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虚拟化网络虚拟化 → 正文

戴尔将在虚拟网络再战江湖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8-06 09:49:14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对于戴尔来讲,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戴尔是否能够成功实现从消费级向企业级业务的转型;对于身处其中的网络业务而言,今年更为的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市场战略的成败。

虽然在网络设备领域已经有了十年的铺垫,但戴尔能够被业界熟知的还是PC和服务器,但伴随着在去年对Force10的成功并购,戴尔网络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在数据中心和园区网市场上,与思科、惠普(H3C)、瞻博网络、博科、华为等主流网络设备商展开正面交锋,戴尔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可选择因素。

戴尔的强势介入是给市场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但要想赢得用户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所有的解决方案厂商都在加大马力,希望能够在网络虚拟化大变革的周期内占得先机,戴尔准备好了吗?戴尔是如何看待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一体化的浪潮,又是如何应对服务器虚拟化对网络界的挑战?在强手如林的网络市场上,戴尔又有着哪些独到的产品和见解,又是如何满足用户庞杂而不乏个性化的需求?

日前,戴尔全球网络业务销售副总裁Armughan Ahmad和戴尔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在北京总部接受了C114中国通信网的专访。分享了戴尔对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虚拟化(VNA虚拟架构)的经验,以及被寄予厚望的戴尔Force10 MXL 10/40G刀片交换机相关信息。

  

戴尔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 

老兵

与Armughan Ahmad在网络市场上多年的打拼一样,戴尔网络业务也是源远流长,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兵。因为从PowerConnect产品系列来看,戴尔在网络市场上的存在已经超过十年。

但从整体来看,PowerConnect之前主要是在一些边缘性网络中应用,全球整体市场份额并不高。据Dell'Or调查显示,戴尔在2010年全球以太网交换机收入中只占有1%的份额。但需要指出的是,戴尔的网络产品与其他产品线一样都保持着开放和标准化的特征,可以完全兼容不同厂商产品的基础设施。

但一直不温不火的网络业务在2011年迎来了新的机会。因为在去年,戴尔成功完成了对数据中心高性能交换网络厂商Force10的收购。“戴尔在企业级的战略思路就是满足企业从云到数据中心到桌面、到移动终端的端到端最佳实践需求,而网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Armughan Ahmad如此说。

 

Armughan Ahmad 

收购和整合也一直是伴随着戴尔企业级业务的两个关键词。在过去的几年中,戴尔收购的厂商不一而足,覆盖存储、网络、安全、虚拟化等领域。在整体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的同时,戴尔的企业业务营收和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企业级业务的营收已经占到了整体营收的30%。

在谈到对Force10的整合情况时,Armughan Ahmad说,“进展非常顺利,并已经推出了相关新产品,包括对于Force10产品核心操作系统FTOS的整合。”在他看来,戴尔有能力将Force10在网络领域内的优势发扬光大,因为Force10可以充分利用戴尔的供应链和渠道资源,实现从“企业需求出发,强化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整体交付。

Armughan Ahmad 还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戴尔收购Force10之后,借助戴尔的供应链,将Force10系列产品的供货时间从原来的30天以上,缩短到目前的5个工作日。”这是戴尔带给企业业务价值的重要体现。

新传奇

虽然在工业标准服务器和存储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地位,但对于戴尔自身而言,要成为未来虚拟时代的王者,主宰云计算基础架构,却并非易事。作为核心组件之一的网络产品,始终被思科、惠普等厂商压制。

但Armughan Ahmad认为,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普及,戴尔网络业务“翻身”的机会来了,因为戴尔推出了更加适合虚拟化和云计算架构的VNA数据中心网络。它的核心理念是,从整体工作负载的角度考虑,既不以服务器为中心,也不以网络为中心,而是以工作负载为中心,将数据中心网络和园区网络连接在一起。

VNA虚拟化架构秉承其创新性、易用技术和开放与灵活性的特性,适用于高效IT基础设施和工作负载智能的开放式架构。通过分布式核心架构解决方案满足数据中心扩展,简化虚拟化服务,满足企业移动的需求。“这是一个灵活开放的架构,不会锁定用户,只是从解决方案、创新上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

虽然VNA虚拟架构推出的时间不长,但从销售业绩增长和戴尔网络团队的壮大,可以印证VNA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在收购Force10之后,戴尔网络团队9个月内壮大了近两倍,销售同比增长50%。

“除了是基于软硬件的开放架构之外,VNA还支持主流的虚拟环境,虚拟控制方面与SDN的创新厂商Bigswitch授权合作,支持标准的虚拟交换接口标准和40G就绪。大二层策略未来的Z9000核心交换和S4810核心汇聚产品将支持标准的TRILL协议。” 戴尔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说。在他看来,VNA不是一款产品,而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从底层的物理与虚拟网络资源,到二层转发控制,到自动化策略控制和架构管理,再到业务应用,而这一切都是围绕虚拟网络资源展开。

从李海平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分布式架构是戴尔网络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而大部分网络厂商则是采用的提高单机框的能力来应对业务和流量的增长。“分布式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数据量在爆炸性的增长,但单机框的能力总是滞后的,因为你要受制于芯片处理能力、功耗和空间。”李海平解释到。“但分布式现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主要还是观念在作祟,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为了丰富刚刚推出的VNA架构产品组合,在今年5月份拉斯维加斯Interop展之前,戴尔推出了一系列的软硬件产品:包括戴尔Force10 MXL10/40GbE刀片交换机、Dell Fabric Manager和Open Manage Network Manager 5.0。

MXL10/40GbE刀片交换机可集成在戴尔M1000e刀片机箱中,以改善数据中心内性能,降低延迟,并减少TOR机架交换机的端口数,降低布线需求和复杂性;使用DCB和FCoE标准协议简化基础设施,实现存储网络和数据网络的融合,帮助企业打造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端到端万兆解决方案。MXL10/40GbE刀片交换机可提供最多连接32个G/10G端口,4:3的收敛比,支持融合以太网和光纤通道,内建以太网堆叠技术,可与思科产品实现互操作等众多优势特点中。

关键字:总裁网络戴尔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x 戴尔将在虚拟网络再战江湖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虚拟化网络虚拟化 → 正文

戴尔将在虚拟网络再战江湖

责任编辑:vivian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8-06 09:49:14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对于戴尔来讲,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戴尔是否能够成功实现从消费级向企业级业务的转型;对于身处其中的网络业务而言,今年更为的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市场战略的成败。

虽然在网络设备领域已经有了十年的铺垫,但戴尔能够被业界熟知的还是PC和服务器,但伴随着在去年对Force10的成功并购,戴尔网络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在数据中心和园区网市场上,与思科、惠普(H3C)、瞻博网络、博科、华为等主流网络设备商展开正面交锋,戴尔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可选择因素。

戴尔的强势介入是给市场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但要想赢得用户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所有的解决方案厂商都在加大马力,希望能够在网络虚拟化大变革的周期内占得先机,戴尔准备好了吗?戴尔是如何看待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一体化的浪潮,又是如何应对服务器虚拟化对网络界的挑战?在强手如林的网络市场上,戴尔又有着哪些独到的产品和见解,又是如何满足用户庞杂而不乏个性化的需求?

日前,戴尔全球网络业务销售副总裁Armughan Ahmad和戴尔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在北京总部接受了C114中国通信网的专访。分享了戴尔对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虚拟化(VNA虚拟架构)的经验,以及被寄予厚望的戴尔Force10 MXL 10/40G刀片交换机相关信息。

  

戴尔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 

老兵

与Armughan Ahmad在网络市场上多年的打拼一样,戴尔网络业务也是源远流长,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兵。因为从PowerConnect产品系列来看,戴尔在网络市场上的存在已经超过十年。

但从整体来看,PowerConnect之前主要是在一些边缘性网络中应用,全球整体市场份额并不高。据Dell'Or调查显示,戴尔在2010年全球以太网交换机收入中只占有1%的份额。但需要指出的是,戴尔的网络产品与其他产品线一样都保持着开放和标准化的特征,可以完全兼容不同厂商产品的基础设施。

但一直不温不火的网络业务在2011年迎来了新的机会。因为在去年,戴尔成功完成了对数据中心高性能交换网络厂商Force10的收购。“戴尔在企业级的战略思路就是满足企业从云到数据中心到桌面、到移动终端的端到端最佳实践需求,而网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Armughan Ahmad如此说。

 

Armughan Ahmad 

收购和整合也一直是伴随着戴尔企业级业务的两个关键词。在过去的几年中,戴尔收购的厂商不一而足,覆盖存储、网络、安全、虚拟化等领域。在整体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的同时,戴尔的企业业务营收和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企业级业务的营收已经占到了整体营收的30%。

在谈到对Force10的整合情况时,Armughan Ahmad说,“进展非常顺利,并已经推出了相关新产品,包括对于Force10产品核心操作系统FTOS的整合。”在他看来,戴尔有能力将Force10在网络领域内的优势发扬光大,因为Force10可以充分利用戴尔的供应链和渠道资源,实现从“企业需求出发,强化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整体交付。

Armughan Ahmad 还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戴尔收购Force10之后,借助戴尔的供应链,将Force10系列产品的供货时间从原来的30天以上,缩短到目前的5个工作日。”这是戴尔带给企业业务价值的重要体现。

新传奇

虽然在工业标准服务器和存储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地位,但对于戴尔自身而言,要成为未来虚拟时代的王者,主宰云计算基础架构,却并非易事。作为核心组件之一的网络产品,始终被思科、惠普等厂商压制。

但Armughan Ahmad认为,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普及,戴尔网络业务“翻身”的机会来了,因为戴尔推出了更加适合虚拟化和云计算架构的VNA数据中心网络。它的核心理念是,从整体工作负载的角度考虑,既不以服务器为中心,也不以网络为中心,而是以工作负载为中心,将数据中心网络和园区网络连接在一起。

VNA虚拟化架构秉承其创新性、易用技术和开放与灵活性的特性,适用于高效IT基础设施和工作负载智能的开放式架构。通过分布式核心架构解决方案满足数据中心扩展,简化虚拟化服务,满足企业移动的需求。“这是一个灵活开放的架构,不会锁定用户,只是从解决方案、创新上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

虽然VNA虚拟架构推出的时间不长,但从销售业绩增长和戴尔网络团队的壮大,可以印证VNA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在收购Force10之后,戴尔网络团队9个月内壮大了近两倍,销售同比增长50%。

“除了是基于软硬件的开放架构之外,VNA还支持主流的虚拟环境,虚拟控制方面与SDN的创新厂商Bigswitch授权合作,支持标准的虚拟交换接口标准和40G就绪。大二层策略未来的Z9000核心交换和S4810核心汇聚产品将支持标准的TRILL协议。” 戴尔大中华区网络业务主管李海平说。在他看来,VNA不是一款产品,而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从底层的物理与虚拟网络资源,到二层转发控制,到自动化策略控制和架构管理,再到业务应用,而这一切都是围绕虚拟网络资源展开。

从李海平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分布式架构是戴尔网络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而大部分网络厂商则是采用的提高单机框的能力来应对业务和流量的增长。“分布式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数据量在爆炸性的增长,但单机框的能力总是滞后的,因为你要受制于芯片处理能力、功耗和空间。”李海平解释到。“但分布式现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主要还是观念在作祟,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为了丰富刚刚推出的VNA架构产品组合,在今年5月份拉斯维加斯Interop展之前,戴尔推出了一系列的软硬件产品:包括戴尔Force10 MXL10/40GbE刀片交换机、Dell Fabric Manager和Open Manage Network Manager 5.0。

MXL10/40GbE刀片交换机可集成在戴尔M1000e刀片机箱中,以改善数据中心内性能,降低延迟,并减少TOR机架交换机的端口数,降低布线需求和复杂性;使用DCB和FCoE标准协议简化基础设施,实现存储网络和数据网络的融合,帮助企业打造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端到端万兆解决方案。MXL10/40GbE刀片交换机可提供最多连接32个G/10G端口,4:3的收敛比,支持融合以太网和光纤通道,内建以太网堆叠技术,可与思科产品实现互操作等众多优势特点中。

关键字:总裁网络戴尔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