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浪潮推出的“计算+”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刘策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29 14:28:40 本文摘自:it168网站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朋友圈就变成了厂商新闻的第二战场,即便是周末你也能在不经意间看到各种沙龙、论坛的现场直播。如果遇到大规模的行业盛会,手机就好象是晚上7点到7点半的电视一样,处于一种“屏幕锁定”的状态。就在上周五,浪潮在北京召开了2015年合作伙伴大会,与此同时微信上也出现了大批自愿与非自愿的直播、剧透内容。

更让我惊讶的是,许多勤劳勇敢的自媒体人也都在当天发出了“解读”、“分析”的文章。我自觉水平有限,人傻脑子慢,对于大会的内容需要消化理解,因此在速度上难以与专业人士相比。不过看了大家的稿子后我觉得,既然你们已经给浪潮点了那么多的赞,那就让我来吐个槽吧。

计算+是个什么玩意

这次浪潮大会上的主要内容就是宣布了“计算+”的概念。经过媒体的多番教育,“互联网+”这个概念已经逐渐被用户所接受,但是“计算+”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浪潮看来,“互联网+”带来的是前端应用的革命,那么“计算+”则是后端数据中心内部针对革命所进行的变化,具体说来就是“彻底将所有的IT资源进行优化,软件上实现业务驱动和改制”。去年,浪潮所倡导的是软件定义的概念,而今年的“计算+”则是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当然,“计算+”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真正落实到产品层面还是包括了“关键业务、高性能业务、高端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其中,以天梭K1代表的关键业务和以SmartRack代表的互联网应用是浪潮倡导的重要内容。

天梭K1是“大衣柜”吗?

去年参加某厂商的饭局,席间也谈到了国产天梭K1主机,其负责关键业务的人悠悠的吐出了三个字的评语:“大衣柜”。当时我没反应过来(刚才就说了,我这人脑子慢),但随后就体会到了这三个字背后深深的怨念和寒意。来自IDC的统计数据显示,浪潮已经超越Oracle成为了高端UNIX服务器的三强,而这样的成绩引起竞争对手的警惕与嘲讽,丝毫不让人感到奇怪。

不过,当下整个高端UNIX服务器市场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来自于x86服务器的蚕食,一方面也来自于内部的竞争。最近有新闻爆料称来自于华胜天成旗下公司——新云东方研发的国产POWER服务器已正式上市。除此之外,还有消息称华为也将在近两个月推出自己的32路容错机系统,虽然该系统并不一定采用UNIX架构,但却是冲着高端应用市场而来。种种迹象表明,天梭K1经过2年时间苦心搭建的生态系统将迎来全新的考验,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不过对此,浪潮信息副总裁彭震倒显得非常淡定,他表示——

尽管各家厂商都放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高端产品信息,不管是换汤不换药的”外商服务器”,还是只有样子货没见真货的“友商服务器”,“从目前来看,真正能够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UNIX小型机服务器的国产厂商也只有浪潮一家。而且从用户样板、生态链布局、行业布局等方方面面看,浪潮K1已经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从2013年1月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天梭K1已经在金融、能源、政府等多个领域展开应用,而由浪潮牵头成立的国产主机系统产业联盟成员也达到了58家,可谓是发展迅猛。浪潮集团渠道总监王峰在谈到今年K1发展的策略时也提到,要“从去年上游打造移交到今年的下游”。从生态链的建设到客户应用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实践了“计算+”的概念,一方面也说明天梭K1的生态系统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个第一,各自表述

这个小标题让我想起了“九二共识”(不懂的请自行百度)。在主题演讲中,王恩东提出了业绩增长目标——中国第一,全球前三。这个第一主要是来自于Gartner的数据,据Gartner数据显示,浪潮服务器在2014年第一和第四季度分别获得中国市场服务器出货量的第一名。但在Gartner同样重量级的IDC报告中,市场第一名另有其人。所以在当天的朋友圈中,有人就对浪潮的“中国第一”提出了质疑。对此,彭震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不第一最终是市场说话,我觉得太多争议或者大家口头上的争论,坦率讲没有意义。实际上我认为浪潮走到今天,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技术创新,在于对未来信息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创新,这是核心。我们并不是依靠营销为主的,浪潮在研发领域通过巨大投入,在高端产品实现突破,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在技术创新和持续投入上。

我们今天讲的更多不是在给大家讲,我怎么返点,我今天怎么做市场活动,我们给大家讲的是我们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们创新应该聚焦在哪里,哪些东西大家可以一起创新。有时候我还是聚焦在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我们每一天、每一个产品做好,把我们每件事情讲好。不同媒体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因为大家都是在用一些方法论预测这个市场。

据浪潮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徐振介绍,浪潮在互联网、政府、通信、能源等多个关键行业占据了第一名的市场份额。“互联网不用说,政府我们连续多年在中国排名第一,通信我们是唯一一家同时运维三家运营商的服务器厂商,占有率将近30%。能源方面,比如国家电网,我们达到40%以上的份额”。我觉得,浪潮在描述自己强项的时候还是开诚布公的,而不是像某些厂商那样搞出来太多限定词的“第一”,比如刀片、四路什么的。

国际化的第三条道路

对于绝大多数厂商来说,中国市场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当然也有跟中国政府对着干,不拿中国市场当回事的)。但正如你不能只用跑步机就练成肌肉男一样,凭借单一市场也不可能成为全球前三。我相信,浪潮并不是提出这个目标的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但既然提出了全球前三的口号,就必然面临着与其他国际化厂商的竞争,面临走出去的战略选择问题。对比国内的其他厂商,资本雄厚的高富帅通过“买买买”就能实现,肯卖力气肯折腾的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也有不错的份额,那么对于浪潮来说哪种方式更合适,什么市场又是浪潮最关注的呢?

彭震坦言,欧美市场是实现国际化,赢得前三名的关键市场,“农村包围城市这个路更容易走一些,但是离我们的目标也更远”。多年前浪潮就已经在北美布局了研究所,如今更是要大力研发产品与了解客户需求。“一方面我们会有中国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带到国外,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挖美国市场的客户需求”。虽然现在还不可能透露太多,但是彭震表示——也许浪潮走第三条道路,有不同的选择。

关键字:自愿与非自愿SmartRack

本文摘自:it168网站

x 浪潮推出的“计算+”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浪潮推出的“计算+”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刘策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29 14:28:40 本文摘自:it168网站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朋友圈就变成了厂商新闻的第二战场,即便是周末你也能在不经意间看到各种沙龙、论坛的现场直播。如果遇到大规模的行业盛会,手机就好象是晚上7点到7点半的电视一样,处于一种“屏幕锁定”的状态。就在上周五,浪潮在北京召开了2015年合作伙伴大会,与此同时微信上也出现了大批自愿与非自愿的直播、剧透内容。

更让我惊讶的是,许多勤劳勇敢的自媒体人也都在当天发出了“解读”、“分析”的文章。我自觉水平有限,人傻脑子慢,对于大会的内容需要消化理解,因此在速度上难以与专业人士相比。不过看了大家的稿子后我觉得,既然你们已经给浪潮点了那么多的赞,那就让我来吐个槽吧。

计算+是个什么玩意

这次浪潮大会上的主要内容就是宣布了“计算+”的概念。经过媒体的多番教育,“互联网+”这个概念已经逐渐被用户所接受,但是“计算+”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浪潮看来,“互联网+”带来的是前端应用的革命,那么“计算+”则是后端数据中心内部针对革命所进行的变化,具体说来就是“彻底将所有的IT资源进行优化,软件上实现业务驱动和改制”。去年,浪潮所倡导的是软件定义的概念,而今年的“计算+”则是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当然,“计算+”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真正落实到产品层面还是包括了“关键业务、高性能业务、高端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其中,以天梭K1代表的关键业务和以SmartRack代表的互联网应用是浪潮倡导的重要内容。

天梭K1是“大衣柜”吗?

去年参加某厂商的饭局,席间也谈到了国产天梭K1主机,其负责关键业务的人悠悠的吐出了三个字的评语:“大衣柜”。当时我没反应过来(刚才就说了,我这人脑子慢),但随后就体会到了这三个字背后深深的怨念和寒意。来自IDC的统计数据显示,浪潮已经超越Oracle成为了高端UNIX服务器的三强,而这样的成绩引起竞争对手的警惕与嘲讽,丝毫不让人感到奇怪。

不过,当下整个高端UNIX服务器市场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来自于x86服务器的蚕食,一方面也来自于内部的竞争。最近有新闻爆料称来自于华胜天成旗下公司——新云东方研发的国产POWER服务器已正式上市。除此之外,还有消息称华为也将在近两个月推出自己的32路容错机系统,虽然该系统并不一定采用UNIX架构,但却是冲着高端应用市场而来。种种迹象表明,天梭K1经过2年时间苦心搭建的生态系统将迎来全新的考验,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不过对此,浪潮信息副总裁彭震倒显得非常淡定,他表示——

尽管各家厂商都放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高端产品信息,不管是换汤不换药的”外商服务器”,还是只有样子货没见真货的“友商服务器”,“从目前来看,真正能够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UNIX小型机服务器的国产厂商也只有浪潮一家。而且从用户样板、生态链布局、行业布局等方方面面看,浪潮K1已经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从2013年1月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天梭K1已经在金融、能源、政府等多个领域展开应用,而由浪潮牵头成立的国产主机系统产业联盟成员也达到了58家,可谓是发展迅猛。浪潮集团渠道总监王峰在谈到今年K1发展的策略时也提到,要“从去年上游打造移交到今年的下游”。从生态链的建设到客户应用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实践了“计算+”的概念,一方面也说明天梭K1的生态系统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个第一,各自表述

这个小标题让我想起了“九二共识”(不懂的请自行百度)。在主题演讲中,王恩东提出了业绩增长目标——中国第一,全球前三。这个第一主要是来自于Gartner的数据,据Gartner数据显示,浪潮服务器在2014年第一和第四季度分别获得中国市场服务器出货量的第一名。但在Gartner同样重量级的IDC报告中,市场第一名另有其人。所以在当天的朋友圈中,有人就对浪潮的“中国第一”提出了质疑。对此,彭震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不第一最终是市场说话,我觉得太多争议或者大家口头上的争论,坦率讲没有意义。实际上我认为浪潮走到今天,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技术创新,在于对未来信息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创新,这是核心。我们并不是依靠营销为主的,浪潮在研发领域通过巨大投入,在高端产品实现突破,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在技术创新和持续投入上。

我们今天讲的更多不是在给大家讲,我怎么返点,我今天怎么做市场活动,我们给大家讲的是我们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们创新应该聚焦在哪里,哪些东西大家可以一起创新。有时候我还是聚焦在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我们每一天、每一个产品做好,把我们每件事情讲好。不同媒体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因为大家都是在用一些方法论预测这个市场。

据浪潮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徐振介绍,浪潮在互联网、政府、通信、能源等多个关键行业占据了第一名的市场份额。“互联网不用说,政府我们连续多年在中国排名第一,通信我们是唯一一家同时运维三家运营商的服务器厂商,占有率将近30%。能源方面,比如国家电网,我们达到40%以上的份额”。我觉得,浪潮在描述自己强项的时候还是开诚布公的,而不是像某些厂商那样搞出来太多限定词的“第一”,比如刀片、四路什么的。

国际化的第三条道路

对于绝大多数厂商来说,中国市场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当然也有跟中国政府对着干,不拿中国市场当回事的)。但正如你不能只用跑步机就练成肌肉男一样,凭借单一市场也不可能成为全球前三。我相信,浪潮并不是提出这个目标的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但既然提出了全球前三的口号,就必然面临着与其他国际化厂商的竞争,面临走出去的战略选择问题。对比国内的其他厂商,资本雄厚的高富帅通过“买买买”就能实现,肯卖力气肯折腾的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也有不错的份额,那么对于浪潮来说哪种方式更合适,什么市场又是浪潮最关注的呢?

彭震坦言,欧美市场是实现国际化,赢得前三名的关键市场,“农村包围城市这个路更容易走一些,但是离我们的目标也更远”。多年前浪潮就已经在北美布局了研究所,如今更是要大力研发产品与了解客户需求。“一方面我们会有中国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带到国外,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挖美国市场的客户需求”。虽然现在还不可能透露太多,但是彭震表示——也许浪潮走第三条道路,有不同的选择。

关键字:自愿与非自愿SmartRack

本文摘自:it168网站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