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行业动态 → 正文

主流国外厂商的IP SAN策略分析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10-13 14:24:2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Dell EqualLogic:未来强有力的挑战者

  戴尔在iSCSI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并购EqualLogic之后,在iSCSI地位进一步加强。在并购了EqualLogic之后,Dell已经可以提供完整的服务器、磁盘阵列、甚至是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样,用户整个数据中心的存储建设,可以只跟戴尔一家厂商签订协议,其他的事情都由戴尔负责解决。

  Dell的iSCSI磁盘阵列产品,从入门级(PowerVault NX1950 或者PowerVault MD3000i)到中端产品(Dell/EMC CX系列),其连续性可能不够完整,没有中间的产品线。对于EqualLogic的并购更加剧了这种产品断层。另外,Dell未来面对的挑战是整合EqualLogic的资源,接手并且理顺EqualLogic的渠道。Dell以往跟EMC和LSI Logic有很好的伙伴关系,而并购EqualLogic之后,这种伙伴关系的处理就更加敏感和微妙,这也是对戴尔电脑的挑战。不过,考虑到戴尔在存储领域的成就,和坚实的PC领域的霸主地位背景,相信戴尔未来将会是整个存储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股权易手,EqualLogic目前来说还是独立的法人。2006年,对于Dell EqualLogic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iSCSI的领袖。我们估计EqualLogic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高达50%。

  该产品采用对等存储架构,性能稳定可靠。该产品的优势突出显示在扩容的时候对性能毫无影响,而传统的磁盘阵列当容量扩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能下降的现象。Equallogic PS5000并不是采用后接JBOD的方式进行扩容,有扩容需求的用户需要购买同样一台磁盘阵列,这样主机带宽得到了成倍的扩充,当新的磁盘阵列接入网络的时候,前端端口之间能够自动负载均衡,除了前端端口负载均衡外,后端的数据同样会随着服务器的访问,均衡的分布到两个存储柜(当然也是自动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传统磁盘阵列随着容量扩充性能下降的弊病。

  Equallogic的优势还包括简单易用的管理软件,而且用户无需为这些管理软件额外付费,这些软件包括:传统配置(fat provisioning)、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快照管理、空间节省卷快照、卷克隆、自动复制、和多路径I/O。

  但是,Dell Equallogic的PS系列也仅支持iSCSI接口,存储部署的可扩展性也相应的有所降低。PS系列也缺少RAID 6支持。此外,尽管Equallogic PS5000磁盘阵列本身的价格就已经包括了一些管理软件的费用,Equallogic的价格在IP SAN产品中仍然属于较贵的档次,扩容时必须购买一个完整的磁盘阵列也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整个方案的扩容成本。因此,可以说Equallogic定位于一个高端的IP SAN市场,尽管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似乎IP SAN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中低端市场的东西。

  Equallogic的产品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但关注成本的IP SAN用户是否愿意为Equallogic的强大功能额外付费还需要看Dell针对Equallogic产品的系列营销计划将如何部署。同时我们也期待Dell的规模化运作能够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应用Dell Equallogic的IP SAN贵族产品。

  对于戴尔公司而言,对于EqualLogic的并购,增加了戴尔的产品线,扩展了全球范围的知名度、也扩充了赢得大公司订单的机会,EqualLogic的技术成为戴尔未来称霸存储领域的有力支持。

  NetApp:高端的IP SAN贵族

  NetApp是IP存储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其产品优势的核心则体现在专有的文件系统WAFL以及基于WAFL文件系统的独特的RAID保护模式,业界普遍称为RAID4+。WAFL是专为Filer系统设计的文件系统,并且与RAID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能够避免大多数带有RAID管理机制的文件系统所固有的性能问题,而且为产品能够灵活的支持快照、层级存储等等一些新的存储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NetApp产品的成功不一定表现在iSCSI上,其产品还拥有一些独特的强大的管理功能,例如在针对Exchange邮件进行快照的过程中,能够对快照进行更灵活的管理,甚至能够只恢复其中一个邮箱的邮件。对于用户来说,这种精细化的快照管理相对传统的粗放的快照管理当然有着更多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体现在iSCSI层面,并非由iSCSI接口提供。

  全球部署的NetApp产品超过12000个,NetApp在iSCSI领域也延续着它存储的优势,特别是在中高端这个优势尤为明显。NetApp的配置通常比竞争对手要多,特别是自动精简配置,扩展快照、数据重复删除、层级存储和其他一些最新存储特性。NetApp还允许客户在购买之前在实验室进行测试。

  不能不提的是NetApp产品的售价同样使得NetApp也归入了IP SAN贵族一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在最开始构建IP SAN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被成本优势所吸引,往往简单的需要一个低成本的SAN完成一些简单的功能,但是当iSCSI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客户往往会产生更多更复杂更成熟的需求,NetApp的产品在高端IP SAN市场将体现出强大的优势。

  3PAR:对FC的投入多于iSCSI

  3PAR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并不是一家耳熟能详的厂商。3PAR是自动精简配置技术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其InServ Storage Server是一个群集的、共享内存的模块化磁盘阵列系统,能够从硬件级别很好的支持自动精简配置,主要适用于中高端密集型I/O的关键业务应用,作为一家新兴的厂商,3PAR独具特色的产品在中高端磁盘阵列市场给IBM、EMC、HDS厂商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

  当你配置好了iSCSI协议,所有InServ Storage Server的功能(包括自动精简配置、自动精简配置意识复制、动态优化、无保留快照和克隆),用户都可以使用。不过,3PAR的主要精力其实还是在于FC,或者至少比iSCSI投入要多。[NextPage]

  超过30%的InServ Storage Serve部署了多协议环境——可以同时支持FC和iSCSI,只有很少一部分采用纯iSCSI存储架构。目前,3PAR的动态优化特性,只能在高性能磁盘和高容量磁盘之间,整体迁移卷,而暂时不能达到子卷级别。此外,3PAR的产品也暂时不支持最近比较流行的RAID6。3PAR比较专注于中高端市场,InServ Storage Server的售价可能也超过了很多公司的IT预算,跟其他厂商相比,3PAR的每GB价格可能要贵一些。

  此外,3PAR的产品特点也决定了IP SAN应用并非3PAR的强项,IP协议更多的适用于大数据流的传输,允许较长的响应时间,3PAR的产品则从底层硬件的体系结构上就决定了其产品更多的适用于密集型I/O的关键业务应用,要求快速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因此, IP SAN的网络环境并不一定能够充分发挥3PAR产品的优势特点;此外,仅从安全性上考虑,用户也更加倾向于以专有的光纤存储网络来保护关键业务应用所产生的数据,从而导致3PAR在IP SAN市场的成绩不会太好。

  其他iSCSI供应商

  除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储厂商之外,这个市场上还活跃着一些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的厂商,他们的表现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Compellent:

  Compellent的Storage Center提供了功能丰富的系统,以并行运行iSCSI和FC,并且支持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存储层级迁移,还有领先的快照和复制。除了在iSCSI领域有较强的实力,Compellent整体增长也非常迅猛,尤其突出的是其销售渠道关系的建立完善对业绩的贡献良多。Compellent也在07年10月完成了IPO,在07年第三季和第四季都有着非常好的业绩表现。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Compellent Storage Center也不支持RAID6。随着低价大容量的磁盘被广泛使用,RAID 6支持逐渐变得重要。我们撇开技术问题来看,其实Compellent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能力也都不够坚实,因为这毕竟是一家全新的公司,能量也比较有限,所以当前Compellent的市场策略是专注于块级别存储和管理领域,而不能与其他存储厂商整体对抗。总体来讲,它对于iSCSI市场的冲击力度也是比较有限。

  LeftHand 网络:

  LeftHand主要是一家软件公司,以制造各种存储软件而闻名。其实,LeftHand主要的成功在于渠道关系。包括HP、IBM、Dell的分销商在内的很多分销商,都可以提供集成了iSCSI解决方案给最终用户。SAN/iQ汇聚了多种工业标准硬件平台,到一个集群上来创建IP SAN。SAN/iQ的丰富配置,包括了连续容量、性能和冗余扩展,虚拟卷、同步复制,无限制快照拷贝和自动精简配置。LeftHand也销售集成到x86平台版本的SAN/iQ。最近SAN/iQ显著的进步是支持虚拟化。LeftHand支持RAID0,10,5和6。

  Dot Hill:

  Dot Hill研发出了全新架构的磁盘阵列。R/Evolution 2330磁盘阵列,支持iSCSI协议,拥有全新的镜像缓存部署技术,可以减少写数据时间的90%,Dot Hill还拥有节能的电源备份设计,将保护从小时级别扩展到了年级别。另外,R/Evolution 2300磁盘阵列还支持RAID 6,DotHill声称,对比RAID 5,RAID 6只有3%~5%的写影响。SAS和SATA磁盘可以在一个机箱里混搭,提供了简便的各种层级的存储。

  但是DotHill缺少了自动精简配置、子卷级别的服务、远程复制、也缺少同时支持iSCSI和FC块级别存取的能力。由此看来,DotHill虽然的确有一些独到之处,但是很多存储功能还是比较缺乏。未来DotHill应该继续完善其功能,以保持收入的高速增长。

  Intransa:

  Intransa的StorStac 多路集群架构和内部IP拓扑扩展性能,可以很好的应对各种需求。现在Intransa的StorOS版本为Version 4,对照2003年的第一版,各种功能都已经非常完善。Intransa StorStac存储系统主要是用来满足基于网络的应用,尤其是那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应用。Intransa存储通过了微软认证:10Gbps以太网IP SAN解决方案,支持11000个Exchange 2007用户。Video存储、特别是video监视,是Intransa增长最快的市场。

  自从2001年脱胎于3COM,Intransa的发展一直不够顺利。连续几年都更换了领导层,其市场策略也随之频繁更替,这让经销商和客户都不知所从。06年第四季度,新的领导层上任,又得到了1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新的领导层在存储领域很都老练,他们尝试用创新的架构来挽救Intransa。目前,尽管Intransa架构的可扩展性很不错,但是主机接口和磁盘接口技术还是仅限于分别支持iSCSI和SATA。Intransa的战略过去一直不够稳定,未来的领导方向是怎样,我们还有待观察。

  比如,NetApp就针对这个市场开发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允许低端服务器通过iSCSI连接NAS和连接FC应用。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他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将更多的服务器连接到SAN上。

  同时,NetApp的快照、复制和其他管理软件的销售也随之增长。其他厂商也效仿NetApp,将磁盘阵列配置成同时支持FC和iSCSI。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商,针对大型组织设计了可以比肩FC SAN的纯IP SAN。而且用户通过VMware部署,可以得到成本更低的iSCSI。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虚拟化也是iSCSI快速发展的动因之一。

关键字:IPSAN存储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主流国外厂商的IP SAN策略分析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行业动态 → 正文

主流国外厂商的IP SAN策略分析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10-13 14:24:26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Dell EqualLogic:未来强有力的挑战者

  戴尔在iSCSI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并购EqualLogic之后,在iSCSI地位进一步加强。在并购了EqualLogic之后,Dell已经可以提供完整的服务器、磁盘阵列、甚至是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样,用户整个数据中心的存储建设,可以只跟戴尔一家厂商签订协议,其他的事情都由戴尔负责解决。

  Dell的iSCSI磁盘阵列产品,从入门级(PowerVault NX1950 或者PowerVault MD3000i)到中端产品(Dell/EMC CX系列),其连续性可能不够完整,没有中间的产品线。对于EqualLogic的并购更加剧了这种产品断层。另外,Dell未来面对的挑战是整合EqualLogic的资源,接手并且理顺EqualLogic的渠道。Dell以往跟EMC和LSI Logic有很好的伙伴关系,而并购EqualLogic之后,这种伙伴关系的处理就更加敏感和微妙,这也是对戴尔电脑的挑战。不过,考虑到戴尔在存储领域的成就,和坚实的PC领域的霸主地位背景,相信戴尔未来将会是整个存储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股权易手,EqualLogic目前来说还是独立的法人。2006年,对于Dell EqualLogic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iSCSI的领袖。我们估计EqualLogic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高达50%。

  该产品采用对等存储架构,性能稳定可靠。该产品的优势突出显示在扩容的时候对性能毫无影响,而传统的磁盘阵列当容量扩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能下降的现象。Equallogic PS5000并不是采用后接JBOD的方式进行扩容,有扩容需求的用户需要购买同样一台磁盘阵列,这样主机带宽得到了成倍的扩充,当新的磁盘阵列接入网络的时候,前端端口之间能够自动负载均衡,除了前端端口负载均衡外,后端的数据同样会随着服务器的访问,均衡的分布到两个存储柜(当然也是自动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传统磁盘阵列随着容量扩充性能下降的弊病。

  Equallogic的优势还包括简单易用的管理软件,而且用户无需为这些管理软件额外付费,这些软件包括:传统配置(fat provisioning)、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快照管理、空间节省卷快照、卷克隆、自动复制、和多路径I/O。

  但是,Dell Equallogic的PS系列也仅支持iSCSI接口,存储部署的可扩展性也相应的有所降低。PS系列也缺少RAID 6支持。此外,尽管Equallogic PS5000磁盘阵列本身的价格就已经包括了一些管理软件的费用,Equallogic的价格在IP SAN产品中仍然属于较贵的档次,扩容时必须购买一个完整的磁盘阵列也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整个方案的扩容成本。因此,可以说Equallogic定位于一个高端的IP SAN市场,尽管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似乎IP SAN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中低端市场的东西。

  Equallogic的产品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但关注成本的IP SAN用户是否愿意为Equallogic的强大功能额外付费还需要看Dell针对Equallogic产品的系列营销计划将如何部署。同时我们也期待Dell的规模化运作能够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应用Dell Equallogic的IP SAN贵族产品。

  对于戴尔公司而言,对于EqualLogic的并购,增加了戴尔的产品线,扩展了全球范围的知名度、也扩充了赢得大公司订单的机会,EqualLogic的技术成为戴尔未来称霸存储领域的有力支持。

  NetApp:高端的IP SAN贵族

  NetApp是IP存储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其产品优势的核心则体现在专有的文件系统WAFL以及基于WAFL文件系统的独特的RAID保护模式,业界普遍称为RAID4+。WAFL是专为Filer系统设计的文件系统,并且与RAID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能够避免大多数带有RAID管理机制的文件系统所固有的性能问题,而且为产品能够灵活的支持快照、层级存储等等一些新的存储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NetApp产品的成功不一定表现在iSCSI上,其产品还拥有一些独特的强大的管理功能,例如在针对Exchange邮件进行快照的过程中,能够对快照进行更灵活的管理,甚至能够只恢复其中一个邮箱的邮件。对于用户来说,这种精细化的快照管理相对传统的粗放的快照管理当然有着更多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体现在iSCSI层面,并非由iSCSI接口提供。

  全球部署的NetApp产品超过12000个,NetApp在iSCSI领域也延续着它存储的优势,特别是在中高端这个优势尤为明显。NetApp的配置通常比竞争对手要多,特别是自动精简配置,扩展快照、数据重复删除、层级存储和其他一些最新存储特性。NetApp还允许客户在购买之前在实验室进行测试。

  不能不提的是NetApp产品的售价同样使得NetApp也归入了IP SAN贵族一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在最开始构建IP SAN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被成本优势所吸引,往往简单的需要一个低成本的SAN完成一些简单的功能,但是当iSCSI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客户往往会产生更多更复杂更成熟的需求,NetApp的产品在高端IP SAN市场将体现出强大的优势。

  3PAR:对FC的投入多于iSCSI

  3PAR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并不是一家耳熟能详的厂商。3PAR是自动精简配置技术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其InServ Storage Server是一个群集的、共享内存的模块化磁盘阵列系统,能够从硬件级别很好的支持自动精简配置,主要适用于中高端密集型I/O的关键业务应用,作为一家新兴的厂商,3PAR独具特色的产品在中高端磁盘阵列市场给IBM、EMC、HDS厂商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

  当你配置好了iSCSI协议,所有InServ Storage Server的功能(包括自动精简配置、自动精简配置意识复制、动态优化、无保留快照和克隆),用户都可以使用。不过,3PAR的主要精力其实还是在于FC,或者至少比iSCSI投入要多。[NextPage]

  超过30%的InServ Storage Serve部署了多协议环境——可以同时支持FC和iSCSI,只有很少一部分采用纯iSCSI存储架构。目前,3PAR的动态优化特性,只能在高性能磁盘和高容量磁盘之间,整体迁移卷,而暂时不能达到子卷级别。此外,3PAR的产品也暂时不支持最近比较流行的RAID6。3PAR比较专注于中高端市场,InServ Storage Server的售价可能也超过了很多公司的IT预算,跟其他厂商相比,3PAR的每GB价格可能要贵一些。

  此外,3PAR的产品特点也决定了IP SAN应用并非3PAR的强项,IP协议更多的适用于大数据流的传输,允许较长的响应时间,3PAR的产品则从底层硬件的体系结构上就决定了其产品更多的适用于密集型I/O的关键业务应用,要求快速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因此, IP SAN的网络环境并不一定能够充分发挥3PAR产品的优势特点;此外,仅从安全性上考虑,用户也更加倾向于以专有的光纤存储网络来保护关键业务应用所产生的数据,从而导致3PAR在IP SAN市场的成绩不会太好。

  其他iSCSI供应商

  除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储厂商之外,这个市场上还活跃着一些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的厂商,他们的表现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Compellent:

  Compellent的Storage Center提供了功能丰富的系统,以并行运行iSCSI和FC,并且支持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存储层级迁移,还有领先的快照和复制。除了在iSCSI领域有较强的实力,Compellent整体增长也非常迅猛,尤其突出的是其销售渠道关系的建立完善对业绩的贡献良多。Compellent也在07年10月完成了IPO,在07年第三季和第四季都有着非常好的业绩表现。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Compellent Storage Center也不支持RAID6。随着低价大容量的磁盘被广泛使用,RAID 6支持逐渐变得重要。我们撇开技术问题来看,其实Compellent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能力也都不够坚实,因为这毕竟是一家全新的公司,能量也比较有限,所以当前Compellent的市场策略是专注于块级别存储和管理领域,而不能与其他存储厂商整体对抗。总体来讲,它对于iSCSI市场的冲击力度也是比较有限。

  LeftHand 网络:

  LeftHand主要是一家软件公司,以制造各种存储软件而闻名。其实,LeftHand主要的成功在于渠道关系。包括HP、IBM、Dell的分销商在内的很多分销商,都可以提供集成了iSCSI解决方案给最终用户。SAN/iQ汇聚了多种工业标准硬件平台,到一个集群上来创建IP SAN。SAN/iQ的丰富配置,包括了连续容量、性能和冗余扩展,虚拟卷、同步复制,无限制快照拷贝和自动精简配置。LeftHand也销售集成到x86平台版本的SAN/iQ。最近SAN/iQ显著的进步是支持虚拟化。LeftHand支持RAID0,10,5和6。

  Dot Hill:

  Dot Hill研发出了全新架构的磁盘阵列。R/Evolution 2330磁盘阵列,支持iSCSI协议,拥有全新的镜像缓存部署技术,可以减少写数据时间的90%,Dot Hill还拥有节能的电源备份设计,将保护从小时级别扩展到了年级别。另外,R/Evolution 2300磁盘阵列还支持RAID 6,DotHill声称,对比RAID 5,RAID 6只有3%~5%的写影响。SAS和SATA磁盘可以在一个机箱里混搭,提供了简便的各种层级的存储。

  但是DotHill缺少了自动精简配置、子卷级别的服务、远程复制、也缺少同时支持iSCSI和FC块级别存取的能力。由此看来,DotHill虽然的确有一些独到之处,但是很多存储功能还是比较缺乏。未来DotHill应该继续完善其功能,以保持收入的高速增长。

  Intransa:

  Intransa的StorStac 多路集群架构和内部IP拓扑扩展性能,可以很好的应对各种需求。现在Intransa的StorOS版本为Version 4,对照2003年的第一版,各种功能都已经非常完善。Intransa StorStac存储系统主要是用来满足基于网络的应用,尤其是那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应用。Intransa存储通过了微软认证:10Gbps以太网IP SAN解决方案,支持11000个Exchange 2007用户。Video存储、特别是video监视,是Intransa增长最快的市场。

  自从2001年脱胎于3COM,Intransa的发展一直不够顺利。连续几年都更换了领导层,其市场策略也随之频繁更替,这让经销商和客户都不知所从。06年第四季度,新的领导层上任,又得到了1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新的领导层在存储领域很都老练,他们尝试用创新的架构来挽救Intransa。目前,尽管Intransa架构的可扩展性很不错,但是主机接口和磁盘接口技术还是仅限于分别支持iSCSI和SATA。Intransa的战略过去一直不够稳定,未来的领导方向是怎样,我们还有待观察。

  比如,NetApp就针对这个市场开发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允许低端服务器通过iSCSI连接NAS和连接FC应用。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他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将更多的服务器连接到SAN上。

  同时,NetApp的快照、复制和其他管理软件的销售也随之增长。其他厂商也效仿NetApp,将磁盘阵列配置成同时支持FC和iSCSI。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商,针对大型组织设计了可以比肩FC SAN的纯IP SAN。而且用户通过VMware部署,可以得到成本更低的iSCSI。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虚拟化也是iSCSI快速发展的动因之一。

关键字:IPSAN存储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