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虚拟运营商从转售到虚拟运营有多少坎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韩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2 14:52:25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从去年国家年末三大运营商逐渐开始与转售商签署转售协议,工信部发放虚拟运营牌照,目前将形成40家左右的虚拟运营商参与我国的虚拟运营。经历快一年的准备,有十多家虚商开始放号运营,目前许多人对我国虚拟运营的未来分唱衰者和唱红者两种。

那么,我国虚拟运营商的未来到底有多坎呢?

首先,笔者认为虚商首先要完成从转售商到虚拟运营商的转型。目前比较有利的是阿里、京东和蜗牛,最先完成从转售到虚拟运营转型的虚商。最难的将是传统的渠道运营商。以行业为背景的虚商可能就单个领域进行突破。这种转型的难题对原有虚商申请之前的资源进行利用再加上可能虚拟运营的方向。这种转型需要1到2年时间,如果不能在这两年的完成转型,那么就有可能成为虚商的先烈。

其次,虚拟运营要做到的“三化”。一是去通信产品化,也就是在完成初步的能力时,虚商将首先避开与三大运营商相同的套餐模式,要至少跨界一次或者两次,实现去电信产品化,光卖短息语音或者流量,必然思路,永远也走不出转售价格倒挂的。二是去转售化,也就靠差价的盈利模式是不能成立,同时运营资源围绕转售来做也是最大的误区,系统搭建的初期没有前瞻的去转售化的战略规划,将误入歧途,难以自拔。三是去主业化。这里说的主业,是指虚商在申请牌照之前的主业。去主业的意思不是一开始就是不依靠主业,而是一开始用尽主业的资源,让主业与虚拟运营水与火的燃烧,最后去主业化,完成主业的升级,企业的战略转型。这个要三到五年实现。

第三,完成从虚拟运营到民营通信运营商的转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在混合经营制的东风下,虚拟运营才刚刚起步,也是政策最严格的时期,政策将越来越对虚商有利,也就是说目前是虚商最难的时候,以后没有再比目前对虚商更不利的政策出现了。比如价格倒挂会现象会逐渐趋于合理,互联互通会逐渐解决,民众会越来越认可虚商,虚商的产业链会更加完善,开放的领域会越来越多(有线宽带、除频谱之外的资源都有可能对虚商开放)。这个过程也许五年也许10年,笔者坚信通信的未来是这些民营通信运营商的。

最后,个人认为虚商如果按照此路径演进,或者不快速演进,也许就是最先倒下的先烈。

关键字:转售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x 虚拟运营商从转售到虚拟运营有多少坎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虚拟运营商从转售到虚拟运营有多少坎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韩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2 14:52:25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从去年国家年末三大运营商逐渐开始与转售商签署转售协议,工信部发放虚拟运营牌照,目前将形成40家左右的虚拟运营商参与我国的虚拟运营。经历快一年的准备,有十多家虚商开始放号运营,目前许多人对我国虚拟运营的未来分唱衰者和唱红者两种。

那么,我国虚拟运营商的未来到底有多坎呢?

首先,笔者认为虚商首先要完成从转售商到虚拟运营商的转型。目前比较有利的是阿里、京东和蜗牛,最先完成从转售到虚拟运营转型的虚商。最难的将是传统的渠道运营商。以行业为背景的虚商可能就单个领域进行突破。这种转型的难题对原有虚商申请之前的资源进行利用再加上可能虚拟运营的方向。这种转型需要1到2年时间,如果不能在这两年的完成转型,那么就有可能成为虚商的先烈。

其次,虚拟运营要做到的“三化”。一是去通信产品化,也就是在完成初步的能力时,虚商将首先避开与三大运营商相同的套餐模式,要至少跨界一次或者两次,实现去电信产品化,光卖短息语音或者流量,必然思路,永远也走不出转售价格倒挂的。二是去转售化,也就靠差价的盈利模式是不能成立,同时运营资源围绕转售来做也是最大的误区,系统搭建的初期没有前瞻的去转售化的战略规划,将误入歧途,难以自拔。三是去主业化。这里说的主业,是指虚商在申请牌照之前的主业。去主业的意思不是一开始就是不依靠主业,而是一开始用尽主业的资源,让主业与虚拟运营水与火的燃烧,最后去主业化,完成主业的升级,企业的战略转型。这个要三到五年实现。

第三,完成从虚拟运营到民营通信运营商的转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在混合经营制的东风下,虚拟运营才刚刚起步,也是政策最严格的时期,政策将越来越对虚商有利,也就是说目前是虚商最难的时候,以后没有再比目前对虚商更不利的政策出现了。比如价格倒挂会现象会逐渐趋于合理,互联互通会逐渐解决,民众会越来越认可虚商,虚商的产业链会更加完善,开放的领域会越来越多(有线宽带、除频谱之外的资源都有可能对虚商开放)。这个过程也许五年也许10年,笔者坚信通信的未来是这些民营通信运营商的。

最后,个人认为虚商如果按照此路径演进,或者不快速演进,也许就是最先倒下的先烈。

关键字:转售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