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P语音解决方案 → 正文

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HeliceJi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10:40:44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编者按】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固定网络发展的热点,而3G是移动通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鉴于全业务运营商即将出现对于通信网络技术提出的新需求,这两种技术已经向人们展现了更加令人兴奋的NGN发展前景,即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固定网络发展的热点,而3G是移动通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鉴于全业务运营商即将出现对于通信网络技术提出的新需求,这两种技术已经向人们展现了更加令人兴奋的NGN发展前景,即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

一、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近两年来,PSTN向NGN的发展成为业界探讨的热点,设备制造商如国内的中兴通讯、华为,国外如爱立信、朗讯等知名厂商纷纷展示了自己的NGN解决方案。国际电信运营商正在逐步开展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商用网络部署,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也纷纷启动NGN工程,从而揭开了传统的PSTN向NGN演进的序幕。

对于NGN,欧洲ETSI曾将其作为定义和部署网络的一个概念。NGN的基于软交换的控制体系可以实现业务的灵活性,基于IP的交换体系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的融合,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基础。从网络运营和竞争的角度来看,由于NGN可以实现比较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因此可满足未来对迅速部署和提供多样化业务的需求。

与固网技术的发展方向相似,3G也提出了以业务为目标的类似NGN的概念,即OSA开放业务接入体系。OSA要求业务独立于网络,网络向业务提供标准化的业务能力,借助于OSA一方面提供了业务开发的灵活性,一方面也为业务的使用提供标准化的接入手段。此外3G网络沿着R99-R4-R5的演进策略已明确定位于以IP网络为基础的面向移动NGN的网络架构。

二、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驱动力

固定NGN的主要驱动力是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从目前国内外NGN的试验情况来看,虽然NGN商用及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在提供标准应用接口上(API)却做得不尽如人意,在业务方面也只是提供传统PSTN、Centrex基本及其补充业务、智能网业务以及一些简单的多媒体业务,这些业务在现有的PSTN网络就可以提供。因此,对于以业务驱动为特征的NGN网络,目前还难以看出来自应用业务方面的驱动力。NGN发展到现在所面临的两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大规模的成功经验和增值业务发展前景不明朗。

另一方面,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移动通信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业界众多的目光,成为电信市场上最大的亮点。移动数据业务也已经开始出现高速增长,移动通信方式的灵活性使得多样化应用业务的产生更加广泛和迅速。

经过几年的电信改革,国内已经产生了几大电信运营巨头。这些运营商虽然目前还不是全业务运营商,但是随着以后3G运营牌照的发放,国家培养全业务运营商的电信政策导向已经日益明显。可以预见,随着全业务运营商的出现,对于移动和固网NGN的融合将产生最大的驱动力:融合后的NGN将使运营商能够使有线接入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共用NGN核心基础网络,以节省对下一代网络的建设投资;同时,融合后的NGN将移动业务和固定应用业务平台结合起来,便于运营商灵活开展业务,从而全面提升运营商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全业务运营商来说,发展统一的NGN是必然的趋势。

对于用户来说,有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结合到一起,可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沟通,而且在通信手段和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灵活性。鉴于移动市场的繁荣,融合所带来的应用前景将对固网NGN的发展更有利。因此,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

三、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解决方案

从技术的角度看,NGN不是固定网络的专利。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最大区别在于接入方式不同,不管是固定接入还是移动接入都是NGN多种接入方式的一个子集。当然由于接入方式的不同造成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由于移动用户漫游的特点,移动NGN的核心控制层——移动软交换和固定软交换相比,不但要处理呼叫控制,还要完成对用户的位置管理、数据库管理、切换控制等移动网络所特定的功能。然而移动软交换和固定软交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思想的体现,是NGN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思想是硬件软件化,通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原来交换机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便于在NGN中更快地实现各类复杂的协议和更方便地提供业务。因此,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也是可以实现的。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关键字:VOIP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解决方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IP语音解决方案 → 正文

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HeliceJi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08-06 10:40:44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编者按】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固定网络发展的热点,而3G是移动通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鉴于全业务运营商即将出现对于通信网络技术提出的新需求,这两种技术已经向人们展现了更加令人兴奋的NGN发展前景,即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固定网络发展的热点,而3G是移动通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鉴于全业务运营商即将出现对于通信网络技术提出的新需求,这两种技术已经向人们展现了更加令人兴奋的NGN发展前景,即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

一、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近两年来,PSTN向NGN的发展成为业界探讨的热点,设备制造商如国内的中兴通讯、华为,国外如爱立信、朗讯等知名厂商纷纷展示了自己的NGN解决方案。国际电信运营商正在逐步开展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商用网络部署,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也纷纷启动NGN工程,从而揭开了传统的PSTN向NGN演进的序幕。

对于NGN,欧洲ETSI曾将其作为定义和部署网络的一个概念。NGN的基于软交换的控制体系可以实现业务的灵活性,基于IP的交换体系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的融合,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基础。从网络运营和竞争的角度来看,由于NGN可以实现比较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更低的运营成本,因此可满足未来对迅速部署和提供多样化业务的需求。

与固网技术的发展方向相似,3G也提出了以业务为目标的类似NGN的概念,即OSA开放业务接入体系。OSA要求业务独立于网络,网络向业务提供标准化的业务能力,借助于OSA一方面提供了业务开发的灵活性,一方面也为业务的使用提供标准化的接入手段。此外3G网络沿着R99-R4-R5的演进策略已明确定位于以IP网络为基础的面向移动NGN的网络架构。

二、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驱动力

固定NGN的主要驱动力是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从目前国内外NGN的试验情况来看,虽然NGN商用及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在提供标准应用接口上(API)却做得不尽如人意,在业务方面也只是提供传统PSTN、Centrex基本及其补充业务、智能网业务以及一些简单的多媒体业务,这些业务在现有的PSTN网络就可以提供。因此,对于以业务驱动为特征的NGN网络,目前还难以看出来自应用业务方面的驱动力。NGN发展到现在所面临的两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大规模的成功经验和增值业务发展前景不明朗。

另一方面,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移动通信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业界众多的目光,成为电信市场上最大的亮点。移动数据业务也已经开始出现高速增长,移动通信方式的灵活性使得多样化应用业务的产生更加广泛和迅速。

经过几年的电信改革,国内已经产生了几大电信运营巨头。这些运营商虽然目前还不是全业务运营商,但是随着以后3G运营牌照的发放,国家培养全业务运营商的电信政策导向已经日益明显。可以预见,随着全业务运营商的出现,对于移动和固网NGN的融合将产生最大的驱动力:融合后的NGN将使运营商能够使有线接入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共用NGN核心基础网络,以节省对下一代网络的建设投资;同时,融合后的NGN将移动业务和固定应用业务平台结合起来,便于运营商灵活开展业务,从而全面提升运营商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全业务运营商来说,发展统一的NGN是必然的趋势。

对于用户来说,有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结合到一起,可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沟通,而且在通信手段和方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灵活性。鉴于移动市场的繁荣,融合所带来的应用前景将对固网NGN的发展更有利。因此,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

三、移动和固定NGN融合的解决方案

从技术的角度看,NGN不是固定网络的专利。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最大区别在于接入方式不同,不管是固定接入还是移动接入都是NGN多种接入方式的一个子集。当然由于接入方式的不同造成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由于移动用户漫游的特点,移动NGN的核心控制层——移动软交换和固定软交换相比,不但要处理呼叫控制,还要完成对用户的位置管理、数据库管理、切换控制等移动网络所特定的功能。然而移动软交换和固定软交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思想的体现,是NGN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思想是硬件软件化,通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原来交换机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便于在NGN中更快地实现各类复杂的协议和更方便地提供业务。因此,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和固定NGN的融合也是可以实现的。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关键字:VOIP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