原因是它的软件和语言。”

在银行、股票交易、金融和保险(放心保)的系统上,有大量的遗产代码,这是一种化石级的语言。这些语言经过了几十年业务的检验,被奉为赚钱的利器。新的机器可能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种化石级语言。而且把老的语言移植到一个全新的小型机上去,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浪潮向客户推广自身主机的一大障碍。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敢于做出决定,使用浪潮这种新的主机系统、新的机器的银行一般都是新的银行、没有业务负担的银行。而对于那些相对业务成熟的大型银行,“他们不敢承担业务系统瘫痪的风险”。

浪潮的天梭K1产品正是以银行、金融等领域为核心目标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竭尽全力地阻碍其他厂商的进入。当然也包括浪潮。

“也许IBM的小型机硬件指标不是很高,但由于软硬件的配合比较好,它能达到最优的效果。这一点,浪潮目前还做不到。”钱德沛告诉记者。硬件好去,软件难移。软件和服务成为浪潮站在巅峰之前最大的阻碍。

这也就决定了浪潮的“I2I”战略甚至整个“K迁计划”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在去“IOE”大背景下,以浪潮为代表的国内主机企业的兴起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距离真正的取代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关键字:浪潮主机天梭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