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电信诈骗案件频发 通信运营商实名制存疑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28 11:33:42 本文摘自: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7月27日讯(记者 邱陵 王礼林 实习生 周晓华)近段时间,“猜猜我是谁”类型的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犯罪分子通过电话冒充领导、亲友实施诈骗,屡屡得手,群众防不胜防,受骗人数和金额不断攀升。对此,福州警方提醒,接到陌生电话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轻易不要汇款给对方。

案例一

5月15日22时许,福州市民孙先生接到一名自称是其朋友的电话,信以为真,对方随后以急需用钱为由,向其借钱。孙某不假思索,前往杨桥路一家银行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入29900元。事后发觉不对,向朋友求证,才知道上当受骗。

案例二

7月1日,福州市民李先生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谎称是李先生的一位朋友,请李先生转账10000元用于接待领导。李先生相信了,随后前往乌山路一家银行,将钱汇出。汇款后,打电话发现已经关机,才明白遇上骗子。

据警方调查,嫌疑人在广东省东莞市一家银行营业网点将李先生存入的10000元分两次取走。

案例三

7月1日9时许,福州市民刘小姐在鼓楼区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公司领导,此刻正在约见重要客户,需要送礼,但手头没有足够现金,要求刘小姐迅速汇款。刘小姐并未多想,连忙赶到鼓楼区南门兜附近的一家银行,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出19000元。

据警方调查,嫌疑人使用该手机号码的使用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使用时间较短。

案例四

7月2日,福州某建筑公司财务邱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该陌生人在电话里面声称自己是其公司的一位经理。要求邱先生向指定的银行卡汇款。由于之前邱先生有向公司一位经理汇款的经历,于是便稀里糊涂地先后向这位“假冒”的经理汇了40万元。

案例五

7月2日19时20分,福州一名大三学生小刘接到一个自称是其辅导员的电话,并让小刘第二天到办公室来。

7月3日9时,小刘到达辅导员办公室,但因辅导员不在,他便回打了昨天的号码,而对方告诉他自己不在办公室,现在正在领导办公室,由于自己钱带不够,无法贿赂领导,要向他借钱2000元。

可是,当小刘向对方指定的银行卡号汇完2000元后,对方又称领导不止一个,需要再汇4000元。由于小刘身上没有钱,便向同学借,又汇出2000元。当小刘向第三个同学借钱时,被借钱的同学警惕了,便向真正的辅导员打电话。直到此时,小刘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电信诈骗打击难度大

据警方介绍,最近高发的“猜猜我是谁”类型的诈骗案件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使用的手机号码归属地均为福州,且没有任何实名登记信息,使用地多在外地,提供的银行账号也在外地开户。

“犯罪嫌疑人要博得受骗人的信任,首先要购买到归属地为福州的手机卡,紧接着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骗人的个人身份资料和相关信息,打电话来引诱警惕性不高的受骗人进入圈套,将钱汇到外地的银行卡内。”办案民警说,一般人对手机号码归属地相对留意,但面对一个陌生的银行卡号,往往难以判断是否在本地。

“一旦得手,犯罪分子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钱取出,等到受骗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犯罪分子通常已将原先作案手机号停止使用,即便冻结银行账户,也于事无补。”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电信诈骗通常是跨地域作案,需要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开展执法合作,追查难度大。

据警方介绍,通信运营商未严格实行手机实名制,也成为阻碍调查取证的拦路虎。“从我们破获的案件情况来看,这些犯罪嫌疑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购买手机卡渠道,不用提供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照样能开通使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防范意识不强,也是骗子屡屡得手、案件高发的原因所在。在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面前,个别人不能沉着冷静分析、核实事情真伪,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此外,电信诈骗犯罪成本低廉、获利丰厚。诈骗分子只需一部手机、一个银行账户即可实施诈骗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支招预防诈骗

2013年,福建省公安厅组建了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96110-8,每天8时至22时提供人工话务咨询服务,主要受理群众遇到互联网、电话等通信工具,或信件、广告、报刊登文等方式传来虚假信息等问题的防骗咨询。

记者在一份福建警方制作的防骗宣传彩页上看到,公安机关先后介绍了十种典型骗术、防骗基本常识和具体疑点表现。在针对“猜猜我是谁”类型的诈骗手法中,警方提醒,当接到以“老朋友”的口气请你猜猜他是谁的电话时,也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轻易不要汇款给对方。接到自称多年未见的亲友来电,并提出借钱救急,请以现在不方便接听电话为由先挂断这通电话,然后找出自己的通讯录,主动拨打亲友电话号码查证。

福州市公安局围绕诈骗过程中最关键环节,总结提炼了“四切记”:所谓“安全账户”、“秘密账户”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所谓提示登录指定网站、输入密钥进行转账操作的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所谓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以办案名义来电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所谓提示登录网站查看网上通缉令、协查通报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

此外,福州市公安局还建立了警银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与银行合作,加强银行柜面宣传、防范提醒等措施,对成功拦阻诈骗转汇款的银行工作人员予以奖励。自开展“猎狐捕鼠”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各银行通过柜台提醒成功劝阻、拦截受骗群众划卡转账58次,挽回群众财产损失418.89万元,冻结赃款260万元。

由于电信诈骗案件多是团伙异地作案,涉及地区多、范围广,单靠案发地公安机关,很难进行有效处置。对此,公安机关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堵塞各种犯罪漏洞。金融机构要对开户人的身份进行确认,对被监控的账户要实现自动提示方位、立即冻结,封堵犯罪渠道;通信运营商要坚决贯彻落实去年工信部要求实施的手机实名制,充分发挥技术拦截、过滤作用,注意严格保密用户信息,堵塞犯罪渠道,从而对电信诈骗犯罪形成打击合力。

关键字:电信通信运营商案件诈骗犯罪

本文摘自:福州新闻网

x 电信诈骗案件频发 通信运营商实名制存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电信诈骗案件频发 通信运营商实名制存疑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28 11:33:42 本文摘自: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7月27日讯(记者 邱陵 王礼林 实习生 周晓华)近段时间,“猜猜我是谁”类型的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犯罪分子通过电话冒充领导、亲友实施诈骗,屡屡得手,群众防不胜防,受骗人数和金额不断攀升。对此,福州警方提醒,接到陌生电话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轻易不要汇款给对方。

案例一

5月15日22时许,福州市民孙先生接到一名自称是其朋友的电话,信以为真,对方随后以急需用钱为由,向其借钱。孙某不假思索,前往杨桥路一家银行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入29900元。事后发觉不对,向朋友求证,才知道上当受骗。

案例二

7月1日,福州市民李先生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谎称是李先生的一位朋友,请李先生转账10000元用于接待领导。李先生相信了,随后前往乌山路一家银行,将钱汇出。汇款后,打电话发现已经关机,才明白遇上骗子。

据警方调查,嫌疑人在广东省东莞市一家银行营业网点将李先生存入的10000元分两次取走。

案例三

7月1日9时许,福州市民刘小姐在鼓楼区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公司领导,此刻正在约见重要客户,需要送礼,但手头没有足够现金,要求刘小姐迅速汇款。刘小姐并未多想,连忙赶到鼓楼区南门兜附近的一家银行,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出19000元。

据警方调查,嫌疑人使用该手机号码的使用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使用时间较短。

案例四

7月2日,福州某建筑公司财务邱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该陌生人在电话里面声称自己是其公司的一位经理。要求邱先生向指定的银行卡汇款。由于之前邱先生有向公司一位经理汇款的经历,于是便稀里糊涂地先后向这位“假冒”的经理汇了40万元。

案例五

7月2日19时20分,福州一名大三学生小刘接到一个自称是其辅导员的电话,并让小刘第二天到办公室来。

7月3日9时,小刘到达辅导员办公室,但因辅导员不在,他便回打了昨天的号码,而对方告诉他自己不在办公室,现在正在领导办公室,由于自己钱带不够,无法贿赂领导,要向他借钱2000元。

可是,当小刘向对方指定的银行卡号汇完2000元后,对方又称领导不止一个,需要再汇4000元。由于小刘身上没有钱,便向同学借,又汇出2000元。当小刘向第三个同学借钱时,被借钱的同学警惕了,便向真正的辅导员打电话。直到此时,小刘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电信诈骗打击难度大

据警方介绍,最近高发的“猜猜我是谁”类型的诈骗案件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使用的手机号码归属地均为福州,且没有任何实名登记信息,使用地多在外地,提供的银行账号也在外地开户。

“犯罪嫌疑人要博得受骗人的信任,首先要购买到归属地为福州的手机卡,紧接着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骗人的个人身份资料和相关信息,打电话来引诱警惕性不高的受骗人进入圈套,将钱汇到外地的银行卡内。”办案民警说,一般人对手机号码归属地相对留意,但面对一个陌生的银行卡号,往往难以判断是否在本地。

“一旦得手,犯罪分子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钱取出,等到受骗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犯罪分子通常已将原先作案手机号停止使用,即便冻结银行账户,也于事无补。”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电信诈骗通常是跨地域作案,需要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开展执法合作,追查难度大。

据警方介绍,通信运营商未严格实行手机实名制,也成为阻碍调查取证的拦路虎。“从我们破获的案件情况来看,这些犯罪嫌疑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购买手机卡渠道,不用提供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照样能开通使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防范意识不强,也是骗子屡屡得手、案件高发的原因所在。在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面前,个别人不能沉着冷静分析、核实事情真伪,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此外,电信诈骗犯罪成本低廉、获利丰厚。诈骗分子只需一部手机、一个银行账户即可实施诈骗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支招预防诈骗

2013年,福建省公安厅组建了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96110-8,每天8时至22时提供人工话务咨询服务,主要受理群众遇到互联网、电话等通信工具,或信件、广告、报刊登文等方式传来虚假信息等问题的防骗咨询。

记者在一份福建警方制作的防骗宣传彩页上看到,公安机关先后介绍了十种典型骗术、防骗基本常识和具体疑点表现。在针对“猜猜我是谁”类型的诈骗手法中,警方提醒,当接到以“老朋友”的口气请你猜猜他是谁的电话时,也要保持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轻易不要汇款给对方。接到自称多年未见的亲友来电,并提出借钱救急,请以现在不方便接听电话为由先挂断这通电话,然后找出自己的通讯录,主动拨打亲友电话号码查证。

福州市公安局围绕诈骗过程中最关键环节,总结提炼了“四切记”:所谓“安全账户”、“秘密账户”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所谓提示登录指定网站、输入密钥进行转账操作的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所谓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以办案名义来电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所谓提示登录网站查看网上通缉令、协查通报都是陷阱,切记不相信不转帐。

此外,福州市公安局还建立了警银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与银行合作,加强银行柜面宣传、防范提醒等措施,对成功拦阻诈骗转汇款的银行工作人员予以奖励。自开展“猎狐捕鼠”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各银行通过柜台提醒成功劝阻、拦截受骗群众划卡转账58次,挽回群众财产损失418.89万元,冻结赃款260万元。

由于电信诈骗案件多是团伙异地作案,涉及地区多、范围广,单靠案发地公安机关,很难进行有效处置。对此,公安机关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堵塞各种犯罪漏洞。金融机构要对开户人的身份进行确认,对被监控的账户要实现自动提示方位、立即冻结,封堵犯罪渠道;通信运营商要坚决贯彻落实去年工信部要求实施的手机实名制,充分发挥技术拦截、过滤作用,注意严格保密用户信息,堵塞犯罪渠道,从而对电信诈骗犯罪形成打击合力。

关键字:电信通信运营商案件诈骗犯罪

本文摘自:福州新闻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