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虚拟化行业动态 → 正文

华为SDN面向应用取得先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18 17:10:49 本文摘自:IT168

“我们不是SDN的发明者,但我们要做到让SDN可用。”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马云如是说。华为于2013年8月8日面向全球发布了其面向SDN、面向应用的全新网络架构“敏捷网络”,同时发布了面向园区网的重要产品S12700敏捷交换机。这款在2013年赚足了眼球的产品,以其全可编程性、自研ENP芯片,包守恒算法,内置随板AC和BRAS等创新元素,正式拉开了为企业业务开疆扩土的大幕。

面向应用取得先机

华为敏捷网络架构是首个提出以面向应用为驱动的网络架构,在这之后众多设备商也相继推出了这样思路的架构和产品。传统网络交换机无法满足企业快速上马新的业务,因为企业需要等待设备供应商和相关标准化组织通过并确认,已经将新的功能纳入到了网络运营环境中。而这个过程往往不像企业所预期的那么顺利,当设备具备需要的功能时,市场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SDN可以让企业在业务敏捷性方面更具主动性,企业可自行编写软件实现网络功能。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是全球IT技术发展的领先代表。马云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GITC)向IT168表示,“华为专注于技术网络的构建,希望未来企业和用户可以在我们的网络上完全定义新的功能,完全不受限制。帮助互联网企业响应快速变化的趋势,是华为对互联网的承诺。”

华为正在通过面向应用的创新,推动企业将网络的重心从关注技术、设备和连通性,向关注业务和用户体验的方向转变,网络从硬件定义转向软件定义。正如华为所倡导的网络需要更敏捷的为业务服务,所以在园区网创新上,华为首次将SDN架构引入了园区,通过园区控制器(Campus Controller)和敏捷交换机S12700让园区网络架构拥有了智慧的大脑、敏捷的肢体。其中有三方面的SDN增强是需要特别指出的。

SDN的增强

在业界所强调的集中式控制、网络功能开放和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上,华为的敏捷网络架构又强调三方面的SDN增强,第一是全可编程包括硬件和控制平面的可编程,第二是质量感知,对业务友好,第三是可平滑演进的架构。首先来看全可编程,华为认为SDN需要大到网络,小到设备都具备可编程能力,SDN推动交换设备转发层面从ASIC向可编程发展。于是华为在网络设备上引入了可编程器件,软件的灵活性+硬件的性能;提供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编程层的全部开放。自主研发的ENP芯片与传统的ASIC芯片相比,在可编程性、开放性、性能、成本和集成度方面都据优势。

同时马云谈到,“客户需要可编程就是让网络能快速的增加新的功能。”比如客户自定义的协议,通过开放设备的控制面,成功将客户自定义的更简化、收敛时间更短的路由协议作为APP加载在华为交换机上运行;比如,客户自定义的接口,通过在设备中开放Python运行环境并用Python脚本实现设备全自动化的版本号、文件名等识别,通过脚本实现定制化的配置修改,简单快捷。华为将快速响应的能力引入到转发平面,通过POF协议无关转发实现2个月简单业务扩展,6个月完全业务扩展。

其次是质量感知,对业务友好。华为提出了针对业务友好的体验保障技术,来应对传统办公网络上不断地叠加视频、网络存储、桌面虚拟化等新业务时,因业务割裂问题给企业带来的管理和维护挑战。iPCA网络包守恒算法,改变了传统利用模拟流量做故障定位的检测模型,可对任意业务流随时随地逐点检测网络质量,无需额外开销;可在1秒内立刻检测业务闪断性故障,检测直接精准到故障端口,实现从“粗放式运维”到“精准化运维”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iPCA是业界首个多入多出的测量技术,并突破了无连接网络监控的难题,让IP具有了灵魂。iPCA是对网络质量的重要创新,可实时定位到设备、链路、板卡,甚至是芯片;支持多播、广播,对不同厂商的设备没有限制。

最后是可平滑演进的架构,华为在其敏捷网络上引入了一网双平面的概念帮助企业平滑过渡到SDN。充分从用户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强调渐进、演进,与现网兼容。同时S12700是SDN Ready的交换机,还支持OpenFlow的协议扩展。

给企业带来的新变化

马云强调,“敏捷网络将给企业带来业务随行,用户体验、敏捷能力等方面的变化。”随着BYOD概念的普及,企业面对众多无线和有线用户的融合网络,定义用户的要素已经不再仅仅是用户名和密码,而是将包括任何设备、任意位置、任何时间、任何用户等更多维度,企业如何能够将如此复杂维度的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进行统一策略管理和部署?

华为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可将有线和无线网络虚拟成一台交换机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华为还将无线的管理机制,引入到有线网络,接入交换机由汇聚交换机进行管理,实现零配置开通。此外,华为还在无线Wi-Fi的长距离回传技术、高密覆盖、无线网络规划等方面扩展园区的创新,实现无线的敏捷部署。这样的融合创新可充分满足企业园区BYOD,校园网有线无线融合的需求。

敏捷能力包括业务敏捷、管理敏捷和演进敏捷。比如在业务敏捷方面,融合高级路由能力、随板BRAS用户管理和T-bit级WLAN AC无线控制器于一体,为园区网建设带来了精细化管理手段,可实现有线无线统一管理;在部署时,更可按需将S12700虚拟化成多个网络功能单一,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并且在完全覆盖传统交换机能力基础上,S12700通过全可编程开放接口和自定义转发流程,满足企业定制化业务诉求;企业既可以直接利用多层次的开放接口自主开发新的协议、功能,也可以将诉求交由厂商,与厂商共同开发完成,打造企业专属园区网络。

结语:

华为敏捷网络是面向应用,面向SDN演进的开疆扩土的重要架构,它将成为华为推动ICT融合,网络设备增值,网络价值转移和产业链重整的重要基础。马云坦言,“面向SDN,华为只有一个架构就是敏捷网络,未来还将拓展到数据中心和广域网。”2014年华为的盒式敏捷交换机也将面世,并开始规模商用,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华为SDN网络功能集中式控制

本文摘自:IT168

x 华为SDN面向应用取得先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虚拟化行业动态 → 正文

华为SDN面向应用取得先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18 17:10:49 本文摘自:IT168

“我们不是SDN的发明者,但我们要做到让SDN可用。”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马云如是说。华为于2013年8月8日面向全球发布了其面向SDN、面向应用的全新网络架构“敏捷网络”,同时发布了面向园区网的重要产品S12700敏捷交换机。这款在2013年赚足了眼球的产品,以其全可编程性、自研ENP芯片,包守恒算法,内置随板AC和BRAS等创新元素,正式拉开了为企业业务开疆扩土的大幕。

面向应用取得先机

华为敏捷网络架构是首个提出以面向应用为驱动的网络架构,在这之后众多设备商也相继推出了这样思路的架构和产品。传统网络交换机无法满足企业快速上马新的业务,因为企业需要等待设备供应商和相关标准化组织通过并确认,已经将新的功能纳入到了网络运营环境中。而这个过程往往不像企业所预期的那么顺利,当设备具备需要的功能时,市场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SDN可以让企业在业务敏捷性方面更具主动性,企业可自行编写软件实现网络功能。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是全球IT技术发展的领先代表。马云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GITC)向IT168表示,“华为专注于技术网络的构建,希望未来企业和用户可以在我们的网络上完全定义新的功能,完全不受限制。帮助互联网企业响应快速变化的趋势,是华为对互联网的承诺。”

华为正在通过面向应用的创新,推动企业将网络的重心从关注技术、设备和连通性,向关注业务和用户体验的方向转变,网络从硬件定义转向软件定义。正如华为所倡导的网络需要更敏捷的为业务服务,所以在园区网创新上,华为首次将SDN架构引入了园区,通过园区控制器(Campus Controller)和敏捷交换机S12700让园区网络架构拥有了智慧的大脑、敏捷的肢体。其中有三方面的SDN增强是需要特别指出的。

SDN的增强

在业界所强调的集中式控制、网络功能开放和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上,华为的敏捷网络架构又强调三方面的SDN增强,第一是全可编程包括硬件和控制平面的可编程,第二是质量感知,对业务友好,第三是可平滑演进的架构。首先来看全可编程,华为认为SDN需要大到网络,小到设备都具备可编程能力,SDN推动交换设备转发层面从ASIC向可编程发展。于是华为在网络设备上引入了可编程器件,软件的灵活性+硬件的性能;提供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编程层的全部开放。自主研发的ENP芯片与传统的ASIC芯片相比,在可编程性、开放性、性能、成本和集成度方面都据优势。

同时马云谈到,“客户需要可编程就是让网络能快速的增加新的功能。”比如客户自定义的协议,通过开放设备的控制面,成功将客户自定义的更简化、收敛时间更短的路由协议作为APP加载在华为交换机上运行;比如,客户自定义的接口,通过在设备中开放Python运行环境并用Python脚本实现设备全自动化的版本号、文件名等识别,通过脚本实现定制化的配置修改,简单快捷。华为将快速响应的能力引入到转发平面,通过POF协议无关转发实现2个月简单业务扩展,6个月完全业务扩展。

其次是质量感知,对业务友好。华为提出了针对业务友好的体验保障技术,来应对传统办公网络上不断地叠加视频、网络存储、桌面虚拟化等新业务时,因业务割裂问题给企业带来的管理和维护挑战。iPCA网络包守恒算法,改变了传统利用模拟流量做故障定位的检测模型,可对任意业务流随时随地逐点检测网络质量,无需额外开销;可在1秒内立刻检测业务闪断性故障,检测直接精准到故障端口,实现从“粗放式运维”到“精准化运维”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iPCA是业界首个多入多出的测量技术,并突破了无连接网络监控的难题,让IP具有了灵魂。iPCA是对网络质量的重要创新,可实时定位到设备、链路、板卡,甚至是芯片;支持多播、广播,对不同厂商的设备没有限制。

最后是可平滑演进的架构,华为在其敏捷网络上引入了一网双平面的概念帮助企业平滑过渡到SDN。充分从用户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强调渐进、演进,与现网兼容。同时S12700是SDN Ready的交换机,还支持OpenFlow的协议扩展。

给企业带来的新变化

马云强调,“敏捷网络将给企业带来业务随行,用户体验、敏捷能力等方面的变化。”随着BYOD概念的普及,企业面对众多无线和有线用户的融合网络,定义用户的要素已经不再仅仅是用户名和密码,而是将包括任何设备、任意位置、任何时间、任何用户等更多维度,企业如何能够将如此复杂维度的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进行统一策略管理和部署?

华为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可将有线和无线网络虚拟成一台交换机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华为还将无线的管理机制,引入到有线网络,接入交换机由汇聚交换机进行管理,实现零配置开通。此外,华为还在无线Wi-Fi的长距离回传技术、高密覆盖、无线网络规划等方面扩展园区的创新,实现无线的敏捷部署。这样的融合创新可充分满足企业园区BYOD,校园网有线无线融合的需求。

敏捷能力包括业务敏捷、管理敏捷和演进敏捷。比如在业务敏捷方面,融合高级路由能力、随板BRAS用户管理和T-bit级WLAN AC无线控制器于一体,为园区网建设带来了精细化管理手段,可实现有线无线统一管理;在部署时,更可按需将S12700虚拟化成多个网络功能单一,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并且在完全覆盖传统交换机能力基础上,S12700通过全可编程开放接口和自定义转发流程,满足企业定制化业务诉求;企业既可以直接利用多层次的开放接口自主开发新的协议、功能,也可以将诉求交由厂商,与厂商共同开发完成,打造企业专属园区网络。

结语:

华为敏捷网络是面向应用,面向SDN演进的开疆扩土的重要架构,它将成为华为推动ICT融合,网络设备增值,网络价值转移和产业链重整的重要基础。马云坦言,“面向SDN,华为只有一个架构就是敏捷网络,未来还将拓展到数据中心和广域网。”2014年华为的盒式敏捷交换机也将面世,并开始规模商用,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华为SDN网络功能集中式控制

本文摘自:IT168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