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技术专区 → 正文

新环境亟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进入

责任编辑:editor0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1-24 17:31:23 本文摘自:51CTO

想知道到数据归档的真相么,想知道数据归档中藏有的内在奥义么,只有我来给大家全面讲解介绍数据归档虽然光存储器的支持者们一直宣传该技术将成为下一代伟大的存储技术,但是即便在它得到广泛推广之后,其企业客户基础在整个市场上的份额仍然很小。

尽管这项技术被企业存储用户接受的速度很慢,但是那些对数据保护、期限和安全WORM(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存储器有要求的客户已经发现它可以满足某些迫在眉睫的存储需求。在如今这个技术快速变化、合规要求提高以及业务需求恒变的世界里,数据迁移不但成本高,而且还很费时。 新环境亟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进入。

高容量光存储技术作为数据存储的一种有效替代物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对于那些要求将数据进行安全并且长期(10到15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保存的企业用户来说,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受益的行业包括银行金融、医学、执法、航空和出版等。

PowerFile是提供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其中一家厂商,它已经为那些需要长期在线进行数据归档保存的行业开发出了一款应用产品Active Archive Appliance(A3)。据PowerFile公司营销副总裁Jonathan Buckley说,公司在上述各个行业均有客户。

Call/Recall公司工程副总裁Ed Walker说,在基于磁盘的高容量光存储设备上存储数据既简单又有成本效率。他说:"高容量光存储技术对于电子查找也有好处,因为容量的关系,过去在海量储存库中查找资料时通常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工。"

高容量光存储技术市场上的另一家重要厂商是InPhase公司,它是从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旗下贝尔实验室中分离出来的。公司最近推出了首款使用全息技术将数据写入磁盘的存储设备。 据InPhase公司发言人称,这种第一代全息照相数据技术可以在每个标准磁盘上存储300GB的数据,大约是蓝光技术存储量的六倍。

而在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公司打算在未来两三年内开发出可以在单个磁盘上存储1.6TB数据的技术。目前,这类产品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和视频数据归档。 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很快就会扩大到更大范围。

索尼公司退出市场

索尼公司最近退出了专业高容量光存储市场,这样UDO就成了唯一的标准,飞利浦公司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因为质疑这项技术在企业界的可行性而退出了这片市场,为新厂商们创造了进入该市场的条件。

Walker说:"我认为这样一家大的公司突然退出这片市场,这是有些可怕的。"但是Walker说,索尼和飞利浦公司的退出给市场造成的真空可以给Call/Recall、Plasmon和其他公司等厂商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Buckley相信索尼公司的退出是有原因的。他说:"如果技术确实存在问题的话,索尼公司的退出可能会让市场停下来反思整个光存储市场。" 但是Buckley说,不断增加的数据归档需求足以弥补整个市场短期内遭遇的后退。

Buckley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UDO技术都远远不能称作是一种主流技术。虽然它被公认为一种标准,但是使用它的厂商只有Plasmon一家,这也就意味着它是产量少、成本高,是否能够持续使用20年以上也是个问题。 这样就给其他公司如PowerFile等留下了非常好的市场商机。PowerFile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归档存储技术,至于哪种技术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技术仍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确定。"

但是Plasmon公司将采取积极的态度,加快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步伐。公司在8月份宣布其UDO Archive Appliance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50%。 其UDO 2技术的整个市场采用率也有所增加,通用医疗、AGFA、IBM和柯尼卡等公司均认证和销售其UDO 2产品。

Plasmon公司首席执行官Rod Powell说:"我们发现市场对我们的UDO Archive Appliance非常感兴趣,因为企业管理和合规标准、电子查找以及对安全、可搜索、长期数据归档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市场对Plasmon公司的UDO 2数据归档存储解决方案的这种积极增长证明了我们将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帮助企业用户满足它们的特殊业务要求。"

虽然专业的高容量光存储技术具有真正的物理WORM功能,但是企业们仍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据Gartner公司分析师称,Plasmon公司的高容量光存储技术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一种是可再写的,一种是WORM,这两种技术是非常不同的。 如果是WORM介质,那么介质的表面是一种无定形结构,被转化成了不能反向转化的晶态。可再写型介质则刚好相反,它的表面是晶态结构,一旦受热然后迅速冷却就会变成无定形结构。

关键字:高容量光存储技术

本文摘自:51CTO

x 新环境亟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进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技术专区 → 正文

新环境亟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进入

责任编辑:editor0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1-24 17:31:23 本文摘自:51CTO

想知道到数据归档的真相么,想知道数据归档中藏有的内在奥义么,只有我来给大家全面讲解介绍数据归档虽然光存储器的支持者们一直宣传该技术将成为下一代伟大的存储技术,但是即便在它得到广泛推广之后,其企业客户基础在整个市场上的份额仍然很小。

尽管这项技术被企业存储用户接受的速度很慢,但是那些对数据保护、期限和安全WORM(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存储器有要求的客户已经发现它可以满足某些迫在眉睫的存储需求。在如今这个技术快速变化、合规要求提高以及业务需求恒变的世界里,数据迁移不但成本高,而且还很费时。 新环境亟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进入。

高容量光存储技术作为数据存储的一种有效替代物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对于那些要求将数据进行安全并且长期(10到15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保存的企业用户来说,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受益的行业包括银行金融、医学、执法、航空和出版等。

PowerFile是提供高容量光存储技术的其中一家厂商,它已经为那些需要长期在线进行数据归档保存的行业开发出了一款应用产品Active Archive Appliance(A3)。据PowerFile公司营销副总裁Jonathan Buckley说,公司在上述各个行业均有客户。

Call/Recall公司工程副总裁Ed Walker说,在基于磁盘的高容量光存储设备上存储数据既简单又有成本效率。他说:"高容量光存储技术对于电子查找也有好处,因为容量的关系,过去在海量储存库中查找资料时通常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人工。"

高容量光存储技术市场上的另一家重要厂商是InPhase公司,它是从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旗下贝尔实验室中分离出来的。公司最近推出了首款使用全息技术将数据写入磁盘的存储设备。 据InPhase公司发言人称,这种第一代全息照相数据技术可以在每个标准磁盘上存储300GB的数据,大约是蓝光技术存储量的六倍。

而在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公司打算在未来两三年内开发出可以在单个磁盘上存储1.6TB数据的技术。目前,这类产品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和视频数据归档。 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很快就会扩大到更大范围。

索尼公司退出市场

索尼公司最近退出了专业高容量光存储市场,这样UDO就成了唯一的标准,飞利浦公司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因为质疑这项技术在企业界的可行性而退出了这片市场,为新厂商们创造了进入该市场的条件。

Walker说:"我认为这样一家大的公司突然退出这片市场,这是有些可怕的。"但是Walker说,索尼和飞利浦公司的退出给市场造成的真空可以给Call/Recall、Plasmon和其他公司等厂商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Buckley相信索尼公司的退出是有原因的。他说:"如果技术确实存在问题的话,索尼公司的退出可能会让市场停下来反思整个光存储市场。" 但是Buckley说,不断增加的数据归档需求足以弥补整个市场短期内遭遇的后退。

Buckley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UDO技术都远远不能称作是一种主流技术。虽然它被公认为一种标准,但是使用它的厂商只有Plasmon一家,这也就意味着它是产量少、成本高,是否能够持续使用20年以上也是个问题。 这样就给其他公司如PowerFile等留下了非常好的市场商机。PowerFile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归档存储技术,至于哪种技术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技术仍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确定。"

但是Plasmon公司将采取积极的态度,加快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步伐。公司在8月份宣布其UDO Archive Appliance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50%。 其UDO 2技术的整个市场采用率也有所增加,通用医疗、AGFA、IBM和柯尼卡等公司均认证和销售其UDO 2产品。

Plasmon公司首席执行官Rod Powell说:"我们发现市场对我们的UDO Archive Appliance非常感兴趣,因为企业管理和合规标准、电子查找以及对安全、可搜索、长期数据归档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市场对Plasmon公司的UDO 2数据归档存储解决方案的这种积极增长证明了我们将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帮助企业用户满足它们的特殊业务要求。"

虽然专业的高容量光存储技术具有真正的物理WORM功能,但是企业们仍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据Gartner公司分析师称,Plasmon公司的高容量光存储技术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一种是可再写的,一种是WORM,这两种技术是非常不同的。 如果是WORM介质,那么介质的表面是一种无定形结构,被转化成了不能反向转化的晶态。可再写型介质则刚好相反,它的表面是晶态结构,一旦受热然后迅速冷却就会变成无定形结构。

关键字:高容量光存储技术

本文摘自:51CTO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