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企业动态 → 正文

NAND闪存的现状及近期展望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Harris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9-07 14:42:32 本文摘自:机房360

闪存芯片推动了存储革命,并且由于需求量巨大而面临最近短缺的局面。NAND存储技术的进步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NAND闪存技术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处于重大转折。闪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性能平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将面临数据的完整性要求和写耐久性问题。简而言之,原始的闪存方式(称为2DNAND)正在耗尽空间,无法通过缩小体积功能来增加每个模块的容量。

引入3DNAND的概念,其中闪存单元在第三维中堆叠。每片芯片的容量增加了48倍,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努力实现,而这种内存单元的增加可以降低成本,甚至可能在大批量生产中降代4倍的成本。闪存容量增加和价格下降率的差异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3DNAND在模具上每个单元芯片的许多生产工艺仍然与以前一样。

更多的计划

 

事实证明,根据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的计划,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首要问题是易失性的问题。保持所有这些层的垂直排列证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对于48个单元层的堆栈,垂直堆叠的允许公差约为1度,并且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变差。这引起了对3DNAND整体概念的反思。

芯片制造商已经迁移到一种在芯片上创建多个48层或64层堆叠块的方法,将这些堆叠块放置在其他的顶部,但使用更大尺寸的垂直互连访问来连接堆栈块。这允许对堆叠层的垂直对准具有更大的容限。

最终的结果是,过去几个月人们已经公布了64GB的芯片和1TB的芯片,反映了这两种方法。1TB的芯片单元可能会进一步堆叠,单芯片的4TB甚至8TB可能在一年之后推出。使用这些设备,100TB2.5英寸SSD硬盘在2018年9月闪存峰会发布推出看起来是非常可能的。

技术方法的调整问题和变化对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DNAND的转换比计划的时间更长,这将导致工厂不断采用新流程。

面临其他问题

对齐不是阻碍3DNAND技术进步的唯一问题。显然,三层堆叠单元(TLC)闪存是NAND闪存容量具有吸引力的亮点,是每个单元原始容量的3倍。

NAND器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准静态特性,结果是可以在电池中检测到的电压电平的分离收缩,使电池的状态电压彼此接近。这增加了误读率,并且在三层堆叠单元(TLC)中更明显,与原始单级单元闪存中的两个状态相比,具有八个不同的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措施应对,其中包括随时间重置阈值,扩展错误检测/纠正代码,并添加具有阈值和时序调整的非常复杂的重试过程。这将包括大量的科学和数学的方法,接下来是经济可行性,而这项工作的积极成果主要是提高模具的产量和书写耐久性。

即使如此,人们也将看到SSD的家族方法,对具有基本相同结构的家族成员将通过读/写速度,写耐久性和温度范围来区分。例如其,范围也将是重要的,例如从最小到最大的日常驱动器写入速度。

处理延迟的结果是闪存芯片可用性的降低,因为NAND闪存晶圆厂停产以实现转型。这在2016年下半年市场尤为激烈,SSD硬盘价格上涨了10%,而且一直持续。由于认识到企业硬盘正在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SSD硬盘的需求急剧增加,使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星的失败、召回和试图更换,为Galaxy Note进一步增加了压力,这将让市场上至少缺口1亿块芯片。

救援将至

2017年下半年将带来新的希望。堆叠式64层芯片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而到2017年年中,单片堆栈的芯片将陆续出货。额外的晶圆厂容量将从动态RAM和NOR闪存晶圆厂重新使用3DNAND,以及新的晶圆厂容量。到2017年年底,价格应该回到以前的水平;在2018年,人们应该看到SSD与HDD的价格将越来越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这对HDD硬盘市场的意义。面对2015年和2016年的市场需求下降,HDD硬盘产能大幅下滑,因此硬盘录像机的市场份额也并不好。此外,需要的大容量HDD硬盘也不太适合初级存储使用,这是写入技术相对较慢的写入技术产品,特别是写入时,不适合操作系统,其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

从2018年开始,业界期待着一个全新的未来,30TB到100TB散装硬盘驱动器是二次存储的最佳选择。

人们对于使用四级单元(QLC)NAND闪存进行存储有一些争论,而不是即将到来的无处不在的TLC。基于对TLC的物理和数据动态的所有研究投入,将具有16种可能的单元状态的相同的思想应用于QLC,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后续行动,并会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并增加容量。

无处不在,快速存储技术的出现将深刻地改变IT。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将会越来越强,从而减少了服务器的销售,例如,拥有1000万或更多IOPS的硬盘驱动器将会彻底改变超融合产品的市场格局。

关键字:NAND闪存闪存芯片

本文摘自:机房360

x NAND闪存的现状及近期展望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企业动态 → 正文

NAND闪存的现状及近期展望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Harris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9-07 14:42:32 本文摘自:机房360

闪存芯片推动了存储革命,并且由于需求量巨大而面临最近短缺的局面。NAND存储技术的进步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NAND闪存技术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处于重大转折。闪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性能平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将面临数据的完整性要求和写耐久性问题。简而言之,原始的闪存方式(称为2DNAND)正在耗尽空间,无法通过缩小体积功能来增加每个模块的容量。

引入3DNAND的概念,其中闪存单元在第三维中堆叠。每片芯片的容量增加了48倍,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努力实现,而这种内存单元的增加可以降低成本,甚至可能在大批量生产中降代4倍的成本。闪存容量增加和价格下降率的差异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3DNAND在模具上每个单元芯片的许多生产工艺仍然与以前一样。

更多的计划

 

事实证明,根据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的计划,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首要问题是易失性的问题。保持所有这些层的垂直排列证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对于48个单元层的堆栈,垂直堆叠的允许公差约为1度,并且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变差。这引起了对3DNAND整体概念的反思。

芯片制造商已经迁移到一种在芯片上创建多个48层或64层堆叠块的方法,将这些堆叠块放置在其他的顶部,但使用更大尺寸的垂直互连访问来连接堆栈块。这允许对堆叠层的垂直对准具有更大的容限。

最终的结果是,过去几个月人们已经公布了64GB的芯片和1TB的芯片,反映了这两种方法。1TB的芯片单元可能会进一步堆叠,单芯片的4TB甚至8TB可能在一年之后推出。使用这些设备,100TB2.5英寸SSD硬盘在2018年9月闪存峰会发布推出看起来是非常可能的。

技术方法的调整问题和变化对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DNAND的转换比计划的时间更长,这将导致工厂不断采用新流程。

面临其他问题

对齐不是阻碍3DNAND技术进步的唯一问题。显然,三层堆叠单元(TLC)闪存是NAND闪存容量具有吸引力的亮点,是每个单元原始容量的3倍。

NAND器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准静态特性,结果是可以在电池中检测到的电压电平的分离收缩,使电池的状态电压彼此接近。这增加了误读率,并且在三层堆叠单元(TLC)中更明显,与原始单级单元闪存中的两个状态相比,具有八个不同的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措施应对,其中包括随时间重置阈值,扩展错误检测/纠正代码,并添加具有阈值和时序调整的非常复杂的重试过程。这将包括大量的科学和数学的方法,接下来是经济可行性,而这项工作的积极成果主要是提高模具的产量和书写耐久性。

即使如此,人们也将看到SSD的家族方法,对具有基本相同结构的家族成员将通过读/写速度,写耐久性和温度范围来区分。例如其,范围也将是重要的,例如从最小到最大的日常驱动器写入速度。

处理延迟的结果是闪存芯片可用性的降低,因为NAND闪存晶圆厂停产以实现转型。这在2016年下半年市场尤为激烈,SSD硬盘价格上涨了10%,而且一直持续。由于认识到企业硬盘正在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SSD硬盘的需求急剧增加,使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

三星的失败、召回和试图更换,为Galaxy Note进一步增加了压力,这将让市场上至少缺口1亿块芯片。

救援将至

2017年下半年将带来新的希望。堆叠式64层芯片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而到2017年年中,单片堆栈的芯片将陆续出货。额外的晶圆厂容量将从动态RAM和NOR闪存晶圆厂重新使用3DNAND,以及新的晶圆厂容量。到2017年年底,价格应该回到以前的水平;在2018年,人们应该看到SSD与HDD的价格将越来越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这对HDD硬盘市场的意义。面对2015年和2016年的市场需求下降,HDD硬盘产能大幅下滑,因此硬盘录像机的市场份额也并不好。此外,需要的大容量HDD硬盘也不太适合初级存储使用,这是写入技术相对较慢的写入技术产品,特别是写入时,不适合操作系统,其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

从2018年开始,业界期待着一个全新的未来,30TB到100TB散装硬盘驱动器是二次存储的最佳选择。

人们对于使用四级单元(QLC)NAND闪存进行存储有一些争论,而不是即将到来的无处不在的TLC。基于对TLC的物理和数据动态的所有研究投入,将具有16种可能的单元状态的相同的思想应用于QLC,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后续行动,并会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并增加容量。

无处不在,快速存储技术的出现将深刻地改变IT。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将会越来越强,从而减少了服务器的销售,例如,拥有1000万或更多IOPS的硬盘驱动器将会彻底改变超融合产品的市场格局。

关键字:NAND闪存闪存芯片

本文摘自:机房360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