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云存储 → 正文

共议云存储:切勿盲目将主存储迁移到云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7-06 08:58:59 本文摘自:比特网

在日前举行的GigaOm会议上,与会存储厂商表示,在面向主存储的云“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亟需解决一个问题:存储技术和定价模式需要改变。

这一小组的成员包括来自NetApp和其它三家初创公司的高管,他们一致认为,目前的云存储更适合用于备份和恢复。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新进公司都在云存储商业模型这部分做的不错,这一部分内容能够为云上的主存储“铺路”。

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Vanessa Alvarez主持了这一小组,她表示说,对于云存储来说,好消息是客户的兴趣正在增加。根据Forrester的2010年的调查,有约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云存储有兴趣,这比此前一年高了10%。

不过坏消息是,这些受访者只关注在云的备份和恢复上,而不是主存储。

Nasuni(第三方备份和归档虚拟设备开发商)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es Rodriguez表示,(主存储云)对于存储和计算层的紧密结合来说非常重要。

Rodriguez认为,目前,考虑到性能和安全问题,客户在云存储上的投资正在缩减。因此,他说,对于许多客户来说,将云迁移到数据中心要好于将数据中心迁移到云。

NetApp公司CTO办公室高级主任Val Bercovici表示说,IT部门仍不愿将主存储迁移到云。

然而,Bercovici还表示说,将数据备份迁移到云为IT部门提供了增加数据价值的机会,比如说降低存储成本。 “备份和业务连续性很容易依靠云来获取附加值。”他说。

Nutanix(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虚拟化初创开发商)的CEO Dheeraj Pandey认为,目前来看,在云中运行主存储数据的问题在于,应用是如何工作的。Nutanix正计划悄悄现身在下个月的VMworld会议上。

对于比特网的读者来说,大家都知道,在云上运行Exchange或SharePoint这类应用是很困难的,这主要是在于元数据访问方面的问题。Pandey认为:“如果元数据放在云中的加,200ms的访问速度无疑是过慢了。”

SolidFire(这是一家本周开始才偷偷“浮出水面”的云计算固态主存储初创开发商)首席执行官Dave Wright表示,打破物理服务器和存储之间的联系是非常不现实的,这主要也是由于物理数据存取速度的关系。

Wright说,目前,我们拥有了数以百万计的放在云上的虚拟服务器计,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存储,但这些都是没有在云中运行如SharePoint和Exchange这类应用的性能需求的。

Bercovici说,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正在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的像块和文件存储方面的思维,转移到新的有云拓扑结构意识的存储技术上去。

“没有人会在云上运行甲骨文,但他们正在从如Box.net(基于云的文件共享和管理供应商,其拥有将存储引入云的开发模型)这样的公司提供的服务上跑应用。”他说。

Wright表示说,如果用户要在云中运行这些应用,那么就需要服务提供商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固态硬盘来满足所需要的性能。同时,他表示,服务供应商面向用户的收费基准,不应只是取决于用户的存储容量,而也应该计算容量和性能整合起来的数值。

Wright说:“这将允许服务供应商能够在云存储方面应用SLA(服务水平协议)。”

在企业级市场上,同传统硬盘相比,固态硬盘仍然被看做是非常昂贵的产品,特别是昂贵的SLC(单级单元)闪存产品。然而,Wright表示,通过使用更便宜的MLC(多级单元)固态硬盘,每GB硬盘的成本将使服务供应商能够提供所承诺的性能水平。

服务供应商对性能方面的承诺将有助于推动主存储在云方面的发展,Wright说。“这将使用户对这项技术感到更舒服。”他说,“他们甚至不能从自建的基础设施中获得这种感觉。”

同时,服务供应商需要在项目最开始的时候就就考虑将存储放在云上的生态环境。Pandey认为,目前大部分供应商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Pandey引用了近期一个事件来说明他的观点:由于Amazon S3的攻势,Iron Mountain最近退出了公有云存储市场,其进入这个领域还不到一年。他表示,像Amazon这样的大型供应商都是在业务开始前就同NetApp这类公司展开了合作,之后他们才开始考虑应用不同的技术来创造出不同价格的产品。

Rodriguez说,另一个问题是公司销售云存储的能力,以及如何确保其销售人员不仅是在销售存储容量,而且也在向用户提供全方位,包含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

“存储服务和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保证你有60个点的利润,并且可以留给渠道30点。”他说。

关键字:VMworldGigaOM存储技术云计算

本文摘自:比特网

x 共议云存储:切勿盲目将主存储迁移到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云存储 → 正文

共议云存储:切勿盲目将主存储迁移到云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7-06 08:58:59 本文摘自:比特网

在日前举行的GigaOm会议上,与会存储厂商表示,在面向主存储的云“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亟需解决一个问题:存储技术和定价模式需要改变。

这一小组的成员包括来自NetApp和其它三家初创公司的高管,他们一致认为,目前的云存储更适合用于备份和恢复。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新进公司都在云存储商业模型这部分做的不错,这一部分内容能够为云上的主存储“铺路”。

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Vanessa Alvarez主持了这一小组,她表示说,对于云存储来说,好消息是客户的兴趣正在增加。根据Forrester的2010年的调查,有约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云存储有兴趣,这比此前一年高了10%。

不过坏消息是,这些受访者只关注在云的备份和恢复上,而不是主存储。

Nasuni(第三方备份和归档虚拟设备开发商)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dres Rodriguez表示,(主存储云)对于存储和计算层的紧密结合来说非常重要。

Rodriguez认为,目前,考虑到性能和安全问题,客户在云存储上的投资正在缩减。因此,他说,对于许多客户来说,将云迁移到数据中心要好于将数据中心迁移到云。

NetApp公司CTO办公室高级主任Val Bercovici表示说,IT部门仍不愿将主存储迁移到云。

然而,Bercovici还表示说,将数据备份迁移到云为IT部门提供了增加数据价值的机会,比如说降低存储成本。 “备份和业务连续性很容易依靠云来获取附加值。”他说。

Nutanix(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虚拟化初创开发商)的CEO Dheeraj Pandey认为,目前来看,在云中运行主存储数据的问题在于,应用是如何工作的。Nutanix正计划悄悄现身在下个月的VMworld会议上。

对于比特网的读者来说,大家都知道,在云上运行Exchange或SharePoint这类应用是很困难的,这主要是在于元数据访问方面的问题。Pandey认为:“如果元数据放在云中的加,200ms的访问速度无疑是过慢了。”

SolidFire(这是一家本周开始才偷偷“浮出水面”的云计算固态主存储初创开发商)首席执行官Dave Wright表示,打破物理服务器和存储之间的联系是非常不现实的,这主要也是由于物理数据存取速度的关系。

Wright说,目前,我们拥有了数以百万计的放在云上的虚拟服务器计,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存储,但这些都是没有在云中运行如SharePoint和Exchange这类应用的性能需求的。

Bercovici说,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正在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的像块和文件存储方面的思维,转移到新的有云拓扑结构意识的存储技术上去。

“没有人会在云上运行甲骨文,但他们正在从如Box.net(基于云的文件共享和管理供应商,其拥有将存储引入云的开发模型)这样的公司提供的服务上跑应用。”他说。

Wright表示说,如果用户要在云中运行这些应用,那么就需要服务提供商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固态硬盘来满足所需要的性能。同时,他表示,服务供应商面向用户的收费基准,不应只是取决于用户的存储容量,而也应该计算容量和性能整合起来的数值。

Wright说:“这将允许服务供应商能够在云存储方面应用SLA(服务水平协议)。”

在企业级市场上,同传统硬盘相比,固态硬盘仍然被看做是非常昂贵的产品,特别是昂贵的SLC(单级单元)闪存产品。然而,Wright表示,通过使用更便宜的MLC(多级单元)固态硬盘,每GB硬盘的成本将使服务供应商能够提供所承诺的性能水平。

服务供应商对性能方面的承诺将有助于推动主存储在云方面的发展,Wright说。“这将使用户对这项技术感到更舒服。”他说,“他们甚至不能从自建的基础设施中获得这种感觉。”

同时,服务供应商需要在项目最开始的时候就就考虑将存储放在云上的生态环境。Pandey认为,目前大部分供应商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Pandey引用了近期一个事件来说明他的观点:由于Amazon S3的攻势,Iron Mountain最近退出了公有云存储市场,其进入这个领域还不到一年。他表示,像Amazon这样的大型供应商都是在业务开始前就同NetApp这类公司展开了合作,之后他们才开始考虑应用不同的技术来创造出不同价格的产品。

Rodriguez说,另一个问题是公司销售云存储的能力,以及如何确保其销售人员不仅是在销售存储容量,而且也在向用户提供全方位,包含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

“存储服务和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保证你有60个点的利润,并且可以留给渠道30点。”他说。

关键字:VMworldGigaOM存储技术云计算

本文摘自:比特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