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虚拟化技术专区 → 正文

是时候加入SDN大潮了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26 16:39:31 本文摘自:论坛

OpenFlow协议的目的是优化特定流在源与目的间的路径,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现有的ASIC能够支持的流数目有限:大约在1000到4000条流。有些人认为这是个短期的限制,ASIC很快就会大幅提升性能;也有些人宣称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基于x86或者网络处理器NP的方案来解决,在损失一定性能的情况下实现灵活的表规格;也有些人完全不赞成OpenFlow设计,质疑是否有现实可行或经济适用的方案出现。

那么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几十万或者上百万条流才能解决网络的突出问题?目前ASIC的流表实现主要靠芯片内部的TCAM(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来完成流匹配,这是一种成本高昂且功耗颇大的技术。因此希望通过TCAM来扩展流条目到5000或者1000条的成本是很高的(无可避免的导致售价攀升),等待使用芯片能够支持百万条流也就成为美好的期望。

我们认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通过提升流分发规则设计将逻辑流与物理流分离,软件和硬件分离。通常典型的ToR交换机具有50个端口左右,每个端口最多有几百条流。对于任何的数据中心或者企业应用这都是不够用的,更不要说汇聚交换机。但是以主机托管数据中心为例,如果可以通过VLAN ID和MAC地址来归类流量,那么就有可能用不到一百条流来处理流量。实际上,大量的网络应用只需要很少的流就可以分发业务,即使是汇聚层也不例外。

回忆一下个人电脑时代,当时PC-XT只有256KB DRAM,因此程序员必须想办法应付有限的存储空间使得程序跑在有限的物理内存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操作系统可以处理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内存管理通过分页技术可以从物理内存中将没有使用的页置换到页面文件中,同时将逻辑存储的相关页面传递至物理内存。通过这种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系统的逻辑内存问题,极大得提升了PC的可编程性。与此同时,硬件厂家也逐渐通过技术的发展将DRAM从256KB扩展到现在的GB级别容量,在30年的时间内提升了近百万倍。

有理由相信流处理技术也会走相同的途径。如同分页技术从物理存储中开辟出逻辑内存,缓存也可以用来从物理流中分离出逻辑流。在研究新型硬件芯片的同时,比如斯坦福大学的Nick Mckeown教授正在领导研究人员设计可处理50万条流的新技术(芯片面积仅增加15%),我们必须专注于SDN[注]软件和应用的开发,真正释放逻辑流的限制。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没有必要等待那些需要耗费若干年时间才能推出的新型芯片,通过创新设计流表分发就可以现在介入SDN软件开发。SDN硬件会不断发展,但软件总是会领先于硬件的突破,是时候加入SDN大潮了!

关键字:SDN页面文件网络应用

本文摘自:论坛

x 是时候加入SDN大潮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虚拟化技术专区 → 正文

是时候加入SDN大潮了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26 16:39:31 本文摘自:论坛

OpenFlow协议的目的是优化特定流在源与目的间的路径,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现有的ASIC能够支持的流数目有限:大约在1000到4000条流。有些人认为这是个短期的限制,ASIC很快就会大幅提升性能;也有些人宣称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基于x86或者网络处理器NP的方案来解决,在损失一定性能的情况下实现灵活的表规格;也有些人完全不赞成OpenFlow设计,质疑是否有现实可行或经济适用的方案出现。

那么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几十万或者上百万条流才能解决网络的突出问题?目前ASIC的流表实现主要靠芯片内部的TCAM(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来完成流匹配,这是一种成本高昂且功耗颇大的技术。因此希望通过TCAM来扩展流条目到5000或者1000条的成本是很高的(无可避免的导致售价攀升),等待使用芯片能够支持百万条流也就成为美好的期望。

我们认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通过提升流分发规则设计将逻辑流与物理流分离,软件和硬件分离。通常典型的ToR交换机具有50个端口左右,每个端口最多有几百条流。对于任何的数据中心或者企业应用这都是不够用的,更不要说汇聚交换机。但是以主机托管数据中心为例,如果可以通过VLAN ID和MAC地址来归类流量,那么就有可能用不到一百条流来处理流量。实际上,大量的网络应用只需要很少的流就可以分发业务,即使是汇聚层也不例外。

回忆一下个人电脑时代,当时PC-XT只有256KB DRAM,因此程序员必须想办法应付有限的存储空间使得程序跑在有限的物理内存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操作系统可以处理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内存管理通过分页技术可以从物理内存中将没有使用的页置换到页面文件中,同时将逻辑存储的相关页面传递至物理内存。通过这种方式基本上解决了系统的逻辑内存问题,极大得提升了PC的可编程性。与此同时,硬件厂家也逐渐通过技术的发展将DRAM从256KB扩展到现在的GB级别容量,在30年的时间内提升了近百万倍。

有理由相信流处理技术也会走相同的途径。如同分页技术从物理存储中开辟出逻辑内存,缓存也可以用来从物理流中分离出逻辑流。在研究新型硬件芯片的同时,比如斯坦福大学的Nick Mckeown教授正在领导研究人员设计可处理50万条流的新技术(芯片面积仅增加15%),我们必须专注于SDN[注]软件和应用的开发,真正释放逻辑流的限制。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没有必要等待那些需要耗费若干年时间才能推出的新型芯片,通过创新设计流表分发就可以现在介入SDN软件开发。SDN硬件会不断发展,但软件总是会领先于硬件的突破,是时候加入SDN大潮了!

关键字:SDN页面文件网络应用

本文摘自:论坛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