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IBM:开放不是口号 生态才能长远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04 08:58:14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一年前,IBM在中国开启了一个重要战略——“Made with China”。通过开放核心技术,与中国企业形成更为深入的合作与联盟,谋求在中国市场更长远的发展。

最近,IBM与华胜天成宣布在中间件产品方面进行科技合作,这是在芯片、服务器、数据库之后,首家在中间件领域进行深入科技合作的企业。IBM持续加大开放的力度和范围,一个新的生态正在形成。

“今天,随着中国客户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响应客户需求,从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变成了“Made with China”与中国一起创新。”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这样阐述IBM在华的新阶段,也有人称之为IBM在中国的2.0。

决心:生态共赢

IBM Power Systems服务器被业界视为高端服务器的代表,该服务器基于IBM自有的Power处理器架构。由于多年来在企业级市场的强势地位,Power为IBM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随着后来英特尔X86架构芯片成长越来越快,并且不断向高端吞噬着Power的市场份额,IBM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在2013年年底,IBM与包括英伟达和谷歌在内的合作伙伴成立了OpenPower基金会,“贡献”了Power架构和相关知识产权,目标是向合作伙伴开放Power技术,创建一个围绕Power的生态链,与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市场上竞争。

开放,是IBM唯一有机会扭转Power颓势的机会。当然,也使得IBM在中国的处境发生了变化。

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敏感,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信息安全的压力下,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对IBM、英特尔、思科等国际巨头的态度在改变。这些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超国民”待遇不再继续,必须要重新定位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2014年,英特尔向紫光集团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人民币90亿元(约15亿美元),与其联合开发和销售一系列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系统芯片(SoC)产品。同一年,IBM将OpenPower在中国落地,从芯片开始,与中国伙伴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英特尔、IBM的做法是在用技术换市场,将技术与中国企业深度融合,再为中国客户服务。

钱大群表示,从“Made for china”到“Made with China”不是口号,去年开始IBM大幅度把自己的技术开放,使得跟中国的产业结合起来,使得在中国的IT产业走到更高的附加价值。“当把这个科技开放以后,在中国可以设计芯片,在自己芯片上可以有加密码的能力时就可以变成更自主、更安全、更可控的信息安全系统。IBM会做出很大努力,配合中国的政策,使得中国客户和使用者放心,同时觉得科技为我所用。”

IBM科技合作战略,使得中国企业有机会接触到IBM的核心技术,设计生产自己的芯片、服务器,以及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这些都是中国政府极为重视的“核高基”范畴。所谓的“核高基”是指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中央财政安排了数百亿元资金大力扶持在这一领域国产化的企业。

在国际国内新发展形势下,IBM似乎找到了与中国尝试科技合作的新路径,将 IBM 技术转化和融入到中国本地的信息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并催化更多的技术和业务创新,形成 IBM 在中国业务持续发展和本地信息产业提升的共赢局面。

融入:技术换市场

在开放这件事上,IBM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并且在一年的时间中不断加大力度,在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

去年4月,OpenPower基金会宣布包括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产业技术国际研究院、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加入该基金会。10月,IBM在苏州市召开中国Power技术产业生态联盟成立大会,宣布与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产业技术国际研究院、江苏有线研究院、无锡中太数据通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推动IBM此前开放的Power芯片技术在中国市场上的推广。11月13日,IBM再次宣布和华胜天成、北京市经信委成立一家专门负责消化和吸收IBM相关知识产权授权技术的公司,同时还将组建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在内的产业链核心产品公司,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发展Power在中国的全产业链。

在一系列的动作背后,我们看到IBM合作的对象有政府、院校、科研机构、核高基重点企业。一批中国企业获得了IBM芯片知识产权授权或是其他软件的源代码,有机会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争取市场空间,同时也顺应了中国政府要求的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国策。

华胜天成是IBM生态中的重要一家。前不久,IBM与华胜天成宣布在中间件产品方面进行科技合作,华胜天成将基于IBM的中间件技术,开发并销售本地自主创新的产品。而去年11月,IBM与华胜天成在数据库领域达成合作,IBM授权其使用Informix软件源代码。

作为IBM很多产品的合作伙伴,华胜天成被称为“中国版小IBM”,被业界寄予厚望。

在IBM紧锣密鼓地发展开放生态战略推进中,在IBM的中国生态中已经有一批华胜天成这样的受益企业。采访中,IBM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但从公开数据看,OpenPower基金会全球目前已经在22个国家拥有110多个企业、组织和个人会员,同时全球已经有1200家ISV正在合作,据IBM估计,今年ISV合作伙伴的数量还将增加一半。而这些伙伴中,中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IBM开放生态,有内因也有外因,但这种开放无疑会带来机会和市场的洗牌,促进新生态的形成。IBM在中国已经走过三十年,未来三十年或许需要全新的模式。

关键字:IBM谷歌生态链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x IBM:开放不是口号 生态才能长远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IBM:开放不是口号 生态才能长远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04 08:58:14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一年前,IBM在中国开启了一个重要战略——“Made with China”。通过开放核心技术,与中国企业形成更为深入的合作与联盟,谋求在中国市场更长远的发展。

最近,IBM与华胜天成宣布在中间件产品方面进行科技合作,这是在芯片、服务器、数据库之后,首家在中间件领域进行深入科技合作的企业。IBM持续加大开放的力度和范围,一个新的生态正在形成。

“今天,随着中国客户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响应客户需求,从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变成了“Made with China”与中国一起创新。”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这样阐述IBM在华的新阶段,也有人称之为IBM在中国的2.0。

决心:生态共赢

IBM Power Systems服务器被业界视为高端服务器的代表,该服务器基于IBM自有的Power处理器架构。由于多年来在企业级市场的强势地位,Power为IBM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随着后来英特尔X86架构芯片成长越来越快,并且不断向高端吞噬着Power的市场份额,IBM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在2013年年底,IBM与包括英伟达和谷歌在内的合作伙伴成立了OpenPower基金会,“贡献”了Power架构和相关知识产权,目标是向合作伙伴开放Power技术,创建一个围绕Power的生态链,与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市场上竞争。

开放,是IBM唯一有机会扭转Power颓势的机会。当然,也使得IBM在中国的处境发生了变化。

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敏感,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信息安全的压力下,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对IBM、英特尔、思科等国际巨头的态度在改变。这些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超国民”待遇不再继续,必须要重新定位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2014年,英特尔向紫光集团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人民币90亿元(约15亿美元),与其联合开发和销售一系列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系统芯片(SoC)产品。同一年,IBM将OpenPower在中国落地,从芯片开始,与中国伙伴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英特尔、IBM的做法是在用技术换市场,将技术与中国企业深度融合,再为中国客户服务。

钱大群表示,从“Made for china”到“Made with China”不是口号,去年开始IBM大幅度把自己的技术开放,使得跟中国的产业结合起来,使得在中国的IT产业走到更高的附加价值。“当把这个科技开放以后,在中国可以设计芯片,在自己芯片上可以有加密码的能力时就可以变成更自主、更安全、更可控的信息安全系统。IBM会做出很大努力,配合中国的政策,使得中国客户和使用者放心,同时觉得科技为我所用。”

IBM科技合作战略,使得中国企业有机会接触到IBM的核心技术,设计生产自己的芯片、服务器,以及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这些都是中国政府极为重视的“核高基”范畴。所谓的“核高基”是指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中央财政安排了数百亿元资金大力扶持在这一领域国产化的企业。

在国际国内新发展形势下,IBM似乎找到了与中国尝试科技合作的新路径,将 IBM 技术转化和融入到中国本地的信息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并催化更多的技术和业务创新,形成 IBM 在中国业务持续发展和本地信息产业提升的共赢局面。

融入:技术换市场

在开放这件事上,IBM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并且在一年的时间中不断加大力度,在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

去年4月,OpenPower基金会宣布包括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产业技术国际研究院、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加入该基金会。10月,IBM在苏州市召开中国Power技术产业生态联盟成立大会,宣布与苏州中晟宏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产业技术国际研究院、江苏有线研究院、无锡中太数据通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推动IBM此前开放的Power芯片技术在中国市场上的推广。11月13日,IBM再次宣布和华胜天成、北京市经信委成立一家专门负责消化和吸收IBM相关知识产权授权技术的公司,同时还将组建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在内的产业链核心产品公司,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发展Power在中国的全产业链。

在一系列的动作背后,我们看到IBM合作的对象有政府、院校、科研机构、核高基重点企业。一批中国企业获得了IBM芯片知识产权授权或是其他软件的源代码,有机会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争取市场空间,同时也顺应了中国政府要求的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国策。

华胜天成是IBM生态中的重要一家。前不久,IBM与华胜天成宣布在中间件产品方面进行科技合作,华胜天成将基于IBM的中间件技术,开发并销售本地自主创新的产品。而去年11月,IBM与华胜天成在数据库领域达成合作,IBM授权其使用Informix软件源代码。

作为IBM很多产品的合作伙伴,华胜天成被称为“中国版小IBM”,被业界寄予厚望。

在IBM紧锣密鼓地发展开放生态战略推进中,在IBM的中国生态中已经有一批华胜天成这样的受益企业。采访中,IBM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但从公开数据看,OpenPower基金会全球目前已经在22个国家拥有110多个企业、组织和个人会员,同时全球已经有1200家ISV正在合作,据IBM估计,今年ISV合作伙伴的数量还将增加一半。而这些伙伴中,中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IBM开放生态,有内因也有外因,但这种开放无疑会带来机会和市场的洗牌,促进新生态的形成。IBM在中国已经走过三十年,未来三十年或许需要全新的模式。

关键字:IBM谷歌生态链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