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产品专区/SAN/NAS → 正文

性能测试:不同容量SSD的差异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5-28 09:11:42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最近各大固态硬盘厂商纷纷下调售价,并接近每GB一美元的水平,似乎预示着固态硬盘将迎来首次真正的普及风暴。比如64GB的三星830固态硬盘甚至只有400元,128GB的美光M4也不过800元。猛烈的降价让以往持币观望的用户如今终于打算出手。

目前来看64GB和128GB也的确是当前的最佳选择,其中64GB更加适合尝鲜使用,游戏玩家或者经常使用大型软件的用户最好以128GB起步。不过很多对固态硬盘稍有了解的用户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容量越大速度越快。

以三星830固态硬盘为例,64GB的容量在写入性能方面要比其他几种型号低不少,这包括4KB随机写入能力。但总体上来看读取性能并未有太大影响。

 

三星830系列固态硬盘容量和性能对比

 本次不谈选购建议,而是常识性认知

事实上,我们购买固态硬盘的心理通常还是先从容价比方面来衡量要买多大的产品,256GB固态硬盘的性能自然出色但价格也至少在2000之上。其次我们才可能会仔细对比一番看看小容量的产品性能到底如何。

其实早先一些64GB的固态硬盘写入性能尚没有100MB/s,甚至低于机械硬盘,但如果你不是用来拷贝大容量的文件的话,应用体验依然远胜机械硬盘。当然小容量的产品你也不会太多用来文件拷贝。

因此本次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从各个角度来测试一下,不同容量的固态硬盘在使用上到底有多大差异,包含理论测试软件、实际应用两大部分。本次描述的不是关于选购建议,而是一种常识性的认知。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方面,笔者选择搭载酷睿i7-2600处理器的Sandy Bridge平台,利用P67提供的SATA3.0接口做测试。测试前关闭所有和节能降频有关的选项,同时开启AHCI。测试所用的硬盘分别是64GB、128GB和256GB的三星830。

理论软件最能体现出不同固态硬盘之间微小的性能差异,这里笔者使用了CrystalDiskMark和AS SSD Benchmark两款软件进行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来自日本开发者开发的硬盘测试工具,简单易用,可以测试1MB和512KB文件大小的连续读写速度、4KB随机读写速度和32位队列深度下的4KB随机读写速度。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涉及LBA寻址空间不超过4GB,默认为1GB文件测试五次取最佳值。笔者先后使用随机数据模型和全0的数据模型测试。

 

64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128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256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专用测试软件,可以测试连续读写、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同时该软件还自带一个 Compression Benchmark项目,它可以给出一个曲线,描述随着数据模型中可压缩数据占有率(压缩比)的增高,性能的变换情况。

 

64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128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256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这两款软件确实很好地体现出了三种容量固态硬盘的性能差异,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写入方面,无论是连续写入还是随机写入,随着容量的增加该指标也都逐渐加强,其中128GB和256GB之间的差异并不如它和64GB间的差距明显。不过三种容量在读取性能方面的表现比较相近,和标称的数值基本一致。

两款系统基准测试软件PCMark Vantage和PCMark 7都是采用脚本测试的方式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因此有着更大的参考价值,PCMark存储项目测试的整个过程将花费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般包括 Windows Defender、游戏、Windows图片加载、Windows启动、MovieMaker视频编辑、Windows媒体中心,WMP音乐加载等项目。

PCMark的测试一般不会需要很高的队列深度,对固态硬盘不会造成太大的负载,主要基于随机读写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我们系统实际应用时的效能。就目前来看,PCMark 7比Vantage更加适合测试固态硬盘的性能。

PCMark Vantage测试成绩

 

64GB的成绩-71053

 

 

128GB的成绩-72117

 

 

256GB的成绩-72269

PCMark 7测试成绩

 

64GB的成绩-5177

 

 

128GB的成绩-5326

 

 

256GB的成绩-5338

 

PCMark通过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进行测试,结果是很具参考性的。可以看到,三款产品在PCMark Vantage和PCMark 7中都分别达到了70000分和5000分之上,最大差距也不过5%,差异并不显著。

软件的测试终究代表不了我们的实际应用感受,因此这里笔者准备了几项实际应用的测试,包含:Windows 7系统启动同时启动常用软件的速度、WinRAR文件解压缩速度以及《使命召唤6》游戏加载速度。限于产品数量问题,这里我们只对比64GB和256GB 两种容量的产品。

Windows 7开机同时启动12个软件

首先是在开机的同时启动12个常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Outlook、Foxmail、迅雷、 360安全卫士、腾讯QQ、WinRAR、驱动精灵、暴风影音。如果对比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该测试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64GB的成绩-25秒

 

 

256GB的成绩-25秒

用WinRAR解压缩一个约2GB的零散文件压缩包

第二项是对一个放置在桌面上的,大小约为2GB的WinRAR压缩包进行解压操作到本地,该压缩包包含大量零散文件。相比压缩,解压缩操作更多的负载在于硬盘。如果文件过于零散也可以考察硬盘的小文件读写性能。

 

64GB的成绩-57秒

 

 

256GB的成绩-51秒

 

加载《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游戏关卡

在内存足够的前提下,当前大部分游戏在固态硬盘中运行对帧数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机械硬盘很可能在关卡载入的时候拖慢你的速度,增加你的烦躁度,破坏游戏的流畅性。总之,固态硬盘可以极大地缩短游戏关卡的加载时间。

 

64GB的成绩-8秒

 

 

256GB的成绩-8秒

 

显然,系统启动或者游戏关卡加载时更依赖于硬盘的连续读取和随机读取性能,而这一指标在不同容量的三星830固态硬盘中体现并不明显,而在 WinRAR解压缩的项目中,我们将解压出来的文件依然保存在原有的硬盘中,因此同时考察硬盘的读写性能,但是64GB和256GB之间较为明显的写入性能差距在该项目中体现并没有那么巨大,7秒钟的差距相信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最后使用了FastCopy软件进行固态硬盘的文件拷贝测试。虽然固态硬盘通常作为系统盘使用,但是也有很多人也同时看好固态硬盘在文件拷贝速度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小文件来说,它有着比机械硬盘更加明显的优势。测试方案上,笔者选择8.7GB单个大文件以及2.9GB的零散文件夹两种,从浦科特128M2P固态硬盘分别拷贝到三星830的64GB和256GB中,看看他们在写入性能方面的差异。

 

64GB的成绩-大文件157.09MB/s,小文件131.04MB/s

 

 

256GB的成绩-大文件398.19MB/s,小文件279.30MB/s

 

总结:理论软件的确很好地体现出了不同容量固态硬盘的性能差异,其中写入性能差距最大,这在最后的实际文件的拷贝测试中体现非常明显。不过从实际应用来看,由于各产品在读取性能方面差异非常小,因此差距不大,即是说至少在笔者测试的几个项目中如系统启动、游戏关卡加载中是这样的。而在偏重写入的测试中,WinRAR解压缩稍有差距,当然完全测试写入速度的FastCopy项目将容量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连续读写性能更高的固态硬盘更加适合如音视频编辑等应用场合,这类环境选购大容量固态硬盘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小容量固态硬盘尽管在连续读写方面不占优势,但是依然抱着了较好的随机读写性能,这使得他们在系统应用中仍能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所以即便是家用入门级的64GB固态硬盘,你不可以单纯地说性能受到了严重限制,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合适。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在理论软件测试中128GB和256GB之间性能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相较于64GB在测试数字上好看很多。笔者认为如果预算充足,128GB可谓是目前固态硬盘的最主流选择,同时想必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关键字:存储SSD性能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x 性能测试:不同容量SSD的差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产品专区/SAN/NAS → 正文

性能测试:不同容量SSD的差异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5-28 09:11:42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最近各大固态硬盘厂商纷纷下调售价,并接近每GB一美元的水平,似乎预示着固态硬盘将迎来首次真正的普及风暴。比如64GB的三星830固态硬盘甚至只有400元,128GB的美光M4也不过800元。猛烈的降价让以往持币观望的用户如今终于打算出手。

目前来看64GB和128GB也的确是当前的最佳选择,其中64GB更加适合尝鲜使用,游戏玩家或者经常使用大型软件的用户最好以128GB起步。不过很多对固态硬盘稍有了解的用户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容量越大速度越快。

以三星830固态硬盘为例,64GB的容量在写入性能方面要比其他几种型号低不少,这包括4KB随机写入能力。但总体上来看读取性能并未有太大影响。

 

三星830系列固态硬盘容量和性能对比

 本次不谈选购建议,而是常识性认知

事实上,我们购买固态硬盘的心理通常还是先从容价比方面来衡量要买多大的产品,256GB固态硬盘的性能自然出色但价格也至少在2000之上。其次我们才可能会仔细对比一番看看小容量的产品性能到底如何。

其实早先一些64GB的固态硬盘写入性能尚没有100MB/s,甚至低于机械硬盘,但如果你不是用来拷贝大容量的文件的话,应用体验依然远胜机械硬盘。当然小容量的产品你也不会太多用来文件拷贝。

因此本次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从各个角度来测试一下,不同容量的固态硬盘在使用上到底有多大差异,包含理论测试软件、实际应用两大部分。本次描述的不是关于选购建议,而是一种常识性的认知。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方面,笔者选择搭载酷睿i7-2600处理器的Sandy Bridge平台,利用P67提供的SATA3.0接口做测试。测试前关闭所有和节能降频有关的选项,同时开启AHCI。测试所用的硬盘分别是64GB、128GB和256GB的三星830。

理论软件最能体现出不同固态硬盘之间微小的性能差异,这里笔者使用了CrystalDiskMark和AS SSD Benchmark两款软件进行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来自日本开发者开发的硬盘测试工具,简单易用,可以测试1MB和512KB文件大小的连续读写速度、4KB随机读写速度和32位队列深度下的4KB随机读写速度。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涉及LBA寻址空间不超过4GB,默认为1GB文件测试五次取最佳值。笔者先后使用随机数据模型和全0的数据模型测试。

 

64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128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256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专用测试软件,可以测试连续读写、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同时该软件还自带一个 Compression Benchmark项目,它可以给出一个曲线,描述随着数据模型中可压缩数据占有率(压缩比)的增高,性能的变换情况。

 

64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128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256GB的三星830测试成绩

 

这两款软件确实很好地体现出了三种容量固态硬盘的性能差异,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写入方面,无论是连续写入还是随机写入,随着容量的增加该指标也都逐渐加强,其中128GB和256GB之间的差异并不如它和64GB间的差距明显。不过三种容量在读取性能方面的表现比较相近,和标称的数值基本一致。

两款系统基准测试软件PCMark Vantage和PCMark 7都是采用脚本测试的方式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因此有着更大的参考价值,PCMark存储项目测试的整个过程将花费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般包括 Windows Defender、游戏、Windows图片加载、Windows启动、MovieMaker视频编辑、Windows媒体中心,WMP音乐加载等项目。

PCMark的测试一般不会需要很高的队列深度,对固态硬盘不会造成太大的负载,主要基于随机读写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我们系统实际应用时的效能。就目前来看,PCMark 7比Vantage更加适合测试固态硬盘的性能。

PCMark Vantage测试成绩

 

64GB的成绩-71053

 

 

128GB的成绩-72117

 

 

256GB的成绩-72269

PCMark 7测试成绩

 

64GB的成绩-5177

 

 

128GB的成绩-5326

 

 

256GB的成绩-5338

 

PCMark通过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进行测试,结果是很具参考性的。可以看到,三款产品在PCMark Vantage和PCMark 7中都分别达到了70000分和5000分之上,最大差距也不过5%,差异并不显著。

软件的测试终究代表不了我们的实际应用感受,因此这里笔者准备了几项实际应用的测试,包含:Windows 7系统启动同时启动常用软件的速度、WinRAR文件解压缩速度以及《使命召唤6》游戏加载速度。限于产品数量问题,这里我们只对比64GB和256GB 两种容量的产品。

Windows 7开机同时启动12个软件

首先是在开机的同时启动12个常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Outlook、Foxmail、迅雷、 360安全卫士、腾讯QQ、WinRAR、驱动精灵、暴风影音。如果对比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该测试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64GB的成绩-25秒

 

 

256GB的成绩-25秒

用WinRAR解压缩一个约2GB的零散文件压缩包

第二项是对一个放置在桌面上的,大小约为2GB的WinRAR压缩包进行解压操作到本地,该压缩包包含大量零散文件。相比压缩,解压缩操作更多的负载在于硬盘。如果文件过于零散也可以考察硬盘的小文件读写性能。

 

64GB的成绩-57秒

 

 

256GB的成绩-51秒

 

加载《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游戏关卡

在内存足够的前提下,当前大部分游戏在固态硬盘中运行对帧数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机械硬盘很可能在关卡载入的时候拖慢你的速度,增加你的烦躁度,破坏游戏的流畅性。总之,固态硬盘可以极大地缩短游戏关卡的加载时间。

 

64GB的成绩-8秒

 

 

256GB的成绩-8秒

 

显然,系统启动或者游戏关卡加载时更依赖于硬盘的连续读取和随机读取性能,而这一指标在不同容量的三星830固态硬盘中体现并不明显,而在 WinRAR解压缩的项目中,我们将解压出来的文件依然保存在原有的硬盘中,因此同时考察硬盘的读写性能,但是64GB和256GB之间较为明显的写入性能差距在该项目中体现并没有那么巨大,7秒钟的差距相信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最后使用了FastCopy软件进行固态硬盘的文件拷贝测试。虽然固态硬盘通常作为系统盘使用,但是也有很多人也同时看好固态硬盘在文件拷贝速度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小文件来说,它有着比机械硬盘更加明显的优势。测试方案上,笔者选择8.7GB单个大文件以及2.9GB的零散文件夹两种,从浦科特128M2P固态硬盘分别拷贝到三星830的64GB和256GB中,看看他们在写入性能方面的差异。

 

64GB的成绩-大文件157.09MB/s,小文件131.04MB/s

 

 

256GB的成绩-大文件398.19MB/s,小文件279.30MB/s

 

总结:理论软件的确很好地体现出了不同容量固态硬盘的性能差异,其中写入性能差距最大,这在最后的实际文件的拷贝测试中体现非常明显。不过从实际应用来看,由于各产品在读取性能方面差异非常小,因此差距不大,即是说至少在笔者测试的几个项目中如系统启动、游戏关卡加载中是这样的。而在偏重写入的测试中,WinRAR解压缩稍有差距,当然完全测试写入速度的FastCopy项目将容量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连续读写性能更高的固态硬盘更加适合如音视频编辑等应用场合,这类环境选购大容量固态硬盘也是无可厚非的。而小容量固态硬盘尽管在连续读写方面不占优势,但是依然抱着了较好的随机读写性能,这使得他们在系统应用中仍能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所以即便是家用入门级的64GB固态硬盘,你不可以单纯地说性能受到了严重限制,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合适。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在理论软件测试中128GB和256GB之间性能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相较于64GB在测试数字上好看很多。笔者认为如果预算充足,128GB可谓是目前固态硬盘的最主流选择,同时想必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关键字:存储SSD性能

本文摘自:存储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